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 第168章 对撞机启动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第168章 对撞机启动

作者:向东向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46:28 来源:小说旗

当对撞机中心的工作人员听说了他们以后也能像墨子科技员工那样每餐吃海鲜,自然是激动得不行,在工作时更加卖力了。

当李智在俞恭行教授陪同下,来到正负电子对撞机指挥中心时,看到宽阔的大厅里,一排排闪烁着各种指示灯的仪器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都精神抖擞的工作。

墙壁上挂着一面超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对撞机内部的实时数据。

指挥对撞机的是一位年轻人,他浓眉大眼,板寸头尽显精神。

年轻人跑到李智面前:“报告李智先生,对撞机目前已经进入预热阶段,预计两个小时后可以正式启动。”

“这位是薛云安博士,毕业于青大高能物理学院,后又远赴德国读书,已经获得了三个博士学位,是我们对撞机中心的青年英才。”俞恭行教授指着年轻人介绍道。

“薛云安博士,你好,辛苦你们了。”李智伸出手。

薛云安博士也连忙伸出手。

两个年轻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由于时间尚早,墨子科技的员工们都在紧盯着大屏幕,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李智就和俞恭行教授坐在旁边的沙发上闲聊。

“俞恭行教授,你觉得咱们有必要建一座更大型的对撞机吗?”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它由22个成员国,2个准成员国,4个非正式成员国共同出资修建。

核子研究组织已经聘用大约三千名的全职员工。并有来自80个国籍的大约65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500余所大学机构,在CERN进行试验。这大约占了世界上的粒子物理学圈子的一半。

可以说,世界上一大半的高能物理专家都来自核子研究中心。

这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高能物理研究的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让粒子在对撞机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对撞,才能从残余物中,检测出它们的属性。

鉴于这种情况,国内也有学者在不停呼吁,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更大型的对撞机中心,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贡献。

有人赞成,自然就有人反对。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对撞机的建设费太昂贵,至少需要几百上千亿的资金。

而且国内高能物理人才薄弱,即使对撞机建成,也只不过为国外那些科学家做贡献。

所以建造对撞机是一个不明智的行为。

俞恭行教授身为对撞机中心的主任,自然知道这个争论,他狐疑的看了一眼李智,笑道:“我不知道你对于那场争论,秉持何种观点,反正我是反对。”

“呵,愿听其详。”李智来了精神。一个对撞机中心主任反对建造对撞机,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俞恭行教授神情肃穆:“在大多数人,甚至是大多数科学家眼中,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物理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拥有对撞机,也很难发现高能粒子的奥妙。”

“就拿核子中心的那台对撞机来说吧,从建成到现在有大几十年的时间了,真正的成果屈指可数,甚至还闹了不少乌龙。”

李智对这一点倒是有所了解,核子中心曾数次对外发布公告,声称发现了可以改变人类物理学历史的结果,最后却被证明只是闹剧一场。

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为何还要那样做呢?据我所知,对撞机每启动一次,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李智疑惑的问道。

像正负电子对撞机这种小型对撞机,做一次实验,墨子科技需要支付500万,而核子中心的对撞机要比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上许多倍,耗资一定更多。

“呵呵,原因很简单啊。每一次对撞实验,无论成功与否,无论是否能发现新粒子,那些在核子中心工作的高能物理学家们,都能根据实验结果,水上无数篇论文。”俞恭行教授一脸鄙视的解释道:

“论文就是那些大学教授用来向上攀登的阶梯,有了大量论文,他们才能领取不菲薪水,成为社会大众敬仰的对象。”

“有了论文,那些学习高能物理的研究生们,才能够毕业。”

“在这种功利心的作用下,核子对撞机是否能够发现新粒子,是否能够为人类物理学进步做出贡献,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可以说,离开核子对撞机,世界上大部分高能物理学家都要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定会竭尽所能,游说各自国家,加大对核子中心的支持。”

李智愣住了,他没想到被誉为高能物理学圣地的核子中心,竟然还有这种龌龊事。

他怔怔的说:“这岂不是一种绑架。”

“没错,就是一种绑架!”俞恭行教授重重点头。

李智想了一下又问道:“如果说,我们墨子科技在将来某一天,建立自己的对撞机,是否可行。”

自建对撞机?

这个想法让俞恭行教授一下子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盯着李智。

在现阶段,随着高能物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粒子奥秘被发现,小型对撞机只能逐渐被淘汰。

墨子科技如果想建对撞机的话,一定是要建一座比核子中心更大的对撞机。

那投入起码需要上千亿。

一个私人公司,怎么能负担起这么!

“你在开玩笑吧?”俞恭行教授一点都不相信。

李智笑道:“你就当我是在开玩笑吧,我只是想问一问你,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在技术上是否有难以逾越的难度。”

墨子科技在未来想成为全世界科研圣地,对撞机这种大杀器那是必不可少。

俞恭行教授这才松了一口气,刚才这个年轻的语气听起来好像是认真的。

他想了一下回答道:“其实对撞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线圈给粒子加速,让他们对撞。当然,这个线圈要比平常的线圈大上许多倍,制造起来虽有难度,也不是太高深的技术。”

“凭借国内的工业水平,再加上一流的施工建设水平,成功制造出对撞机,并不是大问题。”

“不过,你也要面对同一个难题,那就是人才。没有高能物理学家的加入,对撞机就是一堆废铁。”

李智默默点头。

看来,墨子科技要未雨绸缪,在燕大里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高能物理专家。

两人正说着,薛云安博士走过来报告:“两位领导,对撞机预热已经完成,现在可以正式开始实验了,请问你们谁下达启动命令。”

“李智先生你来下令吧。你能做出那么多科研成果,足以证明你运气很好。在对撞机实验中,运气往往比实力更重要。”俞恭行教授站起身说道。

李智点点头,也不推辞,在薛云安博士的引导下,来到一枚红色按钮前。

“现在开始最后检查!”薛云安博士拿着话筒命令道。

操纵台前的工作人员纷纷查看仪表盘上的数据。

“对撞机电压正常。”

“正负电子直线加速器内部压力正常。”

“谱仪内壁正常。”

...

随着一项项指标得到落实,李智这才按下红色按钮。

“实验正式开始!”

一道低沉的嗡嗡声从外面传来,李智知道这是粒子在线圈加速下,高速转动引发管道外壁振动发出的声音。

“目前对撞机运转正常,粒子速度达到1%,预计24小时后,将进行第一次对撞。”

对撞实验成功启动,让墨子科技的实验员们忍不住高呼起来。

毕竟,高能物理实验总是充满各种意外,能够成功启动,就算是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对撞机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也纷纷站起身为他们鼓掌。

“李智先生,看来你手气不错啊!”薛云安博士赞叹道。

“过奖,都是你们对撞机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细致。”李智谦虚的回答。

虽然对撞结果还要一整天才能出结果,李智却不愿离开,他需要和墨子科技的研究员们一起分析下一次试验。

毕竟,他没有信心第一次对撞实验,就获得满意的结果。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由于俞恭行教授还有公务要忙,就提前离开了。

李智和薛云安博士以及墨子科技的研究员们一起来到对撞机中心的餐厅。

和中午只单独给墨子科技研究员们开小灶不同,晚上所有员工的伙食都是海鲜大餐。

手臂长的澳洲大龙虾,巴掌大的螃蟹,花甲,毛蛤等摆了一大桌子。

员工们围在旁边大口朵颐。

一面吃还一面议论纷纷:

“还是人家墨子科技大气,这一顿请那么多人吃海鲜,几万块钱估计也不够。”

“当然不够了,你看这龙虾,足有十多斤吧,还是进口的,一只估计就要大几千块。”

“嗯嗯,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咱们在以后工作中,一点要尽心尽力。”

“那是当然,要不然对不起人家墨子科技的好意!”

众人看到李智领着一群人走进来,连忙站起身打招呼。

“李智先生,谢谢您请客!”

偶尔也有小姑娘两眼放光的喊道:“李智,你真帅。”

跟在李智身后的墨子科技研究员们只能低着头偷笑。

李智对于海鲜并不感兴趣,他总觉得里面有奇怪的腥味,让厨师帮忙焖点大米饭,菜就是大白菜炒咸肉,圆葱炒鸡蛋,切点咸菜撇咧丝。

这饭菜看起很朴素,不过味道甚是爽口,下饭绝品。

简单的晚餐过后,李智领着研究员们又回到对撞机指挥中心。

此时大屏幕上显示粒子加速已经完成20%。

在确定对撞机运转正常后,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李智把研究员们分成两班,分别前半夜值班和后半夜值班。

李智带着后半夜值班的研究员们来到房车前。

“祝韩,今天晚上你就住这辆房车。”

“鞠光里,你上这一辆。”

“代建钢,你这一辆。”

...

由于王立军教授年纪大了,李智不忍心让他再这里熬夜,就让丁一派他回去了。

李智安排好研究员们的住宿后,又返回指挥中心大厅里,现在时间尚早,他还需要再盯一会。

研究员鞠光里拉开房车门,看着房车内豪华的设施,顿时有点惊呆了。

顶置双人床,湿分离的卫生间里有淋浴、马桶、洗手池、化妆镜等设施,厨房内有炉灶、洗菜池、抽油烟机、微波炉、车载冰箱等设施,在车厢前部还有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前有一圈真皮沙发。

这哪里是房车啊,简直就是豪华总统套房。

鞠光里忍不住拿出手机,把房车内部拍摄了几张照片,发布到围脖上,并附带上了文字:“李智老板实在太大气了,为了怕我们休息不好,竟然购买了几辆豪华房车,太感动!”

轻轻点击发送,他就关上手机开始休息,因为下半夜他还要值班。

只是鞠光里整天待在实验室,忘记了现在围脖会显示发送的地点。

很快,鞠光里这篇文章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

“窝草,这房车竟然还有新风系统,至少要300个W起步吧。”

“墨子科技就是有钱,几百万的房车说买就买。”

“真羡慕,我也想去墨子科技工作。”

“咦,你们发现没有,这条围脖的发送地点竟然是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心。”

“墨子科技的研究员去对撞机中心做什么?”

“去对撞机中心,当然是做对撞实验啊!”

墨子科技自从研究出自然灾难预测模型后,就成为网友们追捧的对象,只是由于李智一直刻意保持低调,不但他个人婉拒了所有采访,还严禁墨子科技员工接受采访。

所以,关于媒体上关于墨子科技的消息极少,并且还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

现在有了这条围脖,媒体们算是找到了好素材,他们纷纷开动脑筋,臆测出一篇篇震惊世人的新闻发言稿。

“震惊,墨子科技准备进军高能物理行业。”

“惊讶,李智可能已经掌握了质量粒子的奥秘。”

“天啊,墨子科技已经具备维修对撞机的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