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73章 火牛阵是假的,但破营的效果是真的

随着曹军连续数日强攻失败,被迫转为“剥洋葱”、围点打援后。

诸葛瑾的内心也就更加笃定了,知道自己肯定能打赢这一仗,区别只在于过程的曲折程度。

他也借着曹军改弦更张的机会,仔细观察了敌人的最新部署动向、备战措施,发现了一些漏洞,随后自然而然地心生一计。

诸葛瑾说干就干,很快就修书一封,然后就要派人送去太史慈和张辽处,让他们不必忙着赶来增援,可以微调一下后续的部署。

诸葛瑾写完信的时候,赵云也刚好入帐,有军务要请示,看到诸葛瑾手上的信,便忍不住有些好奇,随口询问了几句。

“这是要送给子义的急报?莫非是催他加速行军、快点赶来?子瑜,恕我直言,如今曹贼的攻坚之力,比我们战前预想的还弱一些。

或许我军还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多撑几天,也多给曹贼放点血。让他顿兵坚营之下,师老兵疲、气丧意沮。完全没必要催促子义的。强行军对于兵马的战力也有损,赶路太急反而影响决战时的状态。”

赵云和诸葛瑾是合作了十几年的,又是他妹夫,私下里没外人的场合就比较敢说,有什么意见从不藏着掖着。

诸葛瑾也知道赵云的提醒是好意,当下轻描淡写地解释:“放心,我自然有数。这封信,却不是催子义尽快赶来的。

恰恰相反,我让他慢慢走,往北绕一点,避开敌军主力。尽量沿着白沟河赶来馆陶战场,和下游的我军水军水陆配合推进。

最重要的是,我多给了他几天时间,还让子仲(糜竺)和子泰(田畴)配合他,让他额外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补给,再来馆陶战场。”

赵云听说不是让太史慈赶时间,反而恰恰是让他慢慢来,这才放心了,同时也被激发了更多的好奇心。

慢慢来只是为了给曹贼进一步多放血么?可是子瑜说的让子义做好“额外的充分准备”,究竟是有什么安排?

赵云想了想,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诸葛瑾也没必要向他隐瞒,无论有什么计谋,自己应该都有资格知道,他也就直截了当追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诸葛瑾就知道他肯定会刨根问底,随口得意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是担心大军被曹贼围困日久,存粮补给不足,让子义来增援时,多携带一些给养。

但是骑兵大军如果多带车重,又容易不够灵活,被敌军抓住软肋拦截,才让他水陆并进。同时,我还给了子仲一封信,让他不惜钱粮全力支持子义的补给,集中所有最近能调集到的牛羊,而不要给粮食了,打赢了,全军吃肉!”

如今已是九月底,正是一年中秋草茂盛,牲畜肥美的季节。

诸葛瑾在幽州主政那些年,又一直安抚草原诸胡,广开边市榷场,还大规模做海盐晒盐和腌肉的生意。

那些生意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每年到了深秋时节,三郡乌桓和三郡鲜卑都大量把牛马羊甚至野猪弄到渔阳边市榷场,几十万头几十万头地卖。

没办法,到了寒冬时节,草原上的草就全枯了,牲畜没有了新鲜的草料还想继续养着,就得喂提前割下来的干草,偶尔有“青贮”草料可以吃,总之成本会非常高。

现在汉人官商无限量收购牛羊屠宰腌肉,胡人当然乐于在牲畜最肥美的时候高位套现了。

所以此时此刻,诸葛瑾随便一封信,让糜竺调集几十万牛羊、跟随护送的军队南下,也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糜竺只要几天就能筹集出那么多牲畜,而且这些牲畜的转运也不需要什么车杖辎重,都可以由骑兵驱赶着,如同放牧一般轻松转移。实在汉人骑兵不擅放牧的,还可以就地雇佣三郡乌桓或鲜卑的牧民随军,总之很方便。

赵云听了诸葛瑾的安排后,自然也就不会对这一招的可行性提出任何质疑,他知道诸葛瑾和糜竺做得到。

他只是对于这么做的目的有些不解,便继续请教。

诸葛瑾也不藏着掖着,拿着案头的单筒铜管望远镜,遥遥一指南边的曹营方向,分析道:

“子龙可别以为我筹集那么多牛羊牲畜,只是为了吃肉补给军需、鼓舞士气。我也是看了曹营的部署才这么决定的。

曹贼被我们拖着,反复改弦更张耽误了时间,以至于没工夫没人力去完善修整营垒。我看他就是直接用了公瑾放火烧残的故营,也没重新伐木挖土加固。

反而是把曹军的辎重车杖都排在外围,阻挡设营,取代夯土埋设的拒马鹿角,也不挖壕沟——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海量的牲畜,这种‘临时活动营垒’,完全可以一鼓而破!到时候直接驱赶受惊的牛羊冲就是了!

反正我军相持,需要补给军粮,牛羊死了就直接给大军吃了,也不浪费。”

饶是赵云擅长骑兵战术,听了诸葛瑾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由惊得一愣一愣的。

他打了那么多年仗,还真没想到过这样的战术。

他当然知道,曹操如今因为反复改变计划、进退失据,耽误了时间,所以修的营垒非常草率,都几乎没有永备防御工事,全是一些移动式的临时设施。

这在汉末乃至整个古代战争史上其实也很常见,比如演艺和正史上都有提到,“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时候,就是先暗中偷袭拔开外围鹿角、骑兵冲杀入营制造了极大的混乱,

但最终因为“曹军车杖环绕曹操中军营垒,甘宁不得入”,没法直取曹操本人的帅帐。

当时扎营,如果有好几层营垒,都是最外围造得最扎实,中间就靠粮草车随便围一下,形成外严内松的局面。

如今曹操把普遍用于内营的临时工事摆在最外围,也是因为人力、时间不允许,只能这么潦草行事了。

或许,曹操还有另一层考虑,比如他也怕把自己的营垒修得太坚固,等太史慈等人的援军抵达后,太史慈就不敢硬冲死冲了。

以曹操的知兵程度,或者说军事常识,他肯定能推算出,太史慈等人最先赶来的援军,肯定是以骑兵为主。

而骑兵攻营是比较不利的,如果修成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骑兵就不会往夯土地基的拒马鹿角上冲了,那是送死。但是换成辎重车杖当工事,骑兵就会觉得有点机会,这也是一种诱敌的办法。

历史上,后来靠车阵破骑兵的战例不胜枚举。从诸葛亮八阵开始就喜欢用车阵破骑,宋、明也多靠车阵对付游牧。一直到戚继光打草原鞑靼的时候,还仔细经营了车阵,并且写进了《纪效新书》。

此时此刻,赵云听了诸葛瑾的推演后,也不由有些好奇,很想知道明明很克制骑兵的车阵战术,如何能被牛羊群破解?靠受惊的畜群在前面送死,真能冲开车阵、让骑兵进去大开杀戒么?

这一点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了,诸葛瑾没法跟他讲道理,只能是打包票:“放心,有我在,我私下里试过,再说就算不能完全奏效,至少也能削弱敌军。

我做事很谨慎的,我也不会学所谓的田单火牛阵,我觉得那个可能有假,牛要是持续被火烧,会乱冲的,不会往一个方向冲,还有可能践踏到自己人。

但只是用巨响在背后驱赶惊吓牛羊群,肯定是做得到的。”

诸葛瑾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赵云考虑到诸葛瑾多年来的信用,也就完全不再怀疑,他就只管到时候实战执行了。

他却不知道,诸葛瑾的这番见识,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明朝的时候,蒙古/鞑靼人就不懂这种破车阵的办法,因此被戚继光等明军将领的车阵打得很难受。但后来的清军,却是专门钻研了破戚家军车阵的战术,具体措施就是强行驱赶牛羊群在前面送死,堆出一条血路来冲垮车阵。

这些战术,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有效性比较可靠,只要别胡乱吓牛,别搞什么放火烧牛就好。诸葛瑾熟读史书,能借鉴的当然要拿来借鉴了。

田单的火牛阵,应该是有传说演义的成分在内,或许历史上田单是用牛阵破了燕国的军队,但很可能不是在牛尾巴后面放火来惊吓牛,具体的技术手段多半是以讹传讹了。

……

诸葛瑾的几封书信,很快分别送了出去。

信使还是由赵云、马超亲自护送、突出重围的,曹军根本就拦不住。

赵云和马超本人当然不会去送信,他们只是杀穿曹军包围圈的薄弱部位把人送走后,又返身杀回来,算是“两进两出”。

曹操听说之后,免不了又生了一波闷气,还失手砸瘪了几个青铜酒爵。

“赵云、马超居然都在馆陶营中,难怪诸葛瑾如此有恃无恐!他这是笃定了就算最后守不住营,赵云、马超也能护他突围,不至于被我军生擒。可恨!”

曹操内心如是暗忖,惋惜这次就算最终大胜了,估计也抓不住、杀不得诸葛瑾,实在是太遗憾了。

不过,曹操也没往别的事儿上多想,后续几日就继续围点打援,慢慢消耗诸葛瑾。

意识到强攻不可取、损失太大之后,曹军也改变了攻战的战术,开始部署更多攻营武器,比如开始组装投石机,把诸葛瑾的内营围墙、鹿角拒马、土台楼橹慢慢砸烂。

诸葛瑾一方当然也不会白白挨砸,论玩投石机,诸葛瑾比曹操还专业,何况这一世刘晔都早早投降刘备阵营了。

曹操来之前,诸葛瑾就在围攻馆陶县城,本来就有现成的攻城武器。当下就拿出质量更好、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投石机和曹军对轰。

战场的节奏稍稍放缓下来,战争的形态竟有点像十二年前官渡之战时的样子了。

只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和技战术水平,都比十二年前的那两支军队要进步得多,令人有一种历史积淀的恍惚感。

如此又拖了整整七八天,曹操几度都以为太史慈的援军肯定要赶到了,但最终太史慈却比曹操预想的来得更晚了几日。

一直拖到十月初二,太史慈和张辽,终于迂回到白沟河下游、绕路沿河逆流而上,前来增援诸葛瑾。

十月初三这天,太史慈和张辽在接近馆陶的途中,还跟曹洪、曹休的曹军骑兵打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最终曹洪、曹休颇为受挫,很是折损了一些兵力,不得不暂时退却,被太史慈撕开了一个口子,接近了馆陶县。

当然,哪怕曹洪和曹休暂时被击退了,拦在太史慈和张辽面前的,也还有一道曹操刚刚拿下的、被诸葛瑾放弃的外营,太史慈和张辽还是没法直接和诸葛瑾会师。

曹操已经把诸葛瑾大半包围了,只留下了朝着白沟河的那一面没法完全合围。太史慈要彻底帮诸葛瑾解围,就得把曹军的包围营垒实打实攻破一个缺口,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攻坚战。

而对面的曹军,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曹操本人,在听说曹洪、曹休骑兵战不利,被敌人杀穿不得不败退时,还是颇有几分不快的。

他冷着脸,第一时间召见了败退回来的曹洪和曹休,仔细询问了战况。

但是当他听说,来的不仅有太史慈,甚至还有张辽一起时,曹操内心的不甘也稍稍缓解了几分,对于曹洪和曹休也没那么责怪了。

“敌军居然同时调来了太史慈和张辽增援,子廉和文烈不是他们的对手,也就不足为怪了……好在敌军都是骑兵,只要他们敢正面强冲攻营,我军就还有很大的胜算!

哼,孤这几日布置的营垒,看似没有鹿角拒马,只靠可移动的车杖临时围挡,实则……呵,只要太史慈、张辽硬冲,绝对会陷入绝境,不可自拔!”

曹操如是在脑中推演了一番,原本不甘的内心也稍稍平复了些。

他用兵近三十年,深谋远虑岂是常人可比?

此番扎营时,营垒修筑不坚,一方面是确实反复改变作战计划,导致人力物力无法从头到尾一以贯之使用,最后只能草草搞成这样。

另一方面,也有曹操的故意纵容在发挥作用。

他也是经过此战、现学现卖,发现诸葛瑾那种“外营修得很草率,越往里越坚固”的迷惑性部署,非常能勾引敌人投入,死攻猛攻,给敌人放血。

既然诸葛瑾能这么干,他曹操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此时此刻,曹军的营垒,虽然外层看上去很临时性,很简陋,但真要是打进来就会发现,防御纵深是很深的,足以让任何骑兵部队如泥牛入海,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一切冲击动能都会被如此纵深的层层车阵吸收完,然后冲进来的骑兵部队就陷入重围完蛋了。

甚至曹操有把握,哪怕赵云马超从内往外冲、太史慈张辽从外往内冲,自己也有把握把敌军四将淹没在车阵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曹操的这种自信心态之下,太史慈和张辽,也果然很快就发起了“救援诸葛瑾”的进攻作战。

诸葛瑾大营内的赵云和马超,似乎也蠢蠢欲动,准备里应外合突围。

曹操秣马厉兵,严阵以待,不顾这些日子曹军也伤亡严重、攻坚损耗很大,准备转攻为守,让敌军好好看点颜色。

究竟是更胜一筹,还是画虎类犬,就全凭手底下见真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