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628章 这天变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628章 这天变了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混,河南开封人,东汉名儒大司农郑众的曾孙、尚书郑泰的弟弟。

其人在历史上,未来成为了曹魏的大臣,历任多地太守,后官至将作大臣。

在正常的世界线上,郑混应该是跟着他的哥哥一起随董卓西迁,然后因与其兄郑泰、何颙和荀攸谋刺董卓事泄之后,逃亡避居寿春,一同受到了袁术的礼遇。

不过与其兄最终出仕袁术,亡于扬州刺史之任不同,郑混看出了袁术必败的结局,不与其为伍,而是带着家人一同去投靠了好友——豫章太守华歆,最终兜兜转转的入了曹操的丞相幕府。

而现在嘛,就像王郎等人阴差阳错的被留在了洛阳一样,尚未混得什么官位的郑混根本就没入董卓法眼,等他回过神来后,只能往着董卓大军的扬尘兴叹。

而同样的,由于本人地位不高,郑家在卧虎藏龙的京师中根本入不了这些世家高门的核心圈子。

故而,对于这场短短一日间便风云突变的苏袁之争,郑混根本就是还没得到什么信儿,一切便已尘埃落定。

当回过神来后,郑混就只能惊愕的看着城中被砍的是一片血雨腥风,然后自己就成为了胁从叛乱的党羽,被冠军侯一网打尽.

而如他这般的,仓促间被卷入的也不在少数。

对于苏曜来说,这自然是一个清洗京师残余势力,同时收缴军费粮秣的大好机会。

然而对这些人来说,这却是一场结结实实的灾难,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如今,签字画押已了,每个人都是重罪在身,他们的行为不但给自己带来了灾厄,也给家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郑混自然不甘心于此。

于是乎,在听到苏曜给了他们一个上战场来洗涮自己罪名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这简直让一众世家子们惊呆了。

不少人都大张着嘴,好似看死人一样看着郑混。

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这自古以来,当兵,尤其是那一线的大头兵,从来都是吃苦受累,战死风险极高,君子所不为的选择。

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也。

世家子从军,那可以说起步不是郡县内领兵的从吏,就是军中高级别的武官,哪有从大头兵干起的?

那都是无赖、流氓、盗匪和流民之流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于是乎,当苏曜给出这个选择的时候,范彬等人才会如此无语,颇有一种你是不是想让我去送死的感觉。

也因此,他们才会如此惊讶于郑混的决定,没想到这个经学世家的传人竟然如此大胆和决绝,孤注一掷。

不过嘛,这些人自然不知,与郑混方才大义凛然,说得好似是要慷慨就义一般的豪言不同,他郑混弃笔从戎乃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在这仿佛必死的选择下,他却看到了一线生机。

这个冠军侯,实在是太能打了。

他出道以来还没有传来过一次可考证的败绩,完全是百战百胜啊!

匈奴人挡不住他,黄巾贼也拦不了他。

为祸数年,拥兵十数万大军的张纯张举在他面前仿佛是纸糊的一般,被摧枯拉朽的击溃。

甚至,这个人带着那一点点的兵力出塞辽东,几个月下来就又把周围都打了一圈,直杀得是四夷宾服不说,立国两百年的高句丽都被他给搞没了。

如果说一次两次的大胜,朝中公卿们姑且还能以对手太弱,或者运气了得来推说。

但是,当苏曜一次又一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后,所有的质疑都变得不合时宜。

冠军侯苏曜,也就此成为了今年来朝野上下讨论度最广的人物,甚至连十常侍覆灭,董卓乱京师都不能压制其热度。

甚至,连那董卓麾下如日中天的西凉铁骑,也在他的铁蹄下溃不成军。

这冠军侯竟然是以如此闪电般的攻势就驱逐了董卓,还在一夜之间下了洛阳城。

郑混无法理解,但他觉得这确实是强的没边了。

郑混有预感,跟随这样的领袖,即便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但只要能够立下战功,洗刷罪名,甚至为家族带来荣耀,那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郑混心中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他身为郑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对兵法战策也有所涉猎。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一定能够在战场上有所作为,证明自己的价值。    虽然刚开始是小兵,但他不会永远都是小兵的!

比起背负叛乱的罪名,不若大胆向前,拼上一把。

于是乎,就在所有人都畏缩不前的时候,郑混率先站了出来,响应了苏曜的提议。

而这一决定也理所当然的在现场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以手中的剑来洗刷耻辱,夺回荣耀?”

范彬哈哈大笑三声,道了声好:

“郑公子一介书生都敢如此搏命,我范家早年也是以弓马传家的,又岂会怕了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范彬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大声抱拳道:

“在下愿意随君侯出征,用战功来洗刷自己的罪名!”

范彬的决定仿佛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世家子弟们,看到郑混和范彬的勇敢决定,心中也不禁涌起了一股豪情。

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不少年轻人开始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愿意随军出征,用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对此,苏曜自然是来者不拒的笑纳了。

不过,也并非全部人都有勇气做出这种选择。

对于那些人,苏曜自不会搭理,他唤来吕布,收编这些投效的世家弟子,负责训练和整肃。

军队是个大染缸,这些人只要进来了,那就不信他们变不成自己的形状。

而带走这些人,不但等于得到了不少董卓手下大员们的人质,同时对于洛阳城日后的治安也有极大的好处。

当然了,那些都是后话,现在最关键的是:

“抄家咯,抄家咯!”

苏曜大手一挥,便让王凌带着这些人去挨个抄家。

洛阳城作为天下第一大城,大汉两百年帝都,蕴藏了大量世家们积攒的财富。

董卓来不及搬走他们,现在自己则可以名正言顺的收纳。

而有了这些归降世家子弟们的带路,在他们互相举证下,诸多隐藏的宅邸、仓库等很快就被一一发掘出来。

深夜的洛阳城中,王凌带着士兵们打着火把穿梭在城中的街头巷尾,每到一处,都能发现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粮食物资。

这些世家子弟们虽然平时娇生惯养,但关键时刻还是能够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在他们的指引下,王凌和士兵们顺利地找到了那些隐藏的宅邸和仓库,将里面的财富全部收缴上来。

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其中王凌甚至找到了不少皇家特供的物品。

而据这些人交代,原来这都是前些时日,世家子弟随袁绍袁术等人入宫诛宦时流落出来的。

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和粮食物资,同样世家出身的王凌不禁感慨万分。

这家伙,与京中世族相比,自己家在并州的那点家业,真真的不值一提啊!

这场大搜缴行动一直持续了两天三夜都没有完全结束。

而在这时间里,苏曜也终于超额的凑齐了大军出征所需的粮食和物资。

同时,在这两天时间里,苏曜也把之前停留在伊阙关的卢植等官员和公主等家小都接回了京城。

随着这些人员的到达,洛阳城随之结束了军管状态,诸官员走马上任,恢复秩序,京师洛阳的中枢职能也得以重新运作。

在卢植和荀彧、钟繇等人的齐心运作下,一张张安民告示被贴出,同时,一骑骑的邮驿快马也再次从洛阳出发,向着全国各地出发。

这些人无不在说着一件事情——这天变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