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限辉煌图卷 > 第二百六十章 困至穷局

无限辉煌图卷 第二百六十章 困至穷局

作者:温茶米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几个所谓无赖的老汉和健妇,老和妇,这两点倒是没有错。

但要说健字,实在是称不上。

老者的手大脚大,但身躯干瘪,皮肤上到处都是褶皱,满是补丁、破口的粗布衣服底下,是畏畏缩缩的身形。

而那几个妇人,更是从被威吓出来开始,就已经有些抽噎、踉跄,唯一可以称得上强硬的地方,大概也只有那死死扣着装米小麻袋的手指。

高托山眉头紧皱,看了一眼那些米包的大小,再看看这些人显然长期不得饱食的肌黄面孔,便骂退了那几个小兵。

“尔等忘了军规吗?况且这些米落到军汉的肚子里,够几个人吃的?!”

几个士卒被骂的不敢吭声,高托山望着那些小城里的百姓,想依曾经在梁山见过的那种温和腔调,安抚一下,但又有些心烦意燥,便只挥了挥手,叫他们回去。

他派人把城里几个大户揪出来,打探附近还有哪些城镇,既不会驻扎太多兵马,又有一定的豪族聚居。

这回他们上路的时候,赶得更急,然而辗转了两处城镇之后,所见到的景象,也与这边相彷,眼看天色已深,耽搁不得,便返回水道船只之上。

高托山麾下的这支义军,几乎全是水师,自从揭竿而起之后,跟官兵的几次对垒,但凡有些优势,必定以缴获船只为先,积累下来,也已经有大小船只数百艘。

虽没有定风大舰,但三十丈长的大战船,也足有十五艘。

天下义军之中,排除梁山以外,单论水上的力量,可以说是以他们这一支为最。

林冲就在其中最主要的一艘大船上,眼见高托山回来,立刻上前迎接。

“寻到粮食了吗?”

高托山摇了摇头,把遇到的情况一讲。

林冲听罢,越想越是不对,拉着高托山走到甲板上僻静处,说道:“依你看来,这是咱们附近驻防这支兵马单独弄出来的计策,还是说整个江南,现在都换用了这种法子?”

高托山愁眉不展:“我路上也已经想了很久了,始终不能肯定。假如真是所有朝廷的兵马都这么干,对咱们自然是大大的不利,但,他们真的会这么干吗,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底层的老百姓跟当今这个大宋朝廷之间,自然算不上什么同心同德,但是,各地的名门豪族却绝对是有心维护朝廷的,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自家人”。

天底下哪有打仗的时候,先把自家人劫掠了,让敌人无处可劫的做法?

“唉!!”

林冲长叹了一声,“但事实摆在眼前,怕就怕他们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况且如今那个皇帝调了边军精锐回来,收了各地私兵,全混编了进去,就算他真把那些人家抢先夺了粮,大肆洗劫,被那些家族的主事者知道了,也绝对只敢怒不敢言,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高托山说道:“但时间长了,肯定还是会对他们的军势有影响的,况且我听说,皇朝气运之类的法门,不都是要讲究大军与臣民的拱卫嘛,总不能让他手底下那些豪族也全恨他吧。皇帝这种手段,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他振作精神,向林冲笑道,“咱们船上还有些存粮,江南又是天下鱼米之乡,如今这个时节,正是各地鱼群泛游,鱼肉肥美的时候,撑过这段时间,半点也不难。”

林冲点点头:“希望如此吧。”

他们吃了些煮鱼,到半夜的时候,就接到了梁山派人传来的命令,教他们最近不必奢求战果,以保全自身为主,设法从江南向京东、开封靠近,与各路义军汇合,集结起来。

过了两日,石秀又轻车简从,只带了十几个精兵,昼夜不休,翻山越岭,趟过江河,来跟林冲他们会合。

“原本跟义军对战的各地节度使那里,依旧还在纠缠,但朝廷新增四路大军所在的地方,确实都开始抢先抄家夺粮,两浙的石生他们,大名府的琼英、卢俊义,还有广南义军,如今全都不好受。”

石秀带来了一个大的坏消息,不过也有些好消息。

“童贯、高求、朱勔等人集结的那些兵马,如今面对的是有韩世忠等人参与指挥作战的部队,很快就会无力阻碍我们!”

“等到那些乌合之众被切割开来,彻底不成威胁的时候,梁山的援军,会直抵到京西,接应各方义军。”

也就是说,高托山他们,只要能从江南撤到京西路,就算成功。

比原本预计抵达京东东路附近的撤退路线,一下子就少了上千里的曲折水道,消息传开之后,高托山麾下的部众,都不禁欢呼起来。

可就在这时,有瞭望的卒子匆忙来报,他们船队前进的方向上,出现了官兵的船只。

高托山正要命人调转船头,忽然一探手,捉住了一只羽箭,箭杆和他的手掌擦出了燃烧的臭味。

下一刻,箭杆就炸碎成了带着火星的粉末,但箭头居然仍在向前迸射,被石秀捏住。

长空之中,这才传来一声箭嘶。

高托山遥遥望去,看见一个狮蛮玉带、红缨头盔的俊朗将军手挽宝弓,站在官兵船头。

“又是花荣!”

他喝道,“后军变前军,我们战船断后,撤!”

边军善射,虽然像花荣能射到那么远的,还是极少数,但也只追逐了不到一刻钟,义军后面的一些船只,就已经进入了射程。

箭雨如同蝗虫一般落下,密密麻麻的钉在战船的甲板之上。

这就是高托山要让战船断后的原因。

如果是小船的话,被十几支箭插中,当场就要解体,船上的兵卒一个都别想活下来,但这种大战船是他们从官兵手中缴获过来,不容易被射坏。

前几趟交手的时候,高托山所在的这艘大船,已经不止一次变成刺猬,但事后把箭拔下来查看,甲板船体上,大多也只是多一些刻痕而已,根本不足以射透。

唯一需要提防的,是炮击。

双方的船队越追越近,好一番厮杀,高托山才靠着复杂的水道再次甩脱。

江南号称是水乡泽国。

钱塘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在此处密布下数不胜数的水道与湖泊,运河又把两大水系相连。

整片江南大地,就彷佛是古老神话里的王母娘娘摔落了珠宝盒,流辉溢彩的珠串,散乱在此,有无数个分叉,无数个转折。

高托山的船队在这里跟官兵的水师周旋,就是多亏了这样天然的地势,可惜的是,官兵分做多路,边军精锐和地方兵马轮番出现,围追堵截,让义军一次又一次偏离了原本想要用来撤退的路线。

眨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高托山时常派人悄悄上岸,收集消息,又有梁山那边定期派人联络传来的战报。

这一个多月以来,各地的义军,都陷入了颓势,就算早就命令他们撤退,收缩力量,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也异常困难,目前还没有哪一路兵马成功撤到目的地。

据说像西川路那边,有些义军已经被逼入深山古林,许久没有音讯了。

韩世忠他们的捷报越传越频繁,似乎只要明天,就可以彻底打崩朱勔他们,发兵出来救援各地义军,可高托山部下的士气,却越来越低迷。

他们征战连连,船队所过之处,能捕到的鱼也越来越少,那些地主豪族们,都被抢先夺了粮,抄了家,高托山派出去的人,一次次空手失望而归,有几次他甚至冒险带精锐奔赴百里以外去查看,居然还是扑了个空。

梁山的捷报再多,依旧没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他们的处境。

“不准抢,那我们去借一点粮食总可以吧。”

最近船队偶尔得空休养的时候,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大不了可以让将军给他们写借条啊。”

“没错,问他们借一些粮食,以后要是我们又打回来了,找找哪些地方有借条的,可以再还给他们,这样总不算是违反了军规吧。”

“那要怎么借呢,他们肯借吗?”

“我们这么多人,他们敢不借吗?!”

甚至渐渐的,有人都已经敢到高托山、林冲他们面前,拐弯抹角的说这些话。

“我们保证不全借走,他们挨挨饿,却总还是能熬下去的,反正他们挨饿也挨习惯了。可是船上的兄弟们不能挨饿呀,饿了还怎么打仗呢?”

每次到这个时候,总是石秀先站出来对他们说话。

“再撑一撑吧。”

石秀苦劝,“要不了多久了,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最多再有五天,梁山就可以发兵支援,带着些粮食来接应我们了。”

他们被劝退了,却还是会唉声叹气的滴咕着。

“就算真的有支援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先支援我们呢?”

………………

“快要撑不住了啊。”

皇帝在军营之中,接到了朱勔、童贯他们求救的急报,却不以为意的放到了一边。

以他对朱勔、高求等人的了解,这帮人上给皇帝的奏疏之中,已经如此不顾文理章法,显然是真正被逼到绝境了。

接下来,就算高求他们率领那些混编的军队直接向梁山投降,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但就算他们投降了,也不必忧心乌合之众,终究只是乌合之众,原本就只是靠着人多去妨碍梁山的手脚罢了,在梁山面前大溃败过之后,这些人只会变得更加无用。

梁山若是把降卒全杀了,自然毫无收益,若是接受投降,驱使这些人去做战场上的炮灰,那么,当他们遇到边军的精锐时,就绝对只会慌乱到自扰梁山的阵脚而已。

说的直白一点,这些人已经用完了,皇帝现在所关注的,是那些同样快要撑不住的反贼。

各地的反贼撑不住之后,不管是以什么名目,都会做出实质上洗劫贫民的行为,那之后,就是皇帝期待的好戏了。

梁山自己定的军规,其他反贼已经违反了,那要不要为了大局,先放过他们?

纵是梁山放过了他们,那些义军头领自己又会怎么想?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产生于内部的疑心病。

天下的红衣都源于关洛阳,关洛阳现在不追究他们,以后如果局势稳定了,秋后算账,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那么,会不会有哪一路反贼,因为这种疑心、惊恐,向朝廷投降呢?

只要有了第一个这么做的,后面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这个计策最妙的,甚至还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在抢不到官兵粮草、没有了豪族大户可供劫掠后,各地义军就算洗劫了那些贫民,获得的粮食也不足以维持他们日常所需。

‘梁山不会看不出这样的局势,所以他们接下来,肯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兵接应,但那也只是饮鸩止渴而已。’

皇帝望着桌桉之上的地图,手指轻轻点在一处又一处标明了反贼盘踞的地方。

‘以梁山现有的兵马,分兵的话,最多只能分两路,才能确保救援的力度,他兵锋所到之处,朕立刻下令撤退,坚壁清野,任凭他们把人救去。’

‘但其他反贼,就会被逼得更加凄惨,更快产生变数,这样一来在他们救援那两路反贼的时候,天下造反的各处,至少会有一半被平定。’

‘那些地方的官绅百姓,经过这一轮折腾,就会给朕提供更多的阴暗气运。’

尊崇皇帝会提供气运,恨皇帝也会提供气运,只有不那么在乎皇帝,或者彻底被划入其他势力治下,才能够脱离这个怪圈。

梁山在这方面,本来做的是很好的。

面对俘虏,他们施以民风教化,而民风的来源,是他们先一步收服的百姓,收服民心的方法,则是最最简单的——分粮。

宋开国两百年,要改易民心,本来绝不容易。

梁山在泉城、青州等地,用施粥放粮分田地的手段,往往只要攻下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那块地方,彻底与皇帝的气运割裂开来,各地义军也是纷纷效彷。

但现在义军自己都抢不到粮食,这个手段已经根绝。

百姓经过战乱,被官府重新管制的时候,自然会生出更多怨恨,在收割了怨恨之后,再放点粮下去,又可以收割一波感激。

被抢空了粮食的豪族,则不同,他们贪得无厌,远不像草民那样好湖弄,即使已受到点封赏安抚,内心深处还是会持续对他这个皇帝生出怨恨。

饭团看书

“那朕,就会越来越强。”

皇帝低笑了起来,“义军愈弱,而朕愈强,关洛阳,这是死局,你如何破解?”

“你占了汴梁,想必也在苦修吧,但你的苦修,又怎么赶得上朕以天下为草场的进展?”

他的笑意渐冷。

“最多再有三个月,朕不但要镇压天下反局,还要再跟你交手……”

“亲手打死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