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 第113章 LIZHI转换

我随身携带外星文明 第113章 LIZHI转换

作者:向东向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46:28 来源:小说旗

李智是一个行动派。

说干就干!

随后的几天内,他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奋笔疾书。

人靠衣衫,马靠鞍。

他在江晓梅的建议下,为那个神奇转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LIZHI转换。

LIZHI转换精妙无比,可以运用在数学各个分支中。

李智本着水论文的心理,决定在每一个数学分支,水一篇论文。

当然,这并不能算是水,因为在论文中,李智用LIZHI转换神奇的解决了一些用常规方法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论文的水准还是很高的。

由于LIZHI转换是他亲自创造出来的,他自然能够领会其中精妙,再加上他对数学各个分支的知识都能够娴熟使用,论文写作起来,自然没有一点难度。

一个上午他就撰写好两篇论文,下午又是两篇论文,晚上还不耽误和陈贝他们开黑。

这种冲刺的速度,让江晓梅有点吃不消。

她由于精通八国语言,自告奋勇为李智把论文翻译成外语,结果她翻译的速度,还赶不上李智撰写论文的速度。

“唉,这叫什么事情啊!”江晓梅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拎着一大袋子馒头,走出食堂。

身后传来窃窃私语:

“看,这小姑娘身材苗条,竟然买了这么多馒头,能吃得下?”

“瞎猜啥呢,她肯定是篮球队的拉拉队员,这些馒头是给篮球队买的。”

“那个...篮球队的人,不都喜欢吃牛肉吗?”

...

淡定...淡定...江晓梅心中不断告诉自己要淡定,脸上却浮上一丝红润。

没办法,任哪位小姑娘被人这么议论,也会受不了。

“可恶的李智,连吃饭都懒得来食堂了,要我带饭。带饭就带饭吧,谁让他是大佬呢,不过每顿吃这么多馒头,有点过分了哦。”

江晓梅腹诽着来到自习教室。

中午时分,同学们早已走光,只有李智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奋笔疾书。

江晓梅把一袋子馒头放在他面前,看着桌面上多出来的四五页论文,嘴角抽搐。

她去食堂买馒头,总共也就半个小时,这家伙竟然又写出四五页论文。

这种速度,让她这个翻译,情何以堪。

“李智,先吃饭吧。”江晓梅腹诽着,打断李智。

“哦,好,写完这一段。”

江晓梅也顺手从袋子里取出一个馒头,咬上一口,甜丝丝。

这些天,她跟在李智身边,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北方食物。

馒头味道不错尚且不说,吃起来速度快啊,还容易饱肚。

江晓梅做过统计,以前她每餐饭至少要花费半个小时,现在换成吃馒头后,只需要十分钟就搞定了。

这样,每餐饭可以节省十分钟时间。

看起来不多。

不过,一天就可以节省三十分钟时间。

一个月更是可以节省900分钟时间。

一年(除去春节不算)...足以节省1万分钟,也就是180小时,也就是7天。

这样算下来,改成吃馒头后,她每年将会比别人多7天时间。

按照小说读者最低寿命为100年计算,这就是700天。

700天时间,对于立志成为数学家的江晓梅来说,十分宝贵。

李智自然不会知道小尾巴因为节省时间,才和他一起吃馒头,还以为她喜欢上了馒头的味道。

很大方的分给江晓梅两个:“多吃点,下午我们要努力一下,争取再搞定两篇论文。”

“好吧...”江晓梅也忘记了保持体型的事情,从袋子中取出馒头啃起来。

燕大自习教室内,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对准一袋子馒头发起攻击。

...

5天后。

李智看着桌面上厚厚一摞论文,充满成就感。

他和江晓梅经过连续5天不分昼夜的奋斗,终于水了二十篇论文。

呃,不对,是搞定了二十篇论文。

释放了全部精力的江晓梅,也是全身虚脱,精神萎靡。

她打着呵欠:“李智,这些论文,你准备投到哪份期刊?”

这些论文足足二十篇,并且因为阐述了LIZHI转换,每一篇论文的难度和重要程度都极高。

一般期刊配不上。

“我准备把论文分成两半,一半投稿给国内期刊,另一半投稿给国外期刊。”李智一面说着,一面把论文装进书包。

“国内期刊?”江晓梅怔了一下,她下意识的问道:“这么重要的论文,怎么可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呢?”

墙外开花墙内香,是学术界公认的一个定律。

同时,国内学术期刊权威性远远不如国外学术期刊,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篇论文只有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上,才能引起学术界注意,为论文撰写者带来声誉。

既然这样,李智为何还要把论文分一半分给国内期刊呢?

江晓梅疑惑的瞪大眼睛。

“你说一说,咱们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相比,差距在哪里?”李智反问。

“那差距可大了,国内期刊发表的大多是一些混版面的论文,国外期刊上刊登的论文难度更大,更权威。”江晓梅回答。

李智笑道:“你看,正因为没有优质投稿,国内期刊才没有权威性。因为它没有权威性,更加吸引不了优质投稿,即使国内学者做出成果,也会在第一时间考虑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这就形成一个死循环。而期刊是学术界话语权的桥头堡,因为没有权威度大的期刊,这些年咱们华夏虽然青年才俊辈出,科研成果不断,但在国际学术界却没有话语权。”

“咱们华夏拥有上百万科学家,每年科研经费2万多亿,在世界位于前列,却屡屡在诺奖等重要国际奖项中铩羽而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的话语权太弱了。”

江晓梅不断点头。

国际重要奖项虽说权威度很大,看似公平公正,但这些奖项的评委也是人。

只要是人,内心就充满欲望,就难免被周围环境束缚。

每一个能被提名国际重要奖项的科学家做出的成果,都非常重要,那么在无法比较重要性的情况下,国际学术话语权就至关重要了。

说着,李智目光投向窗外,神情坚毅:“现在,我想改变这种状况。当然,我知道仅仅凭借这十篇论文,远远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不过我愿意成为点燃希望的火种。”

当然,李智很理智。

他为了实现刷名气的目的,还是不得不选择把其中十篇论文投稿到国外期刊。

“我赞同!”江晓梅听完李智的话,知道李智的目的后,心中充满钦佩。

李智竟然愿意为了改善国内学术环境,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比一些为了自身发展,抛弃祖国的自私自利之人,品德不知高上多少倍。

当然,她也想到了李智还把十篇论文投稿国外期刊的事。

在她看来,这是李智成熟的表现。

毕竟企图凭借一人之力向巨人发动攻击的堂吉诃德,最后只能成为一个悲剧。

决定论文归属后,李智让江晓梅找来国外知名数学期刊的总编邮箱,然后把十篇翻译好的论文分别投给十家不同的杂志社。

然后,又随便打开《数学月刊》的官网。

《数学月刊》是李智高中时代订阅过的期刊,他对这份数学启蒙期刊很有感情。

官网上贴有编辑们的照片。

李智看其中一个叫王小年的编辑比较顺眼,就把剩下的十篇论文打包发到了他邮箱内。

李智现在虽然不是数学大佬,也因为证明四色猜想在国际数学界小有名气,况且身后有燕大这座大山,一般人自然不敢黑他的论文。

发送完邮件。

“谢谢你,李智。”江晓梅看着邮件发送成功,心里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些论文中,李智把她列为了第三作者,虽然第三作者的重要性远远不如第一,第二作者,只能算是友情赞助,也让江晓梅心中乐开了花。

这些论文可是要登上国外期刊的论文啊,她一个小小本科生的名字,竟然可以出现在上面。

太不可思议了!

本来,她身为翻译,只是把论文翻译了一遍,连一个字符都没有更改,自认为不配出现在作者栏里。

李智却很大方的在论文上添上了她的名字。

原因很简单,对于李智来说,撰写这二十篇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刷声望。

多加一个名字又不会对自己有所损害,并且还可能为江晓梅将来在数学界的发展,铺平道路。

何乐而不为!

“我请你去海鲜城,吃大餐怎么样?”

李智这种无意的行为,让江晓梅心中十分感动,她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一个报答的方法。

“海鲜?我可是要吃帝王蟹的,你确定要请我去吗?”李智脸上浮现出古怪笑容。

帝王蟹...又想到李智那异于常人的饭量,江晓梅有点后悔了。

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行卡,盘算着这个月的生活费应该已经到账了,再不济花呗上还有2万多额度。

“帝王蟹,就帝王蟹!我既然请客,还怕大肚汉不成?”江晓梅咬碎牙齿。

晚上,李智第一次品尝到传说中的帝王蟹,除了肉多一点,一点都不好吃。

当然,他也并不准备把江晓梅吃破产,很土鳖的从书包中取出一大袋子馒头。

于是,燕京海鲜城的老板第一次知道,馒头可以搭配帝王蟹,而且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第二天,很有商业头脑的老板就推出一个中西合璧的新菜式,霸王龙戏珠,珠子就是馒头。

帝王蟹实在太腥,太油腻了,搭配上馒头,味道刚刚好。

这道菜肴已经推出,立刻深受食客们欢迎。

自此之后,霸王龙戏珠就成为海鲜城一道名菜。

可惜,李智并不知道自己的创意被餐厅老板剽窃了,要不然他一定收取创意费。、

当然,终身免单也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