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455章 杀人不见血

盛唐挽歌 第455章 杀人不见血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坐,不必拘谨。”

方重勇指了指面前的软垫,对紧张到几乎心肌梗塞的孙孝哲微笑说道。

他的样子十分平易近人,没有任何官架子。

“节帅让你坐,你敢不坐?”

一旁的何昌期不客气的对孙孝哲呵斥道。他瞪圆了眼睛,好似那些佛寺里的怒目金刚一般。

顺势坐在软垫上以后,孙孝哲有些拘谨的询问道:“不知道方节帅召唤,要鄙人做什么呢?”

他心里还是很有数的,被俘虏后,吃得好又住得安稳,完全不是俘虏该有的待遇。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方重勇的要求肯定不简单。

方重勇是什么官职,孙孝哲心里也有数。

别看他平日里在蔡希德面前很嚣张,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算是史思明在这边的“眼睛”,无论如何,跟蔡希德不可能尿一个壶里面。

但现在被俘虏了,谁还管你是不是史思明的义子啊!

此刻孙孝哲的求生技能拉满,在方重勇面前异常谦卑,一点都不敢摆谱。

见他如此知情识趣,方重勇轻轻摆手,示意何昌期不要为难孙孝哲。

“哼,我们节帅问什么,你老老实实回答,不然那些你该吃却没有吃的苦头,一样都少不了!”

何昌期撂下一句狠话,随即站在方重勇身后,如同雕塑一般动也不动。

“蔡希德让你守鵶鸣谷,却连马匹都不给你们,他是不是在故意刁难你?”

方重勇一边悠闲的拿出唐刀子,开始漫不经心的雕刻一块木头,一边不以为意的问道。

孙孝哲想也没想,直接脱口而出道:“那可不是嘛,蔡希德排除异己,想吞并某的部曲。”

“原来如此啊!那就难怪了。”

方重勇秒懂。

蔡希德的本部人马没有那么多,内部也有派系。

叛军内部,其实也是属于“散装”的状态。在没叛乱前麾下直属指挥多少人,就有多少本钱。

叛乱后,要分兵,要重新构建指挥系统,其中自然有兵马和人员的调动。

皇甫惟明也是就汤下面,互相掺沙子制衡,基本上没有大改编制。

蔡希德领兵,他麾下军队里面,有史思明的部曲。整支部队接受到史思明指挥调度,蔡希德也受到史思明手下的监视。

皇甫惟明在叛乱之前,河北二镇各部兵马,受到大唐边军构架的限制,他作为二镇节度使,也享受到了大唐的红利。

但是起兵后,这种组织构架便自然而然的崩溃了。在新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只能以“一个主将一帮兄弟”的模式,将麾下所有军队强行捏合在一起。

而这种“草台班子”的固有顽疾,在打顺风仗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一旦战局不利,其弊端就会显露无疑。

比如说现在。

沉默了很久,方重勇都没有继续说话。这种怪异的宁静,让孙孝哲心中直发毛。

可是他又不敢多问。

“唉,本节帅挺替伱惋惜的。

按照朝廷的军令,如你这般的叛将,最起码,也要斩立决伺候。然后传首三军,以儆效尤。

你应该知道的吧,现在皇甫惟明麾下贼军,在河北四处攻城略地,官军士气低落,急需振奋军心。

而你的人头,就是鼓舞士气的最好手段。”

方重勇一会啧啧感慨,一会摇头叹息。吓得孙孝哲都要尿裤子了!

你要杀就杀,不要杀之前给人可以活命的错觉啊!

孙孝哲在心中大骂方重勇不是东西,脸上却一点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是整个人像是被人抽走了气力一般,肉眼可见的耷拉下来。

“但是呢,本节帅感觉吧,四王争位,河北叛乱,都是李家的事情,都是圣人与皇子的事情。

如你我一般的将领,不过听命行事而已。

半年以前,你我还都是大唐边军的好汉。如今兵戎相见实属无奈。

本节帅现在修书一封,你作为信使,走一趟忻州,将信送给你义父史思明,劝说他弃暗投明,如何啊?”

方重勇将唐刀子放在桌案上,看着孙孝哲笑眯眯的问道。

还有这种好事?

孙孝哲脸上按捺不住喜色,几乎兴奋得要站起身来。

“好好,请节帅放心,鄙人一定将信送到,劝说义父归顺朝廷。”

孙孝哲几乎是慌不择路的打保票道。

方重勇这种傻子,不,这种好人,一百年都难得遇到一回,这次居然被自己碰上了!

“不过嘛。”

方重勇又拿起唐刀子,面露困惑之色,询问孙孝哲道:“若是你一去不返,朝廷问某为什么要私放贼军军官,本节帅不好解释啊。”

“节帅,鄙人送信完了以后,一定返回太原城!”

孙孝哲连忙表忠心,看上去极为真诚!只不过内心是如何做想,就不好说了。

“啊,那不如这样吧。

你写一份保证书,说你被本节帅劝说感化,愿意与贼军划清界限。

如何?”

方重勇忽然“恍然大悟”,一脸殷切看着孙孝哲。

“好!请节帅放心!鄙人这就写!”

孙孝哲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答应下来。

“去准备文房四宝。”

方重勇吩咐何昌期说道。

“哼!”

何昌期看着孙孝哲冷哼一声,转身就走,很快便折返回来,将笔墨纸砚放在桌案上。

方重勇亲自给孙孝哲磨墨,就好似农夫劝说毒蛇“重新做人”一般,一边磨一边循循善诱道:“孙将军此行,或可使万千百姓免于生灵涂炭,善莫大焉。”

磨好墨以后,孙孝哲也不含糊,脑子转得飞快,立刻写下了一封“保证书”,还在里面对方重勇大肆吹捧。

“节帅,您看这么写行不行?”

孙孝哲一脸讨好的将刚刚写完的保证书递了过去,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嗯,很好,没想到你文采挺不错的嘛。”

方重勇对保证书里面吹捧他本人的内容非常满意。

他随即也提笔,给史思明写了一封劝降信,并让封常清誊写了一份。

“将信交给你义父。”

方重勇一脸郑重将手中的劝降信交给孙孝哲。

“请节帅放心!”

孙孝哲将信贴身放好,抱拳行礼说道,脸上同样是异常严肃。

“何老虎,给他准备一匹马,准备好三天干粮,然后派人护送他出赤塘关。”

方重勇吩咐何昌期说道。

“嘿,你要是敢不回来,下次被我逮到,一定将你的骨头拆了!”

何昌期恶狠狠的威胁孙孝哲道,晃了晃自己斗大的拳头。

“诶,不要动粗嘛。孙将军深明大义,必定会回来的。”

方重勇对着何昌期摆了摆手说道,制止了他恐吓孙孝哲。

“请节帅放心!鄙人可以发毒誓,一定会回来的!”

孙孝哲信誓旦旦保证道,随即转身离开了方重勇所居住的院落。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心中不由得嘲笑方重勇异想天开。

他义父史思明已经是皇甫惟明麾下大将,被委以重任,朝廷能给什么?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位方节帅,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

孙孝哲暗暗庆幸自己运气好。

等他与何昌期都离开后,一直在旁边不做声的封常清,立刻对方重勇请示道:“节帅,现在去追孙孝哲还来得及。此人去忻州与史思明会合后,必然会一去不返!还不如斩其狗头传首三军来得有利。”

“嘿嘿,本节帅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怕他现在还在心中笑我是傻子呢!”

方重勇脸上浮现一丝冷笑。

“这个……节帅,听闻史思明此人心思缜密,狡诈残忍。

如今皇甫惟明未显颓势,他可不像是個可以被劝说归顺的人啊。”

封常清看着方重勇苦笑道,他也搞不懂自家节帅是怎么想的。

“你们啊,都只看到了史思明。在本节帅看来,史思明是绝对不会归顺的。放走孙孝哲,并不是针对史思明的。”

方重勇摆了摆手。

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他这个千年后的人会不知道么?

方重勇一脸正色吩咐封常清道:“你走一趟井陉,将孙孝哲的保证书,还有你誊写的那一份劝降信,都交给蔡希德。你告诉他,孙孝哲已经去忻州了,一定会向史思明告状,让他自己看着办。”

“原来如此!”

封常清顿时明白方重勇到底想干啥了。

孙孝哲这厮,不是什么老实人。他回到史思明身边,会不给蔡希德上眼药么?

想想都不可能啊!

方重勇这一手,这算不算挑拨史思明与蔡希德之间的矛盾?

搞不好蔡希德就因为这个,就投降到官军这边来了。

再不济,蔡希德为了自保,会不会向皇甫惟明告一状,说此番大败,就是孙孝哲从中作梗?

然后把朝廷的劝降信给皇甫惟明看看?

他以后还会相信史思明么?皇甫惟明会怎么看史思明?

就算史思明与蔡希德都是肚量大得可以撑船,可以不计前嫌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皇甫惟明雄才大略,也不计较,让方重勇这一番操作都成了无用功。

那又如何呢?

这一招所耗费的,不过是放了个无关紧要的俘虏,浪费了几张信纸而已。

上兵伐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搞点套路,让史思明与蔡希德二人都紧张一下呢?

这一招投入小,可能的战果却值得期待,玩一手何乐不为?

“得令,末将这就跑一趟井陉!”

封常清抱拳行礼,将信贴身放好。

“你跟蔡希德说说,如果他可以听某号令,放开井陉关,让河东军突入河北腹地。

那么本节帅就向朝廷保举他为节度使,并且为他之前的行为辩解。

说他是一直潜伏在皇甫惟明麾下的义士,与我单线联系,就等着机会精忠报国。

是现在跳船上岸,还是要跟着皇甫惟明一条路走到黑,就看蔡希德个人选择了。”

方重勇对封常清吩咐道。

“得令,末将一定办好。”

封常清顿时感觉自己责任重大。

蔡希德“跳船”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孙孝哲的关系,他很难得到史思明的支援了,甚至被削掉兵权都有可能。至于皇甫惟明,就算蔡希德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并不是故意要输。

却也很难证明他“骁勇善战”啊!吃了败仗这点,蔡希德是洗不干净的!

一个跟顶头上司处不好关系的“打工人”,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那么在“大领导”看来,这个人就没必要放在重要位置上了。

被投闲置散是必然。

可以说蔡希德在皇甫惟明麾下的前景是非常暗淡的。

如果这个时候能放开井陉关,让官军突入河北腹地,则必定是大功一件!而且也是投名状,算是彻底跟皇甫惟明翻脸。

如今朝廷平叛陷入僵局,正是需要树立一个“典型”来鼓舞士气。蔡希德投靠过来,无疑是对叛军的沉重打击。

被朝廷优待是必然。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勇士,才会被世人铭记。蔡希德只要不傻,就一定能看到其中莫大的好处。

等封常清走后,方重勇这才长出一口气。

援兵来得好慢……甚至,他们可能都不会来河东了。

如果车光倩带来的消息属实,那么足以证明,如今大唐的政局,已经到了“天崩地裂”的边缘。

每一支边军,都要入局了!

宰相搞得政局大乱,宰相就要负责,天子就要换宰相。

同样道理,天子搞得天下烽烟四起,天子就要负责,就该退位让贤!

河北叛乱,说明基哥坐不稳江山,其他边军平叛是一回事,战后如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很多人听调不听宣很正常。

如果边军各部不知道平定“四王之乱”后政局如何,到时候会是怎样一副光景,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那么这些人也不会赴汤蹈火的。

是时候未雨绸缪了。

方重勇立刻让人叫来还在银枪孝节军中“实习”,负责军队后勤的李晟。

等对方来到书房后,方重勇这才温言问道:“现在只负责后勤,不能上阵的感觉如何?”

“回节帅,感觉很好!”

李晟抱拳行礼道,那笑容不像是装出来的。

“嗯,你是自家人,所以有件私事,要拜托你去办一下。

四下无人时,你叫我妹夫亦是可以。”

方重勇忽然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晟自然是义不容辞。他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妹夫,有何私密事要办呢?”

“你秘密回一趟长安,联络一下金吾卫大将军张光晟。

找机会,把我的家眷悄悄接出长安。

当然了,你暗地里准备就行,什么时候动身,去哪里,到时候我会派人通知你的。”

方重勇小声吩咐道,生怕被外人听到了。

“妹夫,可是出了大事?”

李晟大吃一惊。

“神器动荡,以防万一吧。”

方重勇长叹一声。

如今大唐的政局,处于一种瞬息万变的混沌状态,将来发生什么事都是可能的。甚至一场大胜或者大败,都足以影响政局走向。

不防着一手,真不行了。

“知道了,某今日便动身。”

李晟微微点头说道。

他是王忠嗣的义子,保护王忠嗣的女儿,还有顶头上司的家眷,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于情于理都该做。

将来,方重勇也会给他足够的回报。这些利益,李晟无法从其他人那边拿到,他只能跟着方重勇一条路走到黑。

“去吧,莫要声张。”

方重勇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