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盗墓龙门 > 蔚蓝之下 第172章 铜鼎棺

盗墓龙门 蔚蓝之下 第172章 铜鼎棺

作者:染东升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一说,殷教授无疑是在赞同我的答案。

但这样一直讨论下去,似乎得不到什么结果。

于是我发号施令,现在起,全体探险队打起十二万个小心,此刻我们有卡宾枪傍身,充足的弹药,不能说是兵强马壮吧,却可以说是准备充足。就拿八百步壁画的通道作为第一选择,我们冲上一冲,看这迷宫当中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发现这迷宫之中的地形与我们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第一个入口处,又走的是下坡路,走到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室,石室当中有一个巨大的铜鼎。

这巨大的铜鼎高度达到接近三米,以正常的视角看不到铜鼎内部的情况。石室周围以及四个角落空空如也。铜鼎的横截面积很是宽广,里面似乎可以容纳十几个成年人站立,就像一个巨大的露天车厢那般。

这样长方形的铜鼎在史料记载之中十分罕见,似乎没有什么来源根据。众所周知,铜鼎四四方方是有讲究的。铜鼎四足接地,中心朝向苍天,顶天立地,是古时祭祀之不二之选的容器,铜鼎里面大多时候盛放的是祭祀用品。

莫非这巨大的长方形铜鼎内部摆满了祭祀品?如若真是这样,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们登高爬上去,捂住口鼻。这是一种小心的防范。防止因为我们的动作激起铜鼎里面的粉尘,如果粉尘带有毒性,攀鼎之人便会遭殃。

这鼎虽然高,但刚才攀爬起来并不困难,用手扒住向外凸起的纹饰,几经借力已经抵达铜鼎的边沿。在我与胖子的共同注视下,发现铜鼎里面竟然有一方扁木做的棺材。

棺材看起来十分之干燥,乍一看,看不出木质棺材的质地,只是这棺材造型很扁,长度大概只有一米六有余,不到80公分的高度,里面会藏着什么人呢?莫非是孩童?或者身材矮小的妇女。否则,成年男子是葬不送不下这种棺材的。

这时候探险队已经全部抵达铜鼎的上方,不用多讲都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只是在这种地方开棺,大家心里都有些没着没落的。胖子带了不少焚香,是从游轮上带下来的。

胖子提议说,这棺材也看不出主人是谁,正如老曹平时所说的人三鬼四,不如我们在一旁插上四柱香,先来一壶敬酒,如果敬酒不吃,咱们再给他罚酒,真是个老粽子,估计战斗力也不怎么样。小矮个子粽子自当让我卡兵枪一梭子撂倒。

我觉得胖子说得十分在理。先礼后兵,这道理到了哪儿都没有错。先给香敬上,如果不吃这一套,咱们再来硬的现代化武器伺候着,如此一来,这木棺是铁定是要开了,拿出撬棍,把封棺钉‘锵锵锵‘’连贯地起开,大概有八个封棺钉,全部是青铜质地,青铜钉的尖端锋利无比,只感觉就算是青冈岩,这青铜钉都能轻松的穿透。

接下来开棺材的这一刻到了,我转头看着那焚香的烟缕,还是渺渺之上,没有七拐八绕,应该是个吉兆。

不过看似普通的木棺被打开之后,里面的情况却变得十分复杂。先不说这里面的尸骨如何,外表普通的木棺材,里面竟然是猩红之色。这朱砂之色,非同寻常。如果入殓之前是在棺中涂满朱砂,证明这棺内的主儿啊,是非常之难对付。

所以当看到这涂满朱砂的木棺内衬,我立刻就有一种把这棺盖再给它扣回去的冲动。只是来不及了,好在当下,那缕缕焚香之轨迹仍没有大的变动,我让其他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这时候再看里面的尸骨,盖着一个类似于丝绸的布巾,因为没有上手去摸,所以不敢断定是蚕丝还是其它某种材质。

我们等了一会才惊讶这种工艺的尸体盖布竟然没有腐化,因为根据经验,在刚开棺的时候,正主的贴身衣物可能看似正常,但是几秒后就会发生急速的氧化,就像是昙花一现那样,盛开到衰败就在一眨眼之间,非常之神奇。

但眼前木棺中怪异的情况,明显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棺材内不光衣物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就连那尸体也让人察觉到明显的不对劲儿。

可以看到那尸体穿着的衣服竟然也是完好无损,就像一个人刚躺进来一样,连“寿衣”都是新的。看这服饰是位女性无异了,类似于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下衣白黄。是黄绸,黄色的绸子说明埋葬之人,身份不简单的可能性更加之大。

最让我震惊的是尸体的两个手裸露在外,惨白的手颜色如白雪。虽然看不到丝毫的血色,却感觉保存的有些格外完美,甚至说连尸斑都没有出现呀,这是何等的防腐技术?

在历史中的宋辽之争中,曾有过一则这样的诡异传说。当年辽军铁骑欲踏黄河奇袭中原,当时正值冬季,黄河冰封千里,然后趁着黄河冰封千里的时候,辽东铁骑大军踏马杀来,这时候中原百姓就协助中原的军队在黄河上面破冰,企图挖开一道冰鸿沟。

然后让辽军的铁骑坠入冰河之中,百姓们依靠着各种农务作具,在几米厚的冰层上努力开凿化冰,只要他们把黄河的冰裂开一条儿大缝,就有可能阻隔辽军的几十万大军的进攻,这工程量是何其的大,难度是何其的高啊。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在开凿冰层的时候,挖出一具古代女尸。都说黄河浮尸之诡异举世闻名,每日都可在黄河水之中看到各种浮尸,多见为脸朝上,四肢自然摆平,飘荡在河面,这样的可捞之。而脚朝上,头朝下,在黄河水中呈倒立状,那可是倒尸啊,一般人不敢捞。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捞尸人才敢捞这种“倒尸”,否则恐生异变。

关于黄河上面的传说可太多了,百姓们从冰层中挖出一具古代女尸。

古代女尸身着华丽,不像是在黄河之水上飘荡的过程中,然后被冰封上。更像是黄河结冰之后,有人把她放置在冰层里面,埋葬在冰层里面,才保持了这奇特的一幕。只见那衣装华丽的古代女尸面目栩栩如生啊,就像是刚死不久,可再看那朝代的服饰,根本不像是本朝产物。

胆大的一些村民有的还用手按上一按,冰凉凉的尸体却有弹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在那冰天雪地,极寒之中,鱼游慢点都会冻成鱼棍儿啊,这不论是活人死人,在冰层里怎么能还保持皮肤的弹性呢?看到这一幕。村民们都惊呆了,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其中就有人小声说,怕是神仙掉进了这黄河水里,是个仙女儿,仙女儿在冰层里睡着了。千万不要惊动她,日后仙女还要飞升上天,否则天上的神仙会纷纷下来寻找仙女。

如果仙女的本体遭受伤害损坏,恐怕大家都要遭殃啊。

这一传十,十传百,都信以为真了,没人敢触这霉头,围着的人群很快就散开了,所以就没人敢碰那女尸的身体,钻冰工作中的百姓们自觉得都退让了出去。

可是这么一件大事,不可能就只有当时在场的百姓知道。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当时在场的人数那般之多,所以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附近扎营的军队,军营中立刻派出官兵查证此事。

可第二天再去那,原本藏有尸体的地方,却看不见那女尸了呀,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人形冰凹槽,并且那凹槽呈一个仙女飞天的姿态!

所以留下一个传说,那女尸睡醒之后,也就是在冰层中酣睡醒来之后又飞回到了天上。

也就是说,古尸的防腐技术自古是有的,但是能保存的跟活人刚刚睡着一样,这种技术被称之为仙术,能被施加这样防腐技术的人,几乎都被称之为仙人,甚至很多帝王之位的人物都望尘莫及呀!

莫非我们眼前这个女尸体,也是仙女下凡被困在这里吗?可既然是仙女,又为什么要用朱砂镇压呢?

其实也说不好古人到底有没有见过仙女或者步入过仙境,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广寒宫,把月球称为广寒宫。现在的科技让我们知道,月球的最低温度有可能会达到零下,也就是负230度。那古人没有登陆过月球,他怎么知道月球是冷的呢?把它称为广寒宫,还有后羿射日,还有夸父逐日,或许真的有天外来客这一说法吗?

回归到眼下,这个时候还不敢掀开那女尸身上的盖布丝绸,其实我很清楚探险队员都很好奇这女尸的容貌如何?只是我突然发觉不对,一般棺椁棺椁,有棺有椁。

这里只有这怪异的木棺,棺椁又去哪里了呢?

莫非......这青铜鼎就是棺椁?

我正思考这棺椁关系,这时候胖子说道:“嗐!这里不比黄河结冰,当年那黄河仙女可能是体验冬眠,咱们眼前这位,怕是真被给闷死了!嘿嘿。”

胖子的玩笑话音刚落,突然一阵邪风刮过,那盖尸布被横然掀起,上一秒还好端端的焚香也诡异的折断,只见那双目紧闭的女尸,睁开双眼,只有眼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