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 第706章 众臣劝进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第706章 众臣劝进

作者:着花无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6 来源:小说旗

瞬间,巴桑、鲜于开两掌撞到一起,奇怪的是,这次两掌相撞所产生的声音却并不大。

只听到“砰”的一声闷响。

然而就在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之时,鲜于开整个人如同一颗炮弹般向后倒飞而出,速度快得惊人!

伴随着一阵轰然巨响,鲜于开狠狠地撞击在了一根粗壮的石柱之上。

那石柱受到巨大的冲击力,一下断裂开来,碎石四溅,烟尘弥漫。

而鲜于开还没有停下,继续向后飞去,直到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才止住身形。

只见鲜于开口吐鲜血,身上的骨头已经寸断,软绵绵地瘫倒在地,完全失去了动弹的能力。

他的口中仍然不停地有鲜血涌出,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显然,经过这一击之后,鲜于开已经命不久矣,绝无生还的可能了。

反观巴桑,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

目光平静地望着不远处倒地不起的鲜于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好像刚才发生的一切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边上观战的左夫见此,撒腿就想跑,巴桑脚尖用力,一块石子飞出,正打在左夫的后脑上。

左夫惨叫一声,狗吃屎地趴在地上,后脑骨碎裂,不可能再活下去。

独孤英几人走出石林,他们身体较虚弱,巴桑扶着他们坐到地上。

他去树林里打了两只野鸡,做成叫花鸡,给他们食用,补一补。

几人没有再走,就地歇息,独孤英三人美美地睡了一晚,身体好多了。

次日上午,几人吃过早饭,独孤雄走进石林,看下那个安乔,发现他已经快死了,没有再管他。

巴桑才问独孤英几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他们一说,巴桑才知道,原来那个地下处所是后来修的,并不是独孤冲老祖留下的,也就是说独孤冲也不知道还有这个地下处所。

巴桑把老祖遗诏拿给独孤英几人看,独孤英、独孤雄大加赞叹,说老祖就是智慧高。

由于独孤英、独孤雄、小竹三人身体虚弱,特别是小竹更差,几人休息一天,才上路向谷县地界走去。

只是走得很慢,好在人多,谈谈说说,也不着急。

..............

时间倒回,邱超大军投降云州后,消息传到庆州。

庆州各级官员震惊无比,庆王一时呆了,五万大军啊!

贺州都尉雄辉更是愤怒,他的兵失守狼谷关被俘虏,关石放了他们,可是连兵带将都被邱超杀了,两千多人啊。

谋士郭孝生几天后到庆州。

他也有苦衷,之前,他曾经强烈要求撤回邱超大军,但其他文武大臣们不同意。

庆王自己也是汤汤水水的,最后又被孙术蛊惑,没有撤军,以至于惨败,便宜关石小子。

庆王单独召见郭孝生,两人详谈一个通宵,外人谁也不知道两人谈什么。

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重量级文武大臣都知道郭军师和庆王谈了一夜。

第三天,庆王在银安殿召见重量级文武大臣,说是商讨邱超兵败一事。

庆王首先询问狼谷关被关石占领的过程。

邱超投降后,关石对降军很宽松,愿意回庆州都可以。

本来没有人愿意回去,可是东连军有三不收原则。

被淘汰下来的将士,刚开始都想留在云州,两天后,有少部分人动摇了,又想回庆州,毕竟老婆孩子还在庆州。

沈克用遵照大帅的旨意,愿意回去的一律放行。

这些人回去后,立即被军方叫到军营,阐述战斗经过。

所以,大将军尉迟根实、尚宗旅、曹渊等人是知道狼谷关失守以及邱超大军投降的过程的。

尉迟根实是排名第一的大将,他瓮声瓮气的叙述了战斗经过。

至此,参会的文武大臣都清楚了。

庆王面罩寒霜,长长叹口气,“那个关石,之前只是楚绍府一个下人,没有想到如此诡计多端,邱超大军在他手下没有过招就投降了。”

郭孝生上前一步,“王爷,这次关石招降邱超大军,景和帝那道圣旨起了大作用,否则将士们不会轻易投降的。”

文武大臣一起附和,这也能减轻大家的罪责。

庆王点点头,“倘若以后和关石开战,景和帝就下诏,这仗还怎么打?”

尉迟根实恨恨地骂道:“关石控制了景和帝,就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叹有的将士们还不明白”

庆王问:“如何破掉关石这一招?”

郭孝生郑重启奏,“王爷,事已至此,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庆王好奇地问,其他文武大臣都看着郭孝生。

郭孝生侃侃而谈,“当今天下,周泽在中阳城称帝;关石盘踞云州,且拥有昌兴;王爷拥有庆州、贺州、青州等地,事实上已经三足鼎立。

我方要想不受景和帝的圣旨控制,唯一一条路,那就是请庆王自立为帝。

庆王是先帝嫡子,完全有资格担任皇帝。

王爷一旦登基,关石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条路就走不通。”

尉迟根实大加赞赏,“微臣赞同郭军师所言。

景和帝被关石控制,就是一个傀儡;周泽被鱼伯控制,也是一个傀儡。

只有庆王才是大安朝的真龙天子!”

庆王沉默不语。

其他文武大臣都知道郭孝生和庆王谈了一夜,他的意见一定是庆王的意思。

尉迟根实是武将首领,他也如此支持,跟风赞同肯定不会错了。

更何况庆王为帝,他们就相当于开国功臣,从龙之功,那不是一般功劳。

众人都不傻,纷纷进言,请庆王尽快登基。

说如此一来,景和帝再下诏,众将不必理睬,他的圣旨只能在云州用了。

庆王见众臣都请愿,长叹口气,“众爱卿心意孤领了,但此事万万不可,孤不能这么做,否则定会给小人口实。”

众大臣再次劝进,请庆王登基。

有的大臣引经据典,有的慷慨陈词,有的痛哭流涕。似乎庆王倘若不登基,天非塌下来不可。

庆王还是没有答应,宣布退朝,说此事从长计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