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咸丰宣统赛乾隆

中华上下五千年,另类的瓷器不少,它们之中,最有纪念价值的肯定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最后一位皇帝,走向共和的宣统。

不说宣统是末代皇帝,就说在位时间, 也仅只有3年。

他还是离现今最近的华夏末代皇帝,所以宣统可以说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一个皇帝。

宣统也就是溥仪,寿命不算短,享年61岁。

把其归为“短命皇帝”之列,说的是他正式做皇帝的时间极其的短,只有3年。

但他却仍烧造出了本朝的纪年款瓷器,就像之前陈文哲说的那几件。

还有像宣统粉彩描金云蝠纹赏瓶, 就仍然藏在故宫博物院。

器物之上的时代特征, 不可磨灭。

这个时期的瓷器,虽沿袭光绪旧制,但质地细白玲珑的胎体,却更接近于现代的玲珑瓷器。

他的主人溥仪也是如此,皇帝脑后虽留着大辫子,鼻梁上却架起了眼镜,脚下骑着自行车。

溥仪很喜欢在宫内骑自行车,共买了20多辆。

这是处在这种特殊时期,让宣统这个时期上的一些瓷器上的人与物,都呈现出东西方混合,现代与古典共存在的特殊状态。

在陶瓷圈有句俗话:“咸丰宣统赛乾隆”。

宣统所烧制的官窑器颇为精良,此时的御器工艺精致,形制端正,胎釉纯净,彩饰工整。

当年在宫廷中这些御瓷和来自西洋自鸣钟,与溥仪的网球拍共置一室,它们在新安装的电灯照耀下, 熠熠生辉。

这是一种特定历史下的奇观, 而宣统元年,隆裕皇太后才发懿旨,在长春宫、建福宫、御花园各宫,并长街等处安设电灯。

清末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器物,都是独特的。

再加上宣统的品质,就让这一短暂时期的瓷器,价值飙升。

这一点尤为重要,宣统时期的瓷器虽然量少,但要比光绪要描画精致,彩绘细腻。

其胎质选料上乘,胎体较薄,但胎壁厚薄均匀,胎质细腻,烧结程度较高,叩击能发出清悦的金属声。

宣统青花瓷的工艺,在晚清官窑瓷中最精湛。

特征是胎体比较轻薄,胎质细腻洁白,白釉***滑, 玻璃质感较强, 足端打磨圆滑。

当然, 也有缺陷,比如青花发色紫艳,没有层次感。

宣统瓷器有“大清宣统年制”青花六字二行无圈栏楷款,也有红彩、赭彩、墨彩篆款。

款识书写规整,排列有致,笔路圆润有力,青花款料色深浓鲜亮且不晕散。

这些宣统瓷的品种,都沿袭前朝而制,大多数是每朝必烧品种,有的还表现出华丽的装饰风格。

如白釉盘,就是历代官窑都必须烧制的传统产品,而独有宣统朝白釉盘的口沿饰有金边。

像是这样的瓷器,只要出现,就没有低于百万的。

像宣统粉彩鹤鹿同春纹荸荠瓶,在2013春拍,就以134.4万人民币成交。

还有宣统粉彩麻姑献寿瓶,养志堂旧藏,佳士得香港2010春拍成交价122万港币。

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论及宣统陶瓷。

清代自光绪以后,瓷器制作从明、清以来的手工作坊,发展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使宣统时期的瓷器,展现出近代新瓷的特征。

机制的器型,更加规整;

胎质,高质瓷化,和釉面的变化,使器物表面火光十足;

部分印章戳记,代替耗费人力的手写款识;

大量涌现的彩色印花,代替了部分人工绘画。

所有这些,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让瓷器制作日益改进,最终形成的必然结果。

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宣统时期,瓷器过渡变化的时代特点较为明显,旧瓷与新瓷的诸多特征兼而有之。

宣统瓷器可以通过观察高清大图的局部细节,感受到耿宝昌所言的“火光”“胎质高质瓷化”等近代新瓷的特征。

总体归纳起来,宣统一朝的瓷器胎体细密而莹润,制瓷风格严肃认真,具有近代瓷烧结程度高,器表火光十足。

这些都是其极有特色的一点,所以目前在市场拍卖记录中,宣统官窑价位为一百万人民币左右,民窑作品小几十万不等。

这在其他历史时期,特别是朝代末期,是很难出现的。

像是在近期,一些晚清残破官窑器,都屡出高价。

而宣统作为最末一帝历史地位极为特殊,其官窑器和民窑精品器物,都极具收藏价值。

而在清末,除了宣统,另外还有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皇帝,那就应该就是咸丰,就是太平天国来了的咸丰

这一位在位时间是11年,也不长,所以带有咸丰纪年款的瓷器极其稀少。

按说咸丰皇帝在位11年,在历代帝王中,这個时间不算很长,但也不算太短。

比如大名鼎鼎的雍正,也只是在位13年。

只不过,这一朝造成其官窑器稀少的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战乱,对景镇的制瓷业的巨大损伤。

景镇御窑厂在咸丰初年,还烧制过有限的官窑和祭器。

咸丰五年时,景镇御窑厂曾在兵火中被毁,此后基本上停烧。

加以江南各在处,在太平军和清兵交战的军事腹地,景镇的制瓷业倍受其影响。

在那个时期,景镇不仅生产的瓷器数量减少,而且工艺水平随之降低,民窑亦不例外。

整体的印象是,咸丰朝瓷器一般比较粗糙。

实际上,咸丰官窑虽传世品不多,但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如玉壶春、赏瓶等青花器的纹饰,依然精细严谨。

有专家认为,如果咸丰官窑生产未被战争袭扰,或许会为能带来许多新的惊喜。

比如,就算咸丰朝十分苦难,但是咸丰陶瓷亦有领风气之先的举措。

如重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

而盛行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篆书款,则大为减少。

此一楷书行款的方式,成为晚清官窑的标准,一直延续到宣统御窑厂终结。

另一方面,咸丰朝的瓷器亦在一些层面上,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某些原先工艺程序繁复的品种转为简单,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