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47章 步步诱敌破徐晃

舍弟诸葛亮 第647章 步步诱敌破徐晃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霍峻大量使用鱼膏和其他油脂放火阻敌、打断了徐晃的攻势。

第一天的强攻,自然是以徐晃暂时失利而告终,曹军也为此付出了一些额外的伤亡。

但双方心里都清楚,徐晃根本就不在乎这点伤亡。

不就是多死几百人么?他面前的,可是霍峻的主力。霍峻主动把上庸地区相当一部分可战之兵,都集中到这么一座并不坚固的城池内。

只要打破了这里,就意味着歼灭霍峻的主力,这是一件事半功倍、先苦后甜的事情。

一旦城墙被挖塌,或是城门被砸烂,曹军冲进城转入巷战,哪怕霍峻手上还有大几千人,也会瞬间崩溃,到时候伤亡交换比这些统统都能一把子赚回来。

眼光要看长远一点。

……

然而,战局的演变,显然不可能这么平铺直叙。

当天晚上,暂时击退徐晃后,霍峻便召集了麾下主要的部将和负责后勤、功曹的军吏,一边统计今日的战况,一边安抚人心,调整对策。

霍峻如今三十岁,面目坚毅身材挺拔。他本是江夏郡竟陵县当地的豪族,家里就有大几百上千的私兵。

早年其兄长霍笃就投靠刘表,愿意为使君出力,得到了官职。霍笃病故后,霍家的家兵就直接由霍峻继承统领了。

他跟随刘表、刘琦已经近十年了。只是此前并无机会建立大功,别人也就觉得他不过是靠着家族本钱才得军职的土豪罢了。

所以霍峻心中也一直憋着口气,想通过实打实的大战证明自己。

此时此刻,他部下那几个军司马、曲长、功曹、粮曹,全都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尤其是那个负责后勤物资和粮草的小吏,看着霍峻今天守城的物资用量,就忍不住心疼,提醒他:

“霍都尉,今日为了放火阻断敌军、烧毁掘城木驴,足足用掉了城内四成的鱼膏存货。

按照这个打法,不出三日,这武当县必因矢石油膏耗竭而破啊!或许,我军当初真该据险而守……”

霍峻毫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那个后勤小吏,那小吏才刚二十岁的样子,最近一两年才刚投奔刘琦公子。此人名叫宗预,是南阳本地人。

霍峻知道这宗预不懂兵法,只会算钱粮物资账目,所以也没怪他。

不过,霍峻察觉到其他部将也都有些不安,他就借着这个机会,诱导大家都把意见说出来:

“你们也认同宗曹属的看法么?”

两个军司马、几个曲长面面相觑,随后三言两语地插话附和,意思也都差不多。

霍峻点点头,然后吩咐:“连你们都这么看,那徐晃就更会这么看了。

放心,我没打算在武当小县一直死守下去。我只是打算在这里守几天,挫徐晃锐气,多杀伤些曹兵,让敌军动摇。

然后,我就会趁夜水路撤走,直接退往上庸,勾引徐晃来追我。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了。十日之前,便有太尉派来的信使,经临沮翻山至房陵联络,说不日会让汉中都尉王平,分三千板楯蛮兵助我。

这些援军,前日便已到了,我已做出部署,让他们设伏于上游的郧堵谷。

到时候,我们只要顺着汉水逆流而上撤退。如果徐晃追击,我们便可在汉水河谷深狭之处,以伏兵夹击。”

听主将终于把全盘计划说清楚了,宗预和其他几个军官才没有再过多质疑。

只是有个别跟霍峻关系好的属下,心直口快忍不住抱怨:“早知如此,何不早点告诉大家,也免得担惊受怕。”

霍峻倒也张弛有度,立刻把脸一板,不苟言笑:

“这种事情,行事不密,必受其害。若是提前告知诸将,万一泄露导致军无战心呢?当然要决定撤退的时候,才能说出来。

你们只管继续执行我的军令便是,不要多问。今日徐晃强攻虽然退了,但他也必然警觉,提防着我们撤退。

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装作还能死守好几天的样子,明天继续这样守。让他看不出丝毫我们打算撤的迹象,然后我们才突然趁其不备连夜撤,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诸将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没有再质疑,全部自信满满地坚决执行霍峻的战术安排。

只有宗预还有些好奇,也有些崇拜,忍不住追问:“霍都尉竟能如此深谙敌将内心所想,实在是令人佩服。”

对于这种崇敬,霍峻也有些不好意思:“也谈不上擅长揣摩敌将,是上次太尉派人送来的命令,提醒我要出敌不意。

若要退却诱敌、与王平配合,不可在敌军觉得我们容易撤退的时候撤退,务必要设法先虚张声势,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三十岁的霍峻,虽然军旅经验已经挺丰富,但毕竟不是智将。

让他实打实指挥打仗,临场随机应变可以。要想配合心理战层面的花活,终究是需要上面的人点拨他的。

好在霍峻如今也是受刘备阵营的遥控。上庸距离南郡也不远,刘备阵营有诸葛瑾坐镇当阳,还有徐庶灵活机动调度。

他们都可以帮着查漏补缺,远程给霍峻提供最好的战术支持。

霍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霍峻顺利稳住了军心,第二天他的部队在守城时,表现果然反而更好了些。

徐晃一开始还觉得,霍峻第一天知道了自己的厉害,第二天是有可能直接遁逃放弃的。

谁知最后的结果却与预料相反,霍峻的部队厮杀时变得更英勇了,着实让徐晃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徐晃因为对强攻自信满满,毫不留力,只想最快速度摧垮敌人的军心,所以催督部队攻城也愈发卖力,损失也更大了些。

一天打完,清点损失时,曹军的伤亡,居然比第一天又高了二百多人,虽然绝对数字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军心实在是略微有所打击。

再次天黑收兵之后,徐晃也冷静下来复盘了一下,他可以确信,霍峻部表现变好,主要就是战意和士气提升了。

面对曹军先登上墙后的肉搏,第二天的霍峻部明显比前一天更敢反冲。

至于敌人的士气为什么不降反升,徐晃是真想不明白,暂时也就不去想了。

不过经此波折,徐晃暂时也不去想霍峻会不会撤退了。他下意识已经相信,霍峻是真要集中全力在这武当县跟他死磕到底了。

而且如前所述,武当县这地方,在两条河汇流的低洼之处,周边水网纵横,沼泽密布。

前一天徐晃刚到时,他还防着霍峻失利后会跑,那样他就没法把霍峻的主力都围杀在此了。

所以当天晚上,徐晃是有分出船只,想要向上游探路,以便绕城而过、彻底从各个方向包围全城的。

但是很可惜,他第一天晚上派出的哨船,很多都因为不熟悉附近的沼泽地形,搁浅了。

而且这些导致搁浅的航道障碍,很多甚至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霍峻在战前临时让人疏浚挖泥、重新堆填改变地形导致的。

不熟悉这一带水文的人,贸然摸黑探路,搁浅就很正常了。

而如果选择白天航行,因为堵水濒临县城。城头的弓弩和投石器都可以封锁河面,徐晃的船也经不起霍峻的砸、射。

被这么折腾了一番、付出了十几条哨船的代价后,加上认为霍峻不会跑,第二天的徐晃也就放弃了“绕城而过,全面包围”的折腾。

就围二阙二,正常攻打吧。

这样还能促成霍峻更快崩溃,等他崩溃后再慢慢考虑追杀的问题。

……

时间很快来到徐晃强攻武当县后的第三天。

经过前两日霍峻的坚决抵抗后,这天徐晃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已经打算再打一场实打实的恶仗,然后把霍峻彻底干掉。

如果还不行,他甚至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再多给一两天的弹性期限。

然而,这天清晨,随着徐晃拉开进攻架势。让又一排掘城木驴,朝着已经残破半塌的武当县城墙压过去时,他却感受到了不正常的寂静。

城头偃旗息鼓,只有昨夜点着的火把,还一直在燃烧。

掘城木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直接就逼到了城墙根,然后开始挖掘。

到了这一刻,徐晃就是再谨慎,也该知道敌人不是在诱敌放近了再打,而是真的跑了。

“霍峻居然撤了?立刻让飞梯登城,夺取城楼开门!别撞别挖了!”

徐晃不由有些气急败坏,他确实没想到,霍峻在给他制造了相当的伤亡后,居然溜得那么干脆。

偏偏霍峻熟悉附近的沼泽水道,又是本地驻军,能提前准备足够多的适合船只,这种事情,霍峻想走他还真就拦不住。

曹军立刻按徐晃的命令,夺取了武当县城。

而进入县城之后,更让徐晃生气的事情还有不少——这座县城,本就是比上庸甚至房陵都更小更穷的,原来就没多少人口。

而霍峻显然是早就打算放弃这里了,所以徐晃进城后,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百姓,应该是战前就被霍峻迁走了。

他还想去看看县城的官仓里有没有什么物资,结果他的一队士卒冲进府库时,也不知道触发了什么,居然就引燃了火灾。

仅剩的一丁点拿不走的粗重什物,多被一把火烧了,还有些负责劫掠的曹兵被烧伤熏倒。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了,徐晃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计较。

拿下了武当县这座几乎是空城的存在后,一个强烈的念头几乎立刻占据了他的心智。

“赶紧派快马斥候、继续往西沿岸哨探!务必在午时之前弄清楚,霍峻究竟从哪条道撤了!”

徐晃不容置疑地下令,随后曹军的骑兵斥候就被撒了出去。

众所周知,武当县再往上游,汉水就会分叉,分出一条支流通往房陵。

直到此刻,徐晃甚至都没摸清,昨夜摸黑偷跑的霍峻,究竟是沿着支流前往房陵了,还是沿着干流前往上庸。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武当县附近,沼泽密布,本来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快速机动。

徐晃带来的部队,又不熟悉地形,被逼无奈着撒网搜索,后果就是半天之内,足足好几十骑斥候,都在沼泽里陷了马蹄。

折损的战马足有三十多匹,被沼泽吞没的骑兵也达到了二十人。

不过这样的损失,也为徐晃带来了他所要的消息,午时之前,他就确认霍峻是带着部队撤往上庸了。

“赶紧给我追!务必不能让霍峻逃回上庸!上庸城池还算坚固,而且周遭山势相对险峻。要是逃到了上庸又要费一番手脚攻坚,务必在野战追击中歼灭霍峻!”

徐晃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立刻催督部队加急行军。

这条命令当然不可能完全不被质疑。所以在刚刚下达之后,就有几个部将提醒徐晃:

“那房陵怎么办?要不要分兵去取?”

“如若不分兵,万一房陵还留有守军,到时候顺堵水而下,断我粮道后路,亦不可不放防啊!”

徐晃听后,倒也全盘采纳了这几条意见。

上庸各县,地形都是比较恶心的,只能沿着汉水及其各条支流的河谷分布。

一旦某条支流沿岸的县城没有肃清,对方回头把那条河和汉水交汇的枢纽一卡,就能让孤军冒进的敌人喝一壶的。

所以放下房陵不管,直接追向上庸,徐晃确实没这个胆子。

谁知道霍峻在房陵有没有留兵、留下反击断后路的预备队,这个风险赌不起。

“既如此,且分五千人去取房陵即可。按蔡瑁所说,开战之初,霍峻本就兵不满万。他的主力已经前出到武当了,就算在房陵留人,绝对不会多。

派五千人对付足够了,如若房陵敌军稀少,就直接夺城。如若敌军还有点人,不能一鼓攻破,就围而不攻,堵住河谷即可。”

徐晃如此下令,并且当场分拨了一名都尉去执行这一任务。

那都尉立刻恭敬领命,乖乖带兵跟主力分道扬镳。

而徐晃自己带着剩下的主力,大约两万多人,继续对着霍峻撤退的方向猛追。

……

由于霍峻本就提前偷跑了半夜的时间,

加上徐晃在发现霍峻逃跑后,还要再花半个上午确认霍峻跑的方向、临时部署追击策略。

所以霍峻足足领先了徐晃至少一个白天的撤退时间,足够拉开五十里以上的路程差。

当然,徐晃相比于霍峻,也有其优势的所在。

那就是霍峻部最开始那段路程,都是坐船撤退。而且要携带的军械装备比较多,什么都舍不得丢弃,所以行军相对缓慢。

相比之下,徐晃军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比较少,可以把用不上的辎重车杖留在武当县,轻装追击。

这一段汉水流速湍急,逆流而上时,步行行军还能比坐船更快些,只是所有士兵的体力消耗都会更大。

坐船的话,负责撑篙摇橹的士兵自然会疲累不堪,但那些没轮到撑船、只是坐船的士兵,就能节约体力,保持好状态。

如果仔细核算一下的话,坐船逆流行军,大致相当于放弃其中三分之一士兵的战斗力、来换取保住剩下三分之二士兵状态优良。

而步行行军,速度更快,但全军所有士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体力衰竭。

徐晃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追了两天,逆流而上了百余里。

终于在六月十八这天,在郧阳附近的汉水河谷,发现了前面逃跑的霍峻部——确切地说,是在这天上午,追到了在此临时扎营、还未继续开拔西进的霍峻。

换言之,霍峻是在这座临时营地里等他。应该是霍峻也提前哨探到敌军相距不远了,再跑也跑不掉,就提前歇下来就地迎击。

徐晃憋了这么几天,终于逮到野战灭敌的机会了,他哪里还忍得住。立刻下令全军整顿好状态,然后发起进攻。

追杀之前,徐晃还亲自策马在阵前往复横略,高声呼号以激励士气:

“荆州兵久不经练,刘表刘琦皆座谈客耳!只要追上去与之野战,敌军必然一触即溃!建功立业正在今日,诸位岂可迟疑!”

曹军将士听了徐晃的鼓舞,也确实士气高涨,似乎连日行军的疲累也一扫而空,叫嚣着发起了进攻。

对面的霍峻,似乎也知道跑不掉了,让士卒摆开阵势迎击。

霍峻有临时驻扎的营地可以依托,防御时战力自然也有所加成。

营地一侧靠着汉水,不可能被逾越,另一侧靠着秦岭,山势险峻。

扎营处的河谷地势本就不算宽,从秦岭陡坡到汉水河滩之间,只有几百步而已。应该是霍峻扎营前特地选过的,专挑附近数十里内,河谷平地最窄的一处阻击。

这样的地形,不利于人多势众的一方展开兵力。徐晃的兵力是霍峻的两三倍,自然也会被更多限制。

营地正前方,还有一道三尺深的旱壕,以及一道四尺高的夯土胸墙,并没有尖桩木栅。这样的防御程度,也不至于让徐晃生疑。

徐晃很快冲到了霍峻营前不足两三百步的位置,在正式冲杀之前,徐晃还抱着几分打击敌人士气的念头,横斧立马对着敌营高声骂阵:

“霍峻小儿!听说你全靠宗族之力得官,实则从无胜绩!

今日被朝廷大军追及,若不早降,不但白白浪费荆州将士性命,也是让自家族中儿郎白白送死!劝你还是好自为之!”

霍峻并不想跟徐晃多饶舌,但对方给他机会打击士气,他也不会客气,就趁着还没开打,最后口头输出了一波:

“徐晃你这弑主之贼!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劝人的?当初杨奉对你何等厚恩!

你为了讨好曹贼,在两军阵前当众击杀故主,这等厚颜无耻之人,实在是世所罕见!

你已中了诸葛司徒的伏兵之计了!既然敢追我至此,那此地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徐晃心中没来由地微微一慌,连忙左右环视一圈,但没看出什么异常,他才强自镇定,压住怒火,喝令全军进攻。

“霍峻这厮,实在可恶,到了这时候还想诈我。不过为什么听到‘中了诸葛司徒之计’这几个字时,明明知道这只是敌人虚张声势,心中还是会发慌呢?”

徐晃心中,着实微微捏了一把汗。

不过他也没更多时间瞎想,因为两军前锋,很快就进入了短兵相接的激烈厮杀。

守营的霍峻部曲,依托营墙一阵阵弓弩交叉攒射,让刚刚冲上去的曹军就不得不先蒙受几波伤亡。

曹军当然也以弓弩还以颜色,但对方有夯土胸墙作为掩体,腰腹以下的部位都直接躲在掩体后,能被射中的面积锐减了一大半。

这种对射,曹军肯定是吃大亏的。

好不容易杀到近前,进入肉搏状态。荆州兵虽然搏杀战力不太强,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依然能死死撑住战线。

徐晃不惜代价,一味催督猛攻。曹军刚刚投入战斗,士气还算旺盛,体力也还能支撑,倒也渐渐赢得了些优势。

不过霍峻的韧性也非比寻常。他利用此处战场正面狭窄的地形特征,得以把部队分成好几组,轮番替补投入,跟徐晃打车轮战。

血战拖了大约两炷香的工夫后,曹军因为长途步行行军而来、加上之前不如荆州兵刚刚扎营休息恢复过体力,双方的体能耐力差距,就很快显现了出来。

对于体力下降的人而言,短时间的爆发力还是可以维持的,真正麻烦的是耐力。

在支撑曹军的最初几口气泄了之后,一进入车轮战拼耐力的阶段,徐晃很快就露出颓势了。

“还有机会!还有机会!霍峻的营地马上就要被突破了!这不是攻城战,只是营地攻防战,霍峻的部曲不曾经历过血腥苦战,到时候肯定会崩溃的!”

徐晃内心也有些紧张,但他还在不断给自己鼓着劲,同时表面上如泰山崩于前不动色,确保给下属部曲提供如定海神针一般的信心。

然而,这样的定力也没能持续多久。

因为很快,决定性的变故就出现了。

战场北侧的秦岭山坡陡峭之处,突然竖起了数以百计的旌旗。

数以千计打扮奇怪、呼号怪异、嗓门凄厉的蛮兵,突然从徐晃部的腰侧杀出,居高临下直冲下来。

那些蛮兵虽然粗野,但手中拿着的弯刀却是精光雪亮,一看就是上好的灌钢打造。还有拿着钉锤和圆盾的,呼啸着直挺挺杀向曹军。

冲到面前的时候,这些蛮兵还不忘先用手弩招呼一阵毒箭。

原本这种手弩只是胜在射击灵活方便,装填快捷,但箭矢的劲道和射程肯定是不如那些大尺寸强弩的。

蛮兵用手弩作战,更多是指望箭矢上的淬毒杀敌,这样哪怕箭矢劲道不够如肉不深,只要毒药发作,一样能杀人。

但是,今日这种居高临下埋伏的场合,手弩的箭矢得到高度落差的重力加持,自然而然就能多射远数十步。

哪怕最终箭矢的动能已经很弱,但对于毒箭来说,只要能射破皮,效果就差不了。

蛮兵一边居高临下放箭冲杀,一边齐声怪叫。大部分都是徐晃听不懂的蛮语,只有一句似乎是特别排练过的,发音很接近汉语:

“汉中王平在此!徐晃狗贼你又中了司徒之计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