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83章 恍若隔世

盛唐挽歌 第483章 恍若隔世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哐!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张光晟,猛的一敲手中的铜锣。

“太子出巡!”“行人避让!”

他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

身后数百人,都已经举起早就已经有人备好的木牌与旗帜。看起来浩浩荡荡,气势逼人!

张光晟领着李琩一行人,是从长安城南面明德门进入的。

由于长安城南都是平民区,甚至有的坊形同荒地,只住了不到百人。因此刚刚进城的时候,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但随着队伍沿着朱雀大街不断向北行进,越来越多“不明身份”的人,加入到队伍两旁,“自觉地”将李琩等人保护了起来。

等李琩一行人来到皇城朱雀门的时候,队伍已经扩大的千人不止,此刻朱雀门已然洞开!

颜真卿与颜杲卿兄弟二人,身后领着很多穿红袍的官员,站在朱雀门跟前。他们二人双手垂下,面色恭敬,好似两尊石像一般。

李琩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颜真卿叉手行礼道:“颜相公,孤来了。”

“请殿下随老臣同行,前往大明宫紫宸殿,一切器具皆以准备妥当。”

颜真卿对李琩叉手行礼道。

什么叫“准备妥当”?不言而喻。

李琩并不能保证自己今日抵达,颜真卿等人更是没法预测他可以今日抵达。

只能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颜真卿领着李琩一行人进入皇城大门,还没走多远,就看到基哥兄弟那几家的子弟,在皇城内承天门前站立,表情庄严肃穆。

岐王李珍、宁王李琳、河西王李玠、荣阳王李玚等人都在场。很多李琩都只是脸熟而已,甚至话都没说过几句。

“恭迎太子!”

这些亲王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对李琩行礼,态度甚为恭敬,就好像此刻的李琩已经成为了李隆基一般!

这让李琩感觉恍如隔世。

似乎什么也没做,就这样变成大唐的皇帝了?

李琩一时间有些错愣。

他那些兄弟,就为了这个皇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日杀三子的那三个倒霉蛋,脸被猴子抓过失去继承权而郁郁寡欢的李琮,还有因为各种新仇旧恨暴起发难的李亨。

这些人的悲剧人生,皆是因皇位而起,也因皇位而终。

争来争去,就图这么个鸟玩意?

李琩顿时觉得,这登基的纷繁程序不仅一点也不庄严肃穆,反而异常可笑!形同儿戏!

群臣百官、世家权贵们,他们当真是拥护自己当皇帝么?

李琩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沿路都有官员乃至皇亲国戚,跟自己热情恭敬的行礼。

可李琩却感觉不到任何欣喜与满足。

是啊,这些人并不是拥护自己,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皇帝而已。

因为如果没有皇帝,国家就运转不下去。这些世家权贵们,就无法利用原本的优势地位,来摄取利益。

他们需要稳定,嗯,只是那种对他们有利的稳定。如果社会稳定,他们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些人转过身就会变成反贼的头目。

为什么韦三娘死了,而这些虫豸却没有死?

他们为什么就可以不死呢?

一时之间,李琩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报复心!这些人,也曾经是那個老不死狗皇帝的帮凶啊!

他们凭什么活得好好的?

发现李琩似乎有点不太对劲,颜真卿走到他旁边,压低声音劝慰道:“殿下舟车劳顿,来长安实属不易,微臣也感同身受。但等会在紫宸殿,是登基大典,还请殿下打起精神来。”

“颜相公请放心,孤明白的。”

李琩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用异常平静的语气说道。

平静得近乎于冷漠。

自己赌上身家性命所谋划的事情,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颜真卿早已没法回头了。

他笃信的,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而非是刻板遵循皇权游戏的规则!

很明显,颜真卿认为基哥这个帝王,已经无法承担原本属于他的重任了。若是继续让这个皇帝在位,大唐只会更加迅猛的崩塌。

百姓会苦不堪言!

不得已,在个人名声与拯救国家之间,颜真卿选择了后者。

“殿下,如今大唐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还请殿下耐着性子,处理紧急要务。

其他一切,待平定河北后再议。”

颜真卿苦苦劝说道。

他口中的“其他一切”,其实就是暗示皇帝所独有的特权。

比如说想让哪个女人当妃子,就拉她进宫啊。

比如说梨园内苑的歌舞表演队怎么处置啊。

还有好多独属于帝王的排场,李琩一天尝个鲜,一个月都不带重样!颜真卿担心李琩上位后就开启“帝王享乐模式”,那就真要坏菜了!

“颜相公请放心,孤明白的。”

李琩微微点头。

实际上颜真卿多虑了,李琩对基哥喜欢的那些东西完全无感,甚至有些天然的厌恶。

“恭迎太子!”

“恭迎太子!”

“恭迎太子!”

沿路每一个“偶然”出现的人,无论身上穿着的是什么款式的官袍,都会大喊一声“恭迎太子”。

这四个字好像会接龙的成语一般,一直向李琩行进的方向传递着。

先进入太极宫,然后继续向北,穿过玄武门进入西内苑。最后穿过含光殿,从侧门进入大明宫,一路奔向紫宸殿!

等李琩一行人抵达紫宸殿后,这里已经站满了中枢朝臣。似乎都是在等他到来一样。

让李琩有些错愣的是,这些人好像都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典所用的礼器居然一样不少!

很多都是在太子册封典礼上见过的!

两个不认识的宦官走上前来,将手里捧着的赭黄色龙袍,套在了李琩身上。然后取下他的幞头,戴上了一顶黑色冕旒。

冕,是“首服”,可以简单理解为帽子的一种。只不过地位最高,通常是用于祭祀、大朝仪的时候才会戴,平常一般不用。

而“旒”就是帽子前面坠下来的一串串小玉珠,用红白蓝黄黑五种颜色搭配。

所谓冕旒,可以简单理解为大礼仪时帝王所戴的“皇冠”。

戴上这个,就意味着李琩从今日起便是帝王了!

李琩站在原地不动,木讷的等待宦官们当场给他穿龙袍戴冕旒。等草草的做完这最基本的登基礼仪后,程元振便领着李琩来到紫宸殿的龙椅跟前,请李琩坐下。

缓缓的坐下后,李琩似乎并未感觉到有什么“龙气加身”,更没感觉身上有无穷的气力。

只是觉得这龙椅又冷又硬,还硌屁股,坐着实在是不舒服。

“吾皇万岁!”

颜真卿带头喊了一声。

“吾皇万岁!”

紫宸殿内群臣皆拜服于地,口中高呼万岁。

“平身!”

程元振扯着公鸭般的嗓子喊道,他似乎比李琩更早进入状态,目前已经完全入戏。

李琩坐在龙椅上,可以居高临下观察殿内群臣们的表情。只可惜这些老狐狸都已经修炼得成精,从他们脸上,只看得出“忠君爱国”四字。

可这些人如果真的是“忠君”,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坐在紫宸殿的龙椅上呢?

李琩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荒诞,以至于他想仰天长啸。

皇帝不合适了,那就换一个。大殿内的这些人啊,忠君爱国未必有,乱臣贼子肯定不少。

他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又转瞬即逝。

“圣人,太上皇如今还在太原,长此以往,难免令百官无所适从,还以为是圣人不尊孝道,让太上皇不敢回长安。

不如圣人发诏书,恭迎太上皇,请太上皇移居大安宫。

让天下人都看到陛下的孝道。”

一个紫色官袍的官员出列建议道,他叫李岘,新任的京兆府尹,同时也是信安王李祎长子。

“颜相公,草拟诏书。”

李琩面色平静的吩咐道。

“圣人,太原有十多万边镇精锐,无人约束可不行。圣人可下诏书一封,让这些精兵在河东整编。

重新任命主将。”

又有一个官员出列建议道。

李琩微微点头问道:“爱卿以为谁出任主帅为好?对了,朕还不知道爱卿的姓名官职。”

“微臣裴遵庆,现任兵部尚书。微臣推荐老将杜希望前往赴任。”

裴遵庆不疾不徐说道,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大言不惭感觉脸红。

事实上,现在大堂内的所有官员,都是“伪官”,即:只有议政堂任命,而没有御批的官员。

严格说来,就是地地道道的,穿着官袍的反贼!

而基哥当初任命的官员,则是死的死跑的跑,不听话的都被“和谐”了。比如说掌管内库的杨慎矜,如今就躲在扬州不敢回长安。

所以裴遵庆说他是兵部尚书,只是朝廷“自封”而已,得李琩点头御批才能正式生效。

换言之,这未尝不是一种反向逼宫!

李琩不给这些人“转正”,朝廷也就没法正常运转。这些人需要皇权的背书,而李琩同样需要他们处理各种政务军务。

双方某种程度上说,算是“各取所需”。

“准,颜相公,草拟圣旨吧。”

李琩微微点头,什么废话也没说。

一切的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他忍住打哈欠的冲动,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臣子一个一个站出来,把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呈上来。

“等下,朕有件事想说。”

李琩忽然抬起手,刚刚准备上前的刑部尚书韩滉停下了脚步。韩滉是韩休之子,而韩休则是开元中期的宰相。

官宦之家四个字,那可不是白说的。你以为是修辞手法,其实不过是别人的一种朴素描述而已。老子做官,儿子侄子继续做官,这是唐代政治的常态。

“自朕起,今后既没有什么圣人,也没有什么载。称呼朕为陛下,称呼年号为年即可。”

李琩忽然板着脸的说道,语气中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一想起“圣人”二字,李琩就恶心得想吐。

那种把魔爪伸向儿媳的家伙,也配“圣人”二字么?

连带着圣人这两个字,也变成了一种羞辱!

李琩一听就觉得烦心!

“谨遵陛下教诲!”

紫宸殿内群臣躬身行礼,齐声说道。

“嗯,爱卿可以说了。”

李琩看着韩滉说道。

“启禀陛下,太上皇在位时,朝纲不振,作奸犯科者屡屡立于朝堂,还身居高位。

他们不仅尸位素餐,而且还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

如今这些人虽然被罢官,但朝廷容不得那些恶事,陛下容不得那些恶事。

还请陛下下旨,让刑部与大理寺联手追查那些陈年旧案,以正朝纲。”

韩滉一脸正色说道。

听完这番话,李琩不仅没生气,反而有些想笑。

打击政敌,排除异己而已,用得着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么?

其实道理是明摆着的,长安城内既然有很多人愿意支持李琩登基,那么自然也有人反对李琩登基。

而现在朝会与登基大典“丝滑对接”,显然是某些人蓄谋已久的。

李琩登基了有人大唱赞歌,那么反对者去哪里了呢?

韩滉上奏的内容,就是答案。

他们需要李琩首肯,然后便可以借用皇权大肆排除异己!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便是党同伐异与蝇营狗苟。

“爱卿所言极是。不过朕还有个想法。”

李琩忽然痛心疾首的说道:

“朝廷的纲纪要整顿,长安的风气更是要整顿啊!朕还未登基之时,便听闻有虢国夫人之流的人物,与长安百官有染,其人之多,车载斗量啊!

万恶淫为首,整顿长安的风气,就从抓奸夫淫妇开始吧,一旦查实,杀无赦。”

抓奸夫淫妇?

在场官员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李琩这是玩的哪一茬。但很明显,这种事情,是不好查的,也是不能查的。

比如说,严挺之长子严武,就曾勾搭有夫之妇,还杀人抛尸千里之外。

这些官员身上类似狗屁倒灶的事情,不是个例,一查屁股下面全是狗屎。

颜真卿连忙上前劝阻道:“陛下,如今河东那边的事情要紧,至于抓奸夫淫妇可以先缓缓。”

李琩看了看颜真卿,面露失望之色,随即点点头道:“那便如颜相公所言吧。”

听到这话,颜真卿松了口气,将一份奏折呈上道:“陛下登基,天下人还未知晓。不如即刻起昭告天下,以正视听,免得宵小之辈浑水摸鱼。登基诏书,微臣已经草拟了一份,请陛下过目。”

颜真卿双手托着奏折,感觉有千斤之重。

哪知道李琩看都懒得看,直接推拒道:“颜相公直接发布诏书即可,朕连日赶路,有些疲乏了。还有什么事情,诸位爱卿商量着来便是。”

见他这么说,一旁的程元振大喊道:“退朝!”

在一众臣子错愣的目光中,李琩从龙椅上起身,自顾自的走向后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