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45章 “援军信使”被夏侯惇俘虏了

舍弟诸葛亮 第745章 “援军信使”被夏侯惇俘虏了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瑜靠着韧性而坚定的防守,看似艰辛、实则游刃有余地击退了张郃连续好几天的强攻、猛攻。

张郃在持续付出了一阵子每天四位数的伤亡后,随着部队最初的锐气消退,也不得不稍稍放缓进攻节奏。

虽说还不至于直接从强攻转入围困耗粮,但进攻的烈度肯定是会下降的。

进攻的手段也会更加偏向远程火力的破坏,和消耗性的对抗。

比如,经过实战检验,张郃很快意识到,在攻打这种敌人已经经营了好几年的坚城时,传统的云梯车,哪怕是最重型的云梯车,也没什么卵用。

因为守军城墙上那些新增筑、改建的马面,可以容纳的弓弩手密度,远超原先的想象。而且这些马面的防御力也极强,不怕高抛弹道的碎石雨洗地,可以让弓弩手们安心输出、集中火力进行交叉侧射。

这种情况下,传统云梯车最后那段爬梯子的路程,简直就是给箭雨送菜,白给出去多少人头。

以后再要想强攻,就只能多造葛公车了。虽说敌军也有克制葛公车的技术手段,但毕竟没那么克,付出的代价也还在相对可承受范围内。

当然了,云梯车也不是说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这种东西成本低一些,造得也快,技术含量也低,将来有大量中小型城池的攻坚战时,还是可以用的,毕竟要综合考虑战争成本。

只是那种州治级别的重城,以后靠云梯都没什么戏了。

另外,除了这些近战攻城武器,曹军的远程观测装备一样也得升级。

此战之中,张郃发现周瑜的投石机,可以用非常高抛的弹道反制城外的曹军投石机。而正因为弹道非常高抛,周瑜的投石机可以藏在城墙的反斜面后面。

曹军靠传统井阑、望楼,哪怕造得再高,也没法直接看到敌军投石机的精确位置,也就很难指挥曹军投石机和周瑜的投石机对射。

这个问题,张郃至今还没想到解决方案,只是发现了问题。

不过这也不奇怪,要是诸葛兄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技术性的问题、难关,都那么容易被克服,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解,那诸葛兄弟还混什么?

吃了亏,也意识到了问题,但就是解不了,那才是常态,曹军文武要学会去接受现实。

张郃暂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只能一边慢慢拿时间去磨,一边顶着这种劣势,转换进攻方法。

此后数日,他加大了继续用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破坏护城河的施工。好让护城河上出现更多的缺口,将来便于更多攻城武器同时通过。

而且一边填河一边进行试探性的进攻,还能把守军的防守火力骗出来,分摊更多的压力。

毕竟直接一上来就临城猛冲,守军的弓弩手就能抵近射击、交叉侧射,火力输出效率和命中率都会高得多。

而隔着护城河远远地射,命中率下降一个数量级不说,推土车的防箭护盾也能挡下绝大部分攻击。曹军弓弩手和投石车再跟守军对射时,压力也能小不少,还能海量消耗周瑜的物资。

考虑到周瑜没有外援,而张郃人多势众,还有外援,这样消耗张郃肯定是不亏的。唯一的悬念只在于张郃能维持这样的包围圈和消耗烈度多久,能不能耗到周瑜撑不住。

所以,在围城的同时,张郃考虑到己方兵力富余,都堆在南皮城下,很多士卒也没事可做,轮不到上场。

他就再次下令分兵略定各县,破坏渤海郡境内的敌占区,能抢粮食就抢粮食,能抓百姓就抓百姓。

当然,这一切肯定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渤海郡其他各个小县,有些能撑上十天半个月,有的甚至更久。

曹军行军、转战寻找目标、筹备攻城武器……这些都需要时间。而且有周瑜这颗钉子扎在他们身后,他们也得时时刻刻睁着一只眼睛朝后看,留一手提防周瑜突围袭击深入曹军的后路,这一切都会导致曹军的进度拖慢。

也正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张郃特地把绕后搞定各县和抢人抢物资的活儿,分给了自己的老哥们儿高览负责,而张郃自己就坐镇南皮围城。

高览对于张郃还是绝对信任的,领受了差事之后直接就开干了,没有丝毫犹豫拖沓。

不过,周瑜事先的坚壁清野工作做得也比较彻底,后方各县的府库官仓都集中到了天津城,百姓战前能集中的也都集中。这一切,都注定了高览就算推进顺利,物资和人员方面的收获也不会太大。

只有一些实在老弱病残,走不动路、深秋初冬迁徙了就容易死在路上的,没办法迁移,那就只能任由他们留在老家。而且这些百姓自己也有口粮,官府也不会去搜刮。

高览到了之后,是否会把这些老弱病残也抓走,会不会连他们活命的口粮都抢走,那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周瑜已经提前把渤海郡除南皮、天津以外,其他地区暂时被张郃占领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了。能做的周瑜都已经做了。

周瑜心里也清楚,这次渤海郡大部分周边无险可守的地方,暂时被张郃占住,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次的临时账面损失,绝对会比三年前张郃、吕旷入境的时候,更加大一些,这也是示弱演戏的需要,不能省的。

但这个代价,将来必然要张郃连本带利十倍偿还,只是暂时给他尝三五个月的临时甜头罢了。

……

五六天的时间又转眼而过,眼看张郃围攻南皮城,已经超过了十日。

历史的车轮,也转入了建安十六年的十月中旬。

周瑜身后离得最近的一个县城浮阳县,已经被高览拿下了。

不过城内的具体遭遇如何,周瑜还不知道,毕竟他被团团围困,也不可能得到外面的消息。

高览得手之后,渤海战场上所有曹军的士气,也又回升了一些。

倒不是说他攻下的浮阳县有多少人口、物资,而是因为浮阳县位于南皮以北、漳水下游。高览拿下浮阳县后,算是掐断了从南皮到天津的漳水河道。

刘备阵营将来就算有援军要来增援周瑜,也没法走漳水水路了,除非先突破曹军的堵河封锁。

而张郃、高览肯定不会给敌人这个机会。高览刚拿下浮阳县,通知张郃之后,他俩通过斥候信使远程一核计,立刻就不约而同决定挖掘浮阳县附近的漳水河道,制造险滩、人工暗礁,防止大船通过。

然后再在河岸边立起楼橹土台,架设投石机和床子弩封锁河面。加上初冬时节本就枯水,要想彻底中断漳水的航运条件,曹军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只要破坏工作到位,就算将来刘备阵营的军队夺回浮阳县,也无法重新快速疏通航道。

搞定这一切后,张郃、高览才淡定下来。张郃也连忙将这一收获作为重大战果,汇报给了后方的夏侯惇。

夏侯惇闻报后,也是颇为欣慰。

不过,巧合地是,困在南皮城内的周瑜,对于这一切变故也是同样无比淡定——他和夏侯惇、张郃明明是敌人,在敌人淡定的同时,他也能淡定,这种情况只能说是不可思议。

周瑜哪怕不能掌握外部的实时战况细节,但他至少对大局非常有信心,所以哪怕明知高览貌似断了自己的水路后援,周瑜也完全不担心。

但周瑜麾下的众多部将,就未必个个那么淡定了。

这两天,陆续有一个都尉、两个军司马,都趁着周瑜亲自巡城、经过他们防区的时候,借故向周瑜请教,想知道己方有没有援军。

毕竟这些中层将领,很多并不知道最高层的计划,他们都觉得己方阵营在幽州、青州都还有潜力,不至于让周瑜一家独力扛住夏侯惇和张郃的攻势。

那不成了队友们全看戏了么?天下哪有那样的道理?

站在南皮城内将士的立场上,他们当然希望赵云和太史慈越早支援过来越好。

毕竟,对天下、对整个阵营有利的事情,未必就对每个小团体、每个个体也最有利。

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很多时候是错位的。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大山。

面对属下的担忧,周瑜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他当然可以通过骗人来额外鼓舞士气,比如告诉大家“赵将军跟我是连襟,他肯定会不遗余力尽快来增援,跟我们里应外合打退张郃”。

但是周瑜知道,这种谎说了,暂时士气可能提高,但将来等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后,援军没来,谎言穿帮,到时候士气就会直接狂泻。

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把话挑明了。关键是周瑜觉得,就算他实话实说,城内的士气也是足以守住很久的。

明明白白告诉大家、短时间内不会有援军,那又如何?

想通这个道理后,周瑜平易近人地跟那几个部将摊牌:“我就实话告诉你们了,两个月之内都不会有援军!但你们放心,靠我们自己就绝对可以守住南皮。而且到时候,我们能让曹贼付出更大的代价!连本带利都讨回来!

按照司徒战前定下的计划,如果张郃攻势确实凶猛,青州的太史将军,或许会抽调一些改编后的袁青州旧部兵马,渡河来策应一下。

但是这些部队,战斗力不会太强,也不会太冒进。一旦受挫,便会就地转入防守,如果再被张郃紧逼,太史将军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撤退。总而言之,我们要的是尽量黏住张郃,同时又示弱,让他们看清,河北目前真的没有兵力可以威胁他们。”

周瑜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麾下的部将们也无话可说,都认了这个形势。

反正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也不是守不住城,只是会打得相对艰苦一点。府君都不拿大家当外人了,什么都没瞒着,大家也该死战奋斗才是。

信任都是相互的嘛。

……

周瑜稳住了南皮城内的人心,把“不要指望赵云来救,但太史慈可能会来演戏一样地救一救”这些真相,都和手下的心腹部将摊牌了。

如此一来,此后数日,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南皮城内众将也就丝毫不会惊慌。因为周瑜已经打过预防针了嘛。

而这一切,还真就如周瑜所知的那般,按照剧本演了下去。

十月十二这天,南皮城周遭百里之内,都没有什么变故和新鲜事儿。攻守城的节奏一如往昔,双方只是继续消耗着,周瑜也能确保绝对占优的战损交换比。

不过,在南皮城东南偏南方向、大约一百五六十里地外,却有一桩军情变故,在这天发生了。

这天一早,青州方向的刘备阵营驻军,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尝试从青州一侧、向冀州乐陵郡的西平昌县北渡黄河,直接骚扰威胁张郃的侧翼,以策应南皮的周瑜部守军。

黄河漫长,曹军也不可能沿着千里黄河全线驻防。这一段的黄河,南岸是青州,北岸就是冀州,刘备阵营要从青州救援冀州,从哪里都是能渡河的。

所以渡河之初,曹军并没能有任何半渡而击、拦截骚扰的举动。西平昌县的县令听说敌军入境,也只敢关紧城门死守不出、瑟瑟发抖。

太史慈一路推进到西平昌县城下,然后开始威慑、劝降。县令第一反应自然是不肯投降,只想靠着千余士卒,拖到张郃或者夏侯惇来救。

然而,他这点兵力,在太史慈面前,注定是不够看的。

曹军在黄河北岸各县,还是有不少地方驻扎重兵的,但西平昌县不在其列。因为此地位于乐陵、平原两郡交界,原本就相对穷僻一点,属于三不管地带。

再说了,天下只有千日做贼的,岂有千日防贼的?太史慈来增援之前,肯定是做好了情报搜集工作,专门挑一个兵力相对薄弱的县下手。

如果西平昌的兵力不薄弱,太史慈就不从这里打了,所以肯定是能找到薄弱的点的。

西平昌县令的顽固,最后只是让他自己在两天之后,人头悬挂在了县衙门口。太史慈一番快攻,以二十倍的兵力,速通拿下了此县。

不过,西平昌县令和县尉、以及一名负责守城的军司马之死,也不算完全白费。因为他们用命帮曹操阵营争取到了两天时间。

太史慈看看拿下城池,曹军驻扎在北边东光县的主力,就派兵南下救援了。

张郃本人因为正在南皮军前负责围城,不能轻动。加上张郃距离南线战场距离也更远些,来回奔波更累。

所以这次来西平昌扑灭刘备阵营援军的活儿,就由夏侯惇本人亲自领衔了。

夏侯惇带了足足四万人,直扑太史慈而来。

太史慈在青州,倒也能动用好几万人马增援周瑜,但一来他不能暴露全部实力,二来按计划他可以分兵救援,而不是全部押在西平昌这一路,所以西平昌这边,太史慈只有两万人。

从人数来看,太史慈只有夏侯惇的一半。

当然,如果这两万人都是刘备军精锐嫡系老兵的话,哪怕人数少一半,也是可以和曹军主力一战的。

可问题是,按照此战的战前计划,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太史慈带着嫡系部队来吓跑夏侯惇,太史慈带的只是袁谭麾下的旧部、过去两年刚刚被刘备军初步整顿、改造了一番,战斗力和刘备军嫡系主力是不能比的。

倒不是说袁绍阵营的旧部战斗力就差,河北人和青州人也是有不少悍勇之士的。只不过袁绍阵营的老兵精锐,当初也大多折损了,要不就是被曹操迫降收服了。

袁谭这儿重新拼凑的战力,很多都是官渡之战后数年,才陆续征募的,根基比较差,不是他爹留给他的老兵遗产。

太史慈带着这样的人跟夏侯惇交战,自然得稳着点来。

双方在后续三天之内,在西平昌县与临近的般县、安德县之间,各自小规模野战了一场。

太史慈两战都被击退,但也没多大损失。

最后,太史慈仗着西平昌县距离黄河北岸不远,而十月中旬的时候,黄河这样的大河还没彻底封冻。于是他就趁着一天夜里,连夜行军南渡撤回了黄河对岸。

夏侯惇发现后,也有派人追击。

但太史慈也果断选择了断尾求生,竟亲自率领一支骑兵负责断后,还趁着天亮前主动佯装反击夏侯惇、给敌军制造了一定的混乱,以攻代守拖住了时间,保住主力成功撤到南岸。

太史慈本人仗着艺高人胆大,加上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争取够时间后,还是顺利撤退了。

夏侯惇没占到便宜,最后一路追到黄河岸边,心中也是忍不住暗忖:

‘这几日遇到的那两万刘备军,战力不足,军纪也不够严整,估计是袁谭留下的弱旅。不过这支断后掩护友军撤退的骑兵、虚晃一枪后还能全身而退,战力实在是不凡。

莫非这支骑兵是太史慈本人领了多年的嫡系旧部,都是刘备麾下的精锐,才能有如此实力?’

夏侯惇思前想后,也没想出别的解释,就只能这样说服自己了。

好在这一场从战损交换比上来看,他也没亏。而且击退了太史慈之后,也算是粉碎了刘备军对南皮的一次有力救援。这个消息要是传到南皮城守军耳朵里,守军的士气肯定会愈发低下,到时候就更容易破城了。

然而,就在夏侯惇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自己的所有收获都已落袋为安时。当天晚些时候,又有一个微小的但影响深远的变故,在他的军中发生。

就在击退太史慈、夏侯惇收兵回返的当晚。当时大军正在野外扎营过夜,夏侯惇本人也捧着一卷兵书,旁边放着几块军情木牍,在那儿挑灯夜读。

一个斥候军官忽然紧急进来禀报,说是抓住了一小撮太史慈派出的信使。

“将军!我们巡夜时,抓住了几个敌军的骑兵,试图绕过我们巡逻的防区,前往南皮方向!我们抓到后,初步拷打了一番,这些人都是去通知周瑜,让他安心待援的。”

夏侯惇一听,瞬间来了精神。

莫非是太史慈原本打算增援周瑜、但是被自己击退了,所以临时决定派死士突围去送情报,让周瑜安心等待?让周瑜坚信援军还是会来的?

这要是能截下来,并且篡改一下,或者别的如何如何操作一下,那可是大有可为啊!说不定能帮助打崩周瑜部守城的决心呢。

想到这儿,夏侯惇立刻下令:“快把俘虏的信使带上来!我要亲自拷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