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定窑印花,艺精夺冠

宋代之时的瓷器比较有名,有着牡丹纹的瓷器,存世的很多。

那个时期,有将牡丹纹,用作辅助纹饰的。

如定窑、耀州窑的刻花、印花凤衔牡丹纹。

要真说牡丹纹精品瓷器,就不能不说定窑。

也许是因为从唐、五代开始,就产黄釉、黄绿釉及褐绿釉瓷器,所以颜色比较艳丽的牡丹纹,定窑瓷器就生产国不少。

明曹昭《格古要论》:“定窑烧瓷,以宋宣和、政和年间最好。”

而定窑白瓷植物纹饰中,牡丹纹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定窑牡丹纹饰,主要表现形式为刻花与印花,纹饰纹刻精细,线条清晰。

同时也反映了,印花脱模技术水平的高超。

综观定窑刻花牡丹纹饰,其超凡的艺术魅力,源于游刃有余的精湛技艺。

特别是其刻花工艺,那么这种工艺为什么叫刻花,而不叫雕刻呢?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当时这种工艺,主要用来雕刻花卉,其中就有牡丹。

这种雕刻技法,还是十分高明的。

刀锋入胎富有变化,刀刃直入线条则窄,斜入则宽;

使力轻则刀迹浅,使力重则刀迹深,变化无穷,耐人寻味。

综合技法的应用,使画面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

定窑现存大件刻花牡丹纹饰的瓷器极少,仅见宋定窑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此瓶高45.3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10.8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它小口外卷,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瘦足,造型修长,挺秀,俏丽。

瓶肩部刻划菊瓣纹,瓶身刻划缠枝牡丹纹,下部刻划蕉叶纹。

所刻牡丹纹刀法劲挺利爽,刻、划、剔兼用,深浅不同,宽窄各异,生动活泼,富有虚实变化。

秀丽清逸的牡丹,在柔润白地上高雅浮现,具有玉质的滋润。

这样的瓷器,就算是现代人做出来,也是十分漂亮的,就不要说是在千年之前的手艺。

更何况,梅瓶在定窑器之中,也算是大器。

因为定窑所生产的瓷器,多为小型器物,如碗、盘、盒之类。

如此大型的梅瓶,实在是极为少见的,尤显珍贵。

只不过定窑碗、盘刻花牡丹纹,品种多数量大,也是最具特色的产品。

定窑的牡丹纹碗,一般都是敞口,而盘则是平底。

这为牡丹纹饰纵情表现,提供了方便,所以涌现许多经典图案。

如一花式、两花式和多花式等

无论花朵多少,都能给人们艺术享受。

一花式刻花,花多为丰满硕大。

如北宋划花牡丹纹花式大碗,高6.8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6.1厘米。

口缘镶铜棱扣,碗内通壁与底,划刻一折枝牡丹。

其做工刀刃锐利,以直锋勾划出的线条,犹如国画中的铁线白描,细而有劲,圆匀流畅。

画面一花独放,花朵硕大,约占碗面的一半。

其内纹饰向上包合六片花瓣,向下展开两瓣,呈怒放态势,照耀酷烈;

两片叶瓣伴侧,分布左右,舒展自若。

展现丽景融晴,浮光起画的春光。

而两花式,则多佳丽姿态。

像这样的牡丹纹定窑器,在北宋之时,生产的不少。

当然,其他窑口的牡丹纹瓷器也不少,但是能比得上定窑牡丹纹瓷器的肯定不多。

所以,陈文哲想要在牡丹纹瓷器之上,有所突破,肯定是先仿制定窑牡丹纹瓷器最好。

之前刚刚做过不少定窑瓷器,现在手还正热着,这一次只是改变一下纹饰,最气来就更简单。

陈文哲也不打算弄得太复杂,他就先放一些器型简单的盘子、碗什么的就好。

比如北宋定窑划花牡丹纹折腰盘,它高5.3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6.3厘米。

这是一件六瓣花口盘,敞口,折腰,小足。

口镶铜棱扣,内外壁均划牡丹纹饰。

外壁刻缠枝牡丹四朵,器内通壁与底面,刻划一折枝牡丹花大小两朵。

大朵牡丹盛开,花瓣丰茂,由盘的底面展开,直至盘的边沿,花瓣正侧转折,姿态妖娆。

大花的左侧划刻一朵蓓蕾,迎风摇曳。

叶片疏朗,掩仰绰约。

运刀娴熟,巧叠前后,每一花瓣的顶端边缘,有装饰性很强的圆形齿状的波纹,这是用特制的圆刃刀具押刻而成。

瓣面部分,巧用篦具波势划纹,更使花瓣波澜起伏。

器内除了牡丹图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纹饰,仿佛一幅白牡丹,辞脂粉,临风起舞,纯洁画面展现眼前。

这是折腰盘,除此之外,还有折沿盘。

北宋定窑划花牡丹花折沿盘,呈现的则是另外一种意境。

存世的一只折沿盘,盘高2.6厘米,口径26.9厘米,足径17.6厘米。

此盘牡丹为相对布局,盘面刻划一枝牡丹,柔枝穿过盘心,将盘面分成左右两半的同时,两朵硕大牡丹随枝而出,锦瓣重卷,相对安置两侧,响应如语,呼之欲出。

这一折沿盘刻花,斜刀的运用老到,得心应手,或凝重浑厚,或轻划细勒,悠缓自如,飞舞的刀刃,使画面充实而富有波澜起伏的动感。

而这样的纹饰,也不过是最简单的,除了一花、二花,当时还有多花。

顾名思义,就是层层叠叠的牡丹花。

比如四花式,这种纹饰花繁叶茂,叠葩重萼,有序的排列使画面停衡有致,北宋定窑划花牡丹蟠螭盘,即是范例。

这只盘子口缘镶铜棱扣,碗高5.6厘米,口径24.1,底径7.5厘米。

盘的内外壁各刻牡丹四朵,碗的中心部分刻蟠螭纹。

内壁所刻花牡丹四朵,长枝相缠,花、叶、枝的造型瘦骨柔劲,漪丽生波,摇曳盛开。

刻工善作长线,落刀所向披靡,气势贯一。

不同弧度的长线架构,姿态各异的花和叶的大局,布置的精细入微。

同时细节的处理也极为精致,花和叶的边沿,刻有半圆形齿状排列的装饰,这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

篦具在花瓣和叶面上,划出纤细的平行直线或弧线,也使原已瘦健的花瓣、叶面丰满滋润。

而这些还是划花、刻花工艺的杰作,除此之外,还有印花。

定窑印花,艺精夺冠,所以不得不说。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