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陶荣 > 第三章 入门

封神之陶荣 第三章 入门

作者:臭小鱼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3:40: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陶荣的建议,闻太师命人枭了南宫适的首级,将其挂在辕门外示威。

西岐那边,姜子牙见这场大仗折了大将南宫适,又损失几万人马,心里闷闷不乐,也没心思见杨戬等人,命左右在城门高挂免战牌,与商营对峙起来。

这是姜子牙一贯作风,面对帝国雄师,能打赢就打,打不赢就龟缩在城内。反正元始天尊时刻关注着封神一事,西岐这边若无进展,他会派人来助战的。

没有仗打,陶荣也乐得清闲,这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帐内修炼《上清宝录》,碰到晦涩难懂的地方也会去请教闻太师。

《上清宝录》是一篇养气修真的功法,是通天教主根据自身对天道的理解所创,威大巨大,共分为十小篇。第一篇介绍的是如何引天地灵气入体,以身体为容器,功法为媒介,吸食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入体,过七经,通八脉,最后将外来之力齐聚丹田之内,将它变成自己的力量;第二篇则是练神返虚,在七返九还的基础上,修炼金液、玉液还丹功夫,使上、中、下三田相***阴与阳往复而还丹,以至于养神以合道,铸成金丹。

而第三篇则是练虚合道,所谓阴尽纯阳,聚而升在神宫。五液朝于下元,五气朝于中元,三阳朝于上元。朝元既毕,功满三千,或而鹤舞于顶中,或而龙飞于身内。但闻嘹亮乐声,又睹仙花乱坠,紫庭盘桓,真香馥郁。三千功满,不为尘世之人;一炷香消,已作蓬瀛之客,乃曰超凡入圣而脱质升仙……

越往后神通越大,修炼至深处可达到大罗金仙巅峰。闻太师学艺五十载,也不过才免免修到第三篇,可见这套功法之难。

自从修炼那一刻起,陶荣明白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凡人之上便是散仙,往后就是地仙、天仙、真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混元大罗金仙)几个等级,除了凡人与圣人外,其它几个修行阶段有前、中、后期之分。

修行之人,每提升一个境界,实力也会相应上升一个层次,而圣人法力无边,可以凭借强**宝毁灭创建一个世界。但圣人并非无敌,也并非不死之身,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在手,哪怕一个小小的天仙都能轻易取了圣人的性命。

弄明白了这些后,陶荣心下不由畅快了许多,同时对未来的大势又增添了几分信心。前世被“圣人之下皆为蝼蚁”这话所误导,认为圣人执掌生杀大权,无敌般存活于天地之间,在他们面前,一切阴谋诡计无所遁形,所有物理、魔法攻击均都无效。

现在仔细回想《封神演义》中的情节,真是大错特错,若圣人当真无敌,三霄娘娘怎敢向原始动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岂是智者所为。还有通天教主摆下万仙阵之前,在紫芝崖立了一杆六魂幡,欲要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老子、元始、姜尚、武王几人的性命,若不是关键时刻定光仙叛变,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了。

可见圣人也有弱点,只要找出他们的弱点,在特定的环境下,照样能给他们致命一击,甚至送他们去封神也不是不可能。

……

这日,陶荣睁开双眼,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修行了一个月,此时感觉遍体舒畅。他沉下心神一探,发现这一个月所吸纳的灵气在体内俨然形成一条小溪,以丹田为源头,分别往身体各个部位涓涓流淌着。

一个月苦练不缀的成果,虽然实力较之前增长不大,但境界方面进步神速,从原来的凡人直接跨越到地仙中期,离天仙只有两步之遥。

相信以现在的状态去对付阐教的哪吒,凭借手中法宝聚风幡,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原因无他,体力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的陶荣虽然武艺超群,略懂法术,但始终是一介凡人,对付修仙界的小角色还略有胜算,若是对上闻太师这种法力高强的修士就不是几合之敌了。而现在经过道法的滋润,即便遇上闻太师这种级别的高手也能全身而退。

并不是说陶荣的道行赶上了闻太师,而是修行之人一旦达到了地仙这个阶段,便能学习五行遁术,这是逃命的基本手段。

出了营帐,陶荣径自去见闻太师,顺带了解一下战事。自从上次那场大战后,陶荣中间也了解过两次,不过听说西岐那边一直高挂免战牌,所以他才放心去修炼。

刚到闻太师的营帐前,就听见他和众将在里面商讨军机大事,陶荣找一旁的守卫打听了一下情况,原来是朝歌来信,东南两路诸侯最近不知抽什么风,突然大量增兵前线,帝国大感吃力,按纣王的意思,暂时和西岐罢战修和,待大军平了东南两路诸侯,再回过头来收拾西岐,届时挟带泰山压顶之势,定能一举碾平西岐,从此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陶荣暗笑不已,看来纣王经常与三妖厮混,堕落于此,竟连分析天下大事的能力也丧失了,东南两路诸侯乃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反观西岐才是心腹大患,真正能颠覆他成汤政权的一股势力。现在休战,只会让几路诸侯看到帝国虚弱的一面,加速帝国败亡罢了。

“太师,陶荣求见。”

修炼了这么久,是时候拿阐教弟子试手了,陶荣坚信一个真理,理论再丰富也没什么卵用,真正能救命的是实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离截教覆灭不过几年功夫,若不赶紧提升实力,未来大战来临之际,自己如何左右大局。

“快请进!”

闻太师见陶荣进帐,不由眼前一亮,观其气质跟月余之前简直判若两人,身上散发一股浩然正气,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仙家派头,当真跟阐教三代弟子杨戬有的一比。

闻太师越看越喜,心想若是师傅老人家得知自己为他物色了如此出色的一位弟子,定会心生欢喜。本来,闻太师是想收陶荣为徒,将一身本领全都传授于他,可见他天赋奇佳,才一个月的功夫赶上自己苦修十几年,知道以自己的本事绝然教不了他,决定找机会让他拜到金灵圣母门下,如此不会有明珠蒙尘之嫌。

陶荣不知,就在刚才那一瞬间,他未来的命运发生巨大变化。

“陶荣,想必你已经知道我朝目前的处境,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讨论半个时辰,自于如何决策,闻太师心中早有了计较,之所以有此一问,是想看看陶荣分析天下大事的能力。

陶荣往帐内众将看了一眼,向闻太师道:“太师,我认为不能退兵,在没重创西岐之前绝不能退兵,不然我朝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处境,即便太师您有通天之能,依旧无法挽救不利的局面,届时没准因一招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闻太师深以为然的点头,在接到纣王的命令那刻起,他就没想过退兵。姜子牙狼子野心,以灭商和封神为使命,加上身后有整个阐教做后盾,跟他们议和那是痴心妄想。此时在战术上不管下什么决策,但偏偏就不能退兵,否则就大祸临头了。

陶荣喝了口茶,接着道:“而东南两路之所以增兵前线,是因为我军与西岐一直处于对峙状态,他们两路诸侯坐收渔翁之利的算盘落空,所以才会在军事上给大王施加压力,逼我们尽快与西岐决战,双方打得越激烈,他们就越老实。从战略层次来讲,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必需跟西岐开战,只有这样主动权才掌握在我朝手中。”

邓忠、张节、辛环几人大吃一惊,心中同时在想:这还是自己所熟悉的四弟么,除了长相相似,其他方面完全跟变了个人似的。

闻太师闻言,大喜道:“分析的头头是道,想不到军中居然有你这种大才,看来天佑我大商!”说着他环顾了在场众将:“诸位,本太师决定三日后与西岐开战,还请各位养好精神,届时在战场上立功,不负国家栽培你们一场。”

众将齐声道:“诺,我等必当誓死杀敌,为国效力!”

闻太师微微点头,挥手示意众将退去,唯独留下陶荣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