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85章 牵子经献策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85章 牵子经献策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吕布的催促,牵招微微一笑,只是恭敬对苏曜行礼道:

“苏君侯,对于这些归顺的乌桓聚落,在下认为可从三方面来着手。”

见苏曜示意,牵招继续道:

“第一,乃是分而治之。”

“以君侯的威望,正可趁此次封赏的时机将这些乌桓聚落打散,重新分配土地,避免他们形成新的势力集团。”

“同时,对于这些聚落咱们都应该要派遣汉官进行监管,确保他们遵守大汉律法,服从平刚城的管理。”

“拆分重组。”

苏曜点头:

“说的不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正所谓力合则强,分则弱。”

“这些部落以后是要和汉民混居融合,不能让他们像过去一样,自由散漫的抱团扩张。”

“君侯所言不错,确实如此。”牵招点头。

“那第二呢?”

见苏曜赞同,牵招继续道:

“第二,则是恩威并施。”

“有了汉官的监管,我们就可以对于那些乌桓人进行更准确的甄别,对表现良好者,应当给予一定的优待和奖励,再从中挑选一些忠诚能干的头人进行扶持,而对于那些心怀不轨者,则需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归顺的乌桓人感受到大汉的恩泽和威严,又能够确保他们不会再次反叛。”

“而第三”牵招接着说,“在下建议君侯可从各部征调壮丁和勇士出来组成一支义从军。”

“这样一来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二来也更好的让他们建立起对君侯的依附,更加不敢心生二心。”

“这一次出塞君侯所带精兵有限,这支义从亲军正可以作为咱们的补充力量,既可以用于守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的正面作战,也可以作为咱们的机动部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快速出击部属、打击那些不轨之徒。”

说完,牵招向周围拱了一圈手道:

“不知君侯和各位以为如何?”

牵招的计策在公孙瓒听来简直再熟悉不过。

这是大汉对于内附在塞内乌桓人基本就是这么做的。

公孙瓒自己的白马义从,就是这么来的。

在这次与丘力居叛军的战斗中,那些同是乌桓人的义从也是奋勇拼杀,保护他一路撤进了管子城。

可以说,公孙瓒很清楚,这一套方法下来,那效果定然是不错的。

但是,难就难在,此计对于控制力的要求非常之高。

即便是他,也只能在那些久居汉地的塞内乌桓身上做到。

那里的乌桓人,说是乌桓,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和汉人的差别已经不大。

汉胡混居下,他们说汉话,起汉名,编户齐民,接受统一管理。

若不是当地官员严防死守,禁制他们由胡变汉逃避义务,这些人早已彻底融入汉人生活,幽州关内瞬间就能多出一两万汉民出来。

是的,当地官员是严防死守。

与后世的各种逆向民族主义者和现实利益面前各种汉改少不同。

此时的大汉,乃是名副其实的灯塔,周边各民族无不以大汉为荣,削尖脑袋想要成为汉人。

而大汉朝廷和士林舆论上则是严守民族大义,其坚决维护华夏正统,强调民族界限。

尽管胡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官方的政策上,两者依然是泾渭分明,对胡人的歧视根深蒂固,不容随意变化。

关内乌桓都是如此,这关外的乌桓人就更是这样了。

他们长期生活在塞外,与鲜卑等异族为邻,保持着浓厚的游牧民族特性,对汉朝的归属感远不如那些塞内乌桓,而受到的歧视却是超级加倍。

想要让他们归心,把这样的政策落在实处,那实在是难上加难。

考虑到这位君侯甩手掌柜的作风,一旦决策定下来,到时候麻烦可就全是自己的了。

于是乎,就在众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公孙瓒赶忙提醒道:

“牵掾吏此计甚妙,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有一些重要问题,不可不察啊。”

“哦?”苏曜道,“伯圭兄且说来听听,看看咱们能不能解决。”

公孙瓒点头道:

“首先,是汉官的选派问题。”

“这些汉官必须熟悉边疆事务,有威望有能力,能够震慑那些乌桓人,同时又能公平公正地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

“否则的话,反而激化矛盾,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苏曜听了点了点头:“伯圭兄这是主动请缨啊。”

“啊??”公孙瓒瞪大了眼睛。

苏曜笑道:“如此重任,自然非你不可啊”

“白马长史名扬塞外,乌桓人皆知你的大名。”

“同时你白马义从鼎鼎大名,对于乌桓人习性和我汉家规矩也是一清二楚。”

“更关键的是伯圭兄不但生于辽西,更是久任边官,对于边塞事物和可用之人一清二楚。”

说罢,苏曜不给公孙瓒反应的时间,拍板道:

“此事便交由你来负责牵头,子经兄从旁协助,你们优先从军中挑人,不够的话,就在幽州各郡县继续挑选,我回去让人跟刘使君打招呼请他配合,咱们齐心协力务必把此事做好。”

“.”公孙瓒愣了一会,心情复杂的抱拳应喏:

“君侯谬赞了,瓒虽不才,但既蒙君侯信任,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那还有问题吗?”苏曜问。

公孙瓒顿了顿,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不过下来一个才是最关键的。

只见他点头道:

“下来是这乌桓义从的筹建问题。”

公孙瓒继续道:

“这些乌桓壮丁和勇士虽然勇猛,但其天性好斗,桀骜难驯,故而更需要严格的训练和纪律约束,否则难以成为可靠的军队。”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砸到自己手里让他颇感无奈,那这一个倒是公孙瓒想要争取的差事。

倒不如这才是真正的舍他其谁。

毕竟,他可是有调教白马义从的成功经验。

而且,这一次,他的白马义从被苏君侯抽了不少,正好就此补充一下。

然而,他自告奋勇的话还未说出,苏曜便直接宣布了任命:

“此事便交由奉先兄负责。”

苏曜看向吕布:

“吕兄身为我度辽军长史,不但勇武过人,又善于治军,定能训练出一支精锐的义从亲军。”

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随即拱手领命:“末将领命,定不负君侯所托。”

“诶?”公孙瓒发出了一声意外的声音。

“怎么,伯圭兄可是觉得有何不妥?”苏曜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