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28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舍弟诸葛亮 第28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策的第一次“投石问路”很成功,诸葛瑾和关羽顾忌百姓,都没有趁着他开城门的机会、趁乱以重兵掩杀夺城。

得知结果后,孙策总算松了口气,也自以为得计,更加坚定了他以百姓为肉盾浑水摸鱼的决心。

至于张昭回城后,把诸葛瑾最终开出的投降待遇转述给孙策,孙策也完全不动心。他才不要什么“如夫差自治于甬东诸岛”,或者留个侯爵爵位流浪偏远之地。直接就给张昭否了。

于是此后五六天,孙策军又搞了两次这样的小动作,每次放出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从两万多到三四万。而且孙策非常沉得住气,居然连续两次都没夹带私货。

这属于典型的“狼来了”行径,就是要麻痹敌人。

可惜他遇到的是诸葛瑾,哪怕孙策一直没有夹带私货,诸葛瑾也一直让部队保持警惕,而且他还亲自巡营视察,看到哪支部队因为习惯了无事发生而懈怠,诸葛瑾还会严肃处理、整肃军纪。

而且,看着孙策的举动,诸葛瑾心中也稍稍有点明悟,他决定加强一下此前诱敌突围封锁线上最薄弱的那个环节,也就是在秣陵到句容之间巡逻的张辽部骑兵。

不管孙策有没有诡计,诸葛瑾都是要有备无患的。

终于,时间来到了腊月初七。

这天又是一个孙策军约定的放百姓出降的日子,而且出降的规模是空前的大,估计秣陵城内还剩下的百姓,大多数都要被放出来了。

然而,就在放百姓出降之前,这天一早,天还没亮,秣陵城内的扬州牧府,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故。

原本按计划,出城投降的百姓都是应该由张昭带领的,他还得和诸葛瑾派来接收的陈群例行交接。

但今天,孙策却没打算让张昭出去交接了,他也不想张昭难做,就直接摊牌了。

“张公,今日就不需要你出城交接了,我自会去交接。丹阳太守的印绶在此,我出城之后,这秣陵城的防务,就托付给张公了。

我也知张公近日已心生颓念,若是不想坚守,三日之后,尽可容许你降刘,到时候刘备诸葛瑾也会给你荣华富贵,纵然官职实权不比在我这,但也算是退身之阶了。看在你我四年故交,最后托你这点事情,总能有始有终吧?”

张昭闻言顿时愕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此刻,他才知道自己的投降倾向,已经彻底惹得孙策不信任了,孙策此前用计,竟连他也瞒了。

孙策是求贤,但一個没有忠心的贤臣,留着也没多大用了。

出于最后的士的信用和骄傲,张昭不能不接这个差事,只是苦笑着说:“主公出城时,必会把主力战兵全部带走,能留给我的,最多也就是一些民夫百姓。

要靠这些人守住秣陵三日,为主公吸引敌军注意、争取突围到句容甚至毗陵的时间,倒也做得到。但关羽若真的强攻,怕是城内民夫会死伤惨重,士气崩摧。

到时老夫只能拉下脸来,设法恳求诸葛瑾宽限,把主公与老夫的这三日之约与诸葛瑾说明,他若是肯信我,容我三日后再降,暂不强攻,那就最好。其余办法,老夫实不忍为。”

孙策听张昭这么说,就知道张昭还是要脸的,决定遵守这最后君臣一场的承诺,那他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至于张昭具体用什么手段去实现,孙策不在乎,他要的只是结果。

“张公肯如此开诚布公,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窃闻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不洁其名。张公有始有终,可比古之乐毅。”

孙策撂下这最后一句话,就披挂上马,带兵出城了。把秣陵和城中不愿跟着走的人,都丢给了张昭。

他把张昭比作乐毅,倒不是说张昭的才能有这个资格,只是他刚才引用的那两句话,是当年乐毅写给燕惠王的回信里的。

张昭看着孙策带兵离去,自己成了弃臣,心中五味杂陈。

他亲眼看到,那些被孙策带走的精兵,都额外在甲胄外面套了普通百姓的破衣服。

出城时左右两队都是真正的百姓,中间却夹杂着军队,显然是要蒙混出刘备军那相对松散的包围圈了。

……

孙策军很快出城了,这次还是老样子,用了足足五六万无辜百姓当烟雾弹掩护,黑压压拥出城,把刘备军的注意力彻底吸引住。而他的两万多战兵和强拉的壮丁,都藏在其间。

双方此前已经形成了三次和平交接投降百姓的默契,刘备军的士兵依然是至少停在城门外十里,只是能在地平线上远远眺望到城门开启、人群出城,并没有趁乱上来掩杀。

孙策见自己得计,就驱赶着百姓往刘备军阵营过去,而他自己立刻带着主力加速开始强行军趁乱逃脱。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而且孙策此前还耍了一点小心机:前三次他释放投降百姓时,也是选在卯时正,后来一直没改过,但如今正是寒冬腊月,十天前第一次放人的时候,卯时正天色已经有点蒙蒙亮了,等百姓全部出完城,天色就全亮了。

但今天已临近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时候,孙策军打着火把放出百姓时,天色一点都没亮,这就更容易蒙混了。

他的左右两翼都是数以万计的百姓当肉盾,除非刘备军冲杀践踏这些人群,否则根本不可能立刻追上他,甚至都不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儿发生了什么。

孙策骑在战马上,亲自厉声大喝鼓舞士气:“全军随我疾行赶到淮浦亭!只要趁乱赶到那儿,击破张辽,我军便能突围成功了!刘备军已经信了我们放百姓出城是为了节约粮草、坚守城池更久。必不会料到我军反其道而行之、一边驱民节约粮草一边趁机突围的!”

全军将士勉力奋起决心,跟着孙策趁机奔逃行军,昨晚他们很早就休息了,睡得很足,孙策还提前了两天一改先前节约粮食、每天只给喝两顿稀的的作风,从前天午饭开始就给士兵们吃饱,为的就是给今天跑路做准备。

体力充足的士兵们,便在孙策的鼓舞下一路狂奔,大约离开了包围圈二十里路,关羽和赵云才在接受百姓的混乱中,意识到孙策弃城突围了。

忙乱之间,关羽和赵云自然要分兵追击,而诸葛瑾还得想办法让人迫降被留在秣陵的人,打探留守将领身份,这些事情虽然可以并行操作,但联络沟通,至少也要耽误一时半刻。

孙策赶紧趁着这个机会,尽量拉开距离。

……

淮浦亭,是秣陵城东南的一个亭,位于“淮水”之畔。

汉朝的时候,长江以南后世南京周边这条河,也是叫“淮河”的。到了唐朝,才为了跟江北的淮河区分,把南京周边这条改名为“秦淮河”。

淮浦亭大致就在后世的南京江宁区核心地带、江宁的方山景区那儿,距离秣陵城三十里,再往正东五十里就是句容县。

熟悉后世南京地理的看官应该都知道,南京周边是有不少山的。所以孙策想走正东面突围是不可能的,会被汤山、宝华山阻挡。

所以只能先沿着“秦淮河”向东南逆流而上,绕过城池正东那些群山,然后再折向正东,就可以抵达句容县……

对面的诸葛瑾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战前就安排有截击巡逻的骑兵队,由张辽领兵堵在那段路上,往复逡巡。

此前几个月,也有从句容方向试图试探性往秣陵运粮的江东军,或是想带信过去,都被张辽截杀了。

后来后方的江东军眼看这样不行,认清了现实,也就彻底放弃了小动作,不再白给送人头。

现在只要孙策想突围,就肯定会撞上张辽。

……

果不其然,出城后短短一个半时辰,孙策就带着部队狂奔三十余里,在淮浦亭这处秦淮河拐角处、大致相当于后世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的位置,跟张辽的巡逻骑兵营撞上了。

两边都是丘陵林区,中间一段大约十里宽的平原田野,秦淮河纵贯其间流过。而孙策的军队都沿着秦淮河南岸急行军推进,张辽的拦截部队也同样提前部署到了南岸。

此时已是辰末巳初的样子,天色已经彻底大亮,视野非常好,双方都老远就发现了敌人。只是这天天气有些寒冷,虽是江南,亦下了大雪,秦淮河上甚至有薄薄的冰层封冻。

江南的雪水分大,松软的时候固然踩着摩擦力大,但稍稍被踩实后,就容易融化再冻,变得湿滑无比。

这样的天气,对于骑兵来说,免去了在稻田间泥泞陷蹄的麻烦,却也增加了湿滑滑倒的风险,可谓是利弊参半。

而对于步兵来说,后排的士兵同样要担心前排士兵冲锋后、把积雪踩融成冰后的湿滑践踏,接战时必须降低冲刺速度缓缓而进。

孙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了这样的作战环境,他还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愿意稍稍拿出一两盏茶的工夫,看看能不能说服张辽别自己找死,他也能省点事。

孙策便亲自跃马出阵,对着对面大喊:“张文远!你不过是吕布麾下降将,屡战屡败,数易其主,如今手边不过千余骑,我今日有大军三万,哪怕只轮骑兵,人数也在伱之上!

只要你不拦我去路,我自会放你生路!就算诸葛瑾苛责于你,你兵力如此孱弱,拦不住我也是该的,刘备还会行军法不成?切勿自误!”

对面张辽倒也冷静,看孙策要骂,他也就陪对方玩玩,阵前对骂道:

“孙策小儿!你不辨忠奸,给曹贼这等欺君罔上的叛逆为虎作伥,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了!我虽兵马不多,但赵将军的铁骑马上就到!你以为你的瞒天过海之计,能瞒得过诸葛先生么!”

孙策大怒:“你这给三姓家奴为奴的匹夫!三姓家奴死后,又继续易主跟随刘备,这等汙滥之辈,还有脸说我!全军冲锋!随我突破张辽!”

张辽也把兵器一招,指挥麾下骑兵冲锋,一边大怒吼道:“温侯岂是你能评价的?温侯或许不义,但绝对忠于大汉!他为奉陛下衣带诏讨逆而死,乃是大汉忠臣!你这逆贼算什么东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