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582章 宝臣大帅的末日?

盛唐挽歌 第582章 宝臣大帅的末日?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知宣武军全军出击,大举进犯。李宝臣连忙亲自带兵前来荥阳抵御。

李宝臣将军队安置在汜水西岸。

而宣武军则位于汜水东岸不远的一处小山丘附近,周围还有树林可以用于藏兵。

宝臣大帅也不得不承认,方重勇这狗贼扎营很会选地方。那座山丘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在那里安装了床子弩,居高临下可以增加不少射程。

为防守的时候增加了不少优势。

而且对方率先进行土工作业,等李宝臣带兵赶到的时候,营寨与壕沟已经初具雏形。李宝臣犹豫再三之后,还是选择就地扎营,深沟壁垒,没有选择一波梭哈。

很明显,宣武军准备充分,那是准备把仗打到明年春耕,甚至是明年秋收的!

李宝臣也很清楚,汴州漕运极为发达,而且还很富庶,所以压根就不缺粮。

当然了,洛阳含嘉仓里面也有粮食。

所以真就这么耗下去,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

对峙了三日,斥候也把汜水对岸的情况侦查清楚了,通过多次侦查,绘制了营寨外围布防的草图。李宝臣这才将李史鱼找来,商议对策。

军帐之中,李宝臣看着桌案上摆着的那张布防图,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大帅,方清身边有高人,这布防滴水不漏的,没破绽啊。”

李史鱼叹息道。

从选址,到布防,都是无懈可击的。并不是所有名将,都有这样防守的功底。这说明方重勇大营之中,有着精于此道的将领。

因为打防御战是一项技术活,考验的更多是主将的知识面,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反倒是打进攻战的时候,莽一把常常能够扭转战局,对于技战术反而要求没那么高。

也就是说,莽汉可以打进攻,只要够勇就行。

但绝对不能打防守战,多大的力气都不行,防守战需要主将有脑子!

“本帅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好在方清麾下兵马也就万余人,无须太过担忧。

本帅担心的是另外一边。”

李宝臣无奈苦笑道。

李史鱼也知道对方是在担心什么,于是小声建议道:“大帅,让武令珣从陕州撤回新安县吧。陕州太远了,从洛阳出发增援,恐怕会力有不逮。至少撤得近一点,好防守啊。”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不过李宝臣并不觉得李史鱼的微调有什么意义。

他捡起一根烧火用的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分别将最西边的潼关,中间的陕州,更东边一点的新安县,洛阳,以及汜水县,都用圈圈画了出来。

“你看,这是潼关,这是陕州,这是新安县,这是洛阳,这个是汜水县,最东边这个是方清的营寨。”

李宝臣跟李史鱼继续解释道:“方清的营寨和壕沟,防守严密。再加上他再怎么说也有一万多人。我们就算急速攻打,没有十天半个月,也很难将他们击败。对吧?”

李宝臣看着李史鱼问道。

平日里宝臣大帅看起来傻傻呆呆的,直到是谈起兵事来,他才会显露出自己天才的一面。

可以说宝臣大帅是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但是他很会跟刀打交道。

李史鱼也不得不承认,李宝臣在准备战争时,脑子是很清醒的。

“确实如此,大帅说得对。”

李史鱼对李宝臣叉手行礼说道。

“然后你看,潼关这边,如果关中的兵马偷袭洛阳,本帅该不该回防?

你觉得要分兵,可是如果关中的兵马很多,而方清的人马只是打佯攻的呢?分兵就等于处处不设防,只有把军队集中起来,才能守得住。

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宝臣沉声问道。

李史鱼点点头,宝臣大帅的想法没有问题,预判也是对的。

“那么,到时候我们是撤回洛阳等着被包围,还是把决战之地选在新安县?

方清要是带兵追击我们怎么办?他就算不追击,也可以在我们撤退的时候骚扰啊。

那时候怎么应对?”

李宝臣追问道。

李史鱼无言以对,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真要开始打洛阳保卫战了。

“还有更糟糕的呢,轵关道也不安全,从蒲州出发,走轵关道,直接攻河阳三城北岸的北中城。

到那时候,本帅至少要分兵三路,这还不算留下守洛阳的。

一路随本帅在新安县阻击关中主力,一路要在河阳三城鏖战蒲州兵马,最后一路要在汜水跟方清血战。

洛阳还得留些兵马防止漏网之鱼偷袭。

如此绝境,本帅要怎么能打赢?”

李宝臣对李史鱼摊开双手,一脸无奈的模样。

他是精通兵事不假,但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破釜沉舟时的项羽,也不是三万骑兵击败六十万汉军时的西楚霸王。

李宝臣就是个普通人罢了!

“您的意思是,撤回洛阳?”

李史鱼算是搞明白了李宝臣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究竟是要说什么了。

局面这么险恶,难道还要留在汜水这里等死么?

方重勇在等潼关那边的援兵,他当然可以按兵不动咯。

李宝臣在这里又能等到什么呢?

“对,在这里故布疑兵,主力撤回洛阳。”

李宝臣小声说道。

他居然怂了!

李史鱼万万没想到李宝臣居然一箭未射,就要带着大军跑路!

看到李史鱼的表情,李宝臣强调道:“我们先回洛阳,只要看到潼关有兵马出来,立刻与之决战,将其歼灭后,再回师河阳三城。”

李宝臣是通过方重勇设下的营寨,猜测有关中军队接应的。但这始终都只是他的猜测罢了。

李史鱼想了想,最后还是觉得这样更安全一些。

撤退顶多是不打方重勇了,不会有太大损失。而一旦关中主力出马,那是要山崩地裂啊!

“大帅,是今夜就撤么?”

“对,今夜就撤走。用最快的速度行军,撤回洛阳!”

李宝臣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已经下定决心了。

方重勇在这里摆个乌龟壳,明摆着是让自己强攻的。

呵呵,谁比谁更傻呀!

他才不会上当呢!

李宝臣早就想好了方略,只要收拾掉了关中那边的援兵,方重勇就只能躲在这个乌龟壳里面等死,退都退不了一步。

只要方重勇敢退,下一步他就准备回汴州打汴州保卫战吧!

李宝臣嘿嘿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当初方重勇这厮把他当傻子耍,关键那时候自己居然还信了!

这份耻辱,李宝臣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战场上找回场子来!

……

深夜,雪籽打在军帐顶上,发出啪啪啪的声音,搅得人心烦意乱。

军帐内的桌案上,摆着一张详细的地形图,是此前贾耽绘制的。因为没有实地考察,所以不太准确,只能看一个大概。但该有的地名,山川,河流,都标注出来的,无一遗漏。

看来看去,方重勇怎么都看不出李宝臣的胜机在哪里。

“宝臣大帅是不是想先西进,击溃从潼关出来的关中兵马,然后再掉转头来攻打这个营寨。

关中那帮精兵也不是泥巴捏的啊,他们可以步步为营,一点点的推进,甚至还可以缩回潼关啊。

谁会那么傻的引颈就戮呢?”

方重勇托起下巴自言自语道,他站在李宝臣的角度去思索,然后发现怎么玩这一战也是输!

无非是最后李宝臣能不能带着一些部曲,从河阳三城撤退到黄河北岸罢了。

要是能成功撤退,还算是保住了最后一丝元气,但洛阳城跟河阳三城,是绝对保不住的。

退守邺城,与李归仁合兵一处,再继续往河北东部发展,未尝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但即使这样,那也是败了。而且在这个逃跑的过程中,难保李琬与韦坚等人还会跟着他一起跑。

这一路有着巨大的风险。

“李宝臣要怎么赢呢?宝臣大帅啊,你这次可是渡劫啊!”

方重勇苦苦思索了一番之后,随即放弃了挣扎。

确定以及肯定,这次李宝臣确实赢不了。

方重勇想破脑壳也没想出,那位宝臣大帅要怎么打赢这两路夹攻。

银枪效节军可是有追击能力的!更别提还新配了一千匹渤海国那边运来的好马!

只要李宝臣敢退,方重勇就要让他知道什么叫“敌退我进,敌疲我打”。

至于那其他的团结兵,就是守城寨守拒马壕沟的,不会参与野战,除非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节帅,长安那边有使者来了。”

何昌期在军帐外禀告道。

“好!”

方重勇大喜,他刚刚就还在担心两边联络不畅,没想到颜真卿确实挺够意思的,也算得上是精诚合作了。

人被引进来后,方重勇发现此人便是当年在西域见过的安西军十将白孝德!

“居然是你!”

方重勇连忙握住对方的胳膊,猛的摇晃了几下!

老白可是个实诚人啊。

“方节帅,白某是来替颜相公送信的。当年王大帅的事情……末将只能做到将他带回华县老家安葬,见谅。”

白孝德低声对方重勇抱歉道。

“没事,有你作为联络官,本帅放心了一大半。”

方重勇轻轻摆手,长叹一声。王忠嗣自尽的事情,到时候他会去找河西安氏算账的,白孝德无辜,他只是个被牵扯进来的局外人罢了。

“长安那边情况如何?”

方重勇好奇问道。

“颜相公派他族兄颜杲卿,在长安各家大户那里讨要军粮。

总算是解决了一大部分。问题应该不大。

二十四节气大雪那天,官军就会开拔,以凤翔府的控鹤军为主力。

高仙芝的潼关兵马也会加入讨伐大军。

李光弼则是走轵关道,奇袭河阳三城的北中城。

这次多路合击,定叫李宝臣那狗贼麾下一个人都走不脱!”

白孝德紧握双拳说道,显然是信心十足。

这次两支天下都数得上号的强军,银枪效节军和控鹤军,都来参加夹击李宝臣的战斗。

想来宝臣大帅将来泉下有知,也会感到荣幸之至吧。

毕竟皇甫惟明都没这待遇呢。

方重勇微微点头,命人给白孝德准备了一处避风的帐篷,还送上了酒肉。

等他离开之后,方重勇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战争是有风险的,再强大的军队,也要谨慎去面对战争,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无敌的。

但是,打仗也不是靠着匹夫之勇,更不是一上来就莽赌运气。

战争可以通过不断为己方创造有利条件,为敌方制造麻烦,进而提高胜率。

而当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时候,己方的胜率也就越来越高,最后趋近于稳赢不输!

天时地利人和,现在都在方重勇这边。

而且颜真卿还专门派来了负责沟通联络的人员(不止白孝德一人,只是他带队)。

这样双方配合的时候,出错的概率就变小了很多!

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输啊!

方重勇忽然感觉自己当主帅的时间长了,是不是已经有点神经过敏了。

其实从尹子奇的情况看就知道,李宝臣部的凝聚力不是很强,本来,他的部曲也都是当初皇甫惟明用军令强行捏合到一起的。

而不是像史思明那样,都是他的老部下。

李宝臣的情况就是,打顺风仗的时候都好说。一旦遇到逆境,宝臣大帅可就得考虑考虑“忠诚与背叛”的问题了。

“就算关中的兵马吃败仗也不要紧,银枪效节军会帮他们兜着的。”

方重勇喃喃自语般说道。

他有些疲惫的躺在木板与厚褥子铺成的简单行军床上,总是感觉心神不宁。

似乎要出什么大事。

方重勇又从床上爬起来,他让亲兵把何昌期叫来,然后疑惑问道:“今夜李宝臣部有什么动静么?”

“有啊,分批次撤退,末将正要禀告此事呢。”

何昌期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李宝臣部就算现在大鸣大放的撤退,他们也不可能追击的,部队里面新兵太多了,经不起折腾。

所以何昌期认为没有紧急上报的必要。

“知道了,多派人巡夜吧。”

方重勇摆了摆手。

这种情况确实只能看着,夜间追击风险极大。而且贸然追击,会改变既定计划。方重勇只能作罢了。

何昌期的应对没有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