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新江湖令 > 第二十八回

新江湖令 第二十八回

作者:田花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潘石智以最快步伐赶到少林,这少林不愧天下第一名寺,里外都透露着不一样的烟火气息。虽说少林闻名江湖已久,毕竟是出家人,所以除了大事,他们很少在江湖走动。因此丐帮其实很少和少林僧人有过多交际,反而潘石智对少林真正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

潘石智仅仅只是听到义父生前和几位长老提起过少林绝技。虽说这些绝技闻名天下,可见过的人却少得很。丐帮素来和少林来往少,结仇更少,交手次数也就更少。所以要说具体绝技的招式、威力,还真没怎么见过,尤其像潘石智这样的年轻弟子,少林武学也只成为了传说。

初次来到少林不经被少林气势震撼,何为这天下第一古刹?这七进的院落足矣显现出少林的宽大和雄伟。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也在藏经阁外围小广场)、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

少林这么大,如果像俱真大师所言,江湖令要么就是方丈竹庵子忍神僧手上,或至少询问他定能知道一些当晚的情况。可这少林那么大,竹庵子忍神僧又在何处呢?

要说这竹庵子忍也可谓是神人一个,年近花甲,据称会三样少林绝学。要知道在少林,练一样绝学恐其有的人都要付出一生的时间。传闻称,这三样绝学在他手里那都是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见他出手之人,都是十年以上资历的前辈们了,近年来,几乎没人能看到这位方丈动手。

潘石智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从正门进入,于是大胆上前。山门前是几阶石梯,旁边是一颗千年银杏树。山门上方一个大牌匾赫然写着少林寺三个大字。两个小沙弥开了一条门缝看到潘石智,其中一个也只探出一个脑袋,问道,“请问施主有何贵干?”

潘石智忙抱拳道,“丐帮潘石智,拜见少林方丈大师。”

小沙弥应了句,“施主稍等片刻。”

然后合上门就离去了。想进少林正门,还是挺难,这武林第一第二的门派是要比自己丐帮气场多了。一想到这,丐帮曾几何时也是江湖第一大帮,现在沦为第五帮派,若不是仗着人多势众,可能早被排挤在更外围了。等义父之仇得报,义父的愿望也是自己的愿望,还有待丐帮能重整旗鼓,达到昔日辉煌,也能重回武林前三地位。

约莫两刻时间,刚才的小沙弥终于将大门打开了一条一人能过的缝,说道,“潘施主,这边请。”

“有劳小师傅带路。”潘石智也不客气,直接迈了进去,一个小沙弥继续留在大门后侧,另一小沙弥在前带路,潘石智直接跟了上去。

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天王殿,好不起派,堂堂中原佛学鼻祖竟然也有道派四大天王助阵此庙,好不气派。穿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乃少林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少林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所以能看到一些僧人正在里面禅坐,闭目诵经念佛敲钟敲木鱼的。

小沙弥引潘石智从边上绕过,“潘施主请。”

潘石智也是简单望了一眼大殿内的僧侣,又随着小沙弥从边上绕了过去。

这后面便是藏经阁了。只见藏经阁门口站着一位年约四十出头的灰蓝色衣衫的僧人,能穿这个服色的僧人,想必是俱字辈大师。根据以往丐帮情报,少林藏经阁和舍利院的首座便是如今方丈竹庵子忍麾下四徒弟之一的俱空契斌,和前几日山下见到的罗汉堂、般若堂首座俱真大师是师兄弟。想不到这四位大师其中之一便在自己眼前。

二人只是四目对望,俱空大师双手合十面露一丝微笑看着客人。潘石智脚步没停,也双手合十微微低了一下头算是给大师打招呼了。俱空大师随即也点了一下头,以示回应。

终于,来到方丈院。走了许久才来到这里,少林气派之下的确很大,难怪刚才小沙弥要用那么长时间通告方丈。可一个小沙弥能在两刻这么短时间跑一个来回传话,还气不喘面不红,一个小小的沙弥就能如此内力,少林寺卧虎藏龙的确让人震惊。

方丈院就是一处小院子,进门口一个院子,院内还有几颗胳膊粗细的柏树。上几阶台阶,便是一间屋子。屋子上挂着牌匾,上面写着方丈二字,屋左右两旁各一间偏室。整个院子便是方丈院了。

小沙弥走上台阶,在屋外门口汇报道,“方丈,潘施主已带到。”

屋内的人唤道,“你先下去吧。”

“是。”小沙弥退后几步,头也不抬,直接走了出去。

潘石智一直目送着这小沙弥离去。此时屋内声音又响起,“潘少侠……请……”

潘石智也不客气,直接推门而入,只是推门动作还比较轻缓。屋内陈设十分简单,正面对着的便是一张可坐可卧的床,方丈此时正盘坐在上面。床后墙上一个大大的佛字。两边一处是书架,上面摆了一些简单的经书。另一侧是一套桌椅,上面摆放了一些笔墨纸砚。

方丈盘坐的床上,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小木桌架,上面一缕青香正缓缓上升,桌上还有一壶茶两个小茶杯。而方丈手持一串小佛珠,一只手正搓着,另一只手示意潘石智就坐床边小桌旁。

此方丈六十多七十了吧,身着土黄颜色衣衫,白眉白虚红唇,面色极好,只听他呼吸吞吐就知道内家武学以达巅峰。看来传闻他会三门七十二绝技不假,七十二绝技有三十六路外家武学,还有更高阶的三十六路内家武学。想要学其一都要有足够充沛的内力,这方丈不简单。而最醒目的乃方丈头上头顶那十二颗戒疤。

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

六个戒疤的已算是得道高僧了,九个戒疤的几乎可以称为神僧。如今这方丈十二个戒疤赫赫显在头上,这还是潘石智生平第一次看到,竟已无法言语表达自己此时的震撼。

方丈也不墨迹,直接从怀里掏出一物。这东西有大半个手掌大,全身漆黑发亮,有两指厚度,但也看不出是什么材质。这物表面上凹凸不平,好似曾经上面有文字、图案、花纹,或者说图腾,但现在严重和残缺不堪,已根本无法断定表面具体是什么了。

潘石智看着此物,问道,“这是何物?”

方丈将此物放在小桌上,说道,“潘少侠不就是为此物而来的吗?”

江湖令?潘石智虽是激动,但对此物也仅仅只是看看,没想到其他,现在他想知道的是其他的。

只见潘石智将这江湖令推回到方丈面前,说道,“方丈大师,属晚辈无礼。我想咨询的是前些时日留下这江湖令的那名剑客。”

方丈却答非所问,“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此令乃是一空物,内部早已空了。”

此时屋外传来声音,“师父。”

“啊,是俱空和和俱念吗?进来吧……”

果然,进来两人身着黑蓝色衣衫的中年僧人,其中一人正是刚才藏经阁见到的俱空大师。

潘石智赶紧起身行礼,“晚辈潘石智见过俱相大师,俱空大师。”

俱空微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方才一遇便知少侠无非池中物。”

“大师过奖了。”潘石智不知方丈让两位大师前来是何事,忙又问道,“请教方丈,这是?”

方丈回道,“潘少侠来意我寺明白……六月,王前帮主忽然死于非命,潘少侠乃王前帮主义子,杀父之仇固然是要追查的。”

潘石智赶紧拜礼,“方丈能体谅晚辈,晚辈感激不尽。还请方丈指点迷津……”

“阿弥陀佛……若是告知阁下,阁下去寻仇,再造杀孽,老衲岂不是犯了杀戒……”

“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人偿命……更何况此人故意搅动风云,不除此人,江湖恐更多人牺牲。”

“阿弥陀佛……俱空……”

“是,师父……”俱空上前两步,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话还是由贫僧来诠释吧。”

“这?”

俱相补充道,“贫僧这师弟别看平日里只在藏经阁问卷经书,天下武学他已在书中寻得七八。”

潘石智赶紧上前跪拜在俱空大师面前,“还请大师成全。”

俱空赶紧扶起潘石智,不慌不忙道,“潘少侠可知这江湖令中所藏武学?”

“愿闻其详。”

“这江湖令本就是我少林产物,不想为它江湖几多风雨,死伤无数,实属我少林罪过……几经易手,在六百多年前又归回我少林……可惜,在元末明初乱世之时,我寺为明驱元,导致这江湖令再度遗失……江湖令在这六百多年前重归少林之时,江湖也曾发生巨变,故而存放在这江湖令中的武学封存着当时的魔头生前创下的高深剑法。”

“魔头?”潘石智疑惑道。

“他原本是华山长老,情势所逼,也算是这江湖令惹出的风波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