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86章 我是弓箭手

盛唐挽歌 第686章 我是弓箭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车光倩本来已经布下杀局,打算在上源驿,一口气解决掉左射营。事后,一把大火将上源驿烧毁,就说失火。

反正死无对证,也不可能有人为左射营说话。

但恰好方重勇从登州赶回汴州,得知此事后,紧急叫停了杀局。让那些左射营的士卒们,开开心心吃了顿丰盛的流水席。

然而,危机虽然解除了,但隐患却还在。左射营这支骄兵,目前是韩游瑰在管理。他的地位却不是这支军队的老大,顶多算是方重勇前世高中的班长罢了。

哪怕收服了韩游瑰,也无法保证左射营士卒,如银枪孝节军那般如臂指使。所以如何处理这支军队,成为了摆在方重勇面前的首要难题。

就在上源驿流水席的第二天,韩游瑰从宿醉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厢房内,看里面的陈设,似乎是自己曾经住过的上源驿,这才松了口气。

没死真是命大啊!一阵阵头痛袭来,让他忍不住直摇头。

难道昨日观察到的那些,都是错觉?

韩游瑰在心中打了个突,他在战场上练就的生存直觉,不会作假的。这种直觉救了他很多次。

忽然,门外有亲兵敲门禀告:“韩将军,严相公有请,说是有大事,耽误不得。”

“知道了,韩某这便去!”

韩游瑰匆匆忙忙的穿好衣服,出门一看,果然还是在上源驿。

这里本来就是驿站,给官员提供住宿的地方。昨夜喝醉酒的丘八们,都是安排住在这里的,韩游瑰自然也不例外。

他出了上源驿,就上了六部衙门派来的马车。抵达后直接来到开封城内的六部衙门,进入议政堂,单独面见严庄。

“拜见严相公。”

韩游瑰对严庄叉手行礼道,心中忐忑。

昨日所见,历历在目,想起来就让人背脊发凉。

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当日在战场上违抗军令的事情,会就这样算了。

“昨日流水席,韩将军吃得可还爽快?”

严庄笑眯眯的问道,一脸人畜无害。

“爽快爽快,韩某实在是受宠若惊,朝廷安排太周到了。”

韩游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既然是断头饭,那自然是让你们吃好喝好上路的。上源驿招待官员的饭食,都不及你们昨日吃的。要是你们不满意,那严某才是要治罪办事之人!”

严庄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只是笑容看上去,有点冷。

卧槽!果然不是幻觉!

韩游瑰大惊,强压着恐惧,尽量保持脸上的镇定。他勉强笑道:“严相公说笑了,这断头饭从何说起呢?”

“当日在洛阳攻城时,你们不听军令之事,不会以为没人知道吧。

你们应该谢谢官家才对啊,昨日车大帅已经决心将你们烧死在上源驿。是官家从登州回来了,得知此事后,紧急叫停,白白让你们吃了一顿好饭。

他还跟本相说了一句话。”

严庄不动声色的说道。

“那个……官家说了什么?”

韩游瑰松了口气,不由自主问道,有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官家说,为他冲锋陷阵的,无论出身,都是兄弟。

哪怕兄弟有错,只要不是当了叛徒,或者是逃兵,就不能对他们举起屠刀。

官家仁义啊,少年时就跟你们这样的人打交道,他什么都知道。”

严庄感慨叹息道。

听到这话,韩游瑰感动落泪,哽咽不已。

他对严庄抱拳说道:“官家仁义,见识卓著更胜其父,真乃虎父虎子也。左射营任凭官家发落。”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韩游瑰也明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违背军法,在哪里都是兵家大忌。能说出“为我冲阵者皆兄弟”的人,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呢?

左射营必定会挨板子,就看是怎么个处置法。

要不然,方清也不可能服众了,车光倩就第一个不答应。

“你且先回去,马上要举办阅兵,左射营作为头功部队,自然要参与的。

如何处置,阅兵完以后再说,官家必然会妥善处置,不会让你为难,也不会让左射营的将士们寒心。

汴州所有人都看着在呢。”

严庄拍了拍韩游瑰的胳膊说道,示意他安心办差,不必多虑。

“末将知道了,回去以后,必会安抚好营中将士。”

韩游瑰苦笑道。

严庄今日之意,其实就是打个前站,让他有些心理准备。同时也明确告知,不会有性命之忧,让他们没法暴起发难。

汴州朝廷办事果然老辣。

韩游瑰暗想道。

待他离去后,严庄这才无奈叹息了一声。

其实对于方重勇的看法,汴州朝廷核心圈子里,很多人都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说枢密院副使李筌,再比如说严庄。

之前与方重勇争论的场景,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就在昨夜,汴州府衙书房内,得知左射营居然被放过,严庄对方重勇扼腕叹息道:“官家,这可是立威的好机会,不杀可惜了啊!将来立威,那不得杀银枪孝节?”

那语气就好像不是杀几百人,而是杀几百只鸡一样。

“杀是止不住的,更是会断了外人投效过来的心思,得不偿失。

某少年时便在军中,深知这些丘八的秉性。吃软不吃硬,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方重勇摆了摆手,显然是不同意严庄的看法。

杀人,确实可以立威。但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后患无穷。

而且这种杀,属于“阴杀”,是利用阴谋诡计,乘人不备而采取的极端举措。

会败坏一个政治团体内部的氛围,影响深远。

做事情就应该摆在明处,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敌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自己人内部,一切都应该摆在明处。

这样,内部才有向心力,竞争才不会失控。

“官家有何良策?”

严庄无奈问道,他都只想到了杀杀杀,方重勇还能有什么好办法么?

“本官要军改,裁汰老弱,招募天下豪勇以建精锐。

裁军的同时再逐步扩军。左射营这个名号,借此机会直接抹掉,士卒再行安置。”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

这是典型的诛心之举了,废掉番号,等于废掉了军队的组织。左射营成为历史,兵员分散于诸军,再也翻不出浪花来了。

只不过,这恐怕比屠了左射营更甚,那些丘八们怎么可能乐意?

“裁?骄兵悍将如何裁汰?

裁汰一人,兔死狐悲,全军哗变,如何裁汰?”

严庄对方重勇摊开双手反问道。

后者直接坐到桌案前,铺开大纸,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我是弓箭手!

“嗯?”

严庄看得莫名其妙的,忍不住询问道:“官家,这是何意?”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今后,禁军只在团结兵中招募的制度不变。

但团结兵要缩减规模,提高兵员质量,提高团结兵的待遇。

各州各县各乡里,募兵时必须进行兵员选拔。主要考核其弓术,合格者,授予弓箭手称谓,选拔入团结兵。旧有的团结兵,每年按大比例逐步淘汰,三年内全部裁汰。

弓箭手待服役年限达到,或者因为伤残退役,官府为其提供地方上的衙役差役等职务,异地安置。

若是不愿意去异地当差役,可以在本地为其安排优厚活计,愿意务农的授田,甚至是无息贷款资助他置办产业。

总之,以后有好处了,优先考虑身份是弓箭手的人,在左手手背刺字以示身份。

天下即便是安定了,武德不能堕落。优待弓箭手就是弘扬武德,武德充沛,便不会有灭顶之灾。”

方重勇慢悠悠的解释了一番。

简而言之,以后当兵是个好去处,不是什么混子都能进来的。能当弓箭手的,起码有几项硬性要求:

第一个,在乡里名声差的街溜子,作奸犯科者,无法说明自己身份来处的人,肯定无法获得推荐,连考核都不让你参加。

弓箭手跟家庭,田产都是绑定的,弓箭手在战场上跑了,官府直接找他家人问罪。

第二个,臂力不行的,身体不壮实的,拉不开弓的弱鸡肯定进不来。

第三个,因为有身份加持,进来的人,都不是混日子的,都是想建功立业,起码是想以后能混得开的。这样便杜绝了兵油子。

这一策短时间内,威力或许还显现不出来,但只要有个三五年,军中士卒轮换过一批后,战斗力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重勇这是要重建丘八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弓箭手的身份算是“预备役”,却是不可小觑这个身份,有这个身份的人,退役后会获得朝廷优待。整个家庭都会挺起腰杆。

等把军中老卒置换完毕后,以“弓箭手”为核心的募兵,封赏,退役安置体系,也会慢慢建立起来。

把那些退役了的“弓箭手”们安排进了衙门,也弱化了地方大户垄断基层权力。

可谓是一石三鸟。

当然了,方重勇说的“弓箭手”,并不是说一定要找善于射箭的人当兵,其他就不管不顾了,这只是一个称谓或者理由罢了。

在现有的体系中,开辟出一条新的上升通道,为社会上没有出路的人,开辟一条门路来。其中的意义,只有站在一定高度上,才能理解起重要性。

听完方重勇的解释,严庄点点头表示认同,这一手确实很妙。

只是,对于短期内的事情,还没办法起效果。比如说左射军的事情,那就是火烧眉毛,哪里等得了三五年?

你要说什么弓箭手,左射营的人能给你玩出花活来,什么八箭八心,什么一箭三雕之类的。人家还能左右开弓呢!

“左射营的人,部分技战术超群的士卒,选为军中教习,给优厚俸禄,只练兵不上战场。他们想违反军纪,也没那个机会。

那些军中的老斥候,只懂得侦查探路杀敌,不懂营生的,把他们安排给卢迈,让他们混入商队之中,为商队向导,我们传递远方情报,组建遍布整个大唐的情报网。

至于那些平日里好勇斗狠者,本官打算新建一营名为散员营,不设营主。谁最能打,就听谁指挥,安排各军刺头加入,不服的拳头说话。

此营不参与一般作战,无须练习战阵。只在关键时刻放出,用于斩将夺旗,一锤定音。

至于剩下那些,直接裁汰,于汴梁城周边安置,本官会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好了。

这些不单单是针对左射营,即便是银枪孝节,也是如此。接下来,禁军会重组,番号也会打散。

这些事情,虽然是兵部来管,但你也要兜着一点。”

方重勇面色肃然说道。

“这个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严庄苦笑道。

方重勇这是让他干得罪人的活,可以说是信任,也可以说是制约。反正无论怎么说,方重勇改革汴州军制的决心非常大,计划也很周全。

短期的长期的都有。

借着这次“光复”洛阳,方重勇的威望也到达一个新高度,正好用来处置这些平日里不好处置的事情。

这也算是趁热打铁了吧。

“如今已经夺取洛阳,下一步是攻略河北。

过往屡次大战累积了不少伤兵,很多都残疾了。

这些人如今也还在军中混着,官府没有很好的安置他们,整个汴州,乃至我们下辖的数十个州的百姓,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百姓们都知道,好男不当兵,当兵没着落。如此军中都是些什么货色,也就不问可知了。

不把这些背在身上的重担卸下来,是没办法全速奔跑的。这次阅兵后,老兵伤残的安置,也一并处置了吧。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方清不会亏待为我冲锋陷阵过的人。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耕田的,授田给他们,也未必能解决问题,这些事情还是要细心安排才是。”

方重勇叹息说道。

你不考虑丘八们的切身利益,不考虑他们的身后事,这些人上阵以后就是上班摸鱼,不会有谁会出死力的。

那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天龙人,关键时刻就是这样被丘八们给卖了,然后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严庄觉得,他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戴皇冠的帝王。

方重勇的能力与眼界,离坐那个位置,已经非常非常近了,他就差一个机会而已。

比如说,攻克长安。在严庄看来,或许汴州军入主长安之日,便是李璘退位禅让之时。

“官家,这些事情,您跟刘晏提过么?

如此安置,只怕官府要不少财帛才能玩得转啊。”

严庄忽然想起这一茬来,心中有种不妙的预感。

方重勇说的道理确实不错,但有个问题,需要大量财帛才能理顺。钱这个东西,就是在这种时候用的,而且必须要用,吝啬不得。

这几年汴州朝廷高速运转,花钱如流水。就算大家都不往里面伸手捞钱,方重勇要办的事情,恐怕也没钱去办完整了。

“这个你放心,本官会跟刘晏商议此事,绝对没有难做的事情。”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官家……唉!”

严庄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觉得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方重勇总是可以想出办法来。

对方能有今日之成就,确实不是靠的拼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