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六十九章 小鬼子,你们落伍了,爷已经不玩老的那套了!

六月末梢。

上午。

赵刚警卫员开着三蹦子,载着他从赵家裕团部驶向位于右侧山区的炸药厂。

炎夏的阳光直射而下,即便现在距离正午还有好几个小时,屋外也宛如火炉。

好在赵家裕通向炸药厂的公路都是压实的石子路,三蹦子速度很快,警卫员的驾驶技术也很稳,风吹在身上格外凉爽。

不到十分钟,赵政委便就接近了炸药厂所在的山区。

继续顺着新开凿的盘山公路,三蹦子向着炸药厂的总工厂驶去,一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骡子牵引的板车。

板车是赵家裕机械厂出品的新式板车,负责牵引的是普通骡子,运输的是生产炸药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这些板车将分散在广袤山区的炸药厂各厂房连接起来。

一路上,赵政委都在沉思。

炸药厂为了避免鬼子的轰炸,将生产线分成十个步骤,然后十个步骤又分成八十七个小工厂,这些小工厂坐落在方圆五公里的山区中,沿着盘山公路分布。

原本他认为,这种分散的方式会降低生产效率,管理上也多有麻烦。

一开始确实如此。

八十七个工厂的建设,生产线的整合,工人的培训,管理人员的缺乏,让他愁掉的差点掉头发,要不是张万和及时送来了几十个总部兵工厂化工人才,要不是随同炸药生产线的中文技术手册足够详尽,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甚至还附带图片和胶卷教学,还有那个机械大师傅真的很厉害,怕是当初特种小队去杀本庄繁的时候,也别想开始生产。

后续在开始生产了,也是麻烦不断,各种问题层不不穷,但依靠详细的技术手册,靠着充足的人手,他和那几十个化工技术专家都艰难的解决了。

当一切开始步入正轨后,处理各种问题也越发得心应手之后,赵刚突然发现,这种生产线布置居然有一种意料不到的好处。

分散的生产线不仅仅能扛炸,还能抵抗意外,一个厂子出问题了,不会影响整体的生产。同时,一个工厂出现问题,解决之后,期间获得的经验也能够帮助其他工厂做出对应的改进。各工厂之间相互竞争,力争上游,也有力的促进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总部来的技术人员逐渐吃透了这个炸药技术,工人也越来越熟练,管理方式也越发成熟,慢慢的,这八十多个工厂之间顺畅起来,开始宛如一个整体的机器,产量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好。

从每天一百多公斤,增加到每天近一吨炸药····

当击毙本庄繁,陈老板支援了一个化工大师,行家一出手,便知道有没有,经过那位化工大师傅大半月对生产线的调整,处理了积压的几十个生产技术难题,炸药厂产量直接暴增,到今天为止,每天产能是四吨。

而且预计下个月中旬,产量还能暴增一次。

从头到尾亲眼经历了这个过程,还参与其中,极大的扩宽了赵刚的视界,让他感慨极深,心中收益良多。

“政委。”

来到位于岩壁内的窑洞式总工厂内,这里的负责人出来接应。

“工厂情况怎么样?”

赵刚直入主题。

“非常顺利。”

负责人语气欣喜,甚至带着激动:

“新来的技术专家非常厉害,不但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难题,而且管理上也非常拿手,生产线经过调整,预计从七月一号开始,能达到每天十吨。”

“后续就比较慢了,得等新工人培训上来了,才能继续提升。”

“好。”

赵刚满意点头。

随后,两人聊了一些其他问题,交流了一下工厂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赵政委便离开了,离开前,他给负责人说道:

“从七月一号开始,每天留一吨炸药在仓库,做成小规格炸药包,我有其他作用。”

“是。”

负责人直接答应。

每天十吨炸药,已经超过了部队的消化能力了,总部兵工厂生产手榴弹和迫击炮炮弹,每天最多只能消化六吨,留下一吨轻轻松松。

随后,赵政委继续乘坐三蹦子向平安县方向驶去,一直走到公路尽头,来到一个叫葛村的地方,此时葛村已经汇集了大群人。

这些人身着比较统一的服装,每个人手里都扛着工具,铲子,铁锹,小推车,扁担。正是建设大队。

“政委。”

刚下车,就有个人头戴破旧灰色军帽,胳膊夹着地图,大约四十来岁人走了过来笑着打招呼。

“罗师傅,测绘完成了么?”

赵刚问道。

这位四十来岁的人是总部支援的土木工程师,曾经在国外主持过公路建设,在知道鬼子入侵关内的时候毅然回国抗日。

“完成了。”

罗师傅将地图摊开在三蹦子的车坐上,指着地图上的线条,回答道:

“从葛村到平安县有三条山马道,距离平安县公路交接点都是三十公里路途,但只有中间的一条能通行板车,这条开凿成公路很简单,工程量比较小,其余两条只能徒步或者通过骡马,工程量非常大。”

工程测绘很麻烦,工作量巨大,但有了精确详细的水文地理地图,那就简单很多了。

“把中间这条马道扩宽成能通行十轮卡车的双车道,需要都久?。”

赵刚问道。

在计划中,平安县将是根据地接通外界的主要门户,那么公路自然得高标准,能够容纳即将到来的坦克部队快速通过。

“能通行十轮卡车的双车道?”

罗师傅有些惊讶,但思索片刻,说道:

“以我这个大队的人手规模,大约半年时间,这条路多石头,中间还得修两座桥,工程难度很大。”

他自然是见过那种十轮大卡,从模样看很像美国的大卡车,但马力更大,足足一百五十七马力,而且柴油机扭力十足,结构更是坚固的不可思议,平整路面载十吨都能跑起来,再加上五吨多的自重,也就是说这条公路需要能容纳三十吨同时通过。

“半年。”

赵刚眉头一皱:

“有办法加快速度么?”

半年时间,太长了。

“多给点人手,大规模使用炸药,最好还能弄来几台工程挖掘机,推土机。”

罗师傅毫不犹豫的说道。

随后他补充了一句:

“这些机械设备,我自己就会开,我还联络了几个在重庆那边的老伙计也过来,他们都会开机械设备。”

虽然来这里没多久,但罗师傅已经彻底喜欢上这里,对比乌烟瘴气的国府,这个以赵家裕为中心的山区虽然底子差了点,但氛围好太多了,每个人都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全心全意的干实事,偶尔一些蛀虫也能很快被清除,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另外,待遇也比国府的法币好的多,能吃饱穿好,甚至能吃好。

“这个简单。”

赵刚当即做出决定:

“我给你两万五千修路工人,炸药每天两百公斤,然后工程机械我也去想想办法。”

近千个抗大出来的青年干部,半军事化管理体系下,再加上从陈老板那边听到的现代化管理只言片语,赵刚负责下的建设大队已经进入正轨,工作积极性大,效率高。

“两万五千人。”

被大手笔惊骇到的罗师傅吞了吞喉咙,说道:

“那最快两个月就能通车,如果有工程机械,能更快。”

“尽量把公路修的结实一点,越结实越好。”

赵刚叮嘱道。

就在赵刚和罗师傅开始商量修路的同时,葛村外的道路上,一营一连连长徐虎生带着他的扩编到六百多人的一连奔向平安县方向。

作为一营一连,此时这个全团第一连自然全员换装新式通用机枪,队伍最后,还有六门新式的82迫击炮。

·····

第二天。

清晨。

正太铁路边。

“开始测试无线引爆器信号。”

王根生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铁轨上的鬼子巡逻队,嘴里命令道。

根据最新到手的无线引爆器说明书,没到一个地方都需要测试,因为环境会影响引爆器的信号传输距离,树木,地形,甚至是磁场都会有影响。

随着他的命令,一个战士拿下背在背上的硕大木箱,从中取出一带着天线,犹如电台的铁箱子。

打开电源开关,展开天线,大概引爆器按钮盒子,露出了一个红色按键。

同时,另一个手持拳头大小接收器的战士跑到五百米外待命。

红色按键被按下,几秒后,对面的战士挥了挥手里的棋子,旗语的意思很简洁——有信号,无故障。

随后手持接收器的战士继续向远处跑去,每个一段距离就测试,最终达到一点六公里距离时才停下,而到这里,接收器依旧有清晰的信号。

“一点六公里。”

王根生舔了舔嘴唇:

“这玩意带劲!”

一点六公里,以前的拉绳引爆根本不可能,至于电线引爆,也十分麻烦,这么长的电线可不轻,而且铁路是鬼子的地盘,事后他没时间回收电线,电线也不便宜啊。

对比起来,拳头大小的接收器划算太多了,陈老板几乎是免费送,而且隐蔽性更高。

“上。”

王根生一挥手。

趁着鬼子巡逻队的间歇,他带人将四包合计五百公斤炸药埋设在了铁路附近,其中一包靠近铁轨,其余三包则是放在铁轨外,也就是预计中鬼子火车回翻到的位置。

之后,街上雷管,带着人离开了铁轨隐蔽在距离铁路一点五公路的位置上静静的看着远处的铁轨。

太阳渐渐升起,身为特种小队,众人自然耐心十足,安安静静的等待目标出现。

“队长,你看小鬼子···”

突然,一个举着望远镜的队员语气带着诧异。

众人看去,发现大约一个大队的鬼子顺着铁路沿线地毯式搜索前进,最远都扩散到铁路周边一公里范围了。

“这架势···”

王根生眯了眯眼睛:

“有大鱼!”

鬼子虽然对铁路安全重视,但也没有到派大队规模地毯式搜索的程度,这种反常行动,只有一个可能,有鬼子大鱼即将到来,鬼子加强了警戒。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

“注意隐蔽,不要让鬼子发现了。”

王根生提醒道。

其余队员也十分自觉,纷纷隐蔽了身形,融入了环境中,三年多来,密集的实战,让此时的特种小队愈发成熟,尤其是在隐蔽这一块,更是登峰造极。

远处,铁路上。

一位鬼子大队长扯着嗓门:

“都给我瞪大眼睛,仔细查看,地面上的新鲜痕迹,翻过的泥土,移动过的石头,重点查看这些地方,发现异常直接开挖,检查是否有电线。”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痕迹。”

华北方面军新参谋长大城户三治即将到来,考虑到宫野道一的前车之鉴,吉本丝毫不敢大意,命令各地加强警戒,并派出专人监督。

和独立团交手这么久,第一军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然清楚独立团有特种小队,经常偷袭埋伏帝国军官,也知道独立团最近出现了电线引爆地雷手段。

知道了敌人的手段,自然就很好防备。

炸药隐蔽性高,单个掩埋点能够处理的很隐蔽,不容易发现。

但长长的电线需要在地下掩埋隐蔽,距离也使得掩埋痕迹无法被彻底处理掉,只需要沿着铁路和公路仔细检查就能轻易发现。

“嘿嘿嘿···”

草丛中,看着那些忙碌的鬼子,王根生嘴角一咧:

“小鬼子,你们落伍了,爷已经不玩老的那套了。”

鬼子的离开后,过了一段时间,远处铁路上,一截冒着的黑烟出现在王根生视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