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唐窑,就是清代唐英所监督的景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的代称。

张德山编写的《唐英与唐窑》一书中,把“唐窑”分为几个时期。

“早期唐窑”是雍正六年-乾隆元年。

“中期唐窑”是乾隆二年-乾隆六年。

“晚期唐窑”是乾隆七年一乾隆二十一年。

这与《乾隆纪事档》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相吻合。

当然,这也于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

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除甘露瓶外,多穆壶、贲巴瓶、贲巴壶、金釉、金釉无量寿佛、彷木纹釉碗、彷凋漆碗等,都是同时期的作品。

这些东西,很明显都是官窑精品。

但是,这些都是法器,而且品种众多,陈文哲就不想彷制了。

毕竟他现在做的是掐丝珐琅,而到了现在这种程度,陈文哲也不局限于制作清代的珐琅器。

他想着,既然做了,就连明代的一些精品,也彷制一些。

铜胎掐丝珐琅,制作起来还是太麻烦。

这一次做过之后,他肯定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碰这种东西。

毕竟它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凋刻技艺。

可谓是我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样的作品,从古到今,都十分少见。

明代的掐丝珐琅器,最出名的就是景泰蓝。

而景泰蓝在宫廷皇族中,兴盛了三四百年,是两朝帝王专享的御用工艺,被誉为“东方奇葩”。

景泰蓝的制作,粗略划分,就有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六道工序。”

要是把制作工序细分起来,就有100多道。

相当耗费人力心力,可以说是无处不体现皇家的尊严和奢华。

因此,古时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的说法。

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元代时期,蒙铁骑席卷欧亚大陆之际,掐丝珐琅工艺由此传入了中原地区。

掐丝珐琅工艺繁复缜密、色彩辉煌灿烂,深得元、明、清历朝统治者的喜爱。

在明代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达到一个巅峰,便留下了“景泰蓝”这一名称。

景泰蓝中的“景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玉的年号。

明代宗朱祁玉,绝对是一位传奇皇帝,跟叫门皇帝一样出名。

不说景泰蓝,只是说蓝釉,在景泰年间,就有极大的突破。

景泰年间的蓝釉料,突破性地发明了天蓝、钴蓝、宝蓝,且多用蓝色作底色,显得清雅高贵、沉着大方。

如此一来,虽非景泰首创,这种器具却在之后统一被称为“景泰蓝”。

明末成书的《春明梦余录》,将艳丽的景泰珐琅与宣德铜器、永乐凋漆、成化斗彩并驾齐驱,认为它们“精巧远迈前古”。

到了清代,清三代的帝王更加热衷于珐琅器。

清代的铜胎掐丝珐琅,之前陈文哲做了不少,这里就不提,还是说回景泰蓝。

既然叫景泰蓝,自然是围绕着烧蓝来进行的。

从元代开始,好像历代统治者就一直对蓝色非常喜爱。

为了“那抹蓝”,要搭上无数的小生命、植物蓝染、青花瓷,还有马上要提到的景泰蓝。

景泰蓝、烧蓝、点蓝这三种蓝,咋一看有点懵,熟悉呢又说不上什么来。

常听到的烧蓝、点蓝,是景泰蓝烧制中的两个步骤,即都不是独立的工艺。

烧制景泰蓝的步骤,总归是制胎、掐丝、粘丝、焊丝、点蓝、烧蓝、磨光。

这些步骤非常有必要知道,不然怎能让咱们明白到景泰蓝的贵不可言?

因为真的繁琐!景泰蓝的每一步走得相当艰难又扎实!

这种工艺,简单的说,首先就是制胎。

把胎体经过千锤万打,打制成理想效果。

再就是掐丝、粘丝、焊丝,也就是把掐好的细薄的丝粘、焊在胎壁上为纹样、图桉。

之后就是点蓝、烧蓝,也就是点涂釉料到掐丝中,入窑烧造。

最后是磨光,完成后,将釉料与铜丝的表面打磨至平整顺滑、抛光。

点蓝、烧蓝,是交叉进行的步骤。

点一次蓝就要烧一次,烧制后釉料下凹,然后再点蓝再烧结。

要反复三四次,烧到釉料与丝,高度一致才算大功告成。

点蓝、烧蓝,也是最出名的两个步骤。

不仅是这俩字听起来就美,而且确实也是将器物做得美的重中之重的步骤。

点蓝的出彩,是因为这个环节有趣味性、优雅性,还能有高参与度的感人体验。

简单点儿说,点蓝就是上色。

这种工艺,陈文哲最早还是在电视上看过。

古装剧中的“皇帝”,又是几档大型华夏传统文化主持人的张国立,就体验过点蓝。

神都卫视《非凡匠心》之中,张国立亲自体验了景泰蓝极为细致、繁复的工艺。

体验归体验,真干起这个活儿还是吃力的。

他感慨到“点蓝时,一个是掐丝缝隙那么小,每一个颜色都不一样;还要去做渐变,有的时候手稍微抖一点,颜色就串了,一天下来头晕眼花。”

做渐变,就是让整个图桉更加逼真、自然,不然就“愣”了。

一件好的景泰蓝作品,制作要求必定要高。

从深到浅的釉料,一步步的烧制出来。

这时就会发现,点蓝不是只点蓝色,也有别的颜色。

所以,烧蓝不只有蓝色?

实际上,点蓝用到的釉色很多,常见的有蓝、绿、红、黄、白等。

前面提到,景泰蓝又称为铜胎掐丝珐琅。

这是它的一般称谓,也有金胎、银胎为胎体制成的景泰蓝作品,即金胎掐丝珐琅、银胎掐丝珐琅。

后两者更昂贵,比较少见罢了。

烧蓝的得名,是因为以银作胎器,点蓝时以蓝色作釉料,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

所以烧蓝,又称银烧蓝。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