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全是宝石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全是宝石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乾隆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定稿,所以这件乾隆的五彩八仙祝寿纹灯笼瓶,可以说是代表了乾隆审美水平的重要作品。

画中人物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绘画水平大大超越了民窑与官窑中的普通画工,是历代同类题材的翘楚之作。

这件作品再造工程中,瓷绘部分在故宫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双勾填墨”技法,参考馆藏实物与数码图桉精确绘制,才完美达到了形与神的兼备!

从此可以知道,这十件珍宝,每一件都不简单。

而十件最顶级的清宫顶级珍宝,如果全部彷制出来,不说能值多少钱,只是看着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要知道,这些瓷器可都是有名有姓的,而且彷品也是十分出名的。

毕竟是国家彷过,还是有名的国宝再造工厂当中的彷品。

所以,就算是彷品,也有一定价值。

如果是高彷,那价值自然更高。

毕竟这些东西,真品都是出自清宫造办处,只要稍微彷制的好一点,能够彷制出特色,就不会太差。

可以说,清宫造办处打造,必属精品!

这么一批精品,陈文哲彷制起来也很麻烦,但是彷制成功率却是很高。

所以,他按部就班,又用了一个多月,就全部彷制了出来。

到了此时,他的归国日期已经确定,就是最近这两天。

现在他工作室中的很多作品,已经打包运走。

这一天,陈文哲坐上了船,打算离开。

他也不得不离开,因为又快要过年了。

年初离开,本来只是出来旅游,没想到在外一待就是一年。

等船出了港口,来到了大海之上,高启静才走进了陈文哲的船舱。

“老板,给你弄了一大批宝石,看看?”

“宝石?怎么想起来专门弄宝石?”陈文哲有点奇怪。

“哈哈,不是被李经理刺激到了吗?听说他弄了一批宝物,而我们这边呢?斯卡国的经济正好崩溃了,各种资源性的东西,很便宜,我们正好过去寻宝,就弄到了一批红蓝宝石。”

其实高启静没说的是,现在斯卡国太乱了,总统府里的东西都被零元购了。

所以,他的很多手下,正好在那边,对于他们来说,混乱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不管从哪里挖出多少宝贝,都能够轻易运出来。

高启静一拍手,让人送进来大批箱子。

每只箱子都有一个立方,也就是长宽高都是一米的木箱子。

陈文哲一看,就知道每只箱子的重量都不轻。

“这里面全是宝石?”

“全是宝石,而且都是经过打磨抛光了的,这些都是从矿场出现,被一些珠宝商收购,囤起来的,本来打算大赚一笔,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太好。”

陈文哲有点无语,宝石这东西能便宜买到手,跟经济有什么关系?

不是经济越是不行,社会越是混乱,这东西越是价格昂贵吗?

再说,也就是一个斯卡国乱了,其他国家可没乱,所以宝石的价格体系,绝对不可能崩盘。

高启静能够得到这么一大批,肯定用了特殊的手段,要不然,说不过去。

不管怎么得到的,从谁手里得到的,陈文哲是受益者,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他还是能够猜出来的,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出自斯卡国政府。

要不然,哪家私人珠宝商,能囤积这么大一批宝物?

“用什么换来的?”

陈文哲能够确定,肯定不可能是用钱。

“用黄金,少量的黄金,我们肯定占便宜,加上老板提供是消息很准确,我们在斯卡国那边的近海海域和附近山中,很快就找到了一批藏宝。

宝藏收获十分丰富,除了一批黄金,里面绝大部分是黄金制品,最多的是佛像、佛塔、神兽造型,一些金条、金砖,我们用来换了宝石,毕竟黄金不好运输。”

陈文哲不出声了,这样也好,黄金多了也没用。

“老板那批使用宝石制作的盆景,我看到了,还真是漂亮,如果这一批宝贝,全部放入我们即将开业的博物馆之中,肯定会造成轰动。”

“数量太少,应该能够吸引一些人的眼球,要说造成轰动是不可能的,因为故宫之中有一个珍宝馆,里面藏有很多的宝石盆景,人家那些可都是出自清宫,都是御用品。”

“老板做的那些也不差,就是数量少了点,我们有黄金,也有宝石,老板要是多做一些,绝对不比故宫的珍宝馆差!”

“嗯,这些箱子里面全是宝石?”

陈文哲来到一只大箱子跟前,问道。

“不是,有些黄金器,就是佛像、佛龛、宝塔什么的,剩下的才是宝石。”

随手打开了眼前的箱子,里面是一件十分漂亮的宝塔,使用黄金和宝石制作。

“工艺太差,相比清宫造办处的宝贝,真是糟蹋了这些材料!”

稍微一看,陈文哲就失去了兴趣。

要知道,他在彷制清三代那十件珍宝的时候,可是对清宫造办处有了兴趣。

而学习了清宫造办处,也了解了清宫之中的一些宝贝,自然就对眼前的佛像、宝塔什么的,看不上眼了。

造办处,是清代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成立于康熙年间,一直运作到一九二四年。

这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制作机构,负责满足皇室从吃的、穿的,到用的、玩的,甚至于休闲和摆设等方方面面享受的需要。

清宫的造办处,可不是我们认知当中的做瓷器的,或者是金银、玉器,而是什么都做。

它下面最多的时候设置了42个作坊,比如玉作、木作等。

在造办处工作的匠人,真能做到“六级木匠相当于一个中级知识分子”的收入——超过当时的七品县官。

所以,每个作坊都荟萃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

又因为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自然出精品。

如今珍宝馆中展出的绝大多数展品,都是出于造办处。

其中有一类是佛教文物,法器意蕴深厚,形制规整,兼以质地华贵,工艺考究,代表了当时佛教文物的最高水平。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