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 第165章 王立军教授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第165章 王立军教授

作者:向东向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46:28 来源:小说旗

高学宁听到树人语言如此先进,自然铆足了劲,努力学习。

他本身就极具编程天赋,只用了十多天,就学会了树人语言。

懂了编程语言,再分析超算系统,就很简单了,高学宁带领队员们,只花了5天功夫,就完成了超算操作系统的安装工作。

超算中心正式处于待命状态。

而在高学宁忙着安装超算系统时,李智带着白暖暖现身于东北的一所高校内。

这所高校是华夏最早的一批工业类高校,为工业建设培养出无数人才,可是近些年随着重工业的没落,这所高校也逐渐不受重视,宽阔的校园里,建筑物黯淡,尽显历史沧桑。

寒风中,白暖暖缩了缩脖子,她不明白老板为何要来这里。

燕京有那么多所高校,有那么多着名教授,凭借墨子科技的名气和开出的福利条件,那些教授肯定会趋之若鹜。用得着跑到东北来吗?

不过,她也不敢开口问,因为李智虽然平时说话待人很和煦,却也是一个严厉的老板。

李智不知白暖暖心中所想,看到她小脸冻得通红,顿时心生怜惜,笑道:“外面冷,我一个人起就行了,你就待在车里吧。”

为了保护李智安全,丁一特意让队员把黑色防弹SUV从燕京开到了东北,里面空间宽敞,设备齐全,就像小房间一样。

“那怎么行,咱们说好的,我现在是你的贴身助理!”白暖暖咬着牙,特意把贴身二字说得响亮。

“好吧,现在张教授应该已经下课了。咱们去办公室拜访他吧。”李智看一眼。手机上,超级小花发来的信息,转身向校园内走去。

校园内的道路上,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并肩而行,不时传出一阵欢声笑语。

在零下十度的室外,哈气成冰,同学们大多裹在厚厚的羽绒服内,看上去就像笨重企鹅。

也偶尔有不畏寒冷的女同学,身穿单薄外套,短裙,再加上打底裤,在严冬中展现美好身材。

白暖暖看到后,撇了撇嘴:“也不怕冷!”

这所大学比燕大要小很多,没多时,李智就来到一栋灰黑色建筑物前。

走进大楼,热气铺面而来。

一位身穿蓝西装,搭配白衬衫的年轻女老师看到二人进来,连忙走上来,笑道:“二位,你们找谁?”

“你好,我们约了张立军教授。”白暖暖抢先说道,作为一个助理,要有眼色。

不能替老板分忧的助理,离下岗也就不远了。

“张立军教授?”年轻女老师面色诧异,愣了一下,才回到工作台,拿起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了。

“张老师,楼下有两个客人,说给您预约过?”

“是吗?好。好,我这就让他们上去。”

年轻女老师挂掉电话,走到李智和白暖暖面前,笑容满面:“二位,张老师在六楼,六零一办公室。电梯在这边。”

说着,她快步走到电梯旁,帮二人按开电梯。

看着电梯关闭,缓缓上升,年轻女老师才回到座位上,面带疑惑的小声嘟囔:“张教授已经年近六十了,这些年一直待在研究室里,除了几个学生,平时压根不和外人来往,连每年的教师大会也不参加,这两个人怎么能约到张老师呢,真奇怪。”

“叮!”

电梯抵达二楼,缓缓打开,白暖暖抢先走下电梯,四下看了看,看到四周没有可疑人士后,才请李智走出电梯。

丁一不在,她这个助理,就要身兼保镖。

李智看着她有这副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这里是高校的重点研究室,不可能有危险。

两人沿着走廊,找到601室。

白暖暖轻轻敲门,许久,里面才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请进!”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尽是一个个高大书架,书架上摆满各种书籍。

透过书架的间隙,看到窗子旁的办公桌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眼镜,正在材料纸上写写画画。

李智反手关好门,和白暖暖一起,向老人走去。

白暖暖待走近后,才看出老人身穿灰色中山装,手腕上戴着一块老式机械表,他满面皱纹,眼袋厚重,手指消瘦如枯树枝,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黄土半埋一般。

这样的老者,即使请回墨子科技,也无法发挥多大作用。

难道老板想请他回去养老?

白暖暖不由皱起眉头,神情古怪。

老者似乎没有看到两人到来一样,依然不停的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李智也不介意,从旁边搬来两把椅子,示意白暖暖坐下。

许久,老人似乎写累了,才放下钢笔,摘下眼镜,揉了揉揉眼睛,看向二人。

他浑浊的双眼中迸发出锐利目光,让白暖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这眼神,绝对不是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能发出来的。

李智看到老人停止工作,这才站起身笑道:“张老师,我是墨子科技的李智。”

老人锐利双眼,紧盯李智,看到李智面色平静,这才笑道:“不错,你能被老古称为国内最优秀科学家,果然不是一般人。”

白暖暖心中一凛,老人口中的老古,很显然就是燕大校长古月正。

看来是古月正推荐的这位老人。

李智笑道:“谬赞了,我只不过是适逢其会,侥幸做出一点成绩罢了,比起你们这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华夏打下工业基础的老前辈,远远不如。”

“呵呵,老了,不行了,跟不上时代了!”张立军教授苦笑着,摇了摇头。

“以后都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我们这些老头子,该退休了。”

李智笑道:“你们老一辈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年轻人,头脑灵活,但缺乏韧性,正需要您的带领。”

没错,李智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请这位老教授加入墨子科技,担任化学实验室主任。、

张立军教授并没有被李智恭维的话打动,笑道:“你搞这个墨子科技总部的事情,我早就听说了。能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的研究课题,这是好事,一定能推动科技发展。如果我年轻十岁,说不定已经动心了。”

“可惜,我已经老了,并且还有一个做了五年都没进展的课题。我希望能在死亡之前,给课题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李智知道张立军教授正在研究空气电池。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工业日益发达,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燃油汽车作为污染大户,被新能源汽车取代,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国内外都在研究新能源电池。

现在市场上的电池以锂电池为主,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相比以前常用的铅锌电池,具备质量轻,能源密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动车,电动汽车上。

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锂元素生性活泼,锂电池受到撞击或者是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爆炸。新能源汽车,全面推广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已经发生了不少起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研究一种新电池,来代替锂电池,就成为国内外研究所,争相研究的课题。

目前,最有希望取代锂电池的就是空气电池。

空气电池是化学电池的一种。构造原理与干电池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它的氧化剂取自空气中的氧。

很多研究所已经制造出了锌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等初步产品。

由于在正极上使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活性物质,理论上正极的容量密度是无限的,可加大容量。另外,如果负极使用金属锂,理论容量会比锂离子充电电池提高一位数。

但是,它存在致命缺陷,即固体反应生成物氧化锂会在正极堆积,使电解液与空气的接触被阻断,从而导致放电停止。

王志军教授正是被困在了这个难题上,5年时间的研究,没有一点进展。

李智笑道:“王老师,你想没有想到过一种情况,那就是空气电池压根无法商用,它的致命缺陷,压根无法解决?”

王志军愣住了。

他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从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时,他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不过科学研究,本来就不是一马平川,本就会大概率失败。

很多大科学家研究了一辈子,结果发现自己的研究是个死胡同。

“即使它是错误的,我也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失败的!”王志军教授长叹一口气。

说实在话,在这五年研究中,他偶尔也会产生这种怀疑。

这句话,让李智立刻对王志军教授肃然起敬,也许正是由于王教授这种劲头,才能做出那么多成果。

这个人,我要定了!

李智决定抛出杀手锏。

他笑道:“如果说,我现在有关于新能源电池的新设想,你愿意加入墨子科技,和我一起研究吗?”

“新设想?”王志军教授先是一喜,旋即苦笑着摇头,嘴里嘟囔着:“这怎么可能呢,世界上那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新能源电池,都没有成果,而你只是一个数学家,怎么可能有新设想呢?”

李智笑道:“正因为我是数学家,才能跳出物理和化学的束缚,才能有好的设想。”

王志军教授虽然不相信李智会有新设想,不过还是为这句话点个赞。

李智也决定被卖关子了,笑道:“王老师,你想没想过,这个宇宙中也许存在一种咱们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它结构稳定,由它制成的新能源电池,不但安全,而且容量大,充电速度也超越锂电池数倍。”

王志军教授皱起了眉头。

目前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

但是宇宙浩瀚,人类只是探索了亿万分之一的区域,谁也不敢肯定,宇宙中到底有没有新元素。

不过,现在问题来了,既然人类没有发现,墨子科技怎么知道,它适合制造新能源电池呢?

在王志军教授疑惑的眼神中,李智点头示意。

白暖暖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这小子是有备而来!

难道新元素真的被他们研究了出来。

王志军教授迫不及待的打开文件,细细研读起来。

半个小时候,他合上文件,长叹一口气,不得不佩服李智的奇思妙想。

李智在文件中,运用数学模型,构建了一种元素,然后把电子和原子,电子间距等相关条件,作为未知条件。最后经过证明,得出了这种元素确实存在。而且还得出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85.

最为一个老化学教授,王立军教授瞬间意识到这种元素并不能在地球上自然存在。

不过在文件的最后,李智给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猜想。

那就是这种元素并不是单一的元素,而是由两种元素“融汇”而成。

两种元素可以相互融汇在一起吗?

绝对不能!

“这太不可思议了!”王立军教授忍不住惊呼道。

这已经超越他的认知,而他是国内,乃至国外的化学权威。

这足以说明,这融汇元素,绝对不可能出现。

李智淡淡一笑:“这看似荒谬,不过我已经数学证明出来它是存在的。”

“数学是宇宙真理,不可能错误,所以,这种融汇元素必然存在!”

王立军听到李智这番话,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融汇元素存在的可能性。

正像李智说的那样,当事件在微观世界发生时,人类常规的观测手段,都必然失效。只能依靠数学来计算出,微观世界的具体情况。

李智看到王立军教授脸色忽明忽暗,阴晴不定,笑道:“我想请您前往燕京,前往墨子科技,带领一支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的队伍,发现这种元素,改变人类能源格局,你愿意吗?”

“我...我...”王立军教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自然知道这种电池一旦出现,会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不用在为了生存,生活,燃烧古老生物的化石,蓝星环境也将得到大大改善。

“我愿意!”他站起身,沉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