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盛唐挽歌 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近评论里面有提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单独拿出来说一下,感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没有理解透彻。

唐代的文人群体是什么呢?

就是有资格做官(而且想做官)的那一群人。这其中包括所有的文职官僚,和正在备考科举的士子,以及赋闲在家的前任官僚。

看明白了吧。

读过书,不等于是文人。李白的前半生,一直在求官,他为什么要求官呢?

因为他要挤进去那个圈子里面,否则写再多的诗也是枉然。

那么这些文人追求的是什么呢?

李白混到了基哥身边的翰林大学士,身份尊贵,但是他不快乐,显然是没有得到想要的。

如果说李白的官职是因为都是务虚,所以他不高兴,那么杜甫的官虽然官职不高,但绝对是务实了。

杜甫官路坎坷,多半时间也是极度不快乐,明明已经做官了,为什么他还不快乐呢?

显然,杜甫也没得到自己想要的。

王维寄情于山水,后期几乎是要得抑郁症了,显然是日子过得不逞心如意。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维后期官当得相当大,做到了侍御史、库部郎中,都是中枢的官职了。

他又凭什么感觉不如意呢?

是不是觉得这些人很矫情?

非也非也,不理解他们,是因为没有感受到文人的“爽点”,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追求”。以上三個例子,都是我特意挑出来的。

清贵(李白),实干(杜甫),高官(王维),都不是文人的终极追求,只是附带的,如同围巾帽子一般的点缀。

那么文人喜好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键政!

当然了,键盘在古代是没有的,所以具体来说,就是发表政见,影响国策。这就是文人的真实追求,其他的,都是虚的。

李白当诗仙了,整个大唐写诗的没几个能写得过他,但他一直郁郁寡欢,显然志不在此。

文人的唯一乐趣,便是发表政见,并且以此政见影响国策,这个才是终极追求,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比如说,元结在“野无遗贤”事件后,就跟朋友写信,说国家选官不选“布衣”,这个就是经典的键政。

说这话的时候,元结啥官职也没有呢。

再联系一下唐人封演(此人跟杜甫一个年代)的“八俊说”

“宦途之士而历清贵,有八俊者:一曰进士出身、制策不入。二曰校书、正字不入。三曰畿尉不入。四曰监察御史、殿中不入。五曰拾遗、补阙不入。六曰员外、郎中不入。七曰中书舍人、给事中不入。八曰中书侍郎、中书令不入。言此八者尤为俊捷,直登宰相,不要历余官也。”

这是唐代文人总结出来的“高速升官”通道。

结合这个看,唐代文人的追求其实也很简单,不需要加那么多似懂非懂的,什么国家大义之类的东西。

这些人就是希望“不干活”“指使人”“疯狂键政”。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是本质。所以不要说我老是看不起唐代的文人,这群吊人就是这样的。

话说回来,我这一篇,其实就是在“键政”,你们回复我,点评这一篇,也是在键政。

联想一下你在下面回复点评时的心情,就可以知道文人的追求是什么了。假的真不了,道理越说越明白。

今天还有一章,稍晚些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