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00章 局势危若累卵,李儒举荐高顺

“假情报!”

“谣言!”

“一定是这样的!”

众人议论纷纷,义愤填膺道:

“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那匈奴人又没有千里眼,怎么可能我们刚到关中他们就杀出来搞事情了?”

“请董公严审传谣者,以正视听!”

董卓怒目圆睁,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心中的怒火与不安交织。他猛地站起身,大声喝道:“够了!都给我闭嘴!”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董卓身上。

“无论这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董卓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传令下去,立即加强北方边防,调集所有可用之兵,务必左冯翊的山口,不能让匈奴人踏入三辅一步!”

“同时,派人前去查探,务必确认匈奴人的动向和规模。”

董卓补充道:

“若是真有匈奴大军来袭,我要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在背后指使!”

群臣闻言,纷纷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董卓和李儒两人。

“文优,你怎么看,也觉得此事有诈吗”

董卓转身问向李儒。

李儒摸着胡子,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此事确实蹊跷,匈奴人虽然近来降而复叛,为祸不小,但北方地形险峻,历来都不是匈奴人进攻的方向。”

“不过再险峻的路,终究是能够通人的,只要有人带领,匈奴人未尝不可从那边过来。”

“带路?”

董卓眉头紧锁,握拳道:

“你是说,有人故意引导匈奴人从北方翻山而来?”

“很有这个可能。”

李儒点了点头,目光凝重:

“如今我军屡屡受挫,朝廷威望一落千丈,引发局势动荡,不排除有人想借此机会给董公制造麻烦,借兵匈奴来打击董公。”

“难道真是苏曜那个混蛋?”董卓双目赤红。

董卓没有忘记,苏曜与匈奴人颇有渊源。

不但扶持于夫罗王子上位,更是娶了一个匈奴人的公主回家。

当时他在京中办的那场献俘大典,更是一度轰动天下,那姓苏的小子也是由此起家。

若说苏曜能够请匈奴出兵干涉,还真不是不可能。

“苏曜有嫌疑,但未必是他干的。”李儒叹了口气。

“这是为何?”董卓问。

“问题在时机!”

李儒目光凝重:

“这个时机太巧妙了。”

“匈奴人与苏曜相距甚远,大军行动更需要提前的准备。”

“除非他一早就能预料到我们会迁都长安,提前许久进行联系,否则不可能让匈奴人如此恰好的赶到。”

“而且,就算他苏曜喊的动匈奴人,但是要如何令那上万匈奴人翻过大山?”

“当地官府虽然近年来颇有废弛,但是那些山谷要道却依然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县城亦未闻有失。”

“若非有内鬼作祟,怎能让那些前线郡县都成了盲人和聋子,让匈奴大军深入到左冯翊的山区里去?”

董卓听后,眼神愈发阴鸷,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与殿外偶尔传来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压抑。

“内鬼……文优,你是说朝中有人与匈奴勾结?”

李儒轻轻点头,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董公,这朝堂之上,人心难测,自您入京以来,虽权倾一时,却也树敌无数。”

“在如此敏感的时刻,有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勾结外敌,也不足为奇。”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董卓咬牙说。

李儒沉吟片刻,建议道:

“首先最关键的自然是堵住匈奴人的来路,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我们都要派大军支援,将其封堵在那群山之间,万不可让匈奴铁骑踏入关中平原一步。”

“同时,在军事部署外,我等也必须立即对北方边防进行彻底清查,严查所有可能的内奸,对于朝廷内部的异动,也要暗中监视,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其次,关于匈奴的情报,需多渠道验证,不能仅凭一面之词,我们可派遣亲信,伪装成商队或流民,深入北方探听虚实。”

“最后,若真有内鬼,他们必然会有所行动,或传递消息,或策划阴谋。”

“对此,我们可设下陷阱,引蛇出洞,一举将其揪出,万不可让这些贼人干扰了我们在潼关的防线。”

“好,就照你说的办!”

董卓一拍桌板,但紧接着又陷入了苦恼之中:

“但是,又有谁可担当北上重任呢?”

董卓苦恼至极。

原因很简单,他在苏曜的连番打击下,可谓是损兵折将,如今竟然已挑不出可用之人。

想他西凉军曾经是群英荟萃,结果如今最亲信的牛辅和最勇猛的大将华雄都被苏曜早早斩杀,最善战的徐荣也为了他迁都而饮恨沙场。

其他校尉如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人不是死了就叛了。

如今关中这边就剩下段煨和董越两个独苗,还都在潼关严防死守。

一时间,董卓根本不知道该派谁去北边。

若按李儒所说,督战北方的大将不但要有过硬的军事,能够抗衡匈奴,更关键的是脑袋要灵光,能揪的出叛党。

不然左冯翎一旦有失,他们这还未修缮的长安根本就不可能站的住阵脚。

董卓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大殿内的气氛愈发沉重。

他深知,这次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北方的安危,更直接影响到他在朝中的地位与威望。

见那一向多智的李儒半天不接自己的话茬,董卓面色不快道:

“文优,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我坐拥朝廷正统,难道说如今竟无人可用了吗?!”

李儒闻言,连忙躬身道:“董公勿急,容某再细细思量。”

他深知董卓的脾气,此时若再提不出合适的人选,只怕会惹来更大的不满。

然而,虽然他们控制朝廷,坐拥正统,但是眼下这危如累卵的局势下,朝堂诸公怕是各个都是那二五仔之辈。

眼下他就有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倘若让皇甫嵩出马,那北方匈奴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麻烦。

但是,他们敢让这位出去领兵吗?

上次皇甫嵩乖乖听话回京,结果被他们下了大狱,差点整死,这次若是用他,安知那皇甫嵩不会临阵倒戈,与那些暗中作乱的贼子一起,跟匈奴内外勾结,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着急上火的李儒在脑海中快速搜寻着其他可用之人的信息,突然,一个名字闪过他的脑海。

“董公,儒倒是想起一人,或许可担此重任。”李儒缓缓说道。

“哦?快说!此人是谁?”董卓急切地催促道。

“此人姓高明顺,为人忠厚,颇有治军之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