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日之飞虎神鹰 > 第三十章 不可能的任务

抗日之飞虎神鹰 第三十章 不可能的任务

作者:陈芷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纳德想要揪出这支航空队,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样一支不在监控内的日军航空队,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放在身边,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想要防御它的空袭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它就成为了一根尖刺,插在了抗日战场的大后方,扎得你浑身难受。

而且要命的是大西南地方这么大,你根本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可它却能无时不刻地盯着你,时刻准备着把炸弹丢在你的头顶。食不知味,睡不安寝~这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然而要找出这支神秘的航空队却很不容易,张昀几乎没有任何头绪,要知道空军可不比陆军,只要飞机的飞行半径内就都有可能,日军这一次突袭的机种包括“九九式”轰炸机、“中岛隼式”战斗机,“九九式”的续航距离为1400英里,而“中岛隼式”的航程也有745英里。这也就是说,以昆明为圆心,半径745英里的范围内任何一个点都可能藏着这支航空队。

这么说或许你没什么概念,不过打个比方就清楚了:745英里就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

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要找出一支未知的航空队无异于大海捞针,张昀看着摊在面前的航空地图,眉头都拧成了一个川字。

幸好,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宿舍的门被推开了。

“最伟大的人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你说对不对~琼恩。”

吊儿郎当的是乔治。

“寻找神秘的日军航空队,听起来太刺激啦~!”

兴奋地说着话的是基普。

而戴维则表现出了一个长者该有地稳重:“我觉得~或许你需要帮助?”

没有什么豪情万丈,没有什么慷慨激昂,只有共同要做的事,仅此而已。

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

然而,在听过张昀的分析后,几个人也都皱着眉头沉默了——这么大的搜索范围就凭他们四架飞机根本无法覆盖。

“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些被击落的日机上找到线索。”戴维提议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戴维曾经是飞行教官,研究过各国飞机的特点,在四个人里他是最了解日机的。

他们拜托了负责清理的昆明的卫戍部队,把日机的残骸尽可能地收集在一起。然后戴维就开始工作,他利索之极地把扭曲损坏得不成样子的残骸分解开,再按种类分门别类地放好。一旁的中国官兵看得目瞪口呆——在他们看来对待螺丝零件如此熟悉的戴维简直是个妖怪,对待日本人的“九九式”、“中岛隼式”这种他以前不可能碰过的机型也像对待P40一样了解。

一堆堆的废铁在戴维的手下迅速被分解成了一堆堆零件,然后他就对着那些零件发呆。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张昀问。

戴维拿布擦了擦手上油渍,站了起来:

“它们都没有携带副油箱。我从残骸里找出了几个相对完好的主油箱,从里面残存的燃油来看,它们出发时的航油都没有加满。”

他打开其中一个,用力从上头掰下一块残片,然后指着上头一条明显的分际线说:“看到了吗?这条线以下,箱壁上的油渍更深一些,摸上去手感也更油滑,这就说明它们出发前燃油只加到了这里。”

张昀伸手接过残片仔细端详了片刻。

“你越来越像福尔摩斯了。”他开玩笑式地吐槽。

“这说明什么?”

“仅仅携带半桶燃油起飞,就说明这些油料足够支撑它们往返,所以它们的出发地一定不会距离昆明太远。”

当然,这个“太远”指的是航空距离……

这一点张昀自然清楚,他低着头沉思不语,而一边的戴维已经问地勤人员要来了纸笔:

“我根据这些机型的油耗推算过,按照半桶油的标准来看,它们的出发地应该是在这条线附近。”

他在纸上划了一个以昆明为中心的圆。

这下范围就小多了,接下去的几天里,张昀和他的逐日小队对这一圈线上的所有目标进行了地毯式搜索,然而……

却什么也没发现。

※※※

“怎么会这样?”

回到机场的时候,逐日小队的成员们都有些郁闷,他们围坐在张昀的宿舍里,低头呷着白兰地,半天不说话。

“戴维,会不会你的分析有误?”乔治沉默了半天突然开口。

戴维沉吟了一下,摇头:“我不这么觉得,从日机残骸来看他们的确没有携够充足的燃油,除此之外想不到别的解释。”

张昀默默地把玩着那块飞机残片,并且再一次把它拿到灯光下端详,最后取来纸笔亲自演算了一回,五分钟后他得出了令人懊恼地结论——戴维?布兰德的推算完全正确。

那么究竟怎么回事?

张昀拿过戴维的地图,对着上头标注出的一圈铅笔痕若有所思……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是石油储备,事实上他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卷入战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石油储备。

所以他们能省的地方就绝对不会浪费,这种思想已经浸透到每一个日本人的骨子里了,因此对于飞机往返所需的油料往往精打细算,从这一点来看,戴维的分析也合情合理。

“那究竟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会不会我们漏了什么?”基普想了半天终于开口,“毕竟现在只是空中侦察——你们懂的,这很容易被地面伪装欺骗。”

看来只有这种可能了……

戴维的圆圈圈过的绝大部分都是云南地区,这里地处大西南,横断山脉,云岭山脉高低纵横,到处是高山深谷,密林遍布,古代就有“南疆十万大山”的说法,想要在其中掩盖一座简易机场,太容易了。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地上出发,亲自去看看。

可说来轻巧,你从天上飞一圈也很容易,自己用双腿走一圈就难了——你不但得经过日占区,还要爬雪山,下悬崖,还有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其中重岳叠嶂,热带瘴疠、疟疾和瘴气……各种难以想象的危机遍布,随时都能要了你的小命。

一连三天,逐日小队的成员都聚在张昀的宿舍里开会,想要找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所有的提议最后都被他们自己否决了。

※※※

可他们束手无策,却不代表日军会就此罢手。

就在张昀他们埋头苦思对策的时候……

野人山。

隐晦的天空下着雨,细密的雨丝笼罩了整个森林,这一场令人心烦意乱的小雨仿佛永无休止,搅得楚天行更加郁闷。

军装已经成了破抹布,由于作战的失败,远征军不得不缅甸撤退,战败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他们每一个338团战士的心头。

现在他们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回家。

没有人不想家,尤其是常年在外打仗的军人,可撤退却成了彻头彻尾的灾难,因为杜聿明错进了野人山。

楚天行觉得自己能理解他,因为他也想家想疯了,他想他那位漂亮的英国妻子——人家已经先一步去了昆明,他想和她团聚,可他是军人,是排长,他不只是他一个人的。

所以他只好跟着钻进了野人山,因为这里回国最近,因为滇缅公路早已被日军切断,更因为这里连吃苦耐劳的日本兵都望而却步。

我们总说自己吃苦耐劳,可日本士兵同样吃苦耐劳——他们可以不吃不喝在一个单兵坑里猫上几天;我们总说自己视死如归,可日本士兵同样不畏死亡——他们随时可以拉响手雷跟你“玉碎”。

可即使他们也不敢进野人山。

所以想要躲开日军,就只有比他们更能吃苦,比他们更不怕死!

于是士兵们丢掉了重武器,全体官兵徒步进入这片原始森林。

一开始每个人身上还有补给,还算顺利,但是在之后的几天,补给慢慢的消耗殆尽,每个人都非常的饥饿,很多人都吃了当地的野草都被毒死了。

几天之后又开始下雨,地面上到处都是积水。这不由得让他们走的路更加的困难,雨越下越大,沿途的尸体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已经肿的看不出他的样子,楚天行他们根本不敢吃他们身边那些芭蕉根,因为有不少士兵就是吃了这些东西全身浮肿而死的。

包括338团的团座,胡进喜。

他们也不敢喝地上的水,因为地上的水都是泡过尸体的。

他们又累又饿,却不敢停下,因为停下就意味着死亡。许多战士体力耗尽倒下,短短几个小时就变成了森森白骨。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片原始热带森林里瘴气、蚊虫、蜘蛛、毒蜂、吸血蝙蝠、蚂蟥、蚂蚁、毒蝎、毒蛇等,几乎无时不刻不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发起进攻。

你就是把靴子扎得再紧,这样蛇虫鼠蚁也能钻进去,那里的蚊子特别大,并且含有剧毒,被蚊子咬过后就会发烧,而发烧基本就意味着死亡。

楚天行一直记得有一次,一个排里的战士走着走着忽然蹲下了,他上去踢了一脚:“二嘎子,平时你走得很快,今天怎么了?”

“排长,我拉肚子。”二嘎子说。

楚天行点头,走到前面去了,结果二嘎子再也没有起来。

天知道他们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从野人山里钻出来的,出来的时候整个排就剩下了十个人,而且每个人几乎成了动物。回头望向身后的密林,零零落落的人影一个接一个地从密林深处钻出来,七零八落,武器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们相互搀扶,步履蹒跚,溃散得根本就不像是有组织的军队,就像是跟野人山里的掸族人一样,形同野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一支就是在天蒙山阻击过日军一天一夜的英雄团队。

“不过终究还是活下来了。”楚天行安慰自己。

他的脚下就是云南,就是祖国的土地……

他终于回家了!

家实在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你根本不在意它,可一旦你离开它,却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它。

楚天行就是这样……不对,应该说整个338团都这样,“家”这个字已经成为了他们集体的精神支柱。当那些人不人鬼不鬼的战士们从密林里钻出来,站在属于中国的土地上时,很多人都忍不住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我回来了!”

可回应他们的,却是头顶飞机的嗡鸣,紧接着大批的日本机群从乌云后钻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