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79章 南北两开花

舍弟诸葛亮 第779章 南北两开花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瑾带着赵云、周瑜等将领,在河北战场把除了邯郸、邺城以外的整个太行山以东地区都鲸吞下之后,

建安十七年底到十八年初的这几个月里,他们也就没什么别的目标可以进取了。真要强攻邺城和邯郸,至少也要建安十八年春耕农忙过后,再好整以暇地稳扎稳打。

反正攻城战是最没有用计空间的,只能打硬仗,也没法偷袭,所以不用太赶时间。

冀州绝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落入刘备之手,犯不着为了早几个月晚几个月拿下邺城、而闹得冀州各地民不聊生,农业生产被延误破坏。

不过,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河北战场渐渐归于平静的同时,刘备阵营在其他方向上,显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如今曹刘之间相争的战线,已经绵延数千里,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战火。

在南方战场,从建安十七年的九月开始,刘关张和诸葛亮、庞统、鲁肃、徐庶,就已经在筹划新的战略攻势了。

如果对照一下这个时间线,就不难发现,建安十七年九月的时候,诸葛瑾还没能在河北击破曹操主力呢,那事儿是十月份发生的。

不过,刘关张组织新攻势,本来就该在曹操被击破之前半个月左右发生,因为在曹操被破之前,刘备一方的高层就知道曹军主力北上了。

不管诸葛瑾能否打得过曹操,刘备都会立刻发起新的更猛烈的攻势,哪怕只是为了“围魏救赵”,给诸葛瑾和赵云减轻压力。

……

那是九月中旬的一天,在颍川郡的许县战场上,刘备和张飞会师之后,随军的文官则有诸葛亮和徐庶,当时南线形势也是一片大好。

刘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听说北线诸葛瑾给的急报,确认曹军主力已经被曹操调到河北,南线曹军如今都是在虚张声势、准备以空间换时间。

诸葛瑾急报中还信誓旦旦地说,请主公不必担心河北的情况,他可以拖住曹操,就算不能全胜,也绝对可以做到不败。也不用主公另外千里抽调兵马增援,最多只要让兖州、青州战场的军队归诸葛瑾调遣,就足以解决曹操主力。

其他南方各州的己方军队,主公可以自行调度,随机应变趁虚而入,挑曹军薄弱的位置进攻,以扩大战果。

刘备看了诸葛瑾的急报后,立刻就找来张飞和诸葛亮、徐庶,当面开个简单的小会,讨论南线战场该如何针对这一新情况、作出部署调整。

“难怪最近曹贼各军都有示弱收缩的趋势,孤原本还担心有诈,现在看来,是可以确定曹贼要孤注一掷、回头先破我军在河北的偏师了。

子瑜信中也说了,如此一来,曹贼在兖、豫的兵力必然愈发空虚,先生以为,我军当以何处为先、撕开曹军的防线?”

刘备这番感慨和疑问,自然是对着诸葛亮说的。

哪怕张飞坐得离他更近,张飞也不会觉得大哥是在问他,他只管等大哥和孔明先生聊出结果后,直接执行就是了,那多省脑子。

诸葛亮倒是没有托大,因为徐庶也在旁边,诸葛亮出于礼貌,也出于谨慎,还是跟徐庶探讨了一下。

“元直,不如你来回答一下主公此问?以我之见,眼下要趁着曹贼主力北上,攻破许县,还是有些难度。曹仁、曹真、孙权等辈,毕竟会死守不出,曹仁之坚决,也算得上曹家诸将之首。

或许,我军可以从陈县、睢阳、昌邑等处,择一二作为进取的重点,争取在入冬之前取得突破。具体选择哪一出,还得细细商讨,确认敌情虚实才好。”

诸葛亮说话还是很谨慎的,绝不对没有经过调查的问题胡乱下判断。

因为曹操抽调了河南战场一部分兵力去河北,这事儿虽然已经曝光了,但曹操具体抽调的是河南战场哪一部分的兵力、哪里抽的人更多,眼下诸葛亮也不知道。

诸葛亮只是比正常人远见卓识一些,但他也不是神,没法开天眼用侦查卫星的视角洞悉曹军全部调度细节。很多情况,只有在试探性的进攻中慢慢摸索虚实。

刘备听了之后,也只是微微点头,然后看向徐庶。

徐庶想了想:“许县这边,确实不太可能空虚,哪怕曹操抽空了整个河南,许县也还是要死守的,何况曹仁本人就在这里。

好在我军也不是非得攻敌之所必救,倒是可以专挑敌军虚弱的所在,捏一捏软柿子了。

睢阳之前也被关将军猛攻了许久,未能突破,当时高顺将军也在睢阳战场,尚且没有建树,现在高将军去了兖州战场,睢阳怕是更难快速攻破了。

如此盘算下来,陈县或许是一个容易突破的点。另外,在兖州方向,或许我军也不用专注于山阳郡治昌邑,如果集结的兵力够多,完全可以包抄迂回得更加深入一些,一口气从山阳郡以西,把几个郡直接切下来!

之前太史慈、张辽、高顺都在夹击兖州时,之所以暂时只拿下了鲁郡和济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鲁郡再往西,山阳郡境内有大泽,地形难以通过。

但是如果我们绕过大泽,直接从大泽更西边南北穿凿,一鼓作气把山阳、东平、任城三郡,乃至济阴郡的一部分,与曹操控制的其他后方州郡切割开来。以曹军如今的士气低落、兵力空虚、人心不稳,这三郡是很有可能直接不战而降的。

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兵力也会比较多,或许陈县那边的攻势就得放一放了,我军需要接力调度大军,主攻兖州这边的凸出部。

因为兖州原本的太史慈、张辽部,肯定会被司徒调去河北,参加与曹操的决战,眼下我军在兖州的兵力是最空虚的。曹操也就最不容易提防我军在这个方向发起进攻。一旦成功,绝对足够出其不意。”

徐庶大致分析了一波,总的来说就是建议刘备趁这个时机,在兖州方向扩大战果,而不是豫州。

当然,豫州将来也要拿,但不争这几个月了。

刘备稍微一琢磨,也回过味儿来了,觉得徐庶说得有道理。

如果决策主攻兖州,那么有一个明显的劣势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兖州中部偏东那三个郡,政治上的意义不大,只有点军事和经济上的意义”,所以哪怕那三个郡被进攻了,对曹操而言也不是被“攻敌之所必救”。

这个“必救”的“必”的程度太低了。

相比之下,如果在豫州这边发力,许县毕竟是曾经的国都,能晚点丢曹操肯定希望晚点丢,曹仁也在这儿,这属于“必救”。哪怕是睢阳,作为南北水运要冲、黄淮之间的水路枢纽,其“必救”的程度也比兖州中部三郡高。

但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下,诸葛瑾已经跟刘备打包票了,他可以自己对付曹操,最多加上太史慈张辽的增援。

刘备这一阶段的北上,本来就不是为了“逼着曹操回军,好救下诸葛瑾”,诸葛瑾不用他救,自己就能活,甚至还有可能反杀。

那刘备就不用在乎所攻击的目标、对曹操而言政治意义大不大了,刘备就专挑容易吃的大肉肥肉先吃他几个月再说。

吃完大过年的,来年翻篇之后,再考虑政治意义和攻敌必救的问题好了。

想明白这一点,刘备豁然开朗,也对徐庶嘉许地点了点头。

元直看问题也是经常能切中本质、抓住主要矛盾的。

当然,刘备也看出来了,诸葛亮或许也有想到这一点。

但是他一来希望群策群力想得更完善一点,二来说不定是徐庶这个规划还有些风险,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刻说出来。

刘备也就非常有经验地转向诸葛亮,微笑着请他补充:“元直此策甚善,却不知有没有什么风险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还请先生查漏补缺。”

诸葛亮也暗暗感叹,主公的识人之明。

徐庶用策更激进,自己用策更持重,这些特点都被主公掌握得明明白白。

诸葛亮也就毫无保留地分析道:“元直此策,确实与我暗合,不过要行此策,却需要克服两个困难,因此最终如何取舍,还得看主公自行定夺。

刚才元直也说了,我军在兖州原本的部队,随着家兄在河北求援,必然会被调走。所以要在兖州发起新的攻势,就必须从淮北陈蔡方向调兵,快速强行军前往山阳。

沿途的粮草耗费,物资损耗,肯定也非常巨大,如果真要实施这个计划,就必须仰赖云长了,云长如今正在强攻睢阳,他从梁地舍睢阳直接全力北上,不顾后路,便有可能实现。

不过,云长此行的粮道,也会非常危险,因为不拿下睢阳就直接北上,他只能因粮于敌,所到之处自行筹措,或者只靠出发时的随军行粮。

而且此策需要赌敌军的军心士气,山阳郡境内有大泽,云长是不可能深入大泽,把道路不便的一个个郡县都逐次拿下的,只能是指望敌军刚刚被断归途、便人心惶惶投降。

如果山阳等地的曹军,被云长断了后路还依然长期誓死不降,云长就可能反而陷入被断后路的危险,因此需要主公另行安排更多预备队,以便随时穿插接应。

此外,此策还有最后一点风险,那就是哪怕云长最终顺利从睢阳一路北上、切到了黄河边,但他要想彻底断兖州中部三郡曹军的后路,就还得依赖另外一个外部因素的配合,那就是家兄必须在河北战场战胜曹操主力,或者至少要做到在曹操主力重压之下不胜不败,不能后退丢失土地。

因为一旦我军在河北的战线后退了,把如今掌控的馆陶、阳平、仓亭一线让了出去,那么就算云长到时候进攻到位,他也没法彻底掐断兖州三郡敌人的后路,到时候敌人可以通过河北的土地重新连回去,还有退路,他们也就没那么容易人心惶惶稍有不顺便投降了。”

诸葛亮一边说,一边指着地图详细示意。

山阳郡大致就在后世的山东河南江苏三省的交界处,后世这一带有微山湖等水泊,还有东平泽、菏泽等沼泽地。所以自古就是沼泽盆地遍布、交通基础设施非常烂的地方。大泽之间多有豪强坞堡势力。

包括曹操麾下的部将李典,他的家族其实原本就是山阳郡境内最大的坞堡土豪势力,曹操就是看中的李家那几千上万的家丁,才让李典家族的人做高官封将军。

汉末的时候,微山湖还没有形成,但是在山阳郡和济阴郡的边界上,另外有一个大泽,名叫巨野泽,这个大泽后来到了唐宋之际,就演变成了水泊梁山。

但凡看过《水浒传》的看官,基本都能对当地的穷山恶水有直观认识。

所以诸葛亮指出,如果让关羽深入敌后切割,那就得绕过巨野泽为代表的一大片沼泽区,直接从济阴郡最西边往北插,一口气割下来整整三个郡。如果指望从这三个郡中间一点点吃,那反而是不现实的,只会愈发深陷泥潭。

这种烂地,要么不拿,要拿就得一口气全拿,不存在拿一半。

而赌得越大,风险自然也就越大,非关羽这样的名将,怕是不可能快速完成这样的任务。

刘备听完后,眼神也是一亮,很快做出了决断。

“二位之意,孤已知之,如此重任,若是换了旁人去执行,孤还真不放心。但若是云长能去,定然能马到功成!

孤素知云长在敌军中的威望,尤其天下豪强盗贼,闻其名便颇受震慑。孤再设法为其调度后继,可保万全。

而且方才提到的‘云长的胜利,需要以我军在河北的不败、至少是不退为前提’,这一点也只是看似有风险,实则安如泰山。孤相信子瑜和子龙在河北,绝对能够顶住曹操!只要云长打到了黄河岸边,对岸的土地不可能不是依然掌握在我军手上!所以此事便这么定了吧。”

听了刘备这番分析,诸葛亮反应很平淡,似乎早就料到了,而徐庶则是微微惊讶了一下,随后暗叫侥幸,自己刚才的建议似乎是歪打正着了。

如前所述,徐庶的建议,确实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关键就在于“我军深入敌后断敌后路的军队,本身也可能被敌人断敌后路”。

这就有点类似于下围棋时的打劫,攻入劫眼的棋子,本身也是差一口气就会被围死的,这时候就看双方谁的气长,这一口气不能断,打劫就打赢了。

徐庶建议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么搏一把挺有希望,但他并没有真正算过“打劫双方谁的气长”这个问题,真要落实执行,还得刘备诸葛亮谨慎评估。

而刘备正是因为对二弟太了解了,所以立刻判断出,如果跟曹操在兖州中部三郡“打劫”,关羽的“气”肯定比被切断的兖州三郡的曹军的“气”更长。

刘备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关羽历史上对于“群盗”之流的号召力太强了——原本历史上,关羽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然后宛雒群盗纷纷响应,最远甚至有到河北的豪强群盗都主动响应关羽,为其支档,遥领其印绶、遥受其节制。

这一世,虽然前些年荆北战场的战役发展形势,跟原本历史有了很大出入,宛雒地区的百姓,也没有因为汉中之战的转运徭役而被逼得活不下去纷纷响应。

但刘备对关羽的认识,却还是非常清晰的,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弟,在天下“群盗”之间的号召力。

而山阳郡、济阴郡境内的曹军,说白了有大量的地方豪强势力,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李典,虽说李典现在不在当地,被曹操拉去河北了。但巨野泽、菏泽等大泽周边的地方坞堡势力,说白了就是对曹操听调不听宣的“群盗”。

关羽只要断了他们的归途,把他们和曹操直辖领土之间的联络切断,再以攻心之法威慑,这些“群盗”还不直接被吓得投降?

哪怕不是瞬间投降,但他们在投降之前所能憋的那口“气”,肯定是不如主动发起“打劫”的关羽的那口“气”更长的。

当然,刘备在算这盘围棋的“气”时,也需要算到被围曹军北侧那一面的“气”,理论上来说,即将被围曹军的北侧“气”都是由诸葛瑾和赵云率领的刘备阵营河北军来断的。刘备默认诸葛瑾和赵云足够靠谱,能一直把那一面堵死,不用担心漏气被敌人接回去。

想明白这几点,刘备就知道这事儿齐活了。

就这么干吧。

当然,刘备这边也得配合,他也得赶紧亲自调集一部分援军去填补梁郡睢阳一带的防线,这样才能让关羽的部队无后顾之忧地舍了睢阳直接北上、轻装疾行穿插,趁敌不备把曹操治下的兖州凸出部彻底削平。

刘备也是说干就干的脾气,当即让三弟把魏延部单独抽调出来,立刻派去睢阳战场,而让张飞自己兼顾许县和陈郡两处的进攻任务。

并且关照张飞最近佯攻不能停止,一定要死死黏住曹仁、曹真和孙权。这样曹军在兖州方向才能被拉扯出更多的空档,为二弟的突破制造机会。

这边做好了万全的配合准备后,不过两天时间,刘备的新命令也送到了睢阳前线的关羽手中。

关羽一看大哥的军令,还有附随的诸葛令君的私信,交代了具体如何推进、如何攻心的细节要领。

以关羽的军事才干,自然是立刻就领会了作战意图和精髓,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