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 第298章 试试成色!

这些人前一秒还是乡下汉,下一秒就直接被招来打仗。

心里说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但朱标给每家每户发放的粮食都足够,这些人训练的也很是卖力。

可无奈。

一个国家能不能打仗,有时候还真是血统决定的。

泰国人再怎么训练,都让戚家军将士们连连摇头。

表示甚至达不到倭国人的一小半。

练了半个月过去,这些人听见枪声竟然还会掉头就跑,胆子太小了。

不过练的好不好,都不是大明的责任。

两个月之后,基本训练完毕,各种阵列教完。

朱标就给这些泰国人发枪发子弹,让他们登上南印度的土地,开始继续戚家军将士们的征程。

而先一批到的五万戚家军,基本就在各个岛上享了半个月福,每天吃着热带水果,闲着没事儿出去奴役奴役野人,要不然就是训练。

让军人保持意志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训练量。

通过在印度南部的海岛上进行各种联合作战训练,戚家军的实战水准得到了不少提高。

也都基本适应了这边的气候。

同时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不引起印度各大土邦的反应。

此时的印度还跟历史上一样,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土邦。

每个土邦就是一个土皇帝。

但活着的生物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看着那几个小土邦被打得如此凄惨,中部的大土邦终于按耐不住了,开始呼朋引伴召开会议,各个土邦一起结成联军。

印度中部到北部的势力还是有一些的。

几个大的土邦都能出兵上万甚至几万,联合在一起就是十几万的兵马。

当然,不如说他们是十几万的歌舞队。

打仗时一边唱歌跳舞,明军这边得到消息,戚继光听着前线探报的回禀,哭笑不得。

“什么?跳舞?”

“是的将军,这些人在我们阵前跳舞,一边跳舞还一边唱一些叽里呱啦听不懂的话语。”

这么抽象的军队,戚继光也是第一次见。

此刻他的指挥所驻扎在印度南部最大的噶尔土邦之中。

这土邦内的上层已经被屠杀干净了,底层黑矮人们则被像畜生一样集中管理起来。

基本可以说,本土人的存在跟不存在差别不大。

戚继光重新修建了军营。

当然他也很怀疑这迎战有多大作用,敌人根本没有进攻的实力啊!

明军本部驻扎在营寨的左边,这里没有印度河,只有印度河下来的几条小支流汇入大海。

小河两边分开的明军和泰军,另一边的泰军们显然跟戚家军相比差了很多。

虽然军装也改成了现代制式的,看上去精神头十足,但怎么看怎么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像猴子穿上人的衣服一样。

而前方还有一条更大的噶尔河。

这条河的对岸就是另外的土邦了。

这些土邦的名字,戚继光自己都懒得记,因为不代表任何意义。

所以他直接将其命名为甲土邦,乙土邦、丙土邦...

谁也没想到,后来在明军彻底占领整个印度后,这竟然成了这些土邦新的名字。

整个印度南大陆上,充满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各种华夏汉字天干的土邦。

在河的另一边,则出现了那些印度人扎的营寨。

十几万各大土邦的联军松松散散的沿河分布着,看上去数量比戚家军多了好几倍,但一块大一块小,着实像穷人家衣服上的补丁一样。

“总算来了一场有劲的战斗啊!”

不过戚继光看见这一幕,还是充满欣慰的。

好歹人家把人数给凑齐了,方便自己避其功于一役,也免得再在这里多耗时间。

很快戚继光就命令戚家军分成两部分,向两侧运动。

像是避开跟这些印度土邦军的战场一样。

许多将士还不明白原因,但一些将领就已经看出缘故了,意味深长地说道:“将军这是打算包饺子,打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歼灭战啊!”

前方的军队运动到固定位置后,对面的印度土邦联军根本意识不到他们已经毫无生路。

然后戚继光看着这一幕,又看向一旁的泰国将军,忽然想到:“你们先上吧,试试你们的成色如何。”

这些天来泰**队虽然打了一些仗,但都是几万人去打人家一个几千人的小土邦,几万将士围攻几百人的部队,还拿着先进武器,打不下来就怪了。

这次也可以看看泰**人的战斗力。

这十万泰**队的将领听见戚继光的话,连连点头。

他是不敢计较伤亡的事了。

直接转身下去,就命令手下部队发起了冲锋。

说冲锋也不对。

戚家军教过他们最基础的排枪阵列,一个个泰国人手中端着长枪一边激发长枪就一边向前迈步,步伐很是稳健。

在这长枪击发的过程中,对面的印度土邦联军都还没反应过来,便直接被打出了营寨。

匆匆忙忙的集合起来,抄起手中的弯刀,向前冲去。

印度军人虽然阵列松散,面对大刀队冲过来还会退缩,但好歹他们人数多,只要有能扣动枪的手指就够了。

很快印度这十几万联军遭受重创。

这种没什么凝聚力的部队内部也没什么统一的指挥,遭受重创后当然是第一时间做鸟兽散了,沿着河道两旁就冲出去,有的甚至直接掉进了河里淹死。

但让他们就这么逃掉了,也不是件好事。

戚继光早就做好了准备,埋伏在各个地点的戚家军形成了线性阵列,一只有层次的单薄散兵队的方式,向这些四散逃窜的印度联军不断收拢包围圈。

一边向前迈步,一边开枪。

在几万戚家军一个人三米的间隔之内,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印度联军活着逃出去。

这么大的圈子,好几万人围起来也仅仅能形成这么松散的包围圈。

也就是在任何长达百米的距离上,戚家军的数量不会超过三十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