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每艘船都会有一点惊喜

长江口二号古船,在二二年年底前“破浪而出”。

现在这艘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古船,被放在了大海船厂百年旧址之上。

一座古船博物馆也将就地展开营建,也就是说,长江口二号古船将“安家”于黄浦江畔。

这就是陈文哲的榜样,他只要就近找个地方,把自己的沉船放置好,就肯定会跟这艘长江口二号古沉船,形成联动效应。

你去看了这艘清代长江口二号之后,是不是也想要看看陈文哲的宋代古沉船?

相比清代的这艘商船,陈文哲的古船显然更有吸引力。

当然,长江口二号古沉船,之所以出名,肯定是因为其内运输的宝贝也不少。

通过回朔,陈文哲更加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一艘有点争议的古沉船,也就是150多年前,这艘满载景镇瓷器、紫砂器、南越产水烟罐等大量贵重物品的木船,在长江流域发生沉船事故。

150年后的今天,看船上的物质,就会感觉比较奇怪。

如果说是一艘进口船,那么上面的景镇瓷器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出口船,那么上面的南越产水烟罐又是怎么回事?

当年的沉船原因,除了陈文哲,其他人应该是无从考证的。

可惜,陈文哲也没必要一点点的查看历史画面,因为没必要,毕竟又不是他打捞上来的沉船。

所以,打捞沉船的那些专家们,就只能依靠古老的船体,斑驳的痕迹,来揭开那段旅程背后的故事。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横向左倾约27°。

从陈文哲观察到的情况看,古船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在大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

这样的船,应该不能进行远洋航行。

前期打捞中,在古船上就发现了大量景镇瓷器。

如果只是景镇的瓷器,陈文哲还真不会太过在意。

只不过,每一艘沉船,都是一座宝库,都会或多或少的给人一点惊喜。

没办法,不管是什么样的商船,怎么也要带一些好东西吧?

在古代,或者干脆说是在清代,国内最出名的出口商品就是瓷器、茶叶和丝绸。

所以,在这艘古船上探宝,只要运气不是太差,都能有所收获。

而在长江口二号沉船之上,就发现了一件60厘米高的青花瓷。

考古和盗捞,绝对不是一回事。

陈文哲通过回朔就能知道,发现这艘沉船的时间是在一五年,而打捞出水却到了二二年。

当时,为了为进一步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大海市文物局等多个部门,每年都要对该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探摸和多学科研究。

经过6年多水下考古调查勘探,才初步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

据模拟动画显示,才确定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不是木质帆船,是哪个年代的帆船。

其他还有所在水域的水深,船体埋藏的深度,周围的环境等等。

最终得到确切数据,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

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

考古人员通过选取前后其中4个舱室,进行了小范围清理,均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

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南越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等。

除此之外,还有船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2021年7月至9月,大海市文物局再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

他们清理出,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60厘米高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瓷器。

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清代的沉船,上面还有外国货,那么他到底是进口的船,还是出口的船?

最重要的是,这艘船上还有一些元青花,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件六十厘米高的青花大瓶,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这样一来,之前陈文哲打捞的清代沉船,发现宋代、元代瓷器,也算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在查看这艘沉船打捞出水的过程,还是让陈文哲有点惊讶。

因为他发现,在这长江口打捞沉船,一点也不比在海上打捞沉船来的轻松。

由于长江口二号古船,受水流冲刷严重,特别是随着长江口水势流向改变,河床由淤积转变为快速下切,致使古船加速露出河床表面。

这样一来,船体面临严重安全威胁,这也给打捞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全球水下沉船考古的打捞方式, 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提取船上文物后,拆解打捞沉船。

第二是采用围堰抽水,进行考古发掘后再打捞沉船。

最后一种是使用特制沉箱,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整体打捞。

当时,为防止长江口二号古船遭到自然与人为破坏,专家建议需尽快打捞出水,并移入固定场所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及展示利用。

由于长江口水体浊度极高,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平潮工作时间又很短,无法完成科学的水下考古测绘、拍照作业。

同时,水下考古和建造围堰所需时间和成本巨大,围堰后考古还将长时期阻碍航道。

因此,大海市文物局在听取专家意见,评估沉船面临的风险,综合分析三种考古和保护方式后,决定对长江口二号古船采取整体打捞的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

而整体打捞能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迁移沉船。

打捞方式确定了,打捞方法也至关重要。

当时的工作人员,针对长江口泥沙含量高,且水流速度快,及古船及其周围环境的特殊性,专门设计了打捞方法。

负责这次古船打捞任务的专家,决定采用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