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 第590章 一家四口(一)

扬江很长,自西向东贯穿大安朝。

江面上,波涛汹涌,风浪拍打着岸边。江水悠悠,流淌着千年的故事。

古老的渡口,静静地矗立在江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一艘艘船只来来往往,有的是满载货物的商船,有的是载人的客船,还有的是捕鱼的渔船。

逆水而行的船只,借助船帆及岸上的纤夫,艰难地行驶着。

渡口的码头上,挤满了成百上千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神色疲惫而惊恐。

人群中,有年迈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依靠着儿孙的搀扶;

有年轻的夫妇,怀抱着年幼的孩子,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还有年幼的孩童,他们紧紧抓住父母的衣角,哭泣着,不知道该去哪里。

渡船的船工们忙碌地运送着难民。他们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人们上船,维持着秩序。

然而,渡船的数量远远不够,

难民们只能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能够早日过江,逃离战乱的魔掌。

巴桑看到这样的情景,估计今天下午登不上船,他们当然不能跟难民们争抢。

他看到下游还停着几条蓬船和几条小舢板,并没有参与摆渡。

命令王自强过去问,愿不愿意摆渡。

不一会,王自强就回来了。

说那几条船是出租用的,不摆渡,有的客人想游览长江景色,租蓬船或者租小舢板,但不能摆渡。

因为摆渡船是需要官府批文,没有批文承接摆渡生意,一旦抓住,那是要重罚的。

巴桑只得作罢,叹口气,看这样子,今天下午是过不了江了。

一旦天黑,扬江上夜不行船,摆渡船也不例外。

好在渡口有客栈,只能先住一晚,巴桑带着众人入住风北湾渡口客栈。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风北湾渡口是民用渡口,水师营营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上游约三十公里处。

那里有有一个港口,战船都停在那,岸上有军营。

客栈伙计见是马帮,热情接待,

王自强上前对接,双方都很熟练,伙计安排喂马、房间、伙食等,说明客栈经常有马帮住这里。

巴桑没有急着走进客栈,他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也是习惯。

客栈距离码头大约有五百米的距离,整个码头也就这一家客栈。

之前,旅客过不了江或者太晚了,才暂时住一宿,生意也不是特别好,客栈当然不会多。

客栈的位置相对比码头要高一点,从这里看扬江更是一番风景。

不断有人住进客栈,毕竟只有这一家,现在这么多难民要过江,一个下午能不能运完都难说。

稍微有点条件的难民,干脆就住下来,明天上午再过江了。

也有难民比较灵活,提前到客栈,跟掌柜说,找个地方打地铺,掌柜也很同情他们,当即同意。

到了下午未时中(大约13:00),客栈已经爆满,院子都被打上地铺了。

巴桑正看着,一辆豪华马车驶过来,直接去渡口。

不一会就转回来了,肯定是看到人太多,根本就过不了江,准备来客栈住一晚。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车帘被轻轻掀起,首先从车上走下一名中年男子。

只见他身着一袭青衫长袍,头戴方巾,手持折扇,整个人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息,显然是位文士。

紧接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也踩着踏板优雅地下了马车。

她身上佩戴着璀璨夺目的金银首饰,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股贵气与阔绰。

随后,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出现在众人眼前,看模样约摸十七八岁,

生得倒是眉清目秀,但那一脸傲慢与不屑的神情却让人难以生出好感来。

他斜睨着周围那些衣衫褴褛的难民,眼中满是鄙夷之色,活脱脱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

最后下车的是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大约只有七八岁光景。

她身穿一件鲜艳的大红袄子,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娇艳动人。

小女孩肌肤白皙如雪,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闪烁着童真无邪的光芒,

脸上洋溢着纯真灿烂的笑容,让人见了不由得心生怜爱之情。

这一家四口站在一起,吸引了众多路人羡慕的目光。

马车夫下来跟中年文士打个招呼,驾车回去了。

一家四口走进了客栈。

没过多久,他们从客栈里又走了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满的沮丧之色。

原因很简单,渡口客栈早已客满,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

中年文士转头看向身旁的夫人,轻声说道:“要不我们就在这客栈里打个地铺睡一晚算了。”

听到这话,女人毫不犹豫地反驳道:

“天寒地冻的,打地铺怎么能睡得好啊?”,她一边说着,

一边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那种寒冷刺骨的感觉。

还没等男人再开口,他们的儿子便扯着嗓子大声嚷嚷起来:

“睡什么地铺,又脏又臭的,我才不要呢!”

他的声音很大,引得周围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而小女孩则只是自顾自地玩耍着手中的玩具,对于大人们的讨论完全没有在意,也未曾发表任何意见。

一家人争论不休,但此时客栈已经满了,那青年大声抱怨,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打地铺。

可是他不愿意现在就待在客栈,毕竟还是下午,天色尚早。

他指着远方的山,“那边山风景很漂亮,我们租条船去玩一会,回来后再来客栈打地铺”

中年文士拗不过他,只得同意。

一家人向渡口走去,巴桑也跟在后面,走到江边。

巴桑刚才来到渡口,只顾着想过江,没有注意江景,现在向两边看去,连连赞叹。

远处,东、西两座山山势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对峙,

两山中又以东山最为陡峭,巍巍然砥柱中流 ,令一泻千里的江水折转北去。

正所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只见东、西两山夹江而立,宛如天设之门,

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各种船只从\"天门\"中穿梭往来,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