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24

从亮剑开始崛起 24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样是八月中旬的那一天。

“日本,是一架没有刹车,脱离轨道,彻底失控的军国猪(主)义列车。”

“它最终会带着所有鬼子,驶向深渊,走向毁灭。”

平安县,团部大楼内,冯楠正趴在桌子上,编写教案与宣传资料。

此时冯楠微皱眉头,贝齿轻咬着赵家裕文具厂生产的钢笔笔帽,时不时停下来在杨村造纸厂出品的白纸上写写画画。

显然,这份资料并不好写。

按道理,编写一份针对鬼子帝国主义的宣传资料,对于大学生毕业,还是师范系的冯楠而言,易如反掌。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这份宣传资料,是用于文化程度低的儿童、难民等的教育宣传,尤其是那些新到根据地的老百姓,让他们迅速了解鬼子的情况,根据地的政策,世界的局势。

使他们快速融入根据地。

这群人,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文盲,理解能力存在偏差,很多人甚至普通话都听不懂,想要让这群人快速明白和理解,需要文字简明扼要,口语化,通俗化。

如果是之前,也就是大学刚毕业,冯楠随手拈来。

这还不简单?!

但现在,在平安县负责教育这么久之后,接触过来自国内各地旳老百姓之后,她深刻的体会到,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不同的文化,习俗,深刻的影响着一个人,造就了一个个不同的人。

而作为这些人汇集之处,根据地,大杂烩程度之高,难以想象,而他们要把这些人融合起来,任何一点东西,都需要细细考量。

好在最后凭借身后的文化底子,以及最近积累起来的经验,她最终完成了这份宣传资料。

时间缓缓流逝,夜色渐渐降临。

冯楠看了看窗外,顺手打开了房间内的开光。

房屋中央,平安县灯光厂自产的十五瓦白炽灯亮起,白色的灯光洒下,照亮了位于房屋中间的桌子,也照亮了门口的人。

“政委。”

见到来人,冯楠满脸微笑着打招呼。

“在写宣传材料?”

赵刚此时的语气宛如家长里短,浑然没了平日里讨论公路的刚硬。

“对。”

冯楠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赵刚。

来到这里之后,冯楠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叫‘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她和赵刚理想和信念几乎完美的合拍。

赵刚思想,也让她深深钦佩。

人对社会的理解、思考,竟然可以广博到如此程度。

不过,在熟悉之后,她了解到,赵刚很多理念和知识,都是来自一位叫陈凡的人,也就是那位对根据地提供帮助的人。

“日本,是一辆没有刹车,脱离轨道,彻底失控的军国猪(主)义列车。”

看着宣传资料上的第一句,赵刚突然深有感慨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资料很不错,非常适合根据地情况。”

“不过。”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

在收到陈老板发回的欧洲局势情报之前,赵刚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现在,他对此有了不同了想法。

“为何这么说?”

冯楠来了兴趣。

“小鬼子,其实是有刹车的,还不少,这些刹车都在起效,让鬼子这辆战车越来越慢。”

赵刚笑着解释道:

“于一个国家而言,刹车,更恰当的说,其实是一种限制。”

“人力资源,经济能力,工业制造能力,科研能力,资源供应能力,交通运输规模与效率,国内局势,行政效率,这些都是鬼子刹车,限制着这辆日本这辆战车继续前进,也限制着这辆战车的速度。”

“就像一只部队,作战人员其实只占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负责为部队生产武器,粮食等物资,并将武器物资运输到部队手中。”

“有道理。”

冯楠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赞同道:

“虽然鬼子穷兵赎武,耗尽一切来武装部队。”

“但合计七千万的人口规模,使得鬼子最多只能武装起这么多部队。”

“弱于欧美列强的工业能力、经济能力,也使得鬼子无法大规模组建机械化部队,只能勉强维持一支武器装备略强于一战时期的陆军部队。”

“脆弱的资源供应能力,使得鬼子无法大规模装备坦克,甚至迫击炮、冲锋枪都极少装备,为了节约资源,被迫使用所谓的精确战争,放弃火力覆盖。”

“拙劣的科研能力,薄弱的工业制造,也使得鬼子没有能力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

“如果不是我们自身底子实在是太差,国家始终处于半分裂状态,无法集合全国的实力对抗鬼子,抗战之初,也绝对不会打成那样的惨败。”

“对。”

赵刚欣然点头:

“所以,我们要发展制造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只有这些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只有这些,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嗯,说得好。”

冯楠眼睛直直的看着赵刚,面带微笑。

“不过。”

赵刚顿了顿,突然说道:

“这次,我们能见识一下,放开几乎所有刹车与限制之后,一辆军国战车真正的疯狂了。”

现在的德国,有充足的粮食,燃料,武器装备,运输车辆,药品,军队需要的一切,国家运行需要的一切物资,都能从仓库中直接获取。

等于此时的德意志,是一支可以不考虑后勤的军队。

·····

諵昌。

城外

此时,独立团合计二十七个营开始集结,其中,有六个装甲营,六个坦克营,十五个步兵营,已经将諵昌团团围住。

“两个小时后,开始进攻。”

看了一眼已经搭建好的仓库,孔捷语气冰冷:

“这一次,没有主攻,四面同时进攻,各坦克营装甲车在城外作为机动部队,封锁所有外出通道,拦截跑出来的鬼子。”

随着孔捷的命令,

城外,鬼子阵地前,六個装甲营,合计三百二十四辆坦克开始集结组队。

此次抵达諵昌的,都是独立团老牌装甲营,尤其是坦克一营、二营、三营,是最早组建,参加过平安县战役的装甲营,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得到两个小时之后进攻的命令,坦克车组成员迅速开始准备。

对坦克进行最后的检修,检查武器,检查弹药携带情况,检查燃油,确保坦克机械性能完好之后,这群最低五千小时驾驶经验,五百小时实战经验的精锐车组们,搜罗了一些沙袋,多余履带等挂在坦克上,有的甚至在坦克外围钉了一圈木板。

同时。

随着孔捷的命令,六个炮兵营,三百二十四门125榴弹炮,在营长的指挥下,以连为单位,散落在十八处阵地上,所有炮管齐齐指向城外已经城内的鬼子阵地。

借助精确炮兵地图,以及天上侦察机发下来的侦查信息,炮一营,炮二营,这些老牌精锐炮组,迅速标定了炮击诸元。

一匹匹大骡子来往于后方的仓库与炮兵阵地,将一枚枚炮弹运输到跑位后方的弹药储存点。

也是在同时。

十五个营的战士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和坦克营,炮兵营一样,此次参加諵昌战斗的,都是独立团精锐之中的精锐,其中有独立团一营,二营这种杨村时期的老牌营。

甚至有一部分参加了寿县保卫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尤其是巷战,有着充足的经验。

“注意四周,尽量贴着墙走。”

战前动员会议,一位大营长反复叮嘱:

“钢盔,钢板防弹衣,都给我带上,这些东西虽然重,但能保住你们的小命。”

现在是二战时期,四十年代,哪怕有系统开挂,也没办法点出六十年代后期才出现的凯夫拉,尼龙虽然已经出现了,甚至山西还建了一座制造工厂,但距离防弹衣还是有点差距。

不过这问题不大。

财大气粗的陈老板(系统)不考虑成本,尼龙制造出一件结实的背心,然后加上钛合金防弹插板,就是一件妥妥的合身防弹衣。

合身且不重。

虽然钛合金制造困难,但二战时期,已经能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这次的仗很难打,城里还有很多老百姓,我们没办法呼叫空军轰炸,也没办法进行炮火大范围覆盖。”

“所以,遇到鬼子阻击阵地,多使用手炮,喷火筒,实在不行,就呼叫坦克支援,一辆不行就两辆,不要盲目和小鬼子拼命。”

“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不是来和小鬼子来换命的,别说什么一换一值了,再加一个就是血赚的,咱们是八路军,是独立团,就算是一个人换十个鬼子,也是血亏。”

深吸一口气,吐出激昂热血的话语,大营长最后大手一挥:

“准备进攻。”

命令落下,十五个营战士转移到了各装甲营后面,准备跟随坦克进攻。

队伍间,王喜奎擦了擦他散发着幽幽金属光泽的狙击枪,数了数腰间的备用子弹,最后摸了摸腰间的柴刀,团里有发匕首,但他还是习惯使用他打猎时期一直在用的柴刀。

“一个人换十个?”

听到大营长的喊话,王喜奎冷哼一声:

“劳资要干掉一千个。”

他身边,观察手补充道:

“还差四百零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