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816章 战火重燃

舍弟诸葛亮 第816章 战火重燃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分两头,从建安十八年的腊月,到章武元年的三月,刘备阵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军事上的动作。

刘备的朝廷,大部分精力都忙于消化去年秋冬时节夺得的河洛平原,重建司隶地区的统治秩序、恢复人民的安定生产,

其次就是梳理人才团队,一边搞科举改革选拔新鲜血液;一边梳理沙汰那个从曹操手里接手过来的、已经东奔西跑了好多次的旧朝臣班子。

光是这些人事工作,没个半年时间根本忙不完。光是那些曹操留下来的吉祥物,哪些之前是真心“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哪些就是投机分子,还有哪些是真心弃暗投明,哪些是见势不妙被迫来投。刘备都只能是先设法安置下来,再慢慢甄别,足够他头疼好久的了。

加上每年二三月份,也确实是农忙的关键期,河洛平原去年被破坏得太严重,今年的劝农工作绝对不容再有失,所以对面的曹操,也就难得安静了整整四个多月。

从建安十八年的十一月过半,一直到章武元年的三月底,双方在战线上一直保持着平稳——当然,刘备这边认的这两个年号,挪到曹操那边,当然要叫“黄初元年”和“黄初二年”了。也别觉得历史上曹丕篡汉时用了黄初这个年号,如今换了曹操亲自来篡,是否该变一变。

事实上以当时的舆论氛围,谁来篡汉,叫黄初的概率都是极大的。因为自从当年袁术谋划称帝开始,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大约东汉中后期开始,就已经有无数人在炒作“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了。

都说汉乃火德,炎汉,所以承汉德的人要有“土命”的命格,当年袁术觉得自己行了,就是因为他字公路,他觉得公路就是当涂高,所以他有土命。

历史上曹丕篡汉时取黄初,是因为五行中的土象尚黄色,黄色之初,就是“土德君主承天命之初”的意思,既然这一世是曹操替他儿子篡了汉,曹操自然也躲不过自命“华夏首个土德皇帝”,也得用“黄初”。

这四个多月里,刘备在处理内部、重新积蓄力量,曹操当然也没有闲着。他也要忙于权力的交接、为自己的儿子们铺路营造威望。

这项工作同样需要耗费已经年近花甲、身体也不怎么健康的曹操极大的精力。

自古任何王朝、国家,尤其是战乱动荡的年代,皇位和权力的传承都是极为凶险的,尤其是主少国疑的时候,或许得铺垫杀掉、清洗掉多少老臣,才能让少主勉强坐稳那个位置。

汉朝的时候还算好了,毕竟因为主少国疑而改朝换代的前例还很难找,君臣之间的猜疑链还算是短的。

后世改朝换代改得多了之后,主少国疑时的猜疑链,那才叫无限加重。所以有时候站在上帝视角上看,赵匡胤黄袍加身固然是欺负孤儿寡母,但他也不知道孤儿寡母有没有想对付他,或者孤儿寡母身边有没有人想假借孤儿寡母的手对付他。

而曹操现在的情况又如此危险,手下人随时会叛乱。就算那些人自己独力叛乱没把握,但让他们给刘备带路的话,那却是绝对有把握,甚至一带一个准。如此危机四伏,曹操又岂敢松懈?

曹操第一步的具体操作,就是宣布让太子曹丕监国。

如前所述,去年他派曹丕去长安时,就口头说过,“一两个月之内,便会有消息,让你以太子监国”。

这话大约是去年十一月说的,以两个月为期,差不多就该是今年正月要兑现。在曹丕监国之前,去年最后那两个月,曹操给曹丕还临时担任了一个官职,做京兆尹,实际处理三辅政务。

按说太子想当什么官职,都是够资格的,不给官职也没问题。但曹操考虑到了曹丕接权的速度太快了,还是多给铺垫几级台阶,小步快跑、快速多次迭代比较稳一点,就还是让兼三个月京兆尹过渡一下。

到了今年正月里,曹操那个朝廷很多事务处理比较缓慢,而且正月不宜大刀阔斧调整,最后就憋到二月上旬,才草草宣布这条决定。

公文下发各处,通知传达贯彻,又是半个多月,基本上到二月底,曹操治下各郡县才普遍得到消息,知道太子曹丕已经开始监国了。

监国的理由,是曹操作为皇帝要御驾亲征、带兵在外抵抗刘备,所以需要把朝中事务都交由太子处理。

监国的旨意下达之后,倒也没有人敢反对或者公然反抗。但曹操阵营的离心离德、官员将士对前途心怀恐惧,却是免不了的。

很多人都将其视为“曹操要不行了”,“他可能自己都知道自己要完了,所以在安排后事”。这种风雨飘摇之年,谣言又传得特别快,特别猛,然后就开始出现曹操治下百姓,甚至基层将士,弃家或弃军逃亡,往临近的刘备控制区迁徙。

反抗是反抗不了的,但逃跑总行吧。逃跑的,也多是士兵或青壮,而极少有老弱妇孺。

一方面是老弱妇孺跑也跑不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逃跑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曹操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要安排后事了,那他在前线的军事对抗中肯定处在非常不利的下风,可能会再次疯狂征兵”。

而青壮都是容易被抓壮丁强征的人群,已经入伍的新兵也是容易被拉去当炮灰的。这两个人群一听到曹操要不行了,当然是跑得最快的。

曹操老谋深算,当然也有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所以他在正式宣布让曹丕监国之前,就对边境做了严防死守。

他觉得,自己和刘备如今接壤的地区,大多是山川险隘之地,要想控制逃民应该还是做得到的。

关中和河洛之间有崤函道,而且函谷关都在曹操手上,基本上没人能从这条路跑。

并州和冀州之间有太行山,只有几个陉口可以翻越,只要把那几个关一把守,逃民就逃不出去了。

所以曹操的盯防重点,就放在了并州、河东两地与河内之间。河内郡和曹操控制区之间的山区,是相对来说最不险峻的,轵关陉虽然难走,可长平那边还有不少小路。曹操就把一部分重兵放在那里严防死守巡逻。

可惜,最终事情的发展还是和他的预期略有出入。青壮和新兵逃往河内的路虽然堵住了,可其他之前没想到的、更次要的方向,却出了不少纰漏。

第一个大纰漏,在于并州的北部,雁门关外——因为这一世刘备和曹操都升级了军备,在中原互卷之中,汉人军队的战斗力相比于历史同期已经算突破天际了。

如今的汉人政权之间的内战,骑兵都是双侧金属马镫和高桥马鞍完全齐备的,马蹄铁也是改良过的,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再加上更优质的骑弓、神臂弓、灌钢材质兵器铠甲,等等等等。

汉人骑兵要想碾压草原鲜卑,简直就是虐菜了,过程根本没有悬念,完全不值得赘述。

之前几年,曹操和刘备休战时,曹操就把心思花在剿灭鲜卑、彻底把鲜卑征服并内迁充军上,扩充自己的骑兵战力。当时曹彰还崭露头角,赢得了类似于“鲜卑屠戮者”的凶名,被吹嘘了不少武功。

所以如今并州正北方的草原上,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鲜卑人被彻底打散了,有组织的部族也都被内迁或控制了。汉人商旅要在雁门关外草原上往来,还是比较安全的。

如今并州百姓要想逃往去幽州,太行山被曹军严防死守堵了,结果很多人就往北开拓,往草原上走。

很多人也未必要去刘备那里,因为边地的汉人百姓,本来也掌握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懂怎么放牧牛马羊群,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比种田还简单些。

于是一部分并州北部的青壮,就走草原逃亡去幽州,或是汉人到草原上放牧生活、开拓定居点,暂时躲避战乱。

曹操听说后,连忙再加强雁门等地的防守,不再允许百姓无故出关去草原——之前他并不严防死守这一点,那是因为觉得百姓就算出了关,最多也就是做点小买卖,买点牛羊,对国家是有益无害的,谁能想到连草原都成了可以逃亡的对象了。

但只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人背运了喝凉水都塞牙,曹操救火堵漏一般把雁门这儿的情况堵上了,西边原本最难走的秦岭蜀道,居然又出问题了。

曹操想过很多种治下军民逃亡的可能性,但就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跟当年李傕、郭汜统治时那样、翻越秦岭去汉中逃亡的。

但这次,这种情况偏偏就发生了,关中核心地区情况还算好,这种事情不多,因为陇山以东、陈仓以东的关中核心地块,曹操政权管得还比较严,而且百姓生活也相对过得下去,那些地方农业生产恢复得还不错。

但是陇西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里和陈仓以东的农业恢复程度完全不能比,水土自然资源环境也差,陇西百姓至今还是半农耕养活自己,基本生存不足的部分,还要靠放放牧甚至渔猎补贴一些。

而去年曹操称帝后,为了后方稳固,又不得不假借庞会之手找罪名杀了马腾。

马腾哪怕已经被架空多年,但他在陇西终究还是有一点点威望的,至今还有人念着他的名声。

马腾被杀的时候,是去年年底,但这种事情曹操肯定会尽量低调,所以民间知道这一情况的时间,实际上会延后。

这跟曹操让太子曹丕监国的消息,是正好截然相反的——曹操杀马腾,唯恐人注意到,曹操让曹丕监国,是唯恐别人没注意到。

这一切,最终却形成了一个巧合,那就是明明马腾之死比曹丕监国还早了两个月,但最后消息在民间充分扩散,却发生在差不多的时间点。

这两个消息一迭加,在其他统治区还没什么,在陇西却引发了大量的逃亡。

很多怀着各种各样想法的陇西百姓,往南漫无目标的转移,他们无法便捷地通过武都、阴平转入河池县、再走陈仓道南半段去汉中。

但是,他们却可以比较轻易地沿着祁山南下,往西稍稍偏折一些,抵达沓中盆地。

而刘备军的反应也非常快。

早在二月底,汉中方向的王平得到“北边有曹军治下百姓,因为马腾被杀和曹丕监国的消息儿开始逃亡”的消息后,王平只花了不到十天时间,就通知了后方在巴郡的甘宁,以及河洛方向的朝廷。

同时,王平也不等后方反应,就当机立断,自己组织人手接应南逃的陇西百姓。百姓们只要能逃到沓中,后续的安置和转移,或者别的处置,都由刘备的朝廷负责。

要不是王平没有随机应变主动北伐的权限,他都想考虑直接打一打天水的冀县试试看了。

大约半个月的时间里,刘备一方在沓中至少接纳了数万人口,还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甘宁在江州得到消息后,也当机立断,把驻守蜀地的主要精锐部队紧急抽调集中,走嘉陵江水路北上,准备先在沓中和汉中集结,这样只等陛下的命令一到,他也可以参加北伐。

虽然前前后后,从陇西百姓南逃,到甘宁正式出击,肯定会有个把月的时间差,这是蜀地道路太艰难,转运太迟缓导致的。

但不管怎么说,甘宁就算打不出战果,只要他响应了,必然会极大牵制曹操的兵力,从而导致曹操本就捉襟见肘的防御,出现新的漏洞。

从这个角度说,只要甘宁动手了,他就有功劳。

而事实的发展,也果然如此。

王平二月底上报陇西出现越来越多逃民的消息,刘备三月上旬就紧急做出了指示,让甘宁在不影响蜀中春耕的情况下,以少量精锐部队,主动对曹操做出佯攻。如果曹操不提防,那就变佯攻为主攻,占他几个郡县当桥头堡也好。

刘备这么指示,并不是他不希望甘宁建功,而是他也考虑到机会来得突然,消息传递和集结军队都要时间,肯定不如内线作战的曹操调度反应快,所以没敢期待太多。

甘宁最终在三月中旬时,就率先出动了两千快速反应的骑兵部队,从沓中杀向冀县,进入陇西天水一带肆虐,给曹操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只可惜,甘宁的快速反应部队,也只能调动那么点人,而且是纯骑兵,没有攻坚能力,也就搞搞破坏造造声势,没有强攻下任何郡治级别的大城市,

至少在冀县有铁杆拥曹派、已经纳了投名状绝不可能投降刘备的庞会在镇守,所以甘宁是拿不下冀县的。

只有一些外围小县城,属于那种都不用强攻,只要甘宁虚张声势就能吓投降的,被他顺利吓到几个。

甘宁的后续精锐主力部队,大约两万人规模,至少要三月底甚至四月初,才能抵达陇西并参与作战。如果指望投入更多部队,那就要进一步动员,需要的时间也更久。

所以,甘宁仅仅是吓降几个不痛不痒的小县后,就引来了曹丕的恐惧,曹丕把长安的留守预备队大量派去陈仓、先堵住陇山的缺口,再分兵到冀县帮助庞会,然后给曹操报急。

曹操听说陇西方向居然也被刘备军冒进来了,顿时大惊。

他哪里还顾得上河东河内这边重兵防守中条山轵关陉,连忙给曹丕旨意,让曹丕不惜代价用长安的部队堵住甘宁,他自己会派河东这边防守中条山防线的一部分兵力回援长安,补充国都的防守兵力。

这也算是摁下葫芦起了瓢,就算曹操能堵住甘宁,他在东边的防区又出现了新的漏洞。

只能说仗打到这一步,曹操一方只要任何位置出现漏洞,都有可能拆东补西造成连锁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