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 第477章 家人夜话(三)

景和帝、燕贵妃两人就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不时插问几句。

特别是燕贵妃,恨不得把整座云同山都了解,连带着也打听云州事。

天下父母都一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和担忧始终如一。

就像现代社会中的父母们,如果他们的孩子在某座城市上大学、工作或当兵,

那么这座城市就会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浓厚的兴趣,关注那里的一切动态,

包括新闻、文化活动等等,甚至会每天查看那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这种默默的关怀和付出,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爱与呵护。

在这一点上,古今相同,父母的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独孤文燕现在对巴桑无比信任,他是儿子的好朋友,真诚地问:

“巴桑,周山不能来皇宫,我们怎么才能和他相见?”

“启禀娘娘,臣认为,皇上和娘娘可以去云州,

到了那里,臣上山把周山带到你们面前,这样最好。”

“好,本宫同意”,独孤文燕不假思索。

景和帝摇摇头,“朕不能离开京城,现在局势...”

他没有说完,但独孤文燕和巴桑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巴桑坦诚说:“皇上,微臣有一建议。”

景和帝眼睛一亮,“但说无妨”

“皇上,庆王和鱼伯尾大不掉,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据臣了解,周山被掉包一事就是庆王一方散布出来的。

他如此做,很显然是在找一个冠冕堂皇的起兵理由,诸如“清君侧”、“除奸臣”等等。

而鱼伯不会束手待毙,肯定也在做各方准备,之前的刺客十有八九就是鱼伯派来的。”

景和帝忍不住插话问:“刺客会不会是庆王派来的?”

巴桑摇摇头,“可能性极小,因为这个时候,皇上出了意外,最大得益者其实是鱼伯一方。

他可以操纵周泽或者周海当皇上,从而号令诸侯。”

景和帝身子向巴桑靠了靠,“说下去”

巴桑见机会难得,侃侃而谈,

“目前,宋良大军已经南下,京城完全在鱼伯的控制之下。

一旦庆王举旗,鱼伯不会再有任何顾忌,一定会要挟皇上,按照他的意思对外发布诏令。

倘若皇上不同意,鱼伯势必武力威胁,皇上手上无兵,拿什么应对?

至于燕贵妃娘娘,因周山一事,也很难置身事外。”

独孤文燕自小在皇宫中长大,后又嫁到皇宫,对国家大事并不陌生。

她听到这,频频点头,“巴桑,依你之见,该如何做?”

巴桑脸色郑重,“微臣认为,皇上和贵妃娘娘离开京城到云州,

让鱼伯和庆王先折腾,然后再收拾旧山河。”

独孤文燕连声说好。

景和帝笑了笑,“说来说去,又绕回去了,还是要去云州。

朕身为一国之君,抛下臣民,怎能向天下交待?这个提议断不可以。”

巴桑摇摇头,据理力争,

“皇上离开京城,不是抛下臣民,恰恰是救天下臣民。

试想,一旦鱼伯武力胁迫你下达违背民意的诏令,天下臣民并不知道你是被迫的,一定会怪罪于陛下。

如陛下不在京城,鱼伯矫诏,臣民不会怪你,也不会全部听他的。”

景和帝吧嗒吧嗒嘴,觉得巴桑所说确实有道理,但让他离开京城,还是下不了决心。

“巴桑,这件事后面再议。

至于周山一事,燕贵妃所说甚是,他现在来皇宫确实不如他在云中山安全,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再等一等吧”

皇上话说到这里,巴桑明白,不能再劝下去。

他暗暗决定,万一鱼伯对皇宫动手,只能强行带走皇上、燕贵妃了。

景和帝见他沉默,苦笑了下,

“你觉得庆王、鱼伯什么时候动手?”

巴桑对这个问题早就反复分析过,不假思索,

“启禀皇上,庆王有一个团队住在京师庆王府。”

“朕知道,各州都有人在京城,便于联系,这很正常啊”

巴桑点点头,继续说:

“住在京城庆王府人中,有两个人比较重要,一个是满大全,他是庆王的心腹;

另一个叫曹南,是大将曹渊的亲弟弟。

庆王起兵前,一定会把住在京城这帮人抽回去,至少会通知满大全、曹南离开京城。

所以,微臣已经派人盯死这两人,只要他们离开京城,意味着庆王即将举旗起兵。

而鱼伯不会主动起兵,他会先对皇宫动手。”

景和帝点点头,面露赞许之意,忍不住问:

“你如此年轻,又没有做过官,如何懂得这么多?”

“微臣担任太守府参军,接触到不少机密,因而能据此判断”

景和帝笑了,“好小子,你的能力超过很多大臣,郎中令一职都委屈你了。

凭心而论,朕开始任命你为郎中令是犹豫的,

只是独孤石强烈举荐,这才任用,没有想到你可以做更高的官”

巴桑谦逊地笑了笑,

“臣担任郎中令一职,非常满意,能陪在皇上、贵妃娘娘身边,就是臣的福气”

这话是他心里话,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满满真情。

景和帝、燕贵妃很开心。

三人谈话,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多时辰,已经到了亥时。

巴桑见时间不早了,正想起身退出。

却见门外一个太监探头探脑,景和帝此时心情好,笑问:“什么事?鬼鬼祟祟的?”

太监连忙跪倒:“姚卫尉找郎中令大人。”

巴桑心中一惊,姚光杰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一定是大事,否则不会这么急。

他立即站起来,准备给皇上、娘娘行礼后告退。

却见景和帝一摆手,“叫姚卫尉进来说话。”

太监答应一声,转身出去。

姚光杰进宫后,化名姚昌,只是几乎没有人喊他名字,都称呼他为“姚卫尉”、“姚大人”。

景和帝做过多年皇帝,前几天才刚刚遭遇刺杀,

这个时候,卫尉姚昌来找郎中令,他感到事情非同一般。

不一会,姚光杰低头进来,礼毕。

景和帝此时龙颜大悦,看谁都顺眼,面带微笑,语气温和,

“姚昌,这个时候找郎中令何事,直说无妨”

“是,微臣遵旨!”

姚光杰轻声叙说刚刚发生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