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77章 争先祈降,贼众四分五裂

就在刚才那个来报信的溃兵哆哆嗦嗦的说明了情况。

那贪得无厌,残暴无比的苏将军,送来那些信物竟然是耀武扬威,要求他无条件投降。

“贼首丘力居,挑动叛乱,戮我百姓,乃不赦之罪,必当严惩,以儆效尤。”

“尔等若是识相,速速倒戈卸甲,或有一线生机。”

“若是负隅顽抗,本将军攻破平刚,鸡犬不留!”

当然了,苏曜也不完全是放狠话耍大棒。

胡萝卜也是有的。

对于率先归顺以及临阵倒戈的部族,他将为其论功,根据其表现,不但首领被允许继续执掌其部族,而且还能在战后获得分配土地的资格。

而这土地,自然是从那些不识相的反抗者手中来出了。

如此条件,听得楼班是又惊又怒。

什么叫不识相的反抗者?

楼班惊悚的发现,在这位苏将军描绘的未来中,完全没有他家部族的位置。

他只有投降或者死这两种选择。

而其他那些头人们,却可以去选择倒戈邀功,来瓜分他家的土地?

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当即便下令处死了那个妖言惑众的报信溃兵。

然而,那众目睽睽之下,整个贵族议会都知道了苏曜的通牒。

这般无能狂怒立刻惹来了一阵侧目。

虽然他们当面没有说什么,但是在事后,传言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在平刚及整个辽西的乌桓诸部中扩散。

苏曜还未进军。

乌桓人的心就已经彻底分裂了。

“楼班无能,他没有资格统领我们部落!”

“虽然他说要联系鲜卑人来助战,但是天知道咱们能不能撑到那個时候。”

“那苏将军太过凶残,咱们若是负隅顽抗,下场怕是比丘力居大王还要凄惨。”

“是啊,咱们乌桓人虽勇,但也不能白白送死啊。”

“要知道那苏将军之前打张纯他们的城池,那可都是一日即克!

咱们这平刚城,真的能坚持住吗?”

议论声此起彼伏,乌桓部落内部的不满和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楼班虽然贵为名义上的首领,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威望和能力显然不足以凝聚人心。

与此同时,蹋顿的残部也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暂时归附了楼班,但心中对苏曜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安却是无法掩饰的。

最先行动的是那些应丘力居邀请来到这里的其他郡的乌桓诸部成员。

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损失却一点不小。

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们立刻溃散。

趁着夜黑风高,不畏严寒险阻,溜之大吉,逃回自己的家乡。

紧接着,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刻,辽西乌桓部落中一些有远见和胆识的贵族开始私下里与汉军接触,协商归顺的事宜。

就在苏曜扎在谷口的大营正在进行集结,等待山后的友军艰难穿越的时候。

一队又一队乌桓人的使者前来哭诉忏悔。

“求苏将军饶命啊!”

“我等一直忠心大汉,乃是被那逆贼丘力居胁迫,不得不从啊!”

“如今我等自知有错在先,罪孽深重,愿归顺朝廷,恳请将军饶恕我等性命啊。”

为首的使者颤抖着声音说道,双手呈上一封封书信,那是他们各自部族首领的投降书。

这一幕看得帐中的公孙瓒和牵招等人是啧啧称奇,感慨不已。

谁能想到呢。

在这短短几天之间,这位苏君侯竟然又干成了这么一件大事。

根本不需要他们出力,以那么点人数,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打的这么乌桓人是望风而降,俯首称臣。

尤其是那公孙瓒,明明不久前,这些乌桓人还在叫嚣要杀光他们,将他团团围困。

想他也与乌桓人交战多年,虽然名声不小,但像苏曜这般彻底击溃对方的士气,让对方如此恐惧,争先恐后的前来投降。

牵招也是轻叹一声,感慨万分。

终于明白了当日刘玄德为何如此追捧此人。

这位苏君侯,不单单是战场上那绝世的武勇,他更懂得利用形势,分化瓦解,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

这种战术的运用,比起单纯的武力征服更为高明,也更能体现一位将领的真正实力。

然而,相比于其令人叹服的能力,这位苏君侯的甩手掌柜行为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战斗以及一些重大事项外,这苏君侯就是把事情一吩咐然后就不见了人影

于是乎,营中的牵招咳嗽两声,暂代不在此处的苏曜,对使者表态:

“尔等既知罪孽,便应明白朝廷法度不可轻犯。”

“归顺朝廷,非是尔等乞求之恩典,而是尔等唯一的生路。”

使者们连连点头,眼中流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们知道,只要那位苏将军能点头,他们的部族便能保住一线生机。

“不过,归顺朝廷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牵招冷声道。

对此,这些人当然是懂事的,没人蠢到空着手来此。

于是乎,他们纷纷争先恐后的送上了粮草物资还有地图情报,甚至还表示愿意送上质子并且出兵助战。

看着眼前这些乌桓使者们纷纷献上的诚意,牵招和田畴等人对视一眼,满意之余还有丝惊讶。

他们明白,这些乌桓部落的归顺不仅仅意味着物资上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这些部落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与情报网络。

这对于接下来苏曜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好,尔等既诚心归顺,朝廷自会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牵招沉声道。

“不过,尔等需谨记,朝廷法度森严,若再有背叛之举,定不轻饶!”公孙瓒道。

使者们连声应是,纷纷表示将谨遵朝廷法度,绝不敢再犯。

接下来,牵招和田畴便忙碌起来,安排使者们回去传达消息,同时着手准备接收这些归顺部落的物资和兵力,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很快,一支由不足三百汉兵加一千余乌桓义从辅兵的队伍便组织完成,在苏曜的率领下即刻开拔,向着平刚前进。

这支队伍一路来规模越来越多,等到平刚城下时已经足有三千余人。

平刚城中,骤闻此信顿时是一片混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