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起宁古塔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争议

风起宁古塔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争议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计划不错,实施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现在四国坐在一起,就等着宣国向他们低头,又或是...丢脸。

人活着是要面子的,国家也是一样。

陈金豹几人都相信,面对四国联合的压力下,宣国一定会向他们低头。

终于,在几人推杯换盏,喝得已经有些微醉的时候,宣国典客高义仁来到了他们的面前,带来了宣国皇帝的决策,那就是对赌。

将新写好的文书交给了大统三皇子陈金豹等人之后,高义仁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之前是你们提出了要求,现在应该轮到我们提要求了。这上面记载的就是我们的要求。当然,你们也可以不选择,我们还像之前商量好的规则进行六国诗会大赛,又或是六国大赛就此不办了。”

“不办了?哈哈哈。”陈金豹看过了文书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一笑,其它三位代表也都在跟着哈哈大笑。

这的确值得一笑,对于四国而言,他们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即是如此,赌注是什么,对于他们而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来人,拿笔来。”笑声之中,陈金豹带头在文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它如陶淮辰等人也是很快在其名字之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此,对赌协议完成。明天比赛照旧,赢得一方不仅可以扬名,还可以获得不菲的好处。

输得一方自然不必说了,那就要在赔付了大笔物品的同时,还会被落下面子,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高义仁苦着一张脸,看着陈金豹四人在文书上写上了名字。尽管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想过,对方怕是很大概率会同意的。

只是当这一幕真正发生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还是感觉到心中发苦。他甚至已经可以看到,明天他们宣国会如何的丢脸,会赔付多少的人参,再然后,就是皇帝一定会把怒火发在他们这些臣子的身上。

这个中秋节怕是不好过喽。

带着这样的想法,迈着沉重的步伐,高义仁离开了驿站,直奔皇宫而返。

在整个昌都,不久之后,大统、大凉、苗国和越四国擅改比赛规则,专门针对宣国文人才子的事情便开始在大街小巷上传开了。

十年一度的六国诗会大赛,将在宣国都城昌都举行,这可谓是人尽皆知之事。

为了此事,不知道多少的读书人因此而欢呼雀跃,这就像是后世可以举办奥运会一般,那是举国的骄傲。

尤其做为文风极盛的宣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的读书人做好了获胜之后,大家在一起庆祝和分享喜悦的准备。可是现在,新的消息一出,大家都傻眼了。

之前是他们准备考题,然后其它五国来答辩,主动权在他们的手中,自然是一切好说。

现在却是人家准备考题,宣国要以一敌众,那哪里还能看到希望?

也因为这个消息,原本热闹的昌都大街上很快就变得冷清了起来。即便是一些读书人在大街上碰到,也不过是远远抱一抱拳,就算是打过了招呼,那真是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

无它,没有心情的他们,都不知道应该说一些什么好。

水云间酒楼。

做为昌都最大最为豪华的酒楼,此时不少的文人学子正聚集于此。

相比于上午,这些人坐在一起还会热情的讨论着,现在不少人已经耷拉下了脑袋,一副魂不在身的模样。

“大统等国当真是欺人太甚,诸位,我们应该去皇宫请愿,去驿站痛斥这些不讲规则之人。”人群之中,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一道声音突然响起,引来了所有人的注意。

说话之人姓冯名东阳,乃是昌都城内有名的才子。而其本人还有一个让人不敢忽视的身份,那就是昌都冯氏家族的族长长孙。

在这个豪族横立,且实力颇强的年代,一个强大的家族,便是连所在王朝都在忌惮三分。

就像是历史中的弄出一个玄武门之变的李老二,就出自于陇西李氏,正是有此强大的根脚,才让他李氏得已起势,建立了唐朝。

冯氏,虽然不如李氏那般的显赫,但在昌都城的家族排列之中,也属前列,发展多年之下,不管是在民间还是朝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冯东阳,人如其名。故人远送东阳洒,野客新开北海尊。

一身华贵的绸缎在身,映衬着他的脸庞格外俊朗。此时随着他振臂一呼,酒楼中还真就有不少人表示了赞同。

“对,我们就跟着冯兄一起,去皇宫请愿,去驿站与那五国使者们讲讲道理。”人群中,附和之声不少,云集在一起的时候,还是颇具一些声势的。

自己一声高喝,竟然得了这么多人的赞同,冯东阳也是非常的高兴,这便想要带着大家一起出门而去。可就是此时,另一道声音传出,打断了这些人想要出门的脚步。“算了吧,你们以为,此事我们的皇帝就真得愿意答应吗?这不是没有办法了吗。”

突然出现并不和谐的声音,引得大家的目光也寻声望去,然后就看到另一位锦衣少年坐在一张桌旁,懒洋洋的说着。

“于欢伯,你这是要做甚?”冯东阳的眼神很好,一眼就看到了说话之人,当下便上前几步,怒目而视。“你难道一定要处处与我作对吗?

于欢伯,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与冯东阳一样,同是身为于氏大家族出身,为于氏族长长孙。

或许是因为身份相近,两人年纪又不相上下,使得他们互相看不惯对方,也发生了不少争执的情况。

可平时就算了,今天之事可是涉及到宣国的脸面,于欢伯还是挡在了冯东阳的面前,这就让他非常的不爽。

“非也非也,这可不是我要和谁作对,而是在摆道理。四国联合施压,我宣国怎能为敌?”于欢伯在众人的视线之中站了起来,然后摇头晃脑间就是一番的痛说,说到最后的时候,还摇了摇头,表达着事不可更改的看法。

“你...”冯东阳很想反驳什么,可最终接下来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

是呀,以一对四,宣国何来胜算?又何来话语权呢。

“难不成我们就眼看着那些人在我宣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不成?”冯东阳思来想去,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这般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我们宣国未必就会输。”于欢伯先是承认了这个观点,但跟着又开始了否认。

“于兄,何意。”其它人听到这里的时候,都是一脸的不明所以,有口快之人,便是连即出声而问。

“自然是对翁兄还有杜兄有信心了。对了,还有一个叫贾平安的人,这个人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也着实是厉害的很。”于欢伯还真不是一个随意发表态度的人,他自己所说的话,都是有一定根据的。

“贾平安?何人?”水云间酒楼之中,有不少人听到了这个陌生的名字时,忍不住发问。

“呵呵,才子也。”于欢伯突然间就笑了起来,然后吟诗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边于欢伯开了一个场,他对面的冯东阳也笑着开口道:“茅台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于欢伯继续的吟诵。

冯东阳也不甘示弱,同样回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两人是你一句来我一言,等到最后冯东阳说完之后,两个向来不对付的人,此时双目汇聚到了一起之后,跟着便是相视大笑了起来。

“啊,我想起来了,这都是那个叫贾平安所写的诗词。”酒楼之中,同样也有消息灵通者,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便是发出了一记惊呼。

这一声喊,可是把其它人给吓到了。

这么多可传世的诗词竟然都出自于那个贾平安之手吗?

对了,刚才于欢伯说此人只有十六岁,这不会是真的吧。

对于大多读书人而言,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多得知消息的渠道,自然而然就不知道贾平安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个人成为了宣国参赛的最后一名选手。

所以,初听这些的时候,都被惊到了。

倒是冯东阳,显然比大多数人知道的更多一些,现在听到于欢伯这般的说词,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道:“于兄这般一说,我们宣国的确未必就会输掉这场比赛。”

“是呀。只是是胜是败,明天便可见分晓了。介时,我们虽然无权入宫,无法入大殿近前一观,但我们可以等在皇宫之外,随时等候着的比赛的最新消息传来。”于欢伯先是点头,跟着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好,我们同往。”为了宣国的名声,这一刻两个互相看不顺眼之人,难得在一件事情上有了一致的看法。

“对,大家同往。”按下来,在酒楼中的所有读书人也是纷纷表态,相约明天一起到皇宫之前等候诗会的最新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