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51章 刘太尉将于今日莅临他忠实的颍川郡

阚泽带着和张飞、徐庶谈判成功的条件,回到了上蔡城,第一时间就把谈判结果告诉了负责守城的凌统。

孙权已经跟着程普的第一批撤军船队跑了,还有几个曹操派来的、负责辅佐孙权的都尉级别部将,也跟着一起跑了。所以如今城内的防务就是凌统一言堂说了算。

凌统此人并无智谋可言,只有一腔血勇,以及一份刚毅果敢的性情。所以听说谈判结果时,还有些犹疑,担心张飞或是徐庶有诈。

“张飞答应让我们安然撤军,就真会让我们安然撤军么?徐庶也算以狡诈多谋著称。会不会是骗得我军士气低落、无心守城,人人都想夺路争逃,然后他才随后掩杀、甚至半路埋伏,歼灭我军?”

面对凌统的这个问题,阚泽还是敢打包票的:“徐庶虽多谋,但张飞素来豪勇,又以刘备名声为重,他应该不屑于为此下劣之事。

刘备信义之名播于天下,垂二十余年矣,他得有多珍惜这名声?以张飞对刘备的了解和忠诚,不至于为了这点小利做这种事的。

相比之下,我军倒是该担心执行谈判条件时,是否会被敌军抓住把柄、给他们落下名正言顺攻击我军的借口。毕竟要是给他们找到口实,说是我军不遵守谈判条件在先,那他们就能名正言顺不再履约了。

所以我军撤退时,说好了该放弃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放弃吧。说好了只让程老将军的船队接两趟、两天之内撤完,就一定要做到。来不及带走、运力不够的,该放弃就放弃,切不可因小失大、给敌人递把柄。”

凌统被阚泽这么一提醒,内心也不由有些羞愧。因为他一开始确实想着“反正敌人也可能不守约,那我们也不守约,能夹带就夹带”。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确实不能授人以柄。

凌统倒也痛快,直接爽朗认错:“既如此,我自会严格约束部曲,德润先生尽管放心。后续如果还要与敌交涉,就全靠先生了,我只会治军。”

两人计议已定,就按谈妥的条件开始准备全面撤军。程普的运力不足,很多东西注定带不走,凌统也大大方方封存了。

此后一两天内,倒也没有什么意外。凌统和已经退到定颖县的孙权,原本还担心敌人撕毁谈判条件,最后发现张飞、魏延很克制,他们也就放心了。

十月底的时候,凌统和阚泽终于带着一万多人的殿后部队,安全撤出上蔡。在定颖略微盘桓休整两三日,又分批撤往后方的郾城。

如此一来,曹军在汝水方向的防线,一口气往后撤退了九十里地,接连放弃了上蔡、定颖两座县城。

这一带毕竟是中原腹地,原本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所以县城之间的距离都很近,普遍也就四五十里,连退两县也才九十里。

至此,曹军也彻底失去了汝南郡境内的最后领土,直接退到了颍川郡境内——郾城是颍川郡最南边的县城,刚好处在颍川和汝南的郡界北侧。

孙权狼狈退到郾城后,也不得不向驻守该地的曹真请罪说明情况,与之会师合兵。

按照曹操阵营之前的战略部署,整个豫州方向的防务,都由曹仁抓总负责。

曹仁本人坐镇许县,既要兼顾颍川、汝南,也要管东边一点的陈、谯之地。

曹仁往下,分辖曹真、孙权、徐晃等悍将。其中曹真负责颍川,孙权负责汝南。

徐晃一开始负责陈、谯方向。但后来因为刘备军从越来越多的方向发起进攻,徐晃也被调走去别处堵漏了。

所以此时此刻,当孙权败退下来时,他身后就只有曹真直接接应,大后方还有曹仁这个顶头上司问责。

曹真和孙权级别相当,他俩一个是曹操的侄儿一个是曹操的女婿,资历也在伯仲之间,所以谈不上谁压制谁。

见孙权丢失土地,曹真内心只是略感鄙夷,同时也觉得孙权贪生怕死、不肯为朝廷出死力。不过他明面上倒是没有对孙权撕破脸问责。

两人相见之时,曹真只是冷冰冰地寒暄了一阵,问起败退的军事细节:

“仲谋兄何以败得如此之快?上蔡、定颖二城,加起来只撑了二十日。如今张飞直逼郾城,我军要想阻挡张飞夹击我军的桐柏山防线,就只剩这最后一个屏障了!若是再有失,只怕许县就要直接暴露在敌军兵锋之下!”

曹真这番指责,外行人乍一听或许不好理解。不过对照着地图看一下就很直观了。

郾城往北,只剩强、临颍两个县,就到许县了,这是许县最后的要害门户,再往北那俩县其实是凑数的,军事上并没有什么险要可守,再想守就只有直接守许县本身了。

这一点,后世的战例也可以证明——历史上南宋时岳飞从淮西北伐、要收复汴京,在郾城大捷之后,金兀术就知道自己军事上已经守不住汴京了。只能指望打政治牌,靠秦桧残害忠良杀了岳飞。汴梁和许县虽然不在一个位置,但豫东平原的地理形势都是差不多的。

另一方面,郾城又刚好处在汝水的一个分叉口上,由此顺着汝水干流逆流而上,可以到襄城。而从郾城转入汝水的支流滍水和澧水,又可以抵达定陵、昆阳和叶县,从背后把曹军的桐柏山防线捅破。

(注:汝水的支流澧水,和荆南湘江的支流澧水不是一条河,但重名了。可能古人取地名太随意了,都不知道查重。)

正因为郾城如此重要,孙权的失败已经让曹军失去了最后的外围屏障,曹真才不得不急。

面对曹真的指责,孙权也只好尽量给自己找借口,强调敌人的强大、更兼徐庶奸计歹毒,并非他不用命。

“……我又何尝不想为朝廷死战到底!但徐庶用奸计破了程老将军的水寨,我军再不撤,水陆两路都有可能被敌军彻底团团围死,到时候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为了保住兵马,我才不得不撤退的!”

孙权大致把情况如是分说了一遍。

可惜这番说辞,却没能得到曹真的完全谅解,他依然语气冰冷地说:“仲谋兄,你我份属同僚,我无权责难你,是非曲直,自有后将军乃至丞相决断。

但你说魏延靠着徐庶奸计、破了程普水寨,你就不得不立刻撤退,这未免儿戏了些吧?以上蔡城之坚固,死守一个月做不到么?

哪怕被围了,就不能指望我们援军救你?哪怕做困兽之斗,负隅死战,也不至于退得如此之快!你凭什么断定我们不会尽力接应、救你?凭什么断定我们不会再筹战船?

而且你们突围,为什么没有烧城、为什么要把剩余物资留给张飞资敌?”

孙权被曹真这么一问,顿时有些语塞,但内心也是极为憋屈。

曹真这番话,理论上确实是对的,但也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是,他孙权就算有彻底被围的风险,也确实可以选择固守待援。

但他这不是不相信友军能救他嘛!

曹真是什么段位?就算不指望曹真,指望曹仁,曹仁就能击退关羽张飞的进攻了?

孙权心里明镜似的。

这种事情只能指望自己啊,哪能把生死交给友军。

可惜,孙权偏偏没法正面反驳,也不能公开撕破脸说“我不信你能救我”,所以只能是想尽办法先认错认栽,另找借口开脱,总之就是非常憋屈。

而上蔡、郾城这边的最新情况,也第一时间上报到了许县的曹仁那里,随后又报到雒阳的曹操处,上面自然也会有定论的处理意见。

总而言之,此时此刻,在郾城战场这边,曹真和孙权,难免因为败仗的归责问题,生出一些裂痕。

曹真也未必就是要找孙权的茬儿,但他必须尽量撇清自己,强调自己“如果知道孙权被围,一定是会全力救援的”。在官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争取,别人把脏水泼到你头上,那就百口莫辩了。

就好比后世某个姓张的将军,他躲在孟某崮死守了,那最后败战的罪责肯定要归见死不救的李某霞。但如果他跑了,李某霞绝对是第一个跳出来咬他一口的,会强调“他要是不跑,我绝对会救他”。

反正已经没法证明的事情,说大话捞功劳谁不会啊?这跟孙权、曹真的私人交情没有关系,纯粹只是官场的趋利避害。

……

曹营内部因为退兵和丢弃军需物资资敌的事儿扯皮、出现裂痕的同时。

张飞和魏延、徐庶,可是一路高歌猛进。

他们稳稳占下上蔡后,很快恢复了城内秩序,又分兵继续北进,三天之内接收了被敌军主动放弃的定颖,又行两日,便逼到了郾城城下。

郾城这地方,三面环水,东面和北面是汝水干流,南面是汝水的支流澧水,只有西面有些丘陵高地,没有被河水围绕。

张飞自南而来,所以战船可以直达郾城的城南,与城池隔河相望扎营。后续还可以继续往上游迂回、分兵在澧水北岸登陆、在郾城城西另扎一营,以围攻此城。

大军抵达之后,张飞便召集魏延、徐庶问策,想看看后续战事如何推进。

尤其是徐庶之前和他说过,放孙权全军撤退、后续就有施展离间计的操作空间。张飞性子急,见现在到了郾城,就想让徐庶兑现他的设想。

徐庶听了,也不由有些好笑,但面子上还不好表露,只是微笑着安抚张飞:“右将军何必如此焦急?自古岂有指望离间之策立竿见影的?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只能先埋个引子,等时机成熟,自然可以发动。

但眼下,曹仁、曹真对孙权系降将的不信任,还没积累到那种程度,我们还是先看看,如何破郾城,或是假借欲破郾城的姿态,顺便做点别的。只要我们在战场上越来越顺利,敌军内部的矛盾自然会越来越激化,这事不用急的。”

张飞闻言也稍稍冷静了下来,没再追求立刻兑现离间计的收益。他稳了稳思绪,转而问道:“那元直觉得,我军可以‘假借欲破郾城’的姿态,顺便具体做点什么呢?”

徐庶这几天随军北上的途中,应该也是一直有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此刻并不用犹豫太久,他稍微整理了一下措辞,便把自己的新计划合盘托出:

“郾城位于汝水之南、澧水之北,我军在南扎营,完全可以假装要绕去郾城城西、登陆扎营,围攻郾城。实则绕过城池之后,在上游立营并大量囤积物资、船队,然后直接绕过郾城,扑向叶县。

叶县对面就是主公和诸葛令君驻兵的博望了。博望和叶县,分别控制了桐柏山谷道垭口的南北两侧。一旦我军奔袭威胁叶县,曹军的桐柏山防线就会彻底崩溃,主公从南阳郡往西北进攻的主力,就能被直接放进颍川平原。

到时候,无论是郾城还是许县,都无险可守,曹军只能选择以重兵集团与我军相持,再也不可能以少量兵力牵制我军重兵。”

徐庶一边说,一边让侍卫拿来地图,在图上指点给张飞看。

汝水到了郾城附近,因为上游来水有分叉,所以汝水上游水量很小,河面也并不宽阔,难以通过大船。作为支流的澧水就更窄更浅了。这里越往上游越靠近桐柏山山区,连艨艟都开不了了,只能行驶走舸一级的小船。

所以,郾城这个位置,平时因为刚好南北都临河,是足以卡断航道的。曹军甚至都不需要像之前上蔡那样、夹河立营,在城池的河对岸搞水寨才能掐断航道。

在郾城这边,不用对岸水寨配合,光靠城楼,就能彻底封锁河面。走舸这样的小船也都没有上层建筑,从城外经过时,城头直接放弩箭都能压制住小船。

更何况如今已经十一月初了,越到冬天河流越是枯水,可以航运的河段就越是浅窄。这也是孙权和曹真觉得守住郾城就能卡死张飞进军路线的把握所在。

但是,按照徐庶说的这番安排,孙权和曹真死守住郾城,似乎就只能起到卡死张飞直接北上许县的通道,但却没法卡死张飞转向西边背刺叶县的通道。

张飞的部队,先摆出一副要围攻强攻郾城的姿态,然后在澧水北岸的郾城城西立营,实际上运到城西那些物资,后续却不一定是用于强攻城池,可以直接挪用,沿着河继续往上游攻。

当然,即使曹军相信了张飞沿着城下运物资是为了攻城,而不是别的目的,曹军也是会尽量阻击、骚扰的。遇到张飞的船队从城外河面上过,能放箭杀伤还是会尽量放箭。

所以这对张飞的战术基本功依然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需要张飞实打实做出一些配合性的牵制攻势。

比如在郾城的其他方向也搞点小动作,吸引守军的兵力和火力,让城南逆流行船的那支部队少承担点压力。

其中的具体细节,徐庶也没法教张飞了,徐庶毕竟不是直接领兵的将军,对于战术并不是很专精。他也不可能跟演义里那样,连“八门金锁阵”这种虚构的阵法都能破,那只是罗贯中之类的文人想象。

张飞也就没为难人,只是跟魏延私下里商议了一下,就把这个具体的“假装攻城,实则绕城”的战术计划做了出来,随后就分头准备执行。

……

此后数日,张飞的部队很快高效调度起来。

数百艘艨艟在郾城东侧的汝水河面上活动,甚至还有试图用残破的艨艟直接连缀架设浮桥的,摆出要从东边直接跨河强攻郾城的姿态。

还有一些破旧的艨艟,还被张飞直接拉来抢滩坐沉在郾城东门外的河滩上,还运来了大批藤盾、木质阵屋之类的掩体和工事,还有张飞麾下的弓弩手每日依托这些防御设施和城头的曹军对射,骚扰压制,让曹军不得安宁。

这种姿态,还真就把孙权和曹真给蒙住了。因为这种渡河直接攻城的事情,理论上也不是不可行。而且恰恰因为郾城东北南三面都是河水,这三个方向上,城池是没有护城河的,就指望自然河流当护城河了。

而自然河流又不可能真的直接贴到城墙根上,城墙外总要留出多则一箭之地、少则数十步的空地。如果敌军直接用船冲滩坐沉发起登陆,还真能直接利用这片空地组织起强攻。

毕竟正常的护城河跟外界水域是不通的,敌人的战船不可能直接开进护城河。但汝水却是自然河流,敌人的战船直接就能开进来,从这个角度看,汝水的防御效果还不如护城河呢,如果敌人有绝对的水军优势。

孙权和曹真当然也不想看到这一幕,就勒令之前已经败了一场的程普,再找机会反击,把登陆的敌人干掉,把敌人的滩头登陆场阵地破坏了。

程普原本是打得过魏延的,但在上蔡水寨时惨败过一场、实力大损后,就完全不行了。但任务又不能不执行,程普只能是放弃白天正常进攻的尝试,改为夜间偷袭。

可惜,魏延的提防似乎很严密,还有徐庶提醒,程普在敌军临城后的第四天,尝试夜袭被敌军识破,最终再次败退。

程普的兵力折损虽然不多,但这一战,也愈发坚定了孙权和曹真觉得“张飞就是想先强攻打破郾城”的想法。

而张飞的疑兵之计还不止上述这一手。他另外还有派出数以千计的部下骑兵,沿着汝水东岸,直接北上骚扰。破坏郾城和许县之间的曹军控制区,制造了极大的声势和混乱。

尤其这种事情,三年前张飞就做过一次,只不过当时没有渗透深入到那么远罢了。所以曹军遇到情况也不疑有他,只当是张飞又故技重施了,对此很是重视。

身在许县的曹仁,也为此派加急使者来郾城,向孙权和曹真问责,了解郾城前线的近况,要求他们务必守好郾城这个许县最后的门户。

还严令他们“哪怕郾城被张飞团团合围,也决不允许自行撤退,一定要相信朝廷主力会救援他们,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之前上蔡城那样的情况”。

孙权和曹真接到曹仁的严令,也愈发诚惶诚恐,同时也多少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最终孙权和曹真对城南航道的封锁越来越不重视,兵力也被大量抽调到其他更吃紧的方向上。张飞和魏延夜里分兵贴着城南的澧水河道、用小船抢运物资到上游,孙权和曹真就算发现了些端倪,也只当张飞是想从城西进攻郾城。

事实上,张飞也确实有在郾城城西立营,并且在营中囤积物资。

如是运作了数日后,随着张飞脚跟越站越稳,他终于决定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十一月初十这天,张飞留下魏延负责郾城战场这边,他自己亲率两万余人,沿着澧水往西奔袭。

奔袭所需的物资,自然都是靠提前运到郾城城西大营囤积起来的那部分维持。

换言之,那批物资一开始是打着“围攻郾城所需军需”的旗号囤的,但囤完后实际上却被张飞挪用了,是用于奔袭西边上游的叶县的。

有了张飞这样的猛将奔袭,叶县方向的曹军自然是难以抵挡。不过两天时间,张飞就奔到叶县,把城池围了起来。

要攻破叶县虽然不容易,但叶县方向的曹军,也并不是都躲在城里的。

还有一部分当地的曹军,是在城西南的桐柏山谷垭口驻扎、曹军因为这几年跟刘备军的相持、要防止刘备军越过桐柏山,在当地山口有筑造关卡。

张飞抵达的时候,刘备亲率的从南阳郡进攻颍川郡的大军,其实已经严阵以待、从西南边的博望县方向,往叶县这里进攻了多日了。

刘备那一路的先锋,正是黄忠,那也是凶悍无比的猛将。

所以桐柏山垭口关卡里的曹军,等于是正面刚刚顶着黄忠的猛攻,血战了五六日了。

如今,背后又被张飞奔袭掏了菊花。

偏偏徐晃也不在叶县,之前另有变故被调走了。

曹军指望一些史书都不曾留名的无名下将,想靠一座关卡挡住黄忠和张飞的前后夹击,那不是痴人说梦了么?

所以,叶县之战,实在没有什么细节值得赘述的,在张飞绕后奔袭到位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张飞和黄忠合力前后夹击,两天之内就击溃了桐柏山垭口关卡的曹军守兵。随后黄忠就被放了进来,和张飞合兵一处,再攻叶县城池。

叶县的守军一看刘备本人的旗号都亲自杀到城外了,还有诸葛亮为辅,张飞、黄忠打先锋,叶县守将直接就吓尿了,当场放弃抵抗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