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剑雨梅香 > 第三卷 小楼听雨 第五十四章 言语交锋

剑雨梅香 第三卷 小楼听雨 第五十四章 言语交锋

作者:云居紫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知策见杯渡禅师满脸是汗,手臂微不可察的颤抖不停,知其内力不敌萧瑾裕,一柱香过后便会油尽灯枯,若真如此,便无回旋余地。

来不及过多思虑,王知策一掠至前,道:“二位不可意气用事,贫道王知策,斗胆替二位分开,看在贫道的薄面上,请二位缓缓撤力。”

王知策话音未落,默运玄功,双手疾然抓向杯渡、萧瑾裕二人手腕。

在场众人皆感惊诧,随后又皆感王知策侠义为怀。有人不禁替他担心,怀济出言道:“王掌门小心。”

须知萧瑾裕和杯渡这等比拼内力,别人若是上前分开二人,相当于硬接两大高手的攻击。

虽然少林寺诸位高僧当中与王知策功力不相上下的也能找出几位,不过却不好上前分开二人,弄不好不但自己横死当场,还会落下以众欺寡的恶名。

王知策修炼的内功是青城派镇派功法周天功,属于极为上乘的道家吐纳功法,王知策苦修周天功三十六年,已然练至大成境界。

王知策将内功运转到极致,遂两手抓向二人手腕处,他此举相当于拿命相赌,只是他尚义任侠,不想少林寺与华山派结为死仇,只盼两人能给他个薄面,各自收回内力。

才将扣住二人手腕,王知策顿觉浑身一震,双手好似火烤一般。

倏然间,背后心俞穴上一股纯厚内力涌入,王知策稍一感应,知是大师兄郝知泫出手相助,青城七子当中,以郝知泫内力最高,王知策等人皆是稍逊一筹。

汇合两大成名高手的内力,王知策双手才扣住了两人手腕。萧瑾裕吐气开声道:“禅师,冲着王掌门的面子,你我收手如何?”

众人皆感惊骇,不想他在这等紧要关头尚能吐气开声并内力稳若磐石,杯渡有心效仿一下,却有些力不从心,只得点了点头。

二人同时缓缓收回内力,俄顷,二人双掌分开,王知策随即收手撤回内力,郝知泫见状也收回了内力。

两双手掌同时分开,萧瑾裕仍是神采奕奕,毫无倦态,杯渡却是鸠形鹄面,有些颓堕委靡。

王知策一脸冷汗,未加掩饰,抬袖子轻轻拭去,方才消弭了紧张之态。

在场众人无不钦服王知策过人的胆识,又叹服萧瑾裕内功精深令人不可思议。

方丈怀济喧了声佛号,道:“多谢郝道长、王掌门出手相助。”

郝知泫诧异道:“少林、华山素无冤仇,为何性命相搏?”

萧瑾裕轻笑道:“杯渡禅师欲要解掉在下的佩剑,是以起了争执。”

王知策四人皆感惊诧,练剑之人素来剑不离身,便是睡觉休息,也要放在触手可及之地,青城、峨眉两派更是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门规。

少林寺里的高僧们怎会不知此等规矩,让练剑之人解除佩剑无疑是折辱于人。

王知策四人只觉少林寺此举甚是蛮横,不近人情,不知世故,绝不是少林寺平日里的行事作风。

怀济笑道:“弊寺本来没这规矩,只是近一百年来,承蒙江湖诸派看得起,泰半解除兵刃入寺,时间一久,成为惯例,并不是弊寺有意为难。”

王知策笑了笑,道:“如此说来,我等师兄弟皆不可入寺了。本派门规‘剑在人在,剑亡人亡’,规矩不可破,佩剑亦不可解下。”

怀济双手合十道:“王掌门说笑了,本寺封山多年,本想远离红尘是非,一心修禅,不问世事。如今山门重开,亲迎四方来客,却是缘法使然。”

怀济语气坦然,说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颇有高僧气度。

杯渡此时调息完毕,他平生崖岸自高,方才差点折在小辈手中,是以嘲讽道:“华山位列名门正派,不想萧掌门却使得此等歹毒功夫。”

萧瑾裕道:“禅宗以慈悲为怀,常乐为宗,不知禅师练武为何?”杯渡一时气急,竟哑口无言。

怀济道:“诸位,请随贫僧入寺一叙,有事不妨坐下来谈。”

众人鱼贯而入,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柏树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

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因为人数众多,便在天王殿前面摆了部分座椅,只供位高权重、年长德高之人落座,其他人分站两旁。

怀济、杯渡等人坐在主位,背靠天王殿大门,萧瑾裕、吕晴雪等人坐在左手客位,王知策、郝知泫几人坐在右手客位。

吕晴雪出言发难道:“怀济方丈,先师叶先生和晏师姑当年死于少林寺中,此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晚辈今日来此,便是想向方丈讨回公道。”

杯渡性格兀傲孤高,闻听此言,冷冷说道:“存心闹事的蝇营狗苟之徒不知凡几,不过是自寻死路,本事不济,又怨得了谁?”

吕晴雪听他言语嘲讽先师、先师姑,倏然站起,按剑冷冷道:“好个口出不逊的老和尚,你辱及先师、先师姑,待我与尔一决生死!”

杯渡闻言大怒,在萧瑾裕手上没讨到好,已是折了面子,现今吕晴雪竟也敢向他挑战,端的是小视于他!

登时起身冷冷道:“便是叶章阳、晏荏香活着,贫僧也不曾放在眼里,待贫僧称量称量你的黄陵绝学。”

萧瑾裕晓得吕晴雪不是杯渡的对手,起身笑道:“吕师姐不必动怒,有一事我们尚没问清,少林寺的方丈究竟是怀济上师,还是杯渡禅师?”

杯渡捻了捻佛珠,道:“本寺方丈是怀济师侄。”

萧瑾裕笑了笑,道:“萧某以为杯渡禅师是少林方丈呢,看来是萧某错了。”

此言绵里藏针,杯渡登时懂得,须发皆白的他脸涨得通红,萧瑾裕嘲讽他擅自出头,置方丈于何地,杯渡气急,想要开口反驳,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怀济笑道:“萧掌门初出江湖,有些事自然不甚清楚。杯渡师叔是本寺前任方丈,对江湖事见多识广,贫僧虽是现任方丈,有些事还是要找师叔请教的。”

杯渡闻听此言,脸色稍霁,随即坐下。

萧瑾裕心中一晒,暗念怀济话中有话,暗指他年轻气盛,不懂人情世故,本来没他的事,非要横插一脚,到少林寺里找麻烦。

萧瑾裕见怀济总是一脸笑意,看不出心中所想,可见其城府很深,比起杯渡禅师难对付多了。

萧瑾裕笑道:“在下确实出道不久,但也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道理。叶、晏二位前辈死于贵寺,贵寺若不给个说法,恐怕江湖上人心不服。”

怀济方欲回答,却见知客僧来报:“方丈,灵山派、燕山派、海河帮、追魂帮等一干江湖群豪上山造访。”

怀济脸上的笑容登时收敛,本以为今天只有黄陵、华山两派到来,便是寺内僧众亦可抗衡,青城四子到来,是来当说客的,不会直接下场。

有青城四子在场,黄陵、华山两派亦会有所收敛,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哪知这些绿林草莽的人物竟来浑水摸鱼,是敌是友虽尚未可知,想来也不是给他们助拳的。

怀济冷冷道:“大开寺门,不必拦着。”

不大会儿,喧嚣之声愈来愈近,兵器碰撞之声更是刺耳,弹指间一群江湖豪客涌了进来,差点将少林寺山门门槛给踩断。

有的江湖人散漫惯了,竟施展轻功跃墙而入,一时间有不少人有样学样,登时墙上花样百出,好似有意比较轻功那般,寺内众僧皆感忿怒不已。

但见自家方丈安然端坐,视若无睹,也只得强压怒火,怒视这群不告而来的江湖草莽。

青城四子相视一眼,均感今天之事恐怕难以善了,居中调停亦是困难重重。

当日在来福客栈中吃酒的七个帮派居然一时齐至,无一爽约,并还邀约了不少帮手。

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名声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数十年来更是与不少江湖人起了过节,平日忌惮少林武僧威名,不曾上少林寺讨个说法。

一听黄陵、华山两派联袂上少林,哪有不来趟浑水的,再加上江湖人向来爱看热闹,是以来了数百人之多。

天王殿前的甬道上,甬道两旁的碑林中,都黑压压挤满了人,只在天王殿前留了一个两丈六尺余见方的场子,明显是为打架较技所设。

铁剑堡、金龙帮等门派首领纷纷对萧瑾裕施礼问好,并大声介绍自己邀约来的好友,显然是唯萧瑾裕马首是瞻,萧瑾裕虽知他们各怀鬼胎,也不得不回礼敷衍两句。

怀济、杯渡等僧众均疑心大起,见此情景,都觉得萧瑾裕事先与这群人约好了,见这群人对其甚为恭敬,又想起江湖传闻,萧瑾裕是茅山韦崇珣的记名弟子。

怀济和杯渡上华山见礼时,又遇见韦崇珣父女亲至华山贺礼,是以不再怀疑韦崇珣与萧瑾裕的师徒关系。

近些日子,上清派初出江湖,便收罗各地人才。顺从之人收为己用,逆反之人剪除殆尽。

上清派传承久远,实力雄厚,李唐皇室对其很是倚重,泰半小门小派惮于威势,又追名逐利,附骥攀鳞,纷纷投靠上清派。

是以怀济、杯渡等人怀疑萧瑾裕假借黄陵派之名,实是替上清派办事,意欲将少林寺从江湖中除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