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696章 高瞻远瞩,经验丰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696章 高瞻远瞩,经验丰富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真是没想到,只是一个崛起百年的小小张家,竟然都能积累下如此庞大的财富。”王凌不由感叹。

“可见其对地方搜刮之深,当地百姓真是苦其良久矣。”吕布也摇了摇头。

这些中原世家,显然比他并州老家的那些世家们更懂得盘剥之道。

对此,苏曜冷笑一声:

“广大群众百姓们生活困苦,饥寒交迫,而这些所谓中流砥柱的世家们却各个富得流油。”

“如此世道,天下安能不乱?”

说完,苏曜便大手一挥,下令开仓放粮,救济城中百姓,然后的粮食除了部分维持存粮需要外,全部拉往弘农,充公使用。

至于那些肥沃的田地,苏曜更不会浪费,不过他也没有将其据为己有。

苏曜很清楚,那样做不过是换了一个来压迫百姓,垄断资源罢了,对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自己不是占山为王的土财主,必须着眼全国。

通过鼓励经济,打破世家和豪强的垄断,让财富和资源重新流回百姓手中,促进地方的发展和繁荣。

如此,他自然可以通过税收手段来掌控地方的财富和人力。

而不是自己像个土财主一样,事必躬亲的管到每一块地方。

于是乎,苏曜看着张家的资产信息,当即下令让王凌从军中抽调那些之前在军旅“夜校”教育中表现不错的,积累了一定文化水平基础的战士们出来。

他们组成了一支专门的工作组,一方面继续清查张家在地方的田产情况。

另一方面,他们还肩负接受举报,调查张氏罪行等的任务。

王凌等人将在这里,找到那些之前被张氏迫害,通过暴力和各种胁迫等手段失去土地的百姓,将田产重新物归原主。

而那些原主已被迫害死绝,或原主不明以及张家正规途径获取的各类田产,则先行充公。

这些公田其中一部分会用来赏赐有功将士,以军功授田的形式分发给那些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士兵们,作为他们为国效力的奖励。

而另一部分,苏曜则通过在郡守府的编制下设立专门的土地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

这个机构由郡守督办,田曹掾史负责,专用监督和管理土地的分配和使用。

一方面,该机构将监督地方粮价和土地交易买卖的情况,设计耕地红线,监控防止土地再次被大规模垄断的情况。

而另一方面,对于官府名下的公田,则将以廉租田的形式租给当地百姓,由他们继续耕作。

不过相比张家在张家的农奴生活,或者佃农们三七、甚至好田二七分成的比例,苏曜规定廉租田应将比例降低到五五分成左右的水平。

苏曜鼓励百姓积累财富,存粮备荒,同时也允许他们在日后优先购买自己租赁的土地。

“如此一来,既能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又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地方农业的繁荣。”

王凌抚掌称赞:

“君侯此举,真乃大善是也!”

“这才哪到哪。”

苏曜哈哈一笑:

“天下虽乱,但我们既然打下了一片地方,那就要让一方百姓平安富庶。”

“唯有如此,这些百姓们才能支持我们,给咱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和兵员,与咱们建立紧密的联系。”

“为此,不但要分田,修路的事情也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苏曜看了眼北方的群山,沉声说道:

“张家之所以能够做大至此,成一方恶霸,此地与郡城道路难行亦是关键。”

“修路?”

王凌闻言,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苏曜竟然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修路,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在乱世之中,各地军阀割据,战乱频仍,道路往往被毁得破败不堪,难以通行。

而且,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目前苏曜的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这修路所费甚巨,咱们”

“不计代价也要做!”

苏曜一拍王凌肩膀,打断道:

“小凌,你可知为何这弘农郡地处中原腹地,又是两京咽喉之重郡,却一直与天下富庶之地无缘?”

王凌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答道:

“弘农郡虽沟通两京,但其地处群山之中,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应就是其难以发展的一大原因。”

苏曜点了点头,赞许道:

“你说得对,交通不便确实是弘农郡发展的一大瓶颈。”

“但是,这并非无法改变。”

“只要我们能够修通连接弘农郡与外界的道路,让商贾和物资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出,那么弘农郡的经济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而且,修路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加强我们对地方的控制。”

“一旦道路修通,我们的军队和官员就能更加便捷地到达各地,维护治安,打击豪强,确保百姓的安宁。”

“从今以后,我们每收复一地,第一件事都必须是要保证道路的通畅。”

“唯有如此,当地势力才不敢再起分离之心。”

“而眼下弘农的道路,对于我们日后控制关中更是尤为重要。”

“故而,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这条道路都必须尽快开始修缮。”

苏曜说完,又嘿嘿一笑:

“不过嘛,本来这件事确实挺难,但现在有了张家的这些贡献,修路所需的钱粮咱们暂时不用担心。”

“而人力,这边不是还有一波闲人,空有一身力气,却又不能放到民间耕田,把他们派去修路,干苦力也好,协助监工也罢,都算人尽其才。”

王凌听了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君侯说的可是张家的那些死士?”

苏曜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

“没错,正是那些死士。”

“这些死士,虽然之前为张家作恶多端,但这次跪的倒很是痛快,如今咱们又是大量需要人手的时候,我也就不准备把他们一概而论,全部处决。”

“除了那些死士以外,还有张家招揽豢养的那些个鹰犬爪牙,忠心奴仆们,这次都可以给他们派上用场。”

“这些人毕竟曾是张家的死忠,这次张家覆灭,他们的境遇从云端跌入谷地,心中怨恨必深,咱们不能完全信任他们。”

“故而,把他们派去修路,一来可以消耗他们的体力,消磨他们的锐气,二来也能让他们在劳动中反思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为我等大业出力。”

“至于那些监工,则可以从咱们军中挑选一些忠诚可靠之人担任,确保他们不会趁机作乱。”

“当然了,虽然这次收获不少,但我也不准备靠自己就把整个修路的工程全包了。”

“弘农郡不是还有很多世家吗?”

“杨家也好,刘家也罢,这次他们两家是见风使舵,虽然投效了也有不少,但是你看看张家这土豪的样子就知道,那不过是两家九牛一毛罢了。”

说完,苏曜眼中精光一闪:

“让他们出力!”

“现在有了张家的案例,我修路他们也是最大的受益方,我就不信他们敢不给我出点血来!”

王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他一直在苏曜身边,早已对这位年轻君侯的英勇神武有了清醒的认知。

但如今,听到苏曜如此条理清晰的安排和思路,他更是被其雄才大略与远见卓识所折服

“君侯高瞻远瞩,凌佩服不已。”王凌拱手行礼,心悦诚服地说道。

苏曜摆了摆手,哈哈一笑:

“好了好了,快别拍马屁了,这天都亮了,还不赶紧行动起来,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