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59章 士别三年,更当刮目相看

舍弟诸葛亮 第759章 士别三年,更当刮目相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郃的部队被马超黏住,陷入打又追不上,跑又跑不利索的尴尬境地。

又面临诸葛瑾和徐盛带着幽州军的步兵主力慢慢逼近,张郃百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就地反打,争取搏一个各个击破。

这并不是因为张郃狂妄,而是他知道拖下去、如果拖到几天后赵云、太史慈也先后赶到,那他只会更加没有胜算。

一个是七死三生,一个是九死一生,那还不如赌一把七死三生呢。

张郃很快回军摆好阵势,就等着迎击马超和诸葛瑾的进攻,一决生死。

不过,随着敌军越逼越近,张郃内心也升起了另一股隐忧,因为他发现战场的地形对自己并不是很有利,自己即将陷入马超和诸葛瑾的南北夹击之中,偏偏又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

原来,在张郃撤军前,需要先把军队都集结到南皮城的西南角、漳水上游的方向,然后沿着已经封冻的漳水河谷,往西南方继续撤退。

而马超黏上来骚扰的时候,是从张郃军的正北方略偏西的位置切入的,钉住了张郃的右翼。

而诸葛瑾和徐盛追上来,为了确保战场开阔,是从张郃军的正东方偏南的位置绕过来的,钉住了张郃的左翼。

当然了,这个左右是按张郃之前撤军的姿态来算的。如今张郃返身准备接战,原地掉头了,左右也就互换了,变成马超在张郃左翼,诸葛瑾在张郃右翼。

而张郃的正面,就是正对着南皮城,这座周瑜守卫的坚城,看似把进攻的敌人分成了两半,但张郃也没办法各个击破,反而要承担被敌人夹击的风险。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张郃只能选择冲诸葛瑾,诸葛瑾的步兵很多,张郃冲上去是没法跑的。而张郃如果选择冲马超,马超的八千铁骑机动性太强,随时可以拉扯他,最终还是没法奏效。

所以最终推演等效下来,就等于张郃只能跟诸葛瑾、徐盛正面硬刚,同时忍受马超的骑兵出现在自己的侧翼、时刻威胁自己。

……

“没有办法,只能硬上了。”

眼看两军逼近,战意越来越紧绷肃杀。张郃咬紧牙关,内心如是暗忖,已经准备迎接第一波的冲击。

然而,就在这时候,战场上偏偏还有新的意外变故发生。

就在张郃和诸葛瑾接近到不足两里地、再跑几盏茶的工夫就能短兵相接上的时候,东北边视线所及之处,南皮城的城门居然打开了,而且有大群的刘备阵营一方将士冲杀出来,帮着一起夹击张郃。

这支军队很快越过了被张郃抛弃的原围城营垒,占住了张郃旧营的冰墙,然后又翻出来,主动追击,跑得非常快。

张郃看到这一幕,瞳孔不由瞬间收缩了一下,凝目看去,来人打着“周”字旗号,果然是被自己围困了两个多月的周瑜杀出来反击了。

不过周瑜的兵马并不多,他被围在南皮消耗了那么久,兵力也有所折损。尤其是很多临时性的非战斗减员、伤病,导致此时此刻,周瑜能拿出来反击的,看上去最多也就几千人。

不过周瑜的出现,也让战场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本张郃正面是不用担心敌袭的,只有左右两翼要面对马超和诸葛瑾。

周瑜出现后,张郃左中右都要面对敌人,周瑜反而成了刘备阵营一方的中军,马超诸葛瑾则是从左右两边绕城而来的。

张郃看到这一幕,心念电转之间,也是彻底被激怒了。

“周瑜小儿被压了那么久,现在看援军到了我要撤了,他就耀武扬威来了,带了几千人也敢追?那我正好赌一把中央突破,先破周瑜,把敌军左右斩为两段!”

张郃一咬牙,当机立断临战变阵,他相信周瑜是三股敌人里最容易打的。

在张郃看来,周瑜出现后,刘备阵营一方的参战总兵力虽然更多了些。但从比例上来说,诸葛瑾和马超都有四五万人了,再多这几千人也就增长一两成战力。

但是周瑜作为一支独立的有生力量,如果被张郃快速击溃了,那么诸葛瑾和马超部的士气也会大受影响,毕竟是眼睁睁看着一支友军当面被敌人打崩了。到时候对诸葛瑾和马超部的战力状态的折损,说不定都不是这几千人能弥补的。

所谓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那就重点孤注一掷先断了周瑜这根最短的指!

“前军转向!给我向周瑜部突击!骑兵也全部加速,给我冲上去,趁现在敌军三部还没完全靠拢,从周瑜和马超、周瑜和诸葛瑾军阵之间的缝隙穿插过去!”

张郃紧锣密度地连番下令,曹军各部也紧急按照这个部署调整起来,数以万计的曹军步兵很快发起了迎头冲锋,骑兵部队也不管不顾地穿插了上去。

此时此刻,周瑜刚出城不久,他的左边和诸葛瑾的军阵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并没有完全会师合拢。同理周瑜的右边跟马超也有点距离。

张郃就是要抓住这两段距离、这两个缺口,直接凿穿进去,形成三面夹击周瑜,尽快把那部分人马先干掉,形成局部优势。

而且,张郃还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战术所能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在此战之前,他跟高览复盘过高览从天津撤围回来时的教训。高览也向他提供过一个重要情报,那就是经过三年的休战,诸葛瑾似乎又搞了不少军械兵甲方面的升级改良,攀了一些军事科技,导致刘备军的装备愈发精良齐备了。

其中高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备军一方的强弩变得更多了,射程、精准度和穿甲能力都有明显提升。之前在天津撤退时高览就吃了这个亏。

张郃既然知道敌军的远程火力更强了,那他和诸葛瑾接战时,诸葛瑾肯定会采取守势,比如冲到你面前一里地就不冲了,然后全军的弓弩手都架弩严阵以待,让张郃一方承担冲锋时阵型散乱、难以远程输出的弊端,诸葛瑾却能先覆盖你好几轮强劲的箭雨。

张郃原本都做好心理准备承担这种不利了,但周瑜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他稍一琢磨后就觉得这对于曹军简直是利大于弊。

因为周瑜人少易杀,自己只要冲上去跟周瑜缠斗在一起,诸葛瑾为了救周瑜,就得从等着敌军冲上来的状态,变成主动冲敌的状态,诸葛瑾的弓弩之利也就不如采取守势时那么容易发挥了。

存着这些念想,张郃的前军自然是一头猛扎,朝着周瑜蜂拥而去,哪怕自己的侧翼也出现了些漏洞,一时也顾不上了。

……

张郃的正对面,一名俊朗儒将此刻正骑在高头白马之上,身着锃亮的灌钢锻甲,腰悬一柄宝剑,剑鞘上宝石镶嵌,珠光闪闪,正是现年三十七岁的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建安十五年就受伤复发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如今的周瑜,已经比原本时空多活了一年,没有箭疮伤病的困扰,以他本身的健康状况,显然还可以活很多年。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他看似被张郃围得很惨,实则完全是游刃有余,演给张郃看呢。每次张郃看上去快要打进来了,周瑜就能表现得奋起余勇,勉强抵挡住。

日子久了之后,张郃也怀疑周瑜就是在演他了。而等诸葛瑾赵云等三路大军发起反攻,张郃早就知道周瑜就是在装弱。

可惜,张郃再自以为看穿了周瑜的装弱,但还是没能彻底看穿周瑜到底装得有多弱——或者说,张郃还是没看出来,周瑜到底还留了多少后手。

此时此刻,看到张郃冲了上来,周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情绪却是镇定得不行。

他平淡而又森然地下令长戟兵严阵以待,同时让弩手前出,放箭数轮,待敌接近后,便让弩手从长戟阵之间的甬道退到后排。

很快,至少上千张三年前刘备军自己都没有的新式单兵强弩,被拉到了第一线,然后上弦瞄准,引而不发。

这种新式强弩,诸葛瑾军中有,周瑜军中当然也有,只是此前周瑜守城时,都一直憋着没拿出来用罢了。

这种弩,说穿了也没什么稀罕的,大致就是相当于后世北宋的神臂弓,不过细节上肯定略有不同,也算是刘备军此前休战种田的那三年里,诸葛瑾的又一改良创举。

自从诸葛瑾掌握了刘备阵营的军备改良节奏后,单兵弓弩武器技术是有一直在提升的。以如今诸葛兄弟加持下的刘备阵营技术实力,造出神臂弓甚至比历史上神臂弓更强的单兵弩,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也谈不上多高的难度。

历史上北宋的神臂弓,号称射二百四十步,且五十步内洞穿铁甲,这种威力和射程,在汉唐的弩类兵器里也不是没人能做到。

只不过传统汉唐的弩兵要实现这样的威力和射程,射速便会慢得多,而且多是双人操作,甚至需要躺下上弦,双手双脚并用,也就是腰引弩。

历史上北宋的神臂弓,最大的优势是用单兵踏张弩的结构,就实现了近似汉唐腰引弩的射程和威力。

诸葛瑾虽然不是很懂北宋神臂弓究竟怎么造的,但他这些年来,通过对其功能要求的理解,反向揣摩,觉得无非就是优化一下上弦的机械结构,让上弦时需要的臂力或者说脚踏力降低,行程则可以长一些。

总而言之,诸葛瑾琢磨了一些省力结构,具体原理未必跟历史上北宋的神臂弓完全一样,但是却实现了等效甚至更强的战力——这里面,当然也有诸葛亮和黄月英的贡献。毕竟诸葛瑾不擅长动手,他只会空对空讲原理,启发身边的人。

最终,这种近似神臂弓的轻便单兵强弩,在建安十四年底的时候就研发试制成功了,又经过改良磨合,建安十五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如今曹刘再战时,刘备军全军至少有了上万张这种新式单兵强弩,以后还会继续扩大生产。

这一次,河北战场是刘备一方的主攻方向,需要最大的突然性,所以这种新式兵器基本上都被配备到了诸葛瑾督师的这个战区,而且在开战之前,就分了两千张新式强弩给周瑜,藏在南皮城内作为杀手锏。

但周瑜演技强,守城又调度有方,根本没用到这种武器,就把张郃的强攻击退了。

周瑜也很清楚,张郃一开始攻城的时候,很少让最重甲的士兵先登蚁附,因为那样的士兵不够轻便,所以不需要新式强弩,也能确保贯穿率。

同时守城只要交叉射击逼近城墙根的敌人即可,那样命中率还能高不少,没必要放着近战之敌不射非要浪费火力去射两三百步外的敌军。所以新式强弩的射程优势,在守城时也显得大而无当,没必要拿出来暴露。

反而是此时此刻的野战,非常需要单兵强弩的射程优势,还能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放箭!”随着张郃的军队冲进二百五十步之内,周瑜麾下的千余张单兵强弩,一起集中爆发,开始猛烈地火力输出。

劲道强横的弩矢,弹道相对平直,就这么直瞄着朝张郃军猛贯过去。

对面的将士还没反应过来,看到敌军从那么远的距离就开始放箭,也是稍稍有些懵逼。但很快一股惨烈的腥风血雨,就让他们顾不上懵逼了。

连番的惨叫在曹军军阵中爆发,不断有士兵哀嚎倒地,那些被射中了手臂、大腿的,甚至被直接贯穿而过,锋镝透背而出,甚至还有被洞穿小腿后直接钉在地上的。

“这是什么强弩?居然威力如此迅猛?而且怎么连周瑜都有?他不是被围城了好几个月了么?这不可能!”

张郃为代表的曹军高层将领,在发现情况后,顿时觉得浑身冰凉,下意识想到自己可能是堕入了一个更加巨大的阴谋网中。

张郃早猜到周瑜在演他了,但还是没想到演得那么彻底。

“敌军怎么能从那么远就开始放箭?这不可能!”一线的士兵也是慌乱起来,很多勇气不足的,被打蒙了的,下意识就要停步。

但大军冲锋,阵势裹挟浩浩荡荡,又哪里是个人能停下脚步的?

个别乱兵被后方的袍泽践踏而亡,还有些扰乱军阵特别明显的,甚至被己方军官当场斩杀以正军纪。

绝大多数的曹军士兵,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好在周瑜的强弩数量并不大,也就在一两千之间,装填速度也不太快,还是可以扛过去的。

只不过,在冲锋的途中,要被敌人的箭雨额外多洗两三轮了。

随着曹军越冲越近,周瑜麾下部署的神臂弓威力也越来越明显。到了最后两轮箭矢时,哪怕是穿着铁甲的曹兵,也能被直接当胸洞穿胸甲,射穿肌肉,直透入脏腑。

除非是射在护心镜上,才有可能在五十步的距离内挡住这种可怕的弩矢。或是射在铁甲叶上之后、又被肋骨直接挡住,那或许能指望拼着肋骨折断把致命伤挡下。

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张郃总算是和周瑜接战上了,双方立刻转入血腥的肉搏。

周瑜的弩手在敌军靠近前已经退到了后方,换上了长戟兵方阵跟张郃搏杀。

周瑜的士兵人数虽然局部远少于张郃,但却人人士气高涨,因为周瑜在战前已经充分动员,向士兵喊话过,让他们知道“我军只要稍微撑住一会儿,友军就会全力夹击张郃,所以不用惧怕暂时以少敌多”。

士兵们都知道只要稍微咬咬牙,局势就能逆转,也就没那么怕了。

相比之下,张郃那边的将士,却得承担速战速决、先各个击破敌军一部的时间压力,越拖他们就越没希望。

而被周瑜的神秘强弩攒射洗礼后,曹军士气就更低了。倒不是强弩的直接物理杀伤有多狠,关键是大家都潜移默化觉得己方又中计了。

周瑜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一边打一边让己方的后排士兵呐喊骂阵:“张郃匹夫!你又中了我家司徒之计了!司徒还有无数后手等着你!之前我都不屑于用!杀鸡焉用牛刀!”

周瑜越是喊话,张郃士兵的气势就越是被压住。不一会儿,明明是四万人和八千人的肉搏,居然打成了势均力敌。

而双方交战后不久,侧翼的诸葛瑾就渐渐逼了上来。

诸葛瑾居然还一改火急火燎往上冲的姿态,同样让弩兵为前队,刀盾和长戟提供支撑,骑兵在两翼拦截可能冲上来骚扰的敌人。

逼近到张郃三百步之内后,诸葛瑾就进一步放慢脚步,再好好整队一下,然后用神臂弓队对着张郃的侧翼疯狂倾泻输出火力。

狂猛暴烈的箭雨,很快在张郃的侧翼掀起了一阵阵血浪。

张郃被射得焦头烂额之际,想要用自己的嫡系骑兵部队绕后侧翼,逼退敌军的弩兵大阵。

但这番仓促决定,很快也被证明是昏招。

诸葛瑾的中军大阵,防卫非常严密,不仅正面部署了超远程的弩阵,连左右两翼也有严密的远程火力准备——也就是说,在缓缓逼近张郃并且开射的过程中,诸葛瑾根本没有尽全力,也没把所有的新式强弩都拉到正面第一线,他始终留有足够的预备队。

当张郃自以为诸葛瑾尽了全力,让骑兵绕到侧翼反冲时,刚好就踩到了刺猬上。

神臂弩的强劲箭矢,飞射贯穿,对于飞驰的骑兵命中率或许不高,但对于肥壮高大的战马,命中率显然能更高一个档次。

战马不仅目标大易于瞄准,而且甲胄防护也远不如马背上的骑兵。历史上北宋的神臂弓对于辽、金铁骑都有相当的威胁,何况是张郃的部队呢。

张郃很快在弩阵的交叉伏射之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比当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遇到麹义的先登营时还惨。

而在张郃的骑兵冲击动能耗尽之后,诸葛瑾终于逼到了最近前,开始全力冲锋。

另一边的马超,也对着已经自顾不暇的张郃,瞅准机会猛冲上来,狠狠把张郃的后军直接凿穿、截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