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太符合逻辑、却符合现实的忠诚

“陛下,泗水侯斩首了两名海防巡检,其中有一名是海防千户。”张居正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皇帝面前说起殷正茂缉毒手段过于狠辣的原因,他最主要考虑的还是大明在吕宋的稳定统治。

殷正茂有点借着大明朝廷命令,刻意扩大敌对情绪,毕竟因为缉毒这么一件小小的事儿,殷正茂就杀了近五千人,抓了三万余人,打了七万人的鞭子;其次就是殷正茂这次处决名单上,还有一名海防千户、一名海防巡检。

海防巡检一般被看作是大明皇帝的爪牙,是皇帝在吕宋的触角,而殷正茂处斩海防千户,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不应该为难海防巡检。

但殷正茂这么做了。

大明对吕宋的绝对统治重要,还是缉毒重要,张居正认为对吕宋绝对统治重要,而皇帝则认为,缉毒更加重要一些。

朱翊钧的亲家公殷正茂,悍然发动缉毒战争的原因,其实也是发现有海防巡检种、制、贩、吸食阿片。

“这就是缉毒战争,一步不能退的原因,海防巡检的水翼帆船才多重?海防巡检每一次出海,都是巨大的冒险。”

“能够乘风破浪,能做海防巡检的水上飞,哪个不是忠君体国之辈!这海防千户李一正,有发妻一人养育儿女三个,在吕宋有妾室二人,家财不敢说万贯,但在吕宋是绝对的豪奢户。”

“是什么把一个如此忠君体国,连自己的命都肯交给朕、交给朝廷、交给大明万民的人,变成了一个毒贩?”

“自从李一正开始吸食阿片之后,其正妻多次与其争吵,甚至屡次动手,好好的姑娘,跟着他李一正漂洋过海到吕宋,是要看着自己丈夫变成毒虫吗?显然不是,但阻止不了。”

“解刳院说阿片类的药物用久了,就会产生一个心魔,这个心魔会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一些行为的主人,朕觉得大医官们这个描述很正确,阿片的确能把人变得不人不鬼,人妖物怪!”

“所以,就是要格外警惕。”

朱翊钧十分郑重回答了张居正的疑惑,陛下对大明军兵是真的很好,但这一次,陛下没有偏袒精锐中的精锐,海防巡检里的海防千户,而是准了殷正茂上奏的斩立决。

这就是教训,深刻的教训。

李一正能爬到海防千户的位置上,他为大明立过功,为大明流过血,为大明牺牲了很多,但当他开始贩卖的时候,就背叛了大明万民,背叛了朝廷,背叛了皇帝,同样,也背叛了过去的自己。

因为贩卖是不可控的,一旦开始贩卖,不是李一正下令不准卖到大明,就不卖的,那些个疯狂的毒虫,不会听从他的命令,因为大明严格的缉毒政策,让大明成为了阿片球的价格高地,一斤阿片球就高达三千两银子!

毒虫为了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

朱翊钧继续说道:“李一正是怎么被发现的?”

“以前李一正身高六尺(192CM),一百九十多斤的大块头,膀大腰圆,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一台水翼帆船,力大无穷,他曾经操舟从达沃城赶到松江府,只用了六天时间,就顺利抵达,时至今日,没人破的了他创造的记录。”

“而石隆伯邓子龙近来发现,李一正变瘦了,只有一百四十多斤,都瘦脱相了,而且两腮无肉,眼睛空洞无神,连甲胄都穿不上了,稍微走些路,都气喘吁吁,更别说操纵水翼帆船了,他三十岁的年纪,体力甚至还不如泗水侯。”

“邓子龙发现了李一正的异常,总督府开始调查。”

“朕很痛心,但朕不得不杀了他。”

朱翊钧有点絮叨了,这些话他其实可以不跟张居正说,作为皇帝做出决策就是,但这些话朱翊钧也没人可以去说了,他朱批核准李一正斩首的时候,是非常不忍心,非常可惜看到一个英雄变成这种模样。

他也曾想过宽恕,但最终还是下旨处死。

过去的李一正,或许真的会很讨厌自己现在的样子吧,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变成了现在,为了吸一口,能够趴在地上摇尾乞的狗。

被绑在床上的李一正,清醒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杀了我。

文华殿的偏殿里,皇帝和张居正都沉默了下来,很久之后,张居正才俯首说道:“陛下,臣以为该把李一正之事,写在邸报里,让人们知道其危害为宜。”

“化名吧,就不要写名字了。”朱翊钧深吸了口气,给了李一正最后的体面。

张居正以为陛下会失望,对李一正背叛失望,这种失望的情绪,累积多了,就会变得奇怪起来,但是陛下的情绪很明确,是可惜,对李一正的可惜,而不是失望。

陛下依旧非常清楚的知道,人心易变。

朱翊钧站在两个巨大的屏风之前,这两个屏风长高皆为一丈有余,是两幅堪舆图,一副是堪舆万国总图,是世界地图,另外一副是大明目前的堪舆图。

他看着面前的堪舆图,这张地图不是很精细,因为大明观测手段有限,对于一些经纬度的观测不是很准,再加上长途海上旅行,对方向、位置、距离判断错误等等原因,这幅《堪舆万国总图》仍然存在着比例失衡、地名标注不够准确等等缺点。

但这幅地图,已经是世界上最精准的地图了。

而另外一副是《大明堪舆总图》,这幅图就就非常非常精准了,是三角大地绘测法的精准绘图,这幅图如果从侧面去看,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经纬线,网格绘图,就是目前大明最准确的画图法,已经很接近真实比例,而且标注了几乎所有的山川河流。

这是堪舆总图,大明还有各地的分图,两京一十六省四个总督府,每一张都非常的精细,因为是自己的地盘,可以光明正大的仔细测算。

北起黑龙江,南至旧港宣慰司,东起长崎总督府,西到哈密国,全都是网格化绘图。

这幅大明堪舆总图,是真正的大明最高机密之一,连大明皇帝尚节俭、有傲骨这些事儿,都不是机密,堪舆图的很多地方,都让大明的儒学士无法接受,比如大明其实并不是很大、大明也不在世界中央、大明甚至在某些地方比较落后,比如算学。

大抵就是天朝上国的幻梦破灭。

朱翊钧点了点南北美洲新世界说道:“先生,我们从万国图来看,其实现在世界的格局非常简单。”

“泰西的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尼德兰地区的殖民者,用残忍手段压榨殖民地的人,让他们成为奴隶,为他们生产商品、开采矿产,而后这些收获,全都运回了泰西,这里面有相当多的白银。”

“泰西因为大量白银涌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过多的白银,过少的货物,让人们生活非常的困难,因为各种物品的价格,太过于昂贵了。”

朱翊钧描述的是客观事实,自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殖民开始之后,有1024万两的黄金、2.24亿两的白银流入泰西,这仅仅是从殖民地获得的财富,这还不算泰西本地采矿,泰西本身就有很多优质的银矿。

海量的白银黄金就像是一双无形的大手扫过,这双大手掠过的地方,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

货物价格迅速上涨、货币在快速贬值、出现各种假币、投机现象十分活跃。

随着中世纪黑死病的结束,泰西的人口在快速恢复,最要命的事情终于来了,粮食价格开始疯涨,别的东西涨也就罢了,大不了不用,但这粮食价格的飞涨,是人们无法接受的,纷争就开始了。

这段时间,后世的泰西人称之为价格革命。

朱翊钧继续说道:“随着大明的开海,在四个大洋之间兜兜转转的海商们,终于找到了货物的来源,无数的白银、原料向着大明涌入,这些大帆船又从大明带走了大量的货物。”

“而这些白银在逐渐化解大明的钱荒,每年超过数十亿的铜钱、数以千万计的银币,让大明变得勃勃生机。”

“简而言之,泰西的殖民者掠夺殖民地,而我们用商品掠夺泰西的殖民者,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

站在大明的立场上,大明提供了物美价值的货物,这些泰西人绝口不提,在他们看来,他们辛辛苦苦获得的白银,都被大明给拿走了,而且大明还十分古怪的不要黄金,致使很多囤积黄金的人,每天都在赔钱。

如果站在泰西人的立场去看这个问题,也是正确的,因为大明也是要赚钱的,很多商品都是大明独有的,而且溢价很高,大明觉得物美价廉,可泰西人觉得大明赚的太多。

大明凭借着强悍的实力商品生成能力,不断地掠夺着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财富。

自从大航海开始,都是泰西人抢别人,哪有自己被抢的?

“确切地说,费利佩二世愿意和大明保持良好的商贸关系,完全是因为他需要大明,需要大明吸取掉泰西不要的白银,来抑制货物价格上涨的危险,随着大量白银涌入大明,泰西货物价格企稳,他们就该拒绝和大明商贸往来了。”朱翊钧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白银流入,关乎到大明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蜕变,这一进程被打断,是朱翊钧决计无法允许的。

谁都不能阻拦大明再次伟大,包括大明本身。

“陛下,要不大明尝试接受黄金?”张居正试探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觉得这种抵触情绪的蔓延,有一部分原因,是大明不接受黄金导致的,大明只要白银,导致泰西很多囤积黄金的人,利益受损。

或许接受黄金,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朱翊钧摇头说道:“黄金可以接受,但只能解一时之渴。”

“而且户部认为不应该大量接受白银,大明本身已经是铜银复本位制了,货币政策,如果再加入黄金,就会显得更加凌乱不堪。”

大明就是接受了黄金,泰西人就会维持和大明的友谊吗?朱翊钧认为不会。

而且大明很难接受黄金,铜银复本位,已经足够复杂了,再加入黄金,会冲击大明的货币政策。

大明和泰西的贸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抽水泵一样,不断地从泰西、隶属于泰西的殖民地,抽取大量的白银,随着大明全面开海,手工作坊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个泵越吸越厉害。

仅仅以棉布,一年数百万匹的棉布倾销,就彻底垄断了棉纺业,泰西的毛呢、纺织都遭受了致命打击。

大明的说法是大明要发展,而在泰西人看来,大明就像是个怪物一样,在吸他们的血肉,破坏他们的生机,十四年了,大明的胃口越来越大,贸易的顺差,让泰西人恨的咬牙切齿,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尼德兰地区的手工作坊,因为大明的商品冲击、战争的威胁、葡萄牙更加稳定的环境,已经倒闭了许多,向葡萄牙转移,而本来蓬勃和昂扬的尼德兰地区,甚至陷入了萧条之中。

工坊不断地关门、保险商人在破产、船只在港口静静的停泊、水手们无处可去,开始胡作非为,生活稳定的妻子,为了面包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

大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殖民地承担着原料国的生态位,而泰西则是消费国,原料国提供原料给大明,提供白银给泰西,泰西消费大明商品,最后这些白银全都流入了大明。

“所以,我们需要殖民地,很多很多的殖民地。”朱翊钧将手中的长杆点在了秘鲁的位置上,他十分确定的说道:“新世界,又不是泰西人的自留地,泰西可以抢,大明也可以抢。”

“大明的战争成本,正在随着火器的大量普及,快速降低,远洋部署正在成为可能。”

朝鲜战场,大明预计需要三千万银才能完成平倭大事,旷日持久的战争,总是如此的消耗巨大。

但随着战争的推进,大明发现,本来预计一年要上千万银的负担,几个月时间,只消耗了不到九十万银,而且按照戚继光的战略规划,今年的总消耗,也不过只有两百万银。

三年平定朝鲜倭患,收复失地,只需要六百万银就够了,给够冗余,一千万银,绰绰有余,战争的消耗降低了整整数倍,这还是皇帝给了太多的火炮,给后勤造成了压力和浪费的结果。

“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鹏举港。”朱翊钧点在了秘鲁的上方。

这里有一座城池,是西班牙在嘉靖十四年建立,名字叫瓜亚基尔,城市的主要部分建立在圣安娜山和圣卡门山之间的山麓上,两座山,就宛如一只正在准备腾空、展翅高飞的鹏鸟。

大明远洋商队刘吉率领船队抵达的时候,默默地将此处标为了鹏举港,刘吉之所以如此起名,一方面是形似,而另外一方面,鹏举是岳飞的字,大明有着极为广泛的岳王庙,这个年代的武圣,还不是关羽,而是岳飞。

张居正明白了皇帝的打算,把泰西这个中间商去掉,大明直接从新世界获得财富,不让泰西人做这个二道贩子,大明和新世界都有的赚,但泰西肯定会用力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地方是好地方,但就是太远了,出了什么事儿,大明根本来不及动作,无法及时穿越大洋支援,而且这里有座坚固的城堡,已经建成五十一年了。”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

太远了,攻伐太难了。

这就是张居正非常担心的地方,从大明派遣水师前往,光是水程就需要四个月之久,这还是在没有风暴的情况下,即便是顺利抵达,想要从泰西人手中夺取城堡,也是极为困难。

新世界的土著仍在抵抗,所以城堡修建的极为坚固,而且鹏举港城,有大概一千名全副武装、经验丰富的红毛番,大明需要携带重型火炮前往,并且,还要在周围殖民者反应过来之前,快速修缮城堡,抵抗敌人的反扑,即便是艰难拿下,还需要承担和泰西交恶的代价。

目前大明和泰西的商贸往来极为平稳,白银还在大量流入,大明没有必要如此着急的布局新世界。

新世界是费利佩的核心利益,决计不会像放弃菲律宾总督府那样,轻易放弃。

在张居正看来,这个冒险的举动,有些得不偿失。

朱翊钧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塘报递给了张居正说道:“今年的大帆船已经抵达了达沃城,根据海防巡检的塘报来看,泰西大帆船携带白银,从六百万两,降低到了二百万两,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船队的规模从十艘五桅过洋船,降低到了五艘,携带货物也相应减少。”

“费利佩这种决定,朕可以理解,他基于本国利益做出的决定。”

西班牙、葡萄牙被泰西人骂成了泰西的叛徒,是大明的朝贡国!

葡萄牙倒是无所谓,安东尼奥是靠着大明皇帝的支持才坐稳了王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葡萄牙会纠正泰西的看法,葡萄牙分明是大明的藩属国!

藩属国和那些跑来跑去的野狗,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但这种指责,对于西班牙而言,就非常致命了,葡萄牙有大明货物可以集散,泰西人就是羡慕的流口水,嘴上叫的再大声,身体还是要老老实实和葡萄牙人做生意,但是西班牙就没有这种优势了。

这种指责,给西班牙收复尼德兰地区造成了极大的阻力,让西班牙这个泰西霸主的威望大跌,连奥斯曼的苏丹都嘲讽费利佩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雄主,成了大明的走狗。

除了外交之外,最大的原因,是西班牙不希望大明太多的货物充斥泰西,这会让他这个霸主利益受损,西班牙也受到了大明商品的冲击,多余的白银已经挤掉了许多,物价已经企稳。

简而言之,大明和西班牙的蜜月期,持续了十四年后,终于结束了。

朱翊钧手中的长杆点了点西班牙的位置说道:“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不可能永远保持亲密。”

“即便是哪天安东尼奥抢劫了大明的远洋商船,或者是不允许大明货物进港,朕也不意外,一个国家的君王首先要考虑本国的利益,这是理所当然的,朕就是这样的人。”

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联盟,更没有铁一样的国家关系,都是利益往来。

“可是这鹏举港,可不是那么好打的。”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得从长计议,陛下,其实臣以为,可以和秘鲁、智利、墨西哥总督府的总督们私下聊一聊,毕竟,总督府和费利佩二世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张居正不喜欢战争,他提出了另外一个办法,甩开西班牙本土,大明和几个总督府建立贸易关系。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战争、彻底交恶,又可以维持稳定的白银流入,大明和西班牙目前都差不多,没有太强悍的远洋部署能力,现在的殖民,主要是从土著手里抢地盘,抢到是谁的,就是谁的。

港口城市在大航海时代,是最容易发展起来的,只要抢下了地盘,营造城堡,自然而然的就会聚集人气,最终成为一颗扎在殖民地的钉子,十分难以拔掉的钉子。

土著很容易打,很多土著都处于青铜器时代,甚至是石器时代,面对火器,这些土著毫无还手之力,但大明要跟一个同样拥有远洋能力的国家贸然开战,不是太明智的做法。

“远洋番都指挥刘吉,也跟他们接触过,但他们表现出了对费利佩二世的忠诚。”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这些总督府需要西班牙的支持,来维系总督府的存在,火器、火药、贸易、信仰等等。”

“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环节,只是礼貌的接触。”

“朕也不喜欢战争,但有的时候,为了大明的利益不得不为。”

这些总督表现出了不太符合逻辑、却符合现实的忠诚,这些总督没有以关税、货物数量,来跟大明番都指挥刘吉讨价还价,对这个问题,都是直接了当的拒绝。

的确,总督府和本土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殖民者在新世界也是绝对的少数,背弃本土的代价更加昂贵,而不法商人能够提供的白银,极为有限。

这就是大明开海遇到的困局,拥有先发优势的西班牙,正在调整自己的政策,让自己的优势能够持续。

菲律宾总督府,不是西班牙的核心利益,这里离大明实在是太近了,只要大明想要,菲律宾总督府根本无法抵抗。

“这怎么打?”张居正看着堪舆图,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朱翊钧笑着说道:“偷袭,不择手段的偷袭,里应外合的偷袭,战争不都这样吗?当然,朕会给费利佩二世国书,指责他破坏了自由贸易,要求他每年仍然照旧提供足量的白银,这样一来,他不肯给,咱们只好自己拿了。”

“而且攻取鹏举城,也需要极长的准备时间。”

该走的流程一定要走,该有的大义名分不能丢,自由贸易是一杆大旗,大明具有绝对的商品优势时,就必须扛起这杆大旗。

“臣遵旨。”张居正思索了片刻,俯首领命。

陛下和他一样,都不想发动战争,但开海是大明再次伟大的一驾马车,而且是最强壮的那匹马,在不得不动手的时候,为了发展,就必须动手,这和道德无关,只和发展有关。

大明需要维持自己天朝上国的地位,大明万民才是天朝上国的子民,才能获得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

鹏举港城依山傍水,背靠大山,紧邻大洋,除此之外,让攻伐变得更加艰难的是,就是这座港口的海面上,还有一个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殖民者在普纳岛上修建了小型的城堡和军港,海面上的敌人,需要攻克这座普纳岛,才能继续进攻。

普纳岛的城堡本身就很难攻打,同时,鹏举港城的殖民者一定会发觉。

即便是偷袭,也很难达成目标,而泰西在新世界多数的港口,都是类似的情况,易守难攻。

大明和国阿总督府,整整打了两年半的时间,一个马六甲城城堡,就打了一年多,而且大明还占据了海船优势、补给优势,但如果不是马六甲城内的统治们内讧,至少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把那些城池外一座座零星营堡,挨个拔除。

拔除的办法只有一种,用重炮轰烂。

登陆作战本身就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是数万里之外的鹏举港城了。

通和宫御书房内,朱翊钧拿着一本奏疏,眉头紧蹙的说道:“哈密卫都督同知米尔·马黑麻,希望大明帮他复国,希望大明给他足够的支持,帮他拿回属于自己的地盘,希望大明把棉布销售的权力给他,让他赚更多的钱。”

“在米尔眼里,咱大明朝廷,就是冤大头吗?”

“陛下,以前的确是这样的。”冯保俯首说道。

以前大明外交政策是柔远人,简单来说,就是冤大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