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88章 天公不美路难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88章 天公不美路难行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权力怎么转化成金币?

这便是了。

利用自己可以制定政策,把握大势方向脉络的优势,抄底地产。

不但为自家商号以几乎无本的代价搞到了未来的黄金地段,更可以坐享土地增值的利润。

对于苏曜的宏伟蓝图,甄姜听得目瞪口呆,她从未想过,一个看似废墟的平刚城,在苏曜的规划中竟能焕发出如此巨大的潜力。

不知不觉间,她看着苏曜的眼神都变得闪闪发光了。

见甄姜表情,苏曜笑着点头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咱们还是好好的把这地方清理出来,尽快把商号立起来吧。”

于是乎,接下来苏曜便又调来一些人手和战俘,帮着甄姜等人清理废墟,进行重建工作。

当一切走上正轨后,苏曜便告别了甄姜,继续在领地内巡视。

就这样,日子一点点向前推进,各项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人口的清点已经全部完成,城中的废墟也基本都被清除干净,那些最初积极响应苏曜的乌桓部落也都兴高采烈的分到了土地,从深山中走出成为了第一批坚定的支持者,吕布也趁机完成了抽丁工作,组建了一支一千两百人的乌桓义从骑士。

随着赵云等人的归期临近,出发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整个城中逐渐进入了一种躁动的状态。

被迁移的乌桓百姓开始有序出城,告别这座他们从小生活的城市。

而就这在这时

在那正组织移民的田畴面前,一个年轻的军官蹬蹬蹬的跑了过来,他在大冷天抹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急报道:

“不行啊,田掾吏!”

“山民说这天气阴沉,恐又要降雪。”

“这移民,怕是走不了啊。”

说着,这位军官叹气道:

“要不您跟苏君侯说一下,咱们等到开春了再动如何?”

“那怎么能行?”

田畴皱眉道:

“等到开春再出发,那就错过农时,要多养这些人一整年!”

没错,农时。

这一批迁移的居民,他们基本都是农业人口。

比起中原那些世家豪强们纤陌纵横的场景,辽东大地可谓是地广人稀,劳动力极度缺乏,苏曜可是一点都不想浪费。

“但是人不能和天斗啊!”

军官叹息道:

“强行迁移,这些人怕是路上就要去个十之二三,咱们自己走着也是困难重重啊。”

就在两人发愁间,只听咚的一声,尘土飞扬。

从那半边墙都塌了的废墟屋顶上,苏曜直接一個大跳砸了下来:

“怎么了,什么状况?”

“与天斗,其乐无穷啊!”

“.”俩人傻眼。

这苏君侯,还是一样的神出鬼没啊。

不过嘛,在听了他们的解释后,苏曜则撇了撇嘴。

原来,这一次的问题也很简单。

还是这冬天大雪封山的问题。

之前苏曜率队从管子城突袭平刚,便被这山路所阻,直到雪停之后方才率少量精锐面前翻越。

而他的那些后军辎重等则一直到昨日才算通行完毕。

本来,按照他们最初预定的计划,便是后军这一路清理山道,修复浮桥,然后带着移民再原路返回,继续走管子城这里的一路东行,前往柳城然后抵达辽东。

而如今.

“天公不作美啊。”

田畴摇头道:

“都是陛下亲小人,远贤臣。”

“近年来不是大疫饥荒,就是水灾雪灾的。”

“今年这雪,看起来还没到停的时候啊。”

这便是东汉末年了。

它有着每一个王朝末年的通病。

在朝廷财政危机,中央逐渐瘫痪的时候,地方上也是天灾人祸接踵而来。

这种种景象与灾难,在当时笃信天人感应的人们看来,正是皇帝失德的表现,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不公的警示与惩罚。

然而对苏曜而言,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北方连绵雪天,显然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阻碍。

“山谷之中,雪路难行,且常有大雾。”

“军队行军尚且不如,何况这些百姓?”

田畴沉思道:

“为了尽可能不延误行程,在下建议可分批迁移,优先让军队和那些身强力壮、可适应恶劣环境的百姓先行,他们可以作为先锋,为后续的人马开辟道路,清理积雪”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尽快在沿途北风的谷道中建立几个临时的避寒所,以作为转移中继。”

“最后,还要尽快联系刘使君那里,请他多加支援,提供更多的燃料与御寒之物,以备万无一失。”

苏曜听了点了点头,这小子确实有才能,这么快就给出了一套方案。

不过嘛.

“这样你能保证完成任务吗?”

苏曜捏着下巴问:

“在春天到来前,把所有人都送到辽东去。”

田畴略有犹豫,摇头道:

“君侯,在下会竭尽全力,但这塞外的冬天确实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百姓的体能和御寒能力都远不如军队,恐怕……”

“那就不走山谷了!”

“啊???”

不走山谷?

田畴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思量一下后,失声道:

“莫非君侯想走平刚道?”

平刚道。

之前曾说过,大汉朝时,由于滨海的辽西走廊还未出现,此刻去往辽西有两条通道都在山中行进,道路难行,即卢龙中道与南道。

而平刚道,则是前汉时的卢龙西道。

这条廊道其实开辟时间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是过去辽西诸廊道中最为常行之路。

此路出卢龙塞,沿瀑河北上绕过东部群山至平刚,再折而向东,沿白狼道至大凌河一路东北而去,最后到达柳城。

这条道路,最大的优点便是自出平刚以北后,便不再是那难行的山谷。

那里是蒙古高原与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

出平刚谷道后,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丘陵高原,是一片河网密布,平川狭长的开阔通道。

前汉时,霍去病击左贤王便走的此条道路。

不过如今的北边自然没有了过去强大的匈奴,取而代之的则是鲜卑诸部。

“这条道倒确实好走许多。”

“但,鲜卑人心难测,若是暴起发难,恐怕百姓死伤更加惨重啊。”

“而且如今北边谷口的那几个乌桓部落,也是一副作壁上观,蠢蠢欲动的模样。”

“走北线,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啊。”

田畴如是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