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106章 刘勋:虽然我们败了一阵,但还剩两万人打八千,优势在我

桥蕤慢吞吞赶回濡须口,见刘勋果然已经到了。

他也暗暗庆幸,幸好自己一大早被敌军的箭矢伤了,估计刘勋也不好意思过于发作。

情况也确如他所料,刘勋不愿跟伤员一般见识,只是忍着气公事公办询问交战细节。

桥蕤也把情况半真半假说了,一方面强调此战失败、要部分归咎于朝廷的对外关系误判,导致他被偷袭。其次己方通信工作肯定也没做好,刘勋部的行程泄露,导致他猝不及防。

这两点主要的锅推出去后,桥蕤又粉饰了一番自己如何血战退敌、奋力追击,最后英勇负伤,才不得不放弃扩大战果。

刘勋阴着脸问具体战果,桥蕤就说“我军前后伤亡不过一千余人,射杀追歼敌军三五千之众,只因大江之上无法夺取敌船,因而没法斩取敌尸首级”。

这招计功借口,在水战的时候最好用了。

刘勋也知道肯定有猫腻,但没有证据,加上他们在粉饰战果方面有共同利益、需要一起糊弄袁术,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

“斩获这些暂时不去计较,但水寨受如此重创,不反击是交待不过去的!刚才我已计点,连出征广陵的军粮都被烧掠大半。

眼下剩余的粮食根本不够我们围下广陵城,还得另筹!必须趁着这段时间打出一个反击大捷,才好向陛下交代!”

他深知打仗的士气对抗,不仅仅在于伱抓住了多少优势,还要善于宣传。

苦不堪言的袁军先锋,在被白白射杀了不少后,终于认清形势。

走舸是毫无舱板遮蔽的,所有士兵直接站在甲板上,最多就一个类似乌篷船的顶棚,但也只是防雨淋的,未必能完全防箭。即使防箭,也只是防从顶部落下的抛射箭矢,对于平射毫无防护。

刘勋和桥蕤的备战迟钝、索敌滞后,给了诸葛瑾准备万全的机会。

整个过程中,刘勋、桥蕤一方只有一个谋士对这番交涉尝试提出过反对,那就是刘勋的功曹刘晔。

这样的不对称作战,立刻让袁军的小船士卒蒙受了不小的伤亡。

此后几日,刘勋就和桥蕤合兵,先去虎林和铜官镇耀武扬威了一番,烧了点民房,还肆虐了几座跟山越人贸易的临江小渔村,但完全没逮到诸葛军的主力。

定下规矩之后,诸葛瑾就关照关羽,让他这几日带着士卒临阵磨枪、适应一下大船上的跳帮攻守、放箭压制,如何打江面上的堂堂之战。

不把这些优势吃干抹净发挥足,岂不是太浪费“诸葛”这个姓了。

让敌人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吃了亏,物理上和精神上输两次。

也好在甘宁这次火攻把桥蕤的三条楼船都烧了,哪怕刘勋还有个别楼船,压力也不会太大。

就算有,起码也是斗舰级别的大船才能装,走舸和艨艟肯定是没有的,艨艟最多也就装一架床子弩。

不过汉军将领们并未太担心,诸葛瑾把双方的兵力对比摸得很清楚,战前就给诸将透过气了,敌军不过是我军的二点五倍。

他当初来庐江不过是为了避战,他祖籍是寿春人。投靠刘勋也是因为需要在当地找个靠山,要是靠山不安全了,那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而对面的刘勋,虽然不知道己方到底被这番喊话动摇了多少,但也连忙吩咐属下稳定军心:

刘备军原本的地盘在偏北方,刚刚往南一路打过来,诸葛家在豫章站稳脚跟也才不到半年。

那可是诸葛亮亲自守城!

甘宁和太史慈更专业,经验更丰富,那些需要迂回游斗、灵活穿插的角色,就交给他们了,分配战船时,也给甘宁他们以快船为主。关羽的人就部署在几条斗舰上,负责中军的攻坚——

午后时分,春谷县以西二十余里的长江江面上,袁军居上游、汉军居下游,双方浩浩荡荡摆开阵势。

对于这一点,桥蕤也不反对。

这样的指挥,当然也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会占用袁军的大船兵力,导致袁军本就不多的大船部队,都被甘宁牵制走了。

太史慈带着四千旧部,重新逆流而上,来春谷县会师报捷:芜湖城已在他和关羽合力之下被拿下,且孙策暂时没有动向。

诸葛瑾见二弟都这么判断,而且守城确实不需要勇将,只要士兵素质和士气够,智将守城也是一样的,就不再顾虑。

两军先锋相距还有数百步,诸葛瑾这边就旗帜一招,示意先锋的甘宁部先齐声呐喊,打击敌军士气。

六月二十,经过数日紧急集结、磨合的汉军,终于迎来了袁术军的主动全面进攻。

坐镇中军大舰的诸葛瑾,虽然不能知道敌军具体怎么想的,但看到甘宁顺利把扰乱敌方军心的话喊出去了,他还是非常满意。

袁军远距离乱射几乎没什么战果,也只能无能狂怒。

甘宁部军中那些大嗓门的士兵,纷纷掏出战前诸葛瑾让人准备的木质喇叭筒,开始高喊:“刘勋无谋、桥蕤寡断,白白放任我军与讨祖郎的关校尉会师!你们中了诸葛中郎的计啦!”

他在袁术称帝之前,就隐隐有不好的预感。袁术果然称帝、并且被那么多“盟友背叛”,让刘晔不由得掂量起来:袁术究竟多久会众叛亲离,自己是不是该找机会跳船跑路。

但艨艟的灵活程度高于斗舰,比走舸也不差太多。

历史上的关羽,后期水军能力也是不错的,但那些能力,果然是他去了荆州之后,坐镇荆州近十年,才慢慢磨砺出来的。

这个要求当然是让诸葛瑾啼笑皆非——对方居然至今还以为当夜直接动手的是太史慈部。

哪怕只快三天,他们也可以只对付太史加甘的六千多人。

己方每抓到一丁点优势,到了搏命死磕的时候,都要充分宣扬出来。

诸葛瑾便交待道:“云长,虽然你如今是校尉,而兴霸、子义皆只是都尉,你位在众将之上。但你想要参加此战,就必须约法三章。

以至于当刘勋、桥蕤最终正式总攻时,已经是六月中旬末了。

关羽也忍不住红脸更红,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然承认:“某确实未历水战,但大敌当前,有机会尽一份力,岂能畏葸不前!

“云长……你可熟谙水战么?据我所知,你好像从没打过水战。”

就好比后期的张飞擅长山地战,那也是跟着刘备平蜀慢慢磨练打出来的,哪有人天生就会。

刘勋略一思索,就认可了桥蕤的判断。

刘晔表示这种扯皮肯定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挟愤出兵,仗着己方将士们刚被偷袭激怒的当口,还能同仇敌忾速战速决。

同时,要求己方的艨艟和斗舰大范围包抄拦截甘宁,堵甘宁的走位,让甘宁无法再这样肆意游斗。

“快传令各部不得听信敌军妖言!哪有什么拖延战机!此战我军依然是两万打数千,优势在我!看看江上船数就知道!”

毕竟相比于陆战,水战实在是太少了。此前只有孙坚与刘表、孙策与刘繇的两场水战,能超过这一规模。

打响了汉末至今为止、规模绝对排得进前三的大水战。

关羽主力暂时留在芜湖县,以备警戒,太史慈部则回来跟甘宁会师,准备应对敌人可能的反扑。

可惜刘勋、桥蕤皆无如此决断,刘晔也就懒得再废话了。

这话若是别人说,关羽肯定有点不服,但诸葛瑾说就完全没问题。过去这十个月,诸葛先生已经在他心中累积了足够的威望,让他佩服不已。

于是他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到时候亲自坐最大的那艘斗舰,跟关羽同船督战。

但关羽表示,他给诸葛亮留了四千士兵守芜湖,还有两三千最近刚刚甄选收服的祖郎部山越兵,足以确保芜湖城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出问题。

但他们就是这么慢,最后才不得不面对太史、甘、关合力的八千余人。一切都是袁术军内部想法混乱、哨探不力、调度失措,咎由自取的。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此战你必须服从统一调遣。临阵细节,可按兴霸他们点拨,随机应变,切不可托大。只要此战能胜,你摸到了水战的门道,日后才能自行其是。”

刘勋和桥蕤被信使往还、交涉扯皮拖住,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又三天之后,关羽竟也带了两千人来锦上添花,跟甘宁、太史慈合兵一处,让诸葛瑾这一路水师的总兵力,超过了八千人。

诸葛瑾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先入为主。

而且诸葛亮还亲笔写了一封信,托关羽交给大哥,就是让大哥不要担心,说根据他派出的斥候哨探侦查,诸葛亮判断孙策情绪已经稳定了、应该是认清了形势,几乎不可能再冲动试图夺回芜湖。

看到关羽到来,诸葛瑾还是有些担心芜湖城防的,所以专门找关羽问了几句。

甘宁的艨艟还普遍在舷侧加固了木板,箭矢射上去都是钉在木头上,拔了就能直接回射,连草船借箭都省了——

但诸葛瑾也没直接拒绝,而是又多戏耍拖延了几日才拒绝,给己方尽可能争取了更多集结兵力的时间。

诸葛瑾还是非常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的,不过有坚固大船的情况下,上上战场也不是不行。

……

张多和许乾这俩巢湖水贼出身的将领,先后自作主张下令:让走舸战船绕过甘宁,去找那些笨拙的汉军大船、使用火把火攻,靠绝对数量优势围殴。

战船数量看起来有七八倍差距,那恰恰说明了袁军大船被烧毁太多,大量使用了走舸小船凑数。

袁军战船足有近千艘,遮蔽江面,而汉军战船只有百余艘,看起来孤零零的。

不过,对于关羽的来援,诸葛瑾出于稳妥考虑,还有最后一点必须摸底和交代:

他们并不知道,如果自己动作再快六天,他们原本是有机会先单独打甘宁的三千人的(当然如果发生那种情况,诸葛瑾也不会应战,他会放弃春谷县的水寨跑路,拖延时间)

两人聊着聊着,诸葛瑾也意识到这点,便觉得此战不如由他亲自坐镇督军,或许能更好协调关羽和甘宁太史慈。

楼船这种汉末最大型的战船,建造周期太长了,从寻访工匠、准备材料、规划建造,半年肯定是不够的。

都怪将军们废物!听敌军的意思,若是我们早几天来,遇到的敌人就会少得多?都怪上面在铜官镇和虎林港浪费时间!

但如今的关羽,却是刚来南方,此前平豫章的数战,凡是关羽参加的,没有一场是水战,水战都由甘宁这个专业人士代劳了。眼下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才是关羽的水战初阵。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如果不做这样的牺牲,任由甘宁游斗屠戮己方小船,士气怕是很快就会撑不住。

甘宁防御住了敌人的主要输出,便趁势在战场中穿梭腾挪,专挑袁军那些轻快迂回的走舸拦截,直接拔下船板上的箭矢,对着走舸放箭。

而且如今才建安二年,官渡之战还远远没打呢,投石机类兵器在华夏大地上还没迎来第二春的大发展,水战普遍是不用投石器类装备的。

袁军投出的火把纷纷坠落在江面上,根本丢不到甘宁的船上。

浪费了不少时间后,最终才确认诸葛家的水军主力驻扎在春谷县,这才准备全军压上,去春谷县找回场子。

……

这样的事情,其实六年前孙坚跟刘表厮杀的时候也干过。当时也是孙军的战船防护更好,直接用船壁挡箭,拔了就射。

诸葛瑾至今没有建造过楼船,也没有装备楼船。

六月十六,甘宁奇袭得手后的第三天,驻扎在濡须口下游八十里春谷县的诸葛瑾,就从下游方向,等来了一条好消息。

那些小船上的袁兵,倒也能随机应变,立刻掏出无数浇了桐油的麻纤维火把,试图朝着甘宁的艨艟奋力投掷,试图火攻。

而且诸葛瑾如今的官职是丹阳太守、平越中郎将,中郎将位在校尉之上,也只有诸葛瑾的官位压得住他。

甘宁却一改此前的跋扈作风,变得略微“欺软怕硬”,看到敌军艨艟和斗舰冲上来,甘宁就避战不与之对射。

何况麾下郡兵多是广陵、丹阳、豫章三郡籍贯,普遍有些水性,我作为主将,纵然没指挥过水战,只要跟着兴霸、子义有样学样,谨遵调度,想来也不至错漏。”

冲杀上来的袁军,首先就要面对作为汉军先锋的甘宁。双方一进入弓弩射程,袁军就立刻疯狂放箭,看起来颇有气势。

对面的袁军士兵虽然并不能都听懂其中道理,但基层军官多少还是能听懂,有些心思活络的,不由便开始动摇:

随后,刘勋就气急败坏要求左右两军加速包抄,利用上游顺流的优势,冲上去把汉军三面包围,贴身血战,不要给汉军更多废话的机会。

……

他回来的路上,就已想好敌人是诸葛家和太史慈,那便能有的放矢,告诉刘勋敌军就在春谷县或者铜官镇、虎林港等地,完全可以去报复。

所以芜湖有六千人守城已经足够,不用担心兵力挪用问题。

当然,最终发起总攻之前,他们也按桥蕤一开始所想,又派出使者交涉试探了一下:让诸葛瑾交出太史慈首级,说只要杀了袭击濡须口的刘繇旧部,就可以去陛下那儿求情赦免诸葛家、允许诸葛家重新投袁。

双方机动灵活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甘宁的锦帆营操船水平还更好,总是能跟敌人保持距离,而且擅长预判走位,不给大量敌军小船包围自己的机会。

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军粮和大战船的刘勋、桥蕤恼羞成怒,凑起两万水军,从濡须口直扑春谷县,进攻诸葛瑾的八千水军。

诸葛瑾立刻把太史慈部也整合进来,让他们加快改造战船、添加些小装备,并且训练磨合使用环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