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23章 两路南征,十月渡泸

舍弟诸葛亮 第723章 两路南征,十月渡泸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亲眼目睹了法正在短短半年之内、把越巂郡治理一新的政绩,也亲口品尝了当地新发掘出来的特产。

诸葛亮对于越巂诸部能否长治久安、真心归化,内心已再无疑虑。

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开发这些资源的新技术,两者一结合,还何愁大事不定。

了却一桩心事后,诸葛亮不免心情畅快,得意多饮了几盏,整个人也略感微醺。

然后就顺势话锋一转,从政务聊到了军事上。

诸葛亮先简单问了一下法正这边的备战情况,最近半年里,军队的持续操练做得如何,军纪维持得如何。

法正也都回答得非常详实,表示自从五月底战事结束以来,到如今十月下旬,部队每月都有保持操练,至少操练五日,有的月份相对农闲,就操练十日。

不过,士兵们大部分的时间的劳力,还是要用于农业生产,或是兴修水利整治航运、砍伐竹木、造码头造船厂。

这也是没办法的,越巂郡本地,汉人人口本就不多。新归附的蛮夷倒是挺多,但蛮夷一时不能成为熟练工,也不习惯汉人的劳作方式,哪怕花钱雇人,也要时间去磨合训练,一开始只能做做纯力工。

稍微有一丁点技术含量的工种,就还得指望汉人士兵先做个示范,汉蛮杂处慢慢教导当地人上手。

所以军事训练的体量肯定会下降,但法正保证说,这半年里,军纪绝对没有丝毫懈怠。

反正军屯也好,徭役也好,也都可以按军事化模式管理,法正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屯田兵和伐木修河的士兵,每天都要点卯,按时上下工,工作纪律也管得很严格,足以进一步强化对士兵们的令行禁止。

而诸葛亮派给他的这些南征部队,本来就是刘璋遗留下来的旧部。

刘璋旧部原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军纪不行,没有斗志,作风散漫不知为何而战,有大量一遇到苦战就乱跑的老兵油子。

至于个人的武艺、技战水平方面,其实跟刘备、曹操的嫡系部队,差距也没那么大。

所以重点整顿几个月纪律,再给他们讲讲为何而战,让士兵们看到盼头,看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多么伟大多么有意义,对于部队的提升效果就已经很明显了。

诸葛亮深入细问了不少情况,法正也都一一作答。诸葛亮对于这个备战工作的最终印象,还是非常满意的。

“孝直用兵、练兵、归化人心,皆有所长,真乃主公之福,大汉之福。既如此,我也彻底放心了。器械军需战船,应该也足够齐备了。即日起点起一万五千人马,随时准备跟我渡泸南征。”

诸葛亮最后下达了正式的调度命令。

“属下谨遵钧命。”法正神色一肃,先避席起身拱手,领受了这个指示。

然后他又假装回敬祝酒,凑到诸葛亮身边,低声补充劝了一句:“令君只以一万五千人对付建宁蛮,以及部分永昌蛮,是否过于自苦了……

我们在越巂便能集结两万战兵,令君还带来了数千护卫,兼任护粮军。当地夷帅归顺者,也颇有可用之兵。

如果是担心抽调兵力过多、可能导致后方不稳,那倒是大可不必,属下敢以官职作保,越巂已经不需要那么多战兵驻守维持秩序了。”

法正这番话说得很轻,旁人都听不见,显然是不希望当众质疑诸葛亮的决策,只想私下里善意提醒。

诸葛亮也只是微微点头,然后低声解答了他的疑惑:“这点孝直大可不必担心,南征的最终之战,兵力是绝对不可能不够的。

其实我已预作了两路准备,一路是你这儿的一万五千人,另一路是从牂牁、以及犍为郡最南边的朱提县出击的,也有一万五千人。

两路合兵足有三万,比一开始计划的两万人还多些。你这一路,依然是以张任、蒋钦为主,牂牁那一路,还让兴霸挂帅。

兴霸之前入夏的时候,不知节制,一时染病。如今天气转凉,他早已彻底调养好了,生活习俗也变得严于律己,冬季用兵应该是没问题的。”

法正闻言,这才连忙捧哏:“原来令君在成都统筹全局时、就早有另行准备,倒是我多虑了。”

法正也没多问“三万人是不是多了点”,毕竟刚刚才质疑过一万五不太够,要是再质疑三万人多了,难免有吹毛求疵显摆之嫌。既然诸葛亮有自己的想法,那就由他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

诸葛亮却像是看出了法正内心那一丝疑惑,虽然法正不问,他还是主动开导多解释了两句:

“三万人平一个建宁郡,还让兴霸等名将齐出,对付区区雍闿,确实有些割鸡用牛刀了。不过,我此番的整体战略,也略有调整——

去年刚制定计划时,我想的也是今年冬天为止,先把南中四郡平了,没想过立刻把士燮最后的交趾郡,也搂草打兔子一起灭了。总觉得交趾愈发险远,时间上难以企及。

不过,你初夏时平越巂的速度,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竟能那么快,一个半月之内便抵定胜局。后续各环节,也因此愈发加快,我便重新推算了一下,今年冬春连战,或许能一鼓作气,连士燮也连根拔除!

只不过,具体用兵的时候,还要配合一些方略、战术,最好能吸引敌军主力主动来与我军决战。若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明年开春前灭不了士燮,至少也能重创其心腹嫡系,为后续扫平残余奠定基础。咱就当是求上而得中了。”

诸葛亮提到的这项计划变更,也是他最近几个月、在成都自己花时间琢磨调整的,法正当时在越巂前线,当然不可能和他商量。

不过这种大战略层面的规划,诸葛亮自己独断拍板、不跟人商量,也没什么问题。

他向来谨慎,一切筹划都经过深思熟虑,之前也做过情报哨探和调研分析,最后审时度势而定,并不存在拍脑门的决策。

哪怕世上其他人都需要担心“一言堂是否会导致决策偏颇”的问题,但放到诸葛亮身上,那就绝无问题。

法正听了诸葛亮的想法和安排,很快也说服了自己,全力支持这个计划。

不过他还有些问题没想明白,主要是关于开战理由方面的,以及如何诱敌确保敌人应战,所以他也直截了当虚心求教:

“若能吸引士燮与雍闿合力,一起被朝廷剿灭,固然是好。但如何才能让他们应战呢?

士燮龟缩交趾已有数年,之前就被步子山、陆伯言打得龟缩到仆水(红河)深处,连南海沿海都不敢待。

至于雍闿,虽然之前狂悖无礼,尤过于朱褒、高定,但如今朱褒高定已亡,而且至少时隔了半年,建宁、永昌等地蛮夷,消息再不灵通,也肯定知道了朱、高的下场。

我怕雍闿不敢再明着对抗朝廷,如果没有新的足够大的罪过,到时候大军一过去,他先假意服软拖延时间,拖过了冬天,用兵就又难了。”

法正一边问,一边又细心地盘点了一下之前诸葛令君讨伐朱褒、高定时的那些借口。

打这些蛮王夷帅,虽然也有不少“不臣自立”的远因,但光有远因是不够的,无法激励起士气,会让将士们觉得这是上面的人立功心切主动求战,拿士兵的生命冒险。

所以打朱褒的时候,搭配的近因是靠钓鱼、朱褒截杀了官府的商队,还有其他一些近在眼前的作恶,才把他办了。

而打高定,则是利用了高定之前数年就有侵占属于蜀郡的牦牛县等地。

现在这俩借口都用过了,对付建宁蛮王雍闿,肯定得再换花样。

否则已经学精了的雍闿,肯定不会踩进同一个坑的。

法正飞速思索了一番,自己并没有找出合理的答案。

好在诸葛亮也没打算卖关子,见法正没有领悟,他就直接报答案了:

“开战理由不是问题,首先,越巂郡平定,蜀身毒道商路算是打通了大半,但还有最后一段被建宁郡境内的贼寇骚扰,导致我大汉的西南贸易始终不能彻底畅通。

所以,朝廷要求建宁郡和永昌郡当地的官员,配合朝廷在挵栋、云南、楪榆各县驻军,维持商道秩序,如果雍闿不服,便可彻底将其讨平——而且,这一要求,妙就妙在需要建宁郡和永昌郡两个郡的官员都配合。

而永昌郡那边,楪榆县的官员,乃是朝廷的人,当地县令姓李,是本州从事李恢的族人。而李恢前几年帮主公跟曹贼部将冯楷和谈过,后来还出使联络了吴懿、马超,如今正得我重用。

我已提前通过李恢暗中部署,让楪榆县等地主动恳求朝廷出兵。而我们要到永昌郡楪榆县等地,就必须穿过雍闿的建宁郡,他敢阻挡就是对抗朝廷,不阻挡就徐徐削之。”

诸葛亮说到这儿,先短暂停顿了一下,让法正能有时间揣摩揣摩这最重要的一条理由。

之前讨伐牂牁和越巂郡时,都有一个劣势,那就是没法“联络更远方的其他郡,主动请求朝廷大军入境”,因为越巂和牂牁都不与永昌郡接壤,中间隔着一个建宁郡。

而刘备阵营,在南中地区,是有内应的,最大的内应,就是永昌李恢的家族。

现在,终于出现了“朝廷跟李恢家族的地盘之间,只隔了一个雍闿”这种情况。李恢家族邀请朝廷大军过去维持秩序,这太名正言顺了。

以法正的智商,反应自然也是很神速的,他立刻领会了其中精髓,也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

与此同时,法正也稍稍意识到一些不对劲的细节,便诚恳地提了出来,希望能帮诸葛亮查漏补缺:

“如若用这招……确实不愁没有开战理由,而且开战的时机,也可以完全由朝廷控制,既能得突袭之利,又名正言顺不必担突袭之恶名。

不过,这样一来,会不会让建宁各部人人自危,觉得‘只要他们的同行,有抢先投靠朝廷的,就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借刀杀人诛锄异己’呢?

我们自己自然是知道,李恢一门都是忠义之士,可是在不明真相的第三方旁观者看来,此事说不定就是李恢家族和雍闿家族等南中豪帅内斗,然后其中一方投了朝廷,就借刀杀另一方。”

法正的这种想法,如果是开了上帝视角的后世看官,肯定不会这么想。

因为后世无论是读《三国志》还是《演义》的,都会觉得李恢家族是忠义之士,而雍闿是反贼,孟获则是一开始跟着反贼雍闿趁乱自立的蛮王。

不过,站在当时人的视角,有类似法正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戴上历史的忠奸滤镜。

在他们看来,这个情形倒是有点类似于后世明末那些海寇的案例。

比如崇祯时郑芝龙率先接受了熊文灿的诏安,成了胡建的海防游击,有了官身。瞬间就大义名分加身,实力暴涨,然后“以顺诛逆”把原本同为海寇的刘香给灭了。

当刘香被打得走投无路、再想斥责郑芝龙不讲江湖道义时,郑芝龙直接就能嗤之以鼻:老子是代表朝廷剿灭你个倭寇!谁跟你讲江湖规矩了!

李恢这样的家族,没投靠刘备之前,也是“南中永昌郡豪帅”,他跟雍闿家族算是邻居关系,当然李恢的家族势力要小得多。

如果不加滤镜看的话,这双方原本的角色对比,还真就跟郑芝龙、刘香差不多。

所以法正才会担心,朝廷这次顺势而为,会不会被当地蛮王夷帅解读成“被李恢蒙蔽而借刀杀人”。

但是,诸葛亮只用一句话,就点破了其中关窍:

“就算被误会又如何?身居偏远,主动向朝廷靠拢,主动率领蛮夷归化汉化,这样的功绩不值得宣扬和奖赏么?不值得朝廷帮他们杀几个宿敌么?”

法正闻言,不由一愣,刚才的担忧也瞬间瓦解了。

听令君的意思,那就是要明着强调“给大汉当狗的机会也是需要抢的。如果你的宿敌比你先抢到,就别怪朝廷站在你宿敌那边。”

当狗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需要用雍闿的人头,来告诉西南诸夷这个血的真理,帮他们加深印象。

而诸葛亮的开战理由规划和战前动员,还远远不止于此。

法正刚消化完这些说辞,诸葛亮又给他补充了几点,说道:

“不过这一招,也就在最初进兵的时候好用。后续要想进一步孤立敌人,并且勾引士燮和雍闿沆瀣一气,让他们自陷死地,还可以配合假道伐虢之计。

我们可以明示宣喻雍闿,说朝廷在驻军挵栋、云南、楪榆各县后,下一步还要从挵栋县分叉南下,另派一路人马,驻军青蛉、秦臧、滇池、双柏,直达仆水。

让雍闿和其他当地蛮王为大军提供驮畜、整治道路、在仆水上搜集竹筏。因为朝廷大军要沿着仆水而下,直扑交趾郡治龙编县,彻底覆灭士燮!

如若雍闿真能忍到这一步,那他腹心各县都完全落入我手,留下他当个富家翁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他不放心,觉得朝廷要假道伐虢,则必然会担心自己势穷力孤,难以抵抗天兵。

而朝廷已经明示要灭士燮,雍闿必然去恳求士燮合兵抵抗,让士燮主动沿着仆水北上,来增援他,以求合则力强。

到时候,我三万大军正好将雍闿和士燮的主力在滇池至仆水之间的地带,择适合决战之地一举歼灭。到时候再追去士燮贼巢,所费的精力和手脚也能少很多。

而我让越巂这边和牂牁那边兴霸两路分进合击、先后出击,也是为了诱敌。越巂和牂牁这两路人马,不会同时出发,会埋伏一支作为后手。

如果两军齐出,雍闿肯定会绝望,士燮也会觉得‘哪怕他和雍闿合力,也无法抵挡’,从而龟缩死守。但如果只先去一路人马,只带一万五千人,雍闿和士燮说不定会看到点希望,这才能勾引出来。

至于后续如何让另一路援军加急赶到战场,参加决战,我自有妙计。孝直,你这边只管给我在泸水上准备好足够多的船筏就好。”

诸葛亮把他的主要计划,跟法正彻底通了气,法正这才恍然大悟,看清了全局。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令君的种种部署,可以说是配合得丝丝入扣了。就算最终把雍闿和士燮一锅端了,也是不足为奇的。

“令君真是深谋远虑,神机妙算!”法正由衷地叹服,表示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虚心向令君请教。

诸葛亮也不骄傲,也不过分自谦,只是云淡风轻地打住了这个话题,又稍微聊了些别的细节,当天的会谈也就此结束。

……

数日之后,十月二十四。

诸葛亮一行歇息充分,恢复好了状态,法正也给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渡江船只。

诸葛亮终于带着张任、周泰、蒋钦,领兵一万五千人,从会无县渡泸南下,踏上了亲征建宁、永昌之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