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44章 逼宫!

盛唐挽歌 第644章 逼宫!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怎么办,该怎么办?”

天子李璘如同一只热锅蚂蚁,在紫宸殿内走来走去。当初建这座皇宫的时候,方重勇就问李璘要不要把日常处理政务(上班打卡)的地方,改个名字。

比如说“乾清宫”啊“养心殿”啊之类的。

但李璘所想的是:要恢复大唐的荣光,以及李氏的权柄,于是断然拒绝。

祖制怎能轻易变更?

所以紫宸殿虽然换了地方,但还是叫那个名字。然而,紫宸殿也没有给李璘带来好运。

今天一大早,本该被“处死”的高尚,居然被朝廷送回来了。

事情起了变化!

这种“脱离掌控”,让李璘焦躁不安。

不是说高尚不该回来,而是不该在他这个天子还没出手的时候,就提前回来!

“说!为什么你会被送回来!为什么?

方清昨日回来的,他是不是跟你说了什么!”

李璘双目赤红,双手按住高尚的肩膀,不断摇晃着他的身体。

“方清,想废天子,立陈留王,故而将奴送回。”

高尚面无表情说道,非常冷静。

“完了,完了,什么都完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李璘不断后退,最后跌坐在龙椅上。

忽然,他想到一件很关键的事情。李璘抬起头来,看着高尚询问道:“你如何知道方清要废了朕?”

“韦子春被下狱了,他进大理寺狱的时候,奴正好出来,看到他了。

故而有此判断。”

高尚轻叹一声说道。

“这是为何?”

李璘的脑子要被干烧了,完全不明白韦子春下狱,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刺杀的事情,是韦子春告密的。

方清让韦子春下狱,是因为他诬告了陛下,这说明他不打算追究刺杀陈留王这件事了。

陛下大可不必为此担忧。”

“原来是这样啊。”

李璘长出一口气,感受到了劫后余生的幸运。

“陛下,您真的觉得是躲过一劫?”

高尚露出无奈的表情反问道。

“难道……不是吗?”

李璘有些不明白,根本不觉得事态是变严重了。

“陛下指使刺客刺杀陈留王,方清表面上不追究,但却可以让所有人都明白,是陛下所为。

不发作乃是方清是顾全大局,才没有追究。

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并不意味着陛下就安全了。

方清要废帝,多的是理由,没必要揪着刺客的事情。”

高尚痛心疾首的说道。

“那,那朕该如何应对呢?”

李璘吓得面色煞白,心中七上八下的。

“这个奴也不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尚摇摇头,没有接茬。

正当李璘长吁短叹的时候,一个宦官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将一份开封那边来的公文交给李璘,随即退到一旁。

“明日,朝臣将在皇宫内参加朝会?”

展开公文的卷轴,李璘一目十行的看完,脸上出现了怪异的表情。

居然是来这里开会!

不过想想也正常,因为在长安的时候,朝廷开朝会就是在皇城的太极殿啊!后来改到了紫宸殿。

虽然明日是头一遭在汴州的皇宫里开朝会,但这个流程没有任何问题。

“方清昨日返回了开封城,明日朝会,倒也不足为奇。”

高尚微微点头说道。

“会不会,是方清想在朝会上发难,以行刺宗室为由废掉朕?”

李璘凑到高尚身边小声问道。

这蠢猪真是没谁了!

高尚在心中暗骂了一句。

“陛下,如果方清要继续追究此事,就不会将告密的韦子春下狱了。

韦子春被定罪的理由绝不会是告密,但他被定罪,一定是因为方清不想让世人认为,是他在借题发挥。

如果现在就废掉陛下,他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高尚耐心解释道。

这不是明摆着嘛,方清把他送回皇宫,又把告密的人抓了,显然就是不希望外人认为是方清自己谋划了刺杀,嫁祸给李璘。

这么快就发难,不是明摆着那啥嘛。

“那就好,那就好。”

李璘松了口气,心有余悸。

刺杀李琦那件事,是他一时冲动了,现在想起来,当真是觉得冲动是魔鬼。

其实吧,越是弱的人,就越是喜欢投机取巧,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堂堂正正的竞争,来获得胜利。

李璘幻想着,我杀李琦,又不是杀你这个大帅,应该没事的哈。

没想到因为韦子春告密而导致刺杀失败,还让高尚进了监牢。

李璘的冲动,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陛下,国事艰难,外有强敌,内有权臣,还请陛下不要自暴自弃。”

高尚安慰李璘说道。

“朕知道了。”

李璘点点头,应付了一句,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朕前几日心情不好,骂了你几句,你不会怪朕吧?”

李璘看着高尚,若有所思的询问道。

“回陛下,奴侍奉陛下是天经地义的。”

高尚谨慎小心的答道,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嗯,朕知道了。”

李璘用食指敲击着龙椅上的扶手,装作一副不经意的模样问道:“方清这样持续的收复失地,看起来,一统天下有望。只是,那时候朕如何让他交出兵权呢?”

这次出兵淮南与浙西的影响非常大,因为这两地不但富庶,而且是产粮的沃土,绝对不可小觑。

以前朝不保夕的时候,汴州谁说了算,李璘也不是很在意,他更害怕的,是被人冲进卧房割了脑袋。

但现在被人打败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汴州政权甚至有些崛起的姿态了。

于是能不能掌权,谁说了算,变成了更加要命的问题。

如果不是这样,方清也不会着急从淮南的扬州赶回来了。

事实上,平叛还有一部分没有完结,淮西那边,有贼军在流窜,并不安稳。

“陛下,到时候,只怕要仿玄武门故事。”

高尚压低声音说道。

“真的有机会么?方清的党羽,很多啊!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璘长叹一声,摇了摇头。类似的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谁知道呢?元子攸亦能杀尔朱荣,谁敢说方清不是下一个尔朱荣呢?”

高尚继续蛊惑道。

“尔朱荣是谁?”

李璘反问了一句。

他愣是没想起来这位到底是什么人,只觉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高尚一时间竟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见李璘是真不知道,而不是故意装糊涂,他才解释道:“一个类似董卓的人物。”

李璘顿时恍然大悟。

……

新皇宫,老朝会,换汤不换药。

李璘有气无力的坐在紫宸殿的龙椅上,神游天外,听着方清在讲述浙西剿匪的军情。

谁谁谁立下战功。

谁谁谁作战勇敢。

朝廷要给什么赏赐,当地空出来的职位,有多少官员要安排,怎么安排。

谁升官,谁免职,谁要从浙西来汴州吏部“点卯”,接受考核。

要从汴州运送多少粮秣去扬州,要在各州设立官仓放粮,需要多少钱等等。

明年的春耕要如何布置,农具和种子准备好了没有,给农夫的贷款怎么发放。

似乎有说不完的事情,聊不完的议题。

方重勇说完了以后刘晏接着说,刘晏说完了严庄接着说,严庄说完了李筌接着说。

李璘看着面前走马灯一样出列又入列,入列再出列的臣子们,心中毫无波澜。

甚至想起身唱歌跳舞。

太踏马无聊了!

李璘就是个吉祥物,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龙椅上。大殿的事务,都跟自己无关。

臣子们纷纷出来请示,李璘要说的,也不过是“好”“知道了”“准了”之类的。

一切,都只是个形式,走个过场罢了。

当然了,若是让李璘来处理这些事情,他又完全没有办法去做。

前线如何,他知道么?

他不知道。

淮南与浙西民情如何?

他也不知道。

李璘连多少钱可以买一个鸡蛋都不知道。

他什么也做不了。

当然了,真正决定该如何不该如何的,是开封府衙,也就是方清的霸府。

与李璘无关。

忽然,皇宫外面的“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咚!咚!咚!

敲击声十分沉闷,像是敲在众人心头一样。

群臣们在朝会,为什么会有人敲登闻鼓呢?

这项制度,在基哥时代,虽然有,但都只是摆设而已。谁敲登闻鼓,要做好自己被打死的准备。

因为这项制度,要求鸣冤的事情,不能“不实”,否则按“诬告反坐”处理。

一件事既然盖棺定论,想扭转回来,则需要“矫枉过正”,因此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通常都是敲鼓之人反被打死。

而皇帝必须接待敲登闻鼓之人的鸣冤,这项制度反倒是方清定下来的。当然了,李璘觉得方清是在利用这项制度找他的茬子!一直都是对此深恶痛绝!

“诸位爱卿,这是怎么回事呀?”

李璘面露惊讶之色,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陛下,您是皇宫之主,登闻鼓,也是敲给您听的。”

方重勇上前一步,对李璘叉手行礼说道。

“陛下,不如让敲鼓之人进来,看他有什么冤屈。”

高尚在李璘耳边小声建议道。

如此也好。

李璘心中暗想,于是大声喊道:

“鸣冤之人入殿!”

“鸣冤之人入殿!”

“鸣冤之人入殿!”

声音一个接一个的传出去,传得很远,带着不可置疑的威严肃穆。

终于有点朝廷的模样了!

李璘坐直了身体,一脸期待。

很快,一个穿着白色布衣的年轻人,被两个宦官带了进来。李璘不认识,也不眼熟,确认是第一次见面。

“你是何人,为何鸣冤?”

李璘微笑问道。

“草民乃是科举进士元载。”

元载直接跪下,将一卷纸双手托举至头顶。

然后就不说话了。

“高尚,你念吧。”

李璘指了指元托举的纸卷说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罪状了。

高尚走上前去,将纸卷展开,定睛一看,面色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念啊,你怎么不念?”

李璘有些不满的问道。

“罢了,本帅来念吧。”

方重勇接过高尚手中的状纸,开口念道:

“草民元载,及科举进士一百五十三人,联名上奏,请天子退位,太子继位。

当今天子无道,有罪二十七条:

生活奢靡,不恤民生,此罪一;

荒淫奸邪,沉迷女色,此罪二;

不通农桑,不识五谷,此罪三;

不知兵事,文恬武嬉,此罪四;

不能生育,子嗣稀薄,此罪五;

横征暴敛,挥霍无度,此罪六;

……

行刺兄弟,手段卑劣,此罪二十七。

草民请天子即刻退位,莫要让神州陆沉,百姓陷入苦难之中。

冒犯了朝廷,草民愿以死报国!”

方重勇念完,就看到元载忽然起身,朝着紫宸殿内的柱子撞了上去。幸亏被眼疾手快之人拉住,才没有被撞死。

但饶是如此,元载也陷入了昏迷,并且头也被磕破了,流了好多血,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

两个医官连忙叫人把元载抬了出去。

此时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李璘,只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

反了!反了!方清这是要做什么!

他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张开又合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整个朝堂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之中,方重勇不发话,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这位方大帅的态度,着实有些暧昧。

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废帝,但是,他在念“罪状”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呀?

科举进士联名上书,要天子退位。

你以为这只是儿戏么?

不不不,这其实已经是逼宫了!

“陛下身在宫中,民间百姓的声音,还是要倾听一下。”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将那份“罪状”卷好,递给一旁站着的高尚。

“朕,朕,知道了。”

李璘结结巴巴的说道,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不过这份所谓的罪状,无凭无据,信口开河,不过是一些愚昧之人偏听偏信,被蒙蔽了眼睛而已。

本相建议,将这一百多进士,驱离汴州,让他们去淮南,去浙西为官,体验民间疾苦。

也省得这些人聚集起来,整日在朝廷侧畔聒噪,陛下以为如何?”

方重勇对李璘叉手行礼问道。

进士联名上书打脸天子,逼迫天子退位让贤,居然惩罚就只是“赶出京城”,到外地去当官。

确定这真是处罚么?不禁引人遐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璘有些心虚的点点头说道。

他原本还想说,要把联名上奏,逼迫他退位的进士全都下狱呢,没想到方清已经提前把口子堵住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高尚扯着嗓子高呼道。

方重勇领着重臣鱼贯而出,等人都走光了,李璘这才瘫软在龙椅上,吓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那感觉,就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模样狼狈到了极点。

“你说得对,越来越危险了,方清是想废了朕!”

李璘喘着粗气说道,依旧是惊魂未定。

就在刚才,就差那么一点点,或许只是方清的“一念之差”,他这个天子就被废了。

然后,太子李偒登基,名正言顺,不会有任何阻碍,也不会有人站在自己这边。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进士并没有鼓噪让李璘退位,让方清继位啊。

太子继位,名正言顺,又有什么不妥呢?

李璘发现,自己现在就算立刻驾崩,也掀不起一点风浪。

“该怎么办?”

李璘看着高尚,沉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