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22

从亮剑开始崛起 22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线。

从巴巴罗萨计划的四一年六月开始,到如今的八月,这场足以竞争人类历史上规模战役的战争,已经打了三年零两个月。

战役之初,德意志闪电战震惊全球,数百万计斯拉夫人歼灭的歼灭、投降的投降,世界第一次看到了坦克集群真正威力。

然而,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

紧接着,

摩斯科城外,闪电战陷入泥沼,德意志刀锋被死死架住,五十万日耳曼精锐长眠于酷寒之下。

思达林格勒之中,长达七个月的残酷巷战,包括第六集团军在内,七十万德意志炮灰埋骨街头巷尾。

至此,世界众人再一次见识到了,斯拉夫人广袤的纵深,那曾经阻挡拿破仑大军的摩斯科酷寒,以及北极熊那牲口般的坚韧。

截至四三年中下旬的堡垒计划失败,由于大量装甲力量的损失,德意志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

东线局面骤变。

从这一刻开始,成群结队的斯拉夫挥舞着马鞭,开着T34展开反击,德意志架着骡马,推着虎式、豹式,夹着尾巴开始防御。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

德意志越打越弱,斯拉夫越打越强。

还是那句话,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

在今年六月中旬开始,局面再次发生翻天地覆旳改变。

当时。

世界新流氓德意志和世界老疯子斯拉夫已经攻防转换近一年。

德意志老牌名将曼施坦因元帅,克莱斯特元帅去职,宣告机动作战的彻底终结,东线开始执行来自元首的硬性防御战术。

好在经过一年的防御,德意志流氓在防御作战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大纵深防御玩的炉火纯青。

此时的德国佬,防御阵地纵深高达八十至一百二十公里,阵地构筑经过多次实战磨砺,趋于成熟,基本不存在大的漏洞区域。

即便此时德国佬快速部队的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斯拉夫,几个装甲集团军只是徒有其表,对比斯拉夫组建的七个装甲集团军,本质上和普通步兵几乎没有区别,直接被部署在阵地上。

也就是说,德国佬其实是没有强的的快速反应预备队的。

而且还严重缺乏补给。

但斯拉夫们的进攻依旧打的十分艰难。

一次次的战斗有力的证明,突破敌军有充足准备的防御阵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进攻部队必须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

作为打出数次经典防御战的斯拉夫,精通擅长防御战的斯拉夫人,自然深知这个道理。

如同那粗狂的性格,斯拉夫人拿出的应对策略也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集中更多的兵力,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坦克,宛如一把‘巨锤’砸碎敌人的防线。

简单来说,就是为进攻的步兵配属大量坦克和炮兵对敌人防御阵地进行全面的火力压制,以从正面完成强行突破,利用敌人缺乏快速机动预备队,无法及时堵住缺口的缺点,快速扩大缺口,深入突破,分割包围歼灭敌军。

有着兵力,火力,装甲优势的之时,这一招屡试不爽。

但六月中旬。

毫无征兆的,德意志东线突然掏出五千多辆四号坦克,两倍数量的装甲车,以及两千门以上的一百口径以上的火炮,甚至其中大部分都是128、150等大口径远程压制火炮。

五千多辆坦克,足足五个满编机械化集团军,彻底扭转了双方装甲力量的态势。

近万辆依托半履带装甲车,弥补了德意志流氓步兵机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弥补了部队牵引能力,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近两千门大口径火炮,不多,但也使得双方火炮能打的有来有回,凭借充足的补给,甚至能逐渐压制斯拉夫火炮集群。

突然之间,除了兵力,斯拉夫牲口和德意志流氓双方的实力倒转。

七月中后旬,随着更多坦克,装甲车,火炮的到来,甚至德意志仆从军也被塞了大量武器装备,实力大增,使得斯拉夫不得不分出更多的部队牵制。

好在德意志似乎对得到这批装备也没有预料到,部队未能完全熟悉手里坦克和装甲车的性能,甚至出现部分坦克车组在成员缺失的情况就仓促参加战斗,再加上那位歇斯底里症患者的频频插手,给了斯拉夫很大的机会。

前者还好,优良的士兵素质让部队很快适应了新到手的坦克,装甲车,以及火炮,并完全发挥这些更先进武器装备的实力。

但后者,对战局的打断极其严重,损失了大量战机,简直堪比敌军一个集团军群。

这一战,足足打了一个半月。

从六月中旬开始,到八月初完结。

这一战,双方再现甚至远远超越了堡垒计划的装甲辉煌,超万辆坦克捉对厮杀,也同样复制甚至远远超越了堡垒计划的数据。

双方合计的坦克装甲车损失超过五位数,合计兵员损失超过七位数。

注意,这里是损失,而不是伤亡。

这一战之后,东线彻底陷入沉寂,德意志流氓虽然大胜,手里的坦克,装甲车依旧满编满员,之前几次战斗,兵力的损失实在是太多。

这一次交战,兵力损失也不小。

装备可以随时补充,物资可以随时补充,但人没那么快,就算是轻伤员,也需要最少两个月的恢复时间,短时间无力发动进攻。

斯拉夫也是,损失兵员太多,技术兵器损失过多,急需补充。

但无论是间歇性歇斯底里症患者,还是叼着烟斗的大胡子,都无法接受眼下的局面,都在暗暗积蓄力量,平静的东线下暗潮汹涌。

规模更大的风暴,开始酝酿。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世界总是不缺乏墙头草,尤其是欧洲平原地区,更是一抓一大把,昨天跟着这位大哥,死死抱住大腿,大呼自己的忠诚,但今天眼见局势不妙,迅速换人,死死抱住之前新大哥,对沉浸的老大大打出手。

不过,这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弱者的悲哀。

在成功挡住斯拉夫的反击,稳固防线之后,原本准备投降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千湖之国当即刹车,续死死抱住德意志的大腿。

同时。

随着德国新流氓的物资充裕,尤其是仓库中粮食,棉花,药品,燃油这些的充足到无法想象,在屯满自家仓库之后,那位歇斯底里患者似乎发病了。

突然发了一下慈悲,命令给各国充足的物资。

粮食,衣物,药品,燃油,统统给足,并组织扩展各国轻工业,满足德意志民众和军队的需求,然后开印马克购买。

毕竟,仓库中只有粮食,武器,燃油,药品,军用卡车等,没有衣服,鞋子,汽车等这些商品。

这一手,顿时让各国原本的反抗暗流顿时一滞。

人,真的是一种很难以理解的生物。

被敌人攻占国土,导致自己饿了好几年,被欺负了好几年,被敌人大肆抓捕国内精英,仇恨值满满,但突然之间,敌人大发慈悲。

海量的订单扑来,挥舞着马克疯狂采购,并且放开仓库,给足了粮食,燃油,药品等的供给,可以说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

大量工作岗位铺开,大量马克流入欧洲平原各国人手里,肉眼可见的,生活好起来了,物价只稳定,物资之充裕,甚至比自己之前的国家还要好不少。

汹涌的反抗顿时消散,只余下点点波浪。

比如,某个叫波澜的地方,起义规模直接被消减为不足十分之一规模。

当然,能成为一国元首,那位歇斯底里症患者也不是傻子,他这一手,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明白德意志的缺点,人口不足,兵员不足,于是盯上了那些被占领的地区,虽然都是劣质的东西。但当炮灰开始没问题的。

他组织人宣传洗脑,将自己标榜为好人,大肆魔化敌人,在加上几個贪污受贿的替罪羊被当众枪决,很快,仇恨被转移。

于是,原本汹涌的游击队突然发现,支持他们的人少了很多很多,队伍里很多队员们也纷纷离开,有的甚至参加了敌人的部队。

·····

“陈凡?”

摩斯科,一栋宫殿内,叼着烟斗的大胡子看着手里的调查情报,眉头一皱:

“就是这个人给他们提供了装备,弹药,物资?”

那些突然出现在军队中的新坦克,装甲车,火炮,汽车,还有大量出现在德国的燃油,粮食必然不是德国人自己生产的,这很容易调查出来。

“是。”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内务部负责人回答道。

他回答的语气有些颤抖。

这份颤抖很显然被叼着烟斗的大胡子发现了,也明白调查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他取下心爱的烟斗,盯着负责人,眉头皱得更深。

“他在哪?”

“所属那个势力?”

“是通过哪些途径运输的?”

陈凡,大胡子知道这个人。

很久之前,关于民国战场的情报就出现了此人的身影,情报说,那时候这人给在民国山区的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物资,装备,甚至工业设施。

包括坦克,飞机,大炮,以及百万吨钢铁厂。

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迫使日本人不断的抽调关东军对付,即便这样还接连失败。

但那时候,他的主要注意力都在东线,所以没有过多关注,而且那伙人变强,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件事,己方要求那伙游击队提供那个陈凡的一些资料,以及物资的来源,对方不肯,双方还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关系降级。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不管哪个陈凡是谁,属于哪个势力,只要找到了他的基地位置,找到了装备物资的运输途径,就能切断其对德国人的援助。

他相信,势力遍布全球,有绝对海军优势的盟友有这个实力。

“目前还不清楚。”

负责人擦了擦额头,语气低了好几分。

此话一出,叼着烟斗的大胡子顿时面色一变。

他此时在考虑,是不是该换一个更加有能力的人了,数万辆坦克,装甲车,汽车的物资,居然查不到来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完不了。

负责人似乎看出了什么,当即补充说道:

“我们联络过英美盟友,他们也在全力调查这个陈凡,而且调查时间比我们更久,但同样没有任何调查结果,不仅仅所属势力,运输途径,生产基地没有找到,甚至包括此人的外貌,都没清楚。”

“我们也通过情报人员翻看过日本的资料,他们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情报,唯一知道的,就是此人第一次出现在四年半前,山西的苍云岭。”

“德国人那边也是,他们也在调查,但没有任何有用的情报。”

听到这个消息,大胡子的烟斗都差点掉了下来。

这个消息,属实出乎他的预计了。

日本人,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然后是他们自己,集合全世界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居然调查不出这个人,是大胡子没能想到的。

“继续调查。”

“不惜一切代价,找出此人。”

“我要在一个月之内看到消息。”

沉默片刻后,烟斗被狠狠的桥在桌子上,狠厉的语气吹散了烟灰:

“不然······”

“是。”

内务部负责人冷汗涔涔滴落。

敌人得到援助,己方部队遭遇重创,损失惨重,一旦他调查不出来敌人大批物资的来源,就是他的严重问题和失误,等待他的结果,恐怕不会好。

谁也保不住他。

此时,这位负责人突然想到了四年前,就和那位陈凡接触的人。

那伙人,和己方关系不错,可以适当试探一下,或者影响一下,最或者,直接施压也行,只要能搞到情报就行了,反正只是一块地方势力。

“领袖。”

一位将军插话了:

“比起切断德国佬的物资途径,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目前的危机。”

“上次战斗,我们损失太大了。”

“现今,前线几乎所有部队的坦克,火炮不足满编时期的五分之一,弹药也消耗殆尽,很多部队减员达到三分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快速补充兵力,补充坦克、火炮,还有弹药,让部队尽快恢复战斗力。”

“否则一旦德国人发起进攻,我们是挡不住的。”

“要知道,德国人的部队中,坦克,火炮可是非常充足,是咱们的好几倍,现在他们没发起进攻,是因为兵力不足,还有泥泞的道路阻挡了他们而已。”

“一旦他们兵力补充完毕,必然再次发动进攻。”

将军的话落下,顿时,一个肚子圆圆,显得富态的家伙挥舞着手,高呼着喊道:

“征兵。”

“继续征兵,我们需要更多的部队,让更多的人参加到对祖国的保卫中。”

“至于物资,我们可以要求盟友提供。”

“这个月,盟友每天提供的物资是之前的两倍,咱们可以让他们提供坦克,飞机,大炮,还有弹药。”

除了这位的嚎叫,宫殿内,其余高层和将军陷入了沉默。

这事,更加迫在眉睫,但也更加棘手。

他们都很清楚,战争打到现在,自己这边已经是极限了,无论是人口动员,还是物资供应和生产,都已经是绝对的极限了。

如果不是自去年开始,己方接连胜利,喘了一口气,前线部队恐怕都得崩溃。

征兵和武器物资生产,真的没办法再加速了。

工厂已经是极限了,坦克生产无法加速, 至于征兵补充根本不可能,现在国内动员已经是极限了,补充兵员就那么多,再加大力度,基础都会出问题。

但此时前线岌岌可危,德国人攻击迫在眉睫,从那再次被补充完整的几千辆坦克可以预见,下一次进攻,必然规模极其庞大,己方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坦克来防御。

需求量很大,哪怕把摩斯科周围的部队调过去也严重不足,哪怕盟友的补充加倍了也远远不足。

眼见没人理会自己,那个富态的家伙想了想,突然继续喊着:

“我们还有远东军。”

“哪里有二十五万部队,还有十万补充兵员,还有一千多辆坦克,两千多门火炮(包括迫击炮在内)。”

“反正日本人现在已经没有威胁了,这里已经不需要这么多驻军,而且咱们还和日本人签订了不干涉条约。”

话音落下,宫殿内,将军们以及叼着烟斗的大胡子突然眼睛微微亮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