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17章 他比你先到

盛唐挽歌 第717章 他比你先到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秋的风,爽朗中夹杂着一丝寒意,不过这都不妨碍志得意满的元载,在街上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来到开封府衙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首阔步走进府衙大门。没想到迎面而来的,居然是神色有些落魄的萧颖士。

想起最近是朝廷吏部从进士里头大规模选官,萧颖士来此是为了什么,其实也是明摆着的,并不难猜。

元载伸出手拦住行色匆匆的萧颖士,皮笑肉不笑的问道:“萧先生这么着急是要去哪里啊,元某的马车还在门口,要不你在门口等我一会,我办完事情后出来送你一程如何?”

如今元载乃是方清身边的大红人,参与机要事务。虽无直接处断的权力,但影响力却是不能低估。

所以他现在看萧颖士,更多的是同情和显摆,倒也不至于在对方身上踩两脚。

当然,如果萧颖士可以放低身段,哀求一下,那么元载也不介意提携一下萧颖士。人嘛,总会在高高在上时,对下面的人大度一点,以显示自己的风度。

特别是平日里没什么风度的人。

“不必了,萧某公务在身,不打扰了。”

萧颖士一脸淡漠说道,随即匆匆离去。

没错,这次选官的结果不是很好,在礼部里面当个无实权的小官,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礼部,是为了天子服务的。而现在的天子,是傀儡天子,礼部也可以看做是“傀儡衙门”,只有关于科举的部分算是实权部门。

然而,萧颖士恰巧就被分配到管理“天子礼仪”这部分。要是贞观时期,这肯定是一等一的美差,干活少,离天子近,还不容易被政治旋涡波及。

但现在嘛,只能说懂的都懂。李偒在汴州是什么待遇,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呸!给脸不要脸!”

萧颖士走后,元载对着他的背影,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气得不行。

他收拾好心情,小心翼翼的往里走,被大聪明引到书房后,元载看到方重勇正在写信,于是也不吭声,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在一旁等候。

很久之后,方重勇终于把信写完了,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以后,他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口,然后交给元载说道:“你去一趟洪州豫章,将其交给荆襄军主将鲁炅,有可能的话,游说他投靠我们这边。他若是来投,本官允许他独立成军,不打散编制,并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

又是淮南节度使!

元载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了。但凡方清游说其他人,都会许以“淮南节度使”之职。

然而,这个职务似乎天生带着诅咒一般,只要是被这个职务为诱饵答应转投过来的丘八,似乎都因为出现各种意外而没有得偿所愿。

如今方清又祭出法宝,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元载实在是不知道鲁炅的八字是不是真的够硬。

说不定就被“克死”了。

“官家,此前几次许以淮南节度使之位都未能成行,这次是不是……”

元载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哈哈哈哈哈哈,之前那都是意外,是那些人自己出了问题,不是本官不想安排他们去淮南。”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淮南节度使这个位置因为太香了,所以竞争也极为激烈。能安安稳稳坐上去的人,不是铁杆亲信,就是手腕滔天。

总之,必须得沾一样,甚至二者都俱备才行。

方重勇只是承诺将淮南节度使之位交给鲁炅,但是这位能不能顺利赴任,后面会不会“知难而退”,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请官家放心,下官一定办好。”

元载将信揣入怀里贴身放好,对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心中并无紧张之感。

都是些轻车熟路,又非常重要的活计,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干。元载回想了一下,发现他之前已经游说过许多丘八了。

然而,元载这个人就好像是个乌鸦一般,但凡被他游说过的人,多半都没什么好下场。

比如安守忠、李归仁、史思明、李怀光等等,都被他游说过,都是下场凄惨。就连有过一面之缘的韩游瑰,也差点在上源驿被噶了。

想到这里,元载不由得感觉后背一阵阴风吹过,似乎某些阴魂正满脸怨毒,看着他的背影,默默诅咒着。

元载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却发现身后只是那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画着老虎的屏风,老虎上方的枝头,有一只麻雀在叽叽喳喳。

他们这些亲信每次来这里开会,都会看到这面屏风,平日里压根不会多看一眼。今日再看,元载总觉得屏风后面躲着人在偷听,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嗯?这屏风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方重勇看到元载的诡异动作,一脸疑惑问道。

他发现元载的目光一直盯着身后的屏风,于是走过去将屏风折叠起来放在墙角。左看右看也没觉得有什么怪异的。

“回官家,并无不妥,下官今日便启程去洪州豫章。”

元载没有推辞,更没有说出心中的细碎想法。

“嗯,此去洪州……”

方重勇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不过最后还是叮嘱道:“事若不谐,便直接返回汴州,本官不会治罪的。鲁炅与颜真卿有旧,二人颇有私交,不一定会听得进你游说。”

“请官家放心!元某势必不辱使命!”

元载一脸激动请战,完全没把方重勇的话听进去,他以为这只是传统的激将法。

元载走出府衙后,根本没有回家,他直接叫上随从,出城来到渡口,上了一艘南下的官船。

……

洪州豫章,州府衙门。

一身戎装,从鄱阳湖水寨匆匆返回的鲁炅,看着面前绯色官袍的于颀,还有一个压根不认识的武将,一时间心中七上八下的。

“鲁将军,圣旨在此,请即刻返回襄阳,屯扎樊城,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至于江南西道节度使,由本官接替。”

于颀面色平静的将手中圣旨递给了鲁炅。

山南东道,是荆襄朝廷的“基本盘”,按理说,担任这个地方的节度使,位高权重,是升官而非贬官。

但很多事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山南东道节度使,驻地是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地方在军事上可以算是一座城),李璬早上发圣旨,中午鲁炅就能接到。

换言之,他虽然还是节度使,但一举一动,都在天子和朝廷的监视之下,干什么都不自由,远不如现在待在豫章来得痛快。

可是,这并非是贬官的命令,更不是就地免职。鲁炅发现自己居然没法拒绝这样的调令!

“末将感谢圣恩,然而大战在即,临阵换将,恐怕不利于国家啊。”

鲁炅面色为难说道。

于颀当了十多年的官,政务非常熟悉,自然不会硬顶。

他微笑说道:

“本官其实也不想来洪州,更不想顶替鲁将军。

但是你我皆臣子,这些事情,不是本官能说了算的。

现在鲁将军回襄阳,身上官职仍在。若是将军对前线军情有想法,当面禀告天子就好了。

你我在这里辩论,就算争个三天三夜,也不见得能争论出什么来。

所以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吧,既然军情紧急,那更是要争分夺秒的交接军务啊。”

一旁穿着盔甲的梁崇义可不像于颀这么好的脾气,他手握佩刀刀鞘,面色不耐帮腔道:“鲁将军,军中令行禁止,有圣旨在此,你亦是可以带着亲信回襄阳。有什么事情,当面跟陛下说就是,何苦为难我等,我们也是接了圣旨来此的。”

看着面前二人一唱一和,鲁炅沉默了。

说真的,他不觉得于颀来了就能解决洪州的问题,更不认为他们二人就能打败李光弼!

于颀的本事不在打仗上面,而在于纠察不法,这个人若是去了大理寺,肯定是个好官。

但派他来前线打仗就有些瞎搞了。

至于于颀身边的梁崇义,鲁炅也就脸熟而已,之前都没有说过话,更不知道对方打仗的能力如何。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天下大乱后,打仗的频率开始变高,有能力出头的人,早就混出来了!

此人以前名不见经传,只怕带兵的能力也相当有限。

而李光弼是什么人,那是开元时期就已经扬名西北的大将,王忠嗣亲自调教出来的。

“罢了,鲁某也不用准备什么了,今日便启程回襄阳吧。”

鲁炅摇头叹息不止。

于颀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是并未出言安慰。鲁炅在洪州私铸铜钱,企图自立的消息甚嚣尘上。今日一见,很明显鲁炅是被人陷害了。

但这和于颀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会派人送一封密信到襄阳,为鲁炅说句好话,仅此而已。

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混乱与太平交织,每个人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很不错了,替他人担心,往往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鲁炅没有食言,简单交接完军务后,他便轻车简从的离开了豫章,往北而去。汴州军尚未封锁赣江口,可能也是因为兵力规模不够,但这条路对于荆襄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却又是千真万确的。

坐在一叶扁舟上,鲁炅回望着豫章城,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为洪州的局面担心,更是为自己返回襄阳后,将要面对的清算而忧心忡忡。

卢杞这个小人,既然已经动手,那么后招就不会停下来,肯定是一环连着一环的。卢杞不可能不知道鲁炅返回襄阳后,一定会找他算账。

所以这个人也一定准备好了“接风宴”,等着鲁炅。

就算不杀鲁炅,贬官也是一定的!失去了官职的保护,接下来会面对什么,鲁炅简直不敢去想。

而天子撤掉他鲁某人身上的江南西道节度使的职位,本身便是摆明了不信任他。那么山南东道节度使,恐怕也只是权宜之计。

那么,会不会自己一回襄阳,就会有牢狱之灾,甚至……万劫不复?

坐在扁舟上的鲁炅越想越害怕!疑心生暗鬼,身体都忍不住抖了起来。

“不要进长江,直接在浔阳靠岸,我们进浔阳城。”

此时此刻,看到扁舟已经来到赣江口,鲁炅连忙拦住了划船的亲兵,让他直接靠到赣江口的浔阳(九江市)岸边。

“鲁将军,浔阳可是汴州军的地盘,我们去那边……”

亲兵一脸疑惑问道。

鲁将军这是反了么?之前也没打招呼啊!

既然要反,怎么不在大营里面造反,偏偏要丢弃军队才造反?

在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作为鲁炅的亲兵,他们也知道一些内情,知道鲁炅和荆襄朝廷的矛盾在迅速激化!

“回襄阳,你我都得死!想死的自去,想活命就跟我走!”

鲁炅环顾身边的几个亲兵,厉声爆喝道,面色狰狞!

……

几天之后,元载来到了洪州。

只有进入长江后,路上才没有人打点照料。之前这一路上,衣食住行都是异常方便,朝廷已经将“水驿”重建,一个水驿就是河边的一个集镇,商业兴旺。

只要手里有钱,要什么都有。

当然了,元载是官员,自然不必操心这些琐事。

这天晚上,小船悄悄将元载送到鄱阳湖边的荆襄军水寨。被哨兵发现后,元载立刻亮明身份,说自己是鲁炅的“故人”,有要事相告。

很快,他便被引到了水寨内一处僻静的竹楼里等候。

然而,当“鲁炅”走进竹楼的时候,元载却是大惊失色。

他并不认识鲁炅,但走进来的这个人,元载却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在过去某些年里面,二人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于休明!居然是你?”

元载难以置信询问道,这是他曾经在长安的同僚,也是当年为数不多说得上话的熟人。朋友还算不上,只能说对他比较友善的同僚吧。

元载聪明绝顶,一下子就想到了为什么于颀会出现在这里了。

定然是鲁炅出了事,要不然,鲁炅一定亲自来见,没必要派人来试探自己。

“朝廷已经将鲁炅调回荆襄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了,现在由于某接管洪州防务。”

于颀叹了口气说道,至于鲁炅身上的事情,他自然不可能跟元载细说。

“没想到居然是你来游说鲁炅,看来,鲁炅确有反心。”

于颀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来,元载轻叹一声,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了对方。

于颀也不跟他讲客气,直接拆开信一目十行看完,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我各为其主,没什么好说的,于某这便告辞了。你马上离开水寨去浔阳吧,别在洪州乱晃。于某无法保证你的安全。”

于颀将一个装着干粮的包袱递给元载。

“唉!”

事情办砸了,元载长叹一声,也不矫情,直接从于颀手里接过包袱,跟着一个亲兵出了水寨。

等他走后,于颀立刻来到书房,奋笔疾书。他要把这里发生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然后作为密信送到襄阳,让李璬来定夺。

至于李璬会怎么处置鲁炅,颜真卿又会遭遇什么,那跟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于颀做事,一板一眼只凭问心无愧而已。朝中的那些争斗,他管不到,也没有能力去管。

他既不是卢杞的狗,也不会替颜真卿挡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