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 第247章 商人的时代!

前方两匹快马发出嘶鸣声,沿着路上新修好的快道极速奔驰而去。

“杨大人,小的这就先撤了,你有什么使唤,只需拍封电报即可。”

到了杨府门前,马夫和几个随从恭敬地将杨士奇请下马车。

“好,回去休息吧!”

杨士奇腋下夹着一个装满文件的皮包,这东西也是朝廷统一配发的,缓缓迈步,向府邸内走去。

一回到府内,门前看守的锦衣卫便立刻转头躬身。

“杨大人,您回来了。”

随后二话不说打开了铁闸门。

如今的官员安保工作都是由锦衣卫统一负责的,安全得很,什么也不用操心。

杨士奇含笑进入府邸内,他这个府邸是三进三出的大院子。

若是靠官员的俸禄,怕是一辈子都买不起。

但如今朝廷的待遇就给得这么好,平时日用花销,一切不用操心,自有朝廷专门供应物资,想吃什么喝什么,都有特供的产品,笔墨纸砚都是特供最好的。

可以说比之前不知要潇洒到哪里去了。

杨士奇对现今的生活无比满意,同时心中也总是在疑惑。

为什么朝廷给官员提供了如此优渥的环境,还有官员想贪污呢?

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哪怕是现在隔三差五因为贪污案被揪出来,然后拉到街上游街批斗,最后收监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批斗这么一场,在大明这种人情社会里面,他家祖祖辈辈都算完蛋了,名声毁了。

子孙后代别说想在当官做任何行业,哪怕扛大包都不会有人要!

“老爷,您回来了。”

府邸内自有朝廷安排的倭国奴仆,在做最下等的洒扫事务。

也有朝廷专门培训出的服务人员,做府邸管理工作。

大管家见到杨士奇,立刻上来十分周到地脱衣换衣,一阵伺候。

让杨士奇舒舒服服地进了堂屋。

妻子儿女此时都已睡了,虽然这院子大,但杨家居住的始终不过一进的小院落罢了。

大户人家都是这个标配,主人家住在最豪华也最里面的堂屋,其他院子都是给奴仆住的。

现在官员的生活跟之前的大户人家也差不多,甚至还要优越。

这才是朱标能在这么短时间稳定局势的原因。

甚至说这院落都是直接永久赐给官员的,也就是说你家只要有一代当了官,就世世代代会有这府邸。

虽然这府邸不能交易,但是拿出来住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能享受国家的免费安保这些服务。

有人也曾发起过疑问,难道国家这样做,就不怕到时全天下到处都是官员的宅邸,而没有农民的耕地吗?

朱标听闻这话只是淡淡一笑。

后世房地产搞的那么厉害,都还有80%的房子空着,十三亿人根本都住不满这华夏大地,更别说现在了。

华夏虽然说耕地面积和平原面积都不够,但居住面积那是绰绰有余。

再说,反正以后也要将农业和工业转移到外面去的。

大明国内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根本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又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算赐官员一万年府邸,那地方还是够住!

当天晚上,虽然已经是此时夜半,但杨士奇没有半点休息的意思。

立刻对自己的值班秘书吩咐:“马上向应天府下面各个县发电报,把那些主官都给我叫起来,我今晚上要开一次夜间会议。”

作为应天城的一把手,杨士奇今天得到了中央传达的精神。

当然要迅速把精神传达下去!

再说时间只有三个月,他可不敢浪费。

...

南京城里的落雪越堆积越厚,预示着过年的日子即将到来。

眼下太平世界,工厂生产的商品顺着火车轨道运进城内。

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的火腿,各种糖类,各种布匹衣服,民间的各种工厂制式生产化小吃,工厂印刷出来的过年福字门联。

总而言之,一个字:年货!

生产年货这段时间也是各大工厂扩大产能,疯狂爆产力的时候。

经过去年一年的各种规划,今年的商品种类又丰富了许多。

朱标甚至生产出了方便面和火腿肠这种大杀器,包括淀粉鱼丸子,饼干面包。

工业化生产的带来物产极大丰裕。

在这个基础之上,工厂的生产又能带给全体工厂员工更高的补贴工资。

这些工资自然就拿到外面去消费各类工业品。

朱标并没有把物资凭票供应,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现在他的物资根本就不缺啊!

不像前世物资紧缺时代。

现在的大明虽然说也是公社化时代,但物资那是一点都不缺。

所以票据这种东西没有必要诞生。

再加上现在没有地主大户了,最有钱的或许就是外面做生意的商人。

对于商人有钱,这点朱标是扶持的。

你们如果有手段能把经济盘活,能雇更多的人赚到钱,那朱标欢迎商人们变成亿万富翁,百万亿富翁!

朝廷绝对不会没收你们任何财产!

反正钱这个东西嘛,又换不成任何实际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

拿来收买官员搞贿赂这条路,朱标已经彻彻底底堵死了。

但在这种社会体制下,朱标很清楚官商勾结是不可能避免的情况。

但又不能放弃商人,因为放弃商人的市场,没有任何活力,没有消费,那他的工厂开来干嘛?给谁去买?

所以有些资本主义还是要暂时存在的。

不过,朱标会让资本主义过渡的这个时间段,变得极短。

迅速让社会膨胀到人人都有钱的状态,去剥削外面的其他国家民众。

然后让国内变成半个大同社会。

最后随着科技的晋升,教育的提升,彻底变成完整的大同社会。

可以说这个新时代,是商人的时代!

大明刚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闭和教化在儒家的囚笼之中,阶级森严。

如今打开了新天地,可以说人人平等,教育也开始普及,老百姓逐渐都识字了。

那么跟朱标前世建国后八十年代的情况极为相似。

一方有新兴科技灌输进来,一方又是一片存在巨大潜力的市场,还有一个足够开明的政府,来扶持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速度会有多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