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国宝再造工程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国宝再造工程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艳丽的牡丹,娇艳的玫瑰,清雅的荷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陈文哲眼前。

等手边的所有颜料,全部用完,陈文哲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十几幅花卉,几幅花鸟画中,其中最好看的肯定是牡丹图和锦鸡图。

牡丹就不说了,陈文哲最喜欢,做的也最多。

现在他就算转移阵地到了掐丝珐琅画上,他的功底也十分不错,做出来的自然好看。

牡丹雍容华贵,采用无衬景的表现方式,画法丰富多样。

构图方面多取“折枝花”形式,即撷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较之整体描绘更为细腻动人。

现在陈文哲的花鸟画,已经十分成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

他这些技法,差不多都是学习自北宋时期,因为北宋前期的花鸟画,十分鼎盛。

北宋时期主要继承五代传统,画法多宗徐熙、黄筌二体。

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更为世所尚。

到了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在其大力倡导下,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

此时的花鸟画,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此风绵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创作长盛不衰,并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如工写结合、墨彩兼施、花鸟与树石山水相配合等,形成了新颖多彩的面貌。

南宋之时,不仅有册页小幅,还有长幅巨制。

以北宋徽宗到南宋宁宗、理宗这一时期的作品为最多,风格多以严谨、精巧、工细见长。

画面小中见大,意趣无穷,为宋代特别是南宋花鸟画中极富特色的部分。

陈文哲沉浸式学习了南北宋时期的花鸟画技法,所以他不管是画花,还是画鸟,都有很高的水平。

比如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

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芯,以花青汁绿染花叶。

这一幅画完成之后,精工富丽,美不胜收!

加上构图丰满,设色艳而不俗,更是让这幅画更上一层楼。

这还是简单的花卉,如果是花鸟结合,那很多意境陈文哲表达的更是自然。

所以,他画的各种鸡,就更好。

大公鸡、老母鸡,小鸡仔,这些原来在彷制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时候,他都有所成就。

所以,现在做起来也十分熟练,最终作品自然也最少。

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蓝釉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就可以成就。

牡丹、湖石和一组组各式各样的鸡,形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比如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

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其他还有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

公鸡、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于野地。

母鸡低头欲啄虫,小鸡展翅雀跃。

即使在细小的画面中,依然表现出令人感受到温馨可爱的情境。

特别是在《子母鸡图》之中,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

而在其中,用的颜色更是众多。

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可以说,能用的,陈文哲都用上了。

他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让他现在做的这些珐琅画,既有着珐琅画的立体美感,也有着斗彩的艳丽。

他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

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

施彩于浓澹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

让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满意的看着一幅幅精美的景泰蓝画,陈文哲感觉,他此时的花鸟画技法,肯定达到宗师级了。

至于大宗师,他还不敢想。

“有着这种手法,是不是可以制作一些真正的国宝级作品了?”

陈文哲有点得陇望蜀,他感觉自己的手艺最近提升很快,各种技能都应该达到宗师级了。

既然这样,那么一些真正的国宝,是不是也可以提上彷制日程了?

其他不说,清代的国宝级文物,他应该是有本事彷制一下了。

最起码,那个多釉的瓷母,他应该是能够彷制完成了。

只不过,那件艺术价值寥寥,他要真有这个本事,为什么不彷制真正的国宝级作品?

清朝最贵的十件国宝,全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甚至这时间宝物,被称之为《故宫十大珍宝瓷》。

当然,这是在特定条件下达成的名誉,并不是说,这十件珍宝,就是故宫藏宝之中最好的。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完成了由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

从此,它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最着名的博物馆之一。

徜徉其间,人们由衷感华夏五千年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精粹的同时,更为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的无数国宝所吸引。

由于故宫文物众多,而且十分珍贵,使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不能一次性大规模公开对外展览。

对于一些极品文物,很多专业人员也很难得以亲眼目睹。

对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和普通百姓来说,只能从一些书籍和图片中,了解些至尊国宝的一鳞半爪。

本着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及馆藏国宝的保护与传承。

在故宫建院90周年来临之际,国文总局立项由故宫博物院执行,从故宫馆藏的近35万件珍贵瓷器中,挑选10件最具代表性的宝贝。

无论从瓷种、釉料、器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为原型。

组建大规模的专家团队进行反复论证、研讨,最终完成的专业化国宝再造工程。

这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毕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国宝,世界罕见;

也是故宫35万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盖了皇家彩瓷多个工艺门类及器型。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