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从来没有皇帝或诸侯嫌自己的地盘大的,刘备当然也不嫌,这才哪到哪呢。
不过,刘备肯定会嫌自己如今的地盘结构不太合理、太吃外线作战的亏。各条战线无法及时联络、援护。
收复河洛和兖豫之后,这种情况比起两年前肯定已经改善了不少,但改善得还不够。
如今刘备治下其他州郡,要想和蜀地的文武、军队打配合,还是太难了。
所以自从听说王平禀报了陇西方向的不稳、并且己方已经派出小股部队接应的消息后,刘备就扼腕叹息,预感自己可能错失了一次直接直捣曹操背心的机会。
当时他就一边命令甘宁抓紧配合,不求规模大,只求反应快。
另一边,刘备也第一时间召集了诸葛兄弟,还有庞统鲁肃等人,一起商量合计,看看关东这边,朝廷主力眼下该如何尽量把这个变故利用起来。
当时,还只是章武元年的三月底而已。
“机会难得,不能准备太久了,无论朝廷如何应对,都要第一时间尽快做出决定。曹操因为担心后院起火而兵力调度出现破绽的时间,不会太久的。”
刘备非常急,几个重臣都还没到齐,他就先把基调定了下来,希望大家往如何速攻快攻的方向思考。
诸葛兄弟了解情况后,相视一眼,也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赞同之色,眼下确实需要激进一点,机会来了就果断抓住,也好尽快缩短天下百姓的痛苦。
刘备现在家大业大,稍微玩大一点,他也玩得起。
于是几人简单商议了一下后,还是诸葛亮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眼下我军与曹贼之间接壤、可以用兵的路线,主要就是三条。
首先是西进攻破函谷关,如今的函谷关虽不如秦时险峻,但崤函之险依然是天下罕有的,打这里最难出战果,损耗也最大。
而且就算打破了函谷关,最多就是全据弘农郡,过了弘农之后,要入关中兵临长安,还是得再打一遍潼关。为了仅仅一郡之地的收益就强攻如此雄关,并不划算。
第二条路线,便是从河内沿沁水北进,由长平攻上党,入并州。
这条路相对而言是最容易走的,上党虽有群山环绕,并州也是凭高视下之地,对冀州有地形上的压制。可长平之地,险要程度却远不如别处。
当年秦国先取南边原属韩国的河内野王、怀县等地,而后从野王北上长平,廉颇在长平连营坚垒,前后用兵数十万,才把漫长的多道防线填满,最后才跟秦军打成了相持消耗战。
如果如今没有陇西那边吸引敌军兵力的机遇,我军原本打算和曹操慢慢打消耗战、以绝对优势的国力稳扎稳打平推曹操,那么走这条路给曹操放血是可以的。
因为选这条路,曹操肯定耗兵力物力耗不过我们,而朝廷不会有任何风险,最终必胜,只是百姓受的苦也会比较大,耗费的钱粮物资也是各条路线中最多的。
这条路还有最后一点劣势,那就是因为我军是沿着并州南部居中的大路、以堂堂之师往北推进,敌军可以腾挪的空间也比较大,就算最后血战数场、终究不敌,残敌也能继续逃亡,通过汾水经河东撤回关中。
等于是我军打完这一战,没能直接杀掉的敌人,就连围歼都很难办到,并州多山,不仅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其内部也有数道平行的南北向山梁,大军推进后,要想迂回包抄敌后是很难的,这仗实在打得太笨了。”
诸葛亮先点评了前两条进兵路线,第一条是最直接的,一路直指长安,好处是收益最大,打下长安曹操直接全没了。就算他有残余逃走,丢了长安的曹家也什么都不是,最后就只是一股流寇。
坏处就是不一定打的下来,要头破血流,损失会很重。
第二条路线,是最稳的,收益也最慢,好处则是拼消耗刘备绝对必胜,一丁点被曹操翻盘的可能性都没有。
对曹操来说,第二条路线就是绝对的慢性死亡。如果现在让曹操和刘备对调一个位置,让曹操来选,曹操倒是很有可能选这条路,因为对他而言那就是绝对坐稳了皇帝,至于过程中多花点钱粮多死点士兵民夫,曹操才不会在乎呢。
可刘备不是曹操。
曹操完全不在乎的事情,刘备还是在乎的。他不仅要得天下,还希望百姓能少受苦就少受苦。
诸葛亮把两个选择都否了,刘备其实也大致猜到,最后那个选项,一定是诸葛亮要推荐的。
“所以,先生的意思,还是要翻中条山、破轵关陉,打进河东郡?”
刘备都学会抢答了,抢答完之后,他还扫视了一眼诸葛瑾等人,见其他人也都是一副了然的神色,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分歧。
诸葛亮也不卖关子,直接点出最后的期待:“陛下明鉴,臣确实觉得,应该重点突破轵关陉。”
刘备想了想,确认细节道:“先生就这么笃定、一旦曹操发现后方不稳,从东边抽调兵力西归,会重点抽河东的守军?会导致河东空虚?”
诸葛亮:“臣不能确定,但这一点并无关系。”
刘备:“那先生是觉得轵关陉容易攻?这几个月,朕也不是没有去走访过,也看过轵关陉周边的地形。那里的关隘城墙,确实远不如函谷关,更不如潼关。但轵关陉的道路狭窄,哪怕只是当道扎营,都难以得过。
要想强攻,兵力多了也施展不开,只能指望尽量选最精锐的士卒,车轮战快速轮番进攻,怕是不好打啊。相比之下,破长平入上党,至少没那么大地形劣势。”
诸葛亮连忙说出最后的关键:“臣并不是觉得轵关陉难攻,也不能料定曹操会抽调哪片防区的兵马西归,但我军可以一明一暗两手配合,让曹军觉得轵关陉相对不那么需要提防,从而自行产生空虚。”
诸葛亮说到这儿,一边的庞统怕刘备还没彻底听懂,也帮着解说一些细节,这样也算是一起出力了:
“陛下,诸葛令君的意思是,我军知道破长平入上党是必然能走得通的路,只是多劳民伤财,旷日持久,而曹操绝对拼消耗耗不过我们。所以,曹操肯定也‘知道我军知道这一点’。
那我们就顺着曹操的恶意揣测,以重兵强攻长平,摆出要攻入上党的姿态。同时甚至可以故意泄露一点机密,让曹操知道我们要这么耗死他。
让曹操知道,我们就是要跟他拼人力,拼到曹操民穷兵尽,然后我军便可长驱直入,无论走哪条路,都可以把曹操灭了。
这个消息就算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也不会怀疑有假,因为我军真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也只能防守,不然并州就彻底丢了。或许最终曹操力竭之前,他会醒悟,会知道耗不下去,拖够时间便撤退,但他绝不会一开始就放弃整个并州——
如果曹操沦落到只要发现自己兵力不够,发现自己最终守不住,就不去守,那他还能守哪里?他只能直接自行了断了!
而一旦曹操决定‘至少死守并州一段时间’,我们就趁他在关中和并州两头都牵制了大量兵力,河东必然空虚的机会,再突然以精锐小股军队,快速突击轵关陉,以求破关。
到时候直插河东,切断汾水,让并州之敌与关中的联络彻底切断,关门打狗,或许有望成建制歼灭曹操在并州的兵马,甚至趁着人心浮动将其主力迫降。”
刘备闻言,终于眼前难得又是一亮——并不是这个消息不够振奋,而是这两年他听到的好消息太多了,所以有点疲了,所以只有这种有望一战全歼一州之敌级别的大手笔,才能勉强让刘备兴奋一下。
确实,他已经有些不耐烦跟曹操一个郡一个郡地打过去了,优势大到现在这种程度,不说一战就彻底灭了曹操,但一战就剐下一整个州,还是要小期待一下的。
“孔明,你刚才也是这个意思么?”他忍不住最后和诸葛亮确认一下。
“与士元所言,倒也大差不差。”诸葛亮承认道,“不过,求上而得中,计划虽好,却也不敢自矜,全歼并州曹军,或许还有一点变数。
那就是并州的高级将领,以及曹军中的精锐骑兵,就算被我军切断了南边通过河东前往关中的道路,也还是有别的路可走的。
他们可以从北边的平阳郡过黄河,入上郡,只是那条路没有汾水的水运可走,必须翻山,不能携带辎重,行军也艰难。
另外,骑兵也可以选择从雁门出关,走大草原往西绕一个大圈子,绕过阴山,再从河套南渡回黄河以南。
总而言之,要想彻底全歼并州的曹军高层,有难度。但曹操已风雨飘摇至此,其大军必然人心离散,中下层的文官武将,乃至普通士兵,只要我们能切断河东的汾水,他们无路可走,又无法坚守,最多绝大多数应该都会归降朝廷。”
诸葛亮说话还是比较稳的,不像庞统那样敢说百分百全歼,那样显得太狂妄了。
歼灭九成吧,一部分死忠的精锐骑兵,还有高级将领,曹家的人,到时候都会走草原逃。
刘备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能歼灭七八成并州敌军,他就已经满足了,骑兵和高级将领,只能算是添头。
他想了想,便吩咐道:“草原那一路,也不可不防,到时候能拦住就尽量拦住。这样吧,让子龙回上谷,时刻准备骑兵,必要时,只要南线合围了,他就从上谷出广宁(张家口),然后一路向西,轻装急行,搜索可能的逃敌。
如果到时候草原上还有游走的鲜卑人部族,肯归顺朝廷就允许他们归顺内附,慢慢汉化,如果不肯归附,要跟着曹操,那就让子龙扫灭!
中间这两路,需要一路人马强攻长平入上党,就让益德去好了,益德性刚,敢于面对双方死伤惨重的消耗战。
他不体恤士卒,这本来是一大缺点,但让他领兵打这种双方堆人命的战斗,他更狠得下心,曹军听说是益德领兵,也会相信这是真的。
而打轵关陉破中条山那一路,需要突然性,也需要精兵,而不贵人多,就让云长去好了。云长虽不如子龙、孟起那般善于奔袭,但他却比子龙更擅长攻坚,打轵关陉毕竟是要攻关的,光兵贵神速一点优势不够。
另外,云长是河东解良人,让他打破轵关陉,他也可以衣锦还乡回河东了。朕就只给他三万兵马,让他争取到时候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而益德那边,便是给十万也无所谓,我军要打上党,必须从河内出发,而河内本地的粮草军需,此前囤积并不算多,曹操也肯定觉得我军在当地不会特意多做储备。
如果益德带的兵越多,曹操肯定越发坚信‘河内的兵源和钱粮都供了益德那一路了,河内方向肯定拿不出更多兵力去做别的了’,这样曹操也会更加松懈。”
现实世界中打仗,也是跟玩《钢铁雄心》一样,要考虑地区的军队承载能力的。
钢铁雄心里部队编制超宽、一个地块格子里堆的人数太多,就要承受拥塞的效率惩罚。
河内那块地皮,出击个十万人,在曹操眼里已经很多了,张飞这样大张旗鼓,正好掩饰关羽的行动。
诸葛兄弟和庞统,自然不会去干涉刘备的具体用人决策。
刘备出谋划策不行,但是听劝。在劝完计谋之后,具体落实阶段,刘备在选将方面还是非常强的。
一次性出动关张赵,也够给夏侯惇等人面子了。
……
刘备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落实,因为刘备军也要抢曹军被王平、甘宁牵制的这段时间差。
一旦甘宁那边被稳住后,曹操就没必要一直在陇西放那么多人,东边的缺口也就没那么大了。
张飞得令后,自然是不敢怠慢,三月底就开始准备,临阵磨枪筹措调度了短短几天,四月初二这天,十万大军就急吼吼地出击了。
张飞从河内郡的野王县北上,沿着沁水的支流丹水河谷挺进,很快就跟并州的曹军交上手了。
短短三天,张飞就先破了上党郡境内、沿着丹水的第一个门户,高都县,随后,就往长平方向逼近。
夏侯惇听说沿着州界的第一个县已经丢了,而张飞还在迅猛地深入,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把并州的主力都往南边压,在确保太行八陉能不丢的情况下,其他兵力都尽量往这里倾斜。
同时,也把并州这边的情况,报急到了曹操那里。
但曹操却没有援军可以派给他了,因为陇西庞会那边传来的急报比他更早,甘宁的小股骑兵都已经进入陇西的平原地区肆虐了,曹操必须把甘宁先堵回去。
夏侯惇这边虽然也紧急,可并州山区毕竟不适合快攻突进,曹操觉得夏侯惇有能力以空间换时间,慢慢退却拖住。
曹操就紧急下令,让夏侯惇自己至少撑上个把月,等朝廷把甘宁堵回去后,陇西方向占用的兵力少了,就来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