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59

从亮剑开始崛起 59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初。

发生在南海的战斗在民国上下,在鬼子高层都引起巨大波浪。

哪怕这只是一次很小规模战斗。

参战的也只有一艘鱼雷艇,一艘老式驱逐舰,一艘运兵舰。

但。

前者意味着终于开始涉足深蓝,再加上顺势放出来的高雄号被击沉的消息,全国大受鼓舞,一时间老百姓们齐齐将视线看向海洋。

后者意味着大日本帝国最强大的海军,也遭遇了挑战。

尽管只是一个小挑战。

但可以预见,这次的对手非常棘手,甚至不弱于美利坚带来的压力。

只是。

在世界主流视野中,这里仅仅是一次小波澜,少有人关注。

·····

十二月初。

东线。

西线的海洋风暴,东线的北极冰雪。

此时的东线,大地被铺上了厚厚一层积雪,树枝也挂满了冰晶,深达半米的积雪似乎遮盖了一切痕迹,放眼望去世界只剩下一片雪白。

呼··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冷冽的寒风呼啸。

突然,轰鸣声划破寂静,五架飞机低空掠过,螺旋桨的嘶吼甚至压制了寒风的呼啸,机翼下,清晰可见的十字透漏着狰狞。

飞机很快消失。

彷佛是导火索。

很快,寂静被打破,爆炸声,枪声,此起彼伏,而且越来越浓郁。

“该死的,动作快点。”

飞机刚走没多久,地面上,一队裹着白色风衣的人直接从雪地里钻了出来,其中一个挂着冲锋枪的似乎是指挥官的人大声喊道:

“快点启动坦克,团长命令我们立刻支援前线,那边德国人发起进攻了。”

随着他的命令,一行人迅速跑到不远处的树下,几人挥舞着铲子,掀开雪层以及白色的薄膜,露出一辆狰狞的t34坦克。

同一时间,周围同时窜出一大堆同样着装的人。

这些人挥舞着兵工铲,纷纷行动,不一会,雪地中便凭空冒出来十来辆坦克,如果此时登高眺望,便可以看到,在这周围,一辆辆坦克彷佛兔子般从雪堆中冒出来。

总数量过百。

“汽油,直接倒上去。”

“点火。”

一辆坦克附近,车长摸了摸绑着绷带的脑袋,指挥着车组成员干活。

车长此时语气很暴躁。

此时正值清晨,而且今天又是一个罕见的低温天气,温度已经是零下四十度,人哈出一口气刚出口就全部变成冰碴子。

这个天气,想启动坦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做了保温措施,而且按照条例,每隔三小时坦克就要启动一次,但今天天气实在是太冷,此时邮箱里的柴油会被冻住,滑油也会被冻住。

在开始启动之前,需要用火将油箱和滑油烤热,融化里面的滑油和柴油。

以坦克的体型,以及现在的温度环境,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加上后续启动坦克发动机的时间,哪怕他们是久经战场的精锐车组,也需要大约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准备时间。

唯一让车长欣慰的是,所有车组都需要这样,而且团长的命令也考虑到了启动困难,部队集合时间是半个小时之后。

时间充足。

就在头上绑着绷带的车长嫌弃手下动作笨拙,速度慢,亲自拿着火把烘烤变速箱和油箱的时候,他身旁的一个坦克却响起了发动机的声音,紧接着,那辆坦克就哐当哐当的向集合点开去。

这一幕,当时就让这个坦克班的人目瞪口呆。

他们两个班隶属同一个坦克排,互相合作,也互相竞争。

两个车组几乎是一同行动的,一起启动坦克,一起夜间启停发动机,怎么他们坦克还是个冰棍,别人的都轰隆隆开动了?

而且连烧都没烧一下,就直接那么简单的启动了?

“你们为什么能开动?”

头上带着绷带的班长直接问。

他不能理解。

“燃油。”

站在炮塔上的坦克车长嘿嘿一套,留下一个词之后就带着坦克向集合地点驶去。

“燃油!”

头上绷带的班长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悬挂这冰凌的油箱位置,心里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一件事。

他们共属于一个坦克排,而且同为一个作战小组,互相配合作战,两者几乎没有任何不同,无论是坦克型号,补给物资,车组训练,坦克维护都一模一样,作战也从不脱离组队。

唯一不同的,就是前天。

他们行军到这里隐蔽驻扎,他队友坦克燃油消耗光,滑油也需要补充,恰好发现了一辆落单损坏的德国运输车,缴获了一些备用燃油和滑油,看见是柴油,顺手加上了。

当时缴获好几桶,他队友还留了四桶绑在坦克后面备用。

班长还记得,那几个精美结实的油桶上,标着一行大大的数字,—50。滑油倒是没有其他标志,但包装同样精美结实。

等会有机会弄点德国佬的燃油··

班长心里暗暗记下了。

今天格外顺利,仅仅火烧油箱了十二分钟之后,坦克发动机就启动成功,头戴绷带的班长也开着他的t34冲向集合点。

随着那位坦克班长的集结,超过五位数的坦克在这片冰天雪地展开了厮杀。

作为人类历史上堪称最大规模的战斗,东线的惨烈很难用一两个词语,一两句话来形容,甚至想描述一鳞半爪也不是易事。

尤其是此时。

这个不同以往的时刻。

···

中午时分。

战场上的炮火声陡然降低了不少。

历经四个小时的残酷战斗,无论是防守反击T34坦克群,还是全力进攻的四号坦克群,都齐齐停止了履带,打开了舱门。

车组们走出舱门抽根烟休息休息。

期间,加油的加油,装弹的装弹,维修的维修。

但这只是暂时的。

可以预计,接下来必然还有更加激烈的战斗在酝酿,甚至夜间也不会停止。

“等会一定要缴获德国人的燃油还有滑油。”

某处,头上绑着绷带的坦克车长一边做着小维修,一边咬牙切齿的看着远处的他队友,

今天他们的战斗是边缘穿插,阻击侧翼迂回的敌人,保护主力部队侧翼,一路上运气好,并没有遇到敌人,也就没有交战,所以此时全连十辆坦克也都完整。

连一辆因为机械原因彻底抛锚的也没有。

甚至其他连也少有非战斗损失,仅仅有一辆发动机损坏,无法在战场修复,需要后方大修。

这不得不让众连长,甚至团长都感慨。

今天的运气是不错。

对于自家坦克的性能,众人心知肚明。

这几天来,都是战场临时维护,今天在如此恶劣天气环境之下启动,后续又连续四个小时的机动,哪怕没有遭遇战斗,只有一辆抛锚属实运气好。

但也积累看不少小问题。

小问题不管就会变成大问题,所以此时众车组都是紧急维护,排除小故障,避免等会作战的时候抛锚。

但在几个连几十辆坦克中,有一辆偏偏特立独行。

车组简单维护十几分钟,就通过了连部和团部的检测,而且状态好的出奇,几乎没有任何毛病,甚至连排气管冒出的黑烟都几乎没有。

一时间众人啧啧称奇。

这可是稀奇事。

团长和连长都前来吸取经验,打算来个全团表彰。

自然,也就发现了原因。

“好纯净的柴油。”

“这滑油质量也真的好。”

看着从油桶中抽出来的新柴油,以及桶里最后余留的一点滑油,被叫来的团里的技术人员语气恍然。

纯净的柴油,杂质少,燃烧充分,对发动机损伤更小。

更优秀的滑油对变速箱等结构的保护也更佳。

眼前的柴油,清澈透明,几乎没有杂质,稍微远点看和水没有任何区别,和自家满是杂质颜色浑浊的柴油一看就差距极大。

润滑油也是。

眼前的滑油,即便是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里,也清澈透明无浑浊,有不错的流动性,自家的滑油这个天气早就沉淀成一坨了。

没得比。

“负五十,这标号。”

看到油桶上的标号,技术人员更加惊讶了。

这个时期,柴油使用并不广泛,欧美主流坦克、主流卡车使用的都是汽油,缺少市场,缺少需求,自然就没有研究动力,所以这个时期柴油的抗凝技术还不先进。

远不及汽油。

但在北极熊,因为有需求,所以研究上反而比欧美多一点,但因为技术不足,成果十分有限。

“这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团长问道。

其余连排长也眼巴巴的看着。

能当坦克指挥官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众人心里已经猜到这个﹣五十是什么意思了,这是不敢确定而已。

“能在零下五十度环境使用,不会凝固。”

技术人员语气肯定。

哗····一瞬间,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然后,很快,全团的人都有了一个目标,缴获德国佬的燃油和滑油,就算遇到德国人坦克,也要从邮箱里面抽出来燃油。

······

下午。

战斗再次爆发,而且比上午更加激烈。

对于玩坦克,双方都是顶尖高手,经验丰富而老道。

穿插,迂回,分割,包围。

一辆辆坦克捉对厮杀,在这片广袤的寒冬平原上,双方将坦克的机动性发回的淋漓尽致,也推动着战斗向更加白热化的情况发展。

这个时候。

那位头戴绷带的车长也遇到了敌人。

“穿甲弹。”

他的呼喊声中,一发85毫米穿甲弹被塞入炮膛。

轰····

炮口罡风横扫,火球绽放,穿甲弹头以超音速疾驰向对面的四号坦克而去。

这只是一次小战斗,再加上有人数优势,所以结束的很快。

一个小时后。

“德国佬也没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嘛。”

车组中,有一个新成员向自家车长,也就是那位头戴绷带的车长发出疑惑。

这是一位刚刚从学院出来的新手。

传说中,德国佬坦克手非常精锐,极难对付,但今天看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以前的德国佬坦克是非常难对付的,不要大意。”

车长语气凝重。

他是老兵了,开坦克好几年了,多次和敌人交手,深谙对手的厉害,一般而言,想要对付一辆德国坦克,需要两辆自家坦克一起上。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坦克性能,主要是车组的差距。

但今天··

车长顿了顿,说道:

“不过,咱们今天遇到的德国人似乎是新手。”

但车长心里也浮现一丝疑惑,这次德国佬的新手好像有点多,而且有点新,遇到他们之后,反应和应对犯了很多错误,不然也没那么容易被消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